顧城詩歌《眨眼》賞析

來源:才華庫 1.04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詩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詩歌具有精煉含蓄的特點,起著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顧城詩歌《眨眼》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顧城詩歌《眨眼》賞析

《眨眼》原文

彩虹

在噴泉中游動

溫柔地顧盼行人

我一眨眼——

就變成了一團蛇影

時鐘

在教堂裡棲息

沉靜地嗑著時辰

我一眨眼——

就變成了一口深井

紅花

在銀幕上綻開

興奮地迎接春風

我一眨眼——

就變成了一片血腥

賞析一

錯覺是人在刺激物直接作用下所產生的時間、距離、方位等不準確的知覺,在一定條件下是不會消失的。這種心理現象,經常被用於審美過程和藝術創作中。以錯覺入詩,竟成佳句,古已有之。這首詩寫的是一種“錯覺”。一種眨眼之間產生的“錯覺”。詩人將“錯覺”寫入詩中,他抒發的是一種心理的真實情緒,真實,真實得可以使人摸得著的感受。與通常描寫審美過程的錯覺的詩的不同之處是,顧城是意識到這是一種“錯覺”而故意為之的,並且將它凝固在詩行中:詩除了直截了當地點明作者寫的就是“錯覺”,還在開頭和結尾重複地呼喊著:“堅信”!遙相呼應,有意造成一種戲劇性*的效果,從“堅信”出發,“怒目圓睜”,可是“眨眼”之間,看到的卻是嚴重的變態。詩人這樣寫無疑為的是強化“錯覺”。詩人帶著理性*的思索楔入“錯覺”之中,他是藉助“錯覺”驅使讀者進入他的思考的領地,一起去思索這種“錯覺”產生的原因。對這種原因,詩人實際上已經作了回答:那是一個“錯誤的年代”,這種表明是過於直露了,但也可理解為詩人對那個 “錯誤的年代”的憤慨,以致這憤慨之情情不自禁地溢於言表。

詩人寫“錯覺”只不過是表明那個錯誤年代的錯誤,所以很難避免不囿於理念,好在他選擇的形象很得體,因此人們信服詩人筆下的“錯覺”:彩虹-蛇影,時鐘-深井,紅花-血腥;兩兩相比,由前一個感覺跳到後一個感覺,並不顯得突兀,兩者之間或在形狀,或在色*彩,或在質感上都有某種相似之處,所以這種“錯覺”容易被讀者接受;它的成功之處還在於,和它們各各所對應的物體相比,“蛇影”、“深井”、“血腥”給人一種怵目驚心的感覺,人們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那個錯誤的年代在詩人心靈上投下的-陰-影。

賞析二

在“眨眼”間,“彩虹”變成“蛇影”,“時鐘”變成“深井”,“紅花”變成“血腥”,這是一種錯覺,是人在特定的環境中,特定心理所產生的超常感覺,這種感覺往往通向更高層次的真實。顧城說過:“我所感覺的世界,在藝術範圍內,要比物質的表象更真實。”“蛇影”、“深井”、“血腥”,是帶有荒誕意味的意象,是心靈受到戕害發生傾斜後對客觀物象所產生的錯覺。儘管詩中隱去了心靈上的暗影,但仍能從審美意象的誤差中,發現那潛藏在意象背後的“黑色*的眼睛”,

開頭和結尾兩個“堅信”遙相呼應,造成了戲劇性*效果:從“堅信”出發,看到的卻是嚴重的變態,這意味著什麼呢?詩前的“小序”作了回答。

寫錯覺、幻覺、潛意識,是朦朧詩作者的一種探索,顧城擅長捕捉瞬間產生的錯覺,並用色*彩鮮明的意象使其凝形,用最經濟的文字將讀者引入用錯覺構成的意境之中。詩的“以少總多”的本質,詩的言外無窮之意,皆在此呈現。

顧城經典語錄

顧城,朦朧詩主要代表人物,顧城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早期的詩歌有孩子般的純稚風格、夢幻情緒,用直覺和印象式的語句來詠唱童話般的少年生活。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後期隱居激流島,1993年10月8日在其紐西蘭寓所因婚變殺死妻子謝燁後自殺。留下大量詩、文、書法、繪畫等作品。作品譯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種文字。

1、我在希望,在想,但不知為什麼,我沒有領到蠟筆,沒有得到一個彩色的時刻,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創痛只有撕碎那一張張心愛的白紙,讓它們去尋找蝴蝶,讓它們從今天消失。我是一個孩子,一個被幻想媽媽寵壞的孩子,我任性。

2、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

3、野花,星星,點點,想遺失的鈕釦,撒在路邊。它沒有秋菊,捲曲的金髮,也沒有牡丹,嬌豔的容顏,它只有微小的花,和瘦弱的枝葉,把淡淡的芬芳溶進美好的春天。我的詩,象無名的小花,隨著季節的風雨,悄悄地開放在寂寞的人間……

4、星月的來由:樹枝想去撕裂天空,卻只戳成了幾個微小的窟窿,他透出了天外的光亮,人們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煙囪猶如平地聳立起來的巨人,望著佈滿燈火的大地,不斷地吸著菸捲,思索著一種誰也不知道的事情。

5、一瞬間--崩坍停止了,江邊高壘著巨人的頭顱。戴孝的帆船,緩緩走過,展開了暗黃的屍布。多少秀美的綠樹,被痛苦扭彎了身軀,在把勇士哭撫砍缺的月亮,被上帝藏進濃霧,一切已經結束。

6、一間房子,離開了樓群,在空中獨自行動。藍幽幽的街,在下邊游泳。我們坐在樓板上,我們挺喜歡樓板,我們相互看著,我們挺喜歡看著。

7、現在,我們去一個夢中,避雨傘是低的,也是紅的。你的微笑格外鮮豔,你看著我,我看著你。身後的黑楊樹,上邊落著鳥,落著一隻只閃電。這是雨後,一個人兩邊是失神的泥沼地正在枯萎,中間是一條河一條水路,它涼涼的血液閃動著涼涼的,浮在嘴邊。

8、等我站著,身上佈滿了明亮的淚水,我獨自站著,高舉著幸福,高舉著沉重得不再顫動的天空棕灰色的圓柱頂端安息著一片白雲。

顧城經典語錄

1、她沒有見過陰雲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顏色她永遠看著我永遠,看著絕不會忽然掉過頭去

2、平常,人是按社會的幸福在生命上劃來劃去,像裁紙刀。

3、執者失之。我想當一個詩人的時候,我就失去了詩,我想當一個人的時候,我就失去了我自己。在你什麼也不想要的時候,一切如期而來。

4、睡吧合上雙眼世界就與我無關

5、我從沒被誰知道,所以也沒被誰忘記。在別人的回憶中生活,並不是我的目的。

6、你默默地轉向一邊,面向夜晚。夜的深處,是密密的燈盞。它們總在一起,我們總要再見。再見,為了再見。

7、我所渴望的美,是永恆與生命;誰知它們竟水火不容。永恆的美,奇光異彩,卻無感無情;生命的美,千變萬化,卻終為灰燼。

8、人時已盡,人世還長,我在中間,應該休息

9、我多麼希望,有一個門口,早晨,陽光照在草上。我們站著,扶著自己的門窗,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10、別人佔了你的座位,你沒有說話,就站在我身邊。我忽然變得奇怪起來,也許是想站起來,但站了站卻又坐下了。我開始感到你、你頸後飄動的`細微的頭髮。我拿出畫畫的筆……我畫了你身邊每一個人,但卻沒有畫你。我覺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無法停留。

11、陽光在天上一閃又被烏雲埋掩暴雨沖洗著我靈魂的底片

12、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13、命運不是風,來回吹,命運是大地,走到哪你都在命運中。

14、我把你的誓言把愛刻在蠟燭上看它怎樣被淚水淹沒被心火燒完看到最後一念怎樣滅絕怎樣被風吹散

15、我在幻想著幻想在破滅著幻想總把破滅寬恕破滅卻從不把幻想放過

16、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而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17、我從沒有被誰知道,所以也沒有被誰忘記。在別人的回憶中生活,並不是我的目的。遇見是兩個人的事,離開卻是一個人的決定。遇見只是一個開始,離開卻是為了遇見下一個離開;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18、那些雪的感覺,溫柔的身體的感覺,鳥在月亮裡飛的感覺,都好極了。我喜歡精神的光輝。

19、我知道了我有兩次生命一次還沒結束一次剛剛開始在小竹門外,在小竹門外我作為一個世界把你等待

20、我知道永逝降臨,並不悲傷松林中安放著我們的願望下邊有海,遠看像水池一點點跟著我的是下午的陽光人時已盡,(傷感)人世很長我在中間應當休息走過的人說樹枝低了走過的人說樹枝在長

21、平常人是一個鐘,啞了,靈魂蕩起來的時候,生命就響了,都是回聲,傳到很遠的地方去。

22、我失去了一隻臂膀,就睜開了一隻眼睛。

23、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

24、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我想擦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

25、我是黃昏的孩子愛上了東方黎明的女兒但只有凝望,不能傾訴中間是黑夜巨大的屍床

26、走了那麼遠,我們去尋找一盞燈。你說,它就在大海的旁邊,像金橘那麼美麗,所有喜歡它的孩子,都將在早晨長大。

27、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

28、在青春期,友誼也會被拿來反覆較量,總少了些兒時的簡單與隨意。

作者簡介

顧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0月8日),男,原籍上海,1956年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顧城17歲開始寫作生涯,給各個報社雜誌投稿。1987年開始遊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隱居紐西蘭激流島,過自給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紐西蘭寓所因婚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致死,殺妻後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

文學成就

顧城是我國新時期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被稱為以一顆童心看世界的“童話詩人”。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朧詩,是當時激動人心的思想、文學“解放”潮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80年代新詩潮運動的起點。

在1975年,他就以神童的天賦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並奠定了自己的創作風格。1984年創作的《頌歌世界》底蘊反思,格調冷靜。顧城的《一代人》、《弧線》等詩歌成為朦朧詩論爭中被反覆提及的“朦朧詩作”。

1987年到1993年寫出了唯一的自傳體長篇小說《英兒》。他的詩常以跳躍的短句,迷離的色彩、喃喃自語的獨白,營造一個遠離塵世的童話世界。

80年代初,這時顧城的自我也由對自然的依附轉向對文化的依附。寫作了《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一代人》、《紅衛兵之墓》等具有較強的思辯色彩和社會意識的作品。顧城寫了很多獻給謝燁的詩。這些詩中有著超越現實圄地的異想,努力追求一個物外的、單純的、與世隔絕的世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