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張愛玲讀後感

來源:才華庫 5.3K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封鎖張愛玲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封鎖張愛玲讀後感

封鎖張愛玲讀後感1

常規、長態、日常生活,往往會使人不知不覺的迷失本性,丟失自我。

當“突發”降臨,人們措手不及的時候,反而會在忙亂中真情流露。這種流露出來的“真我”,顯現了人類自身固有的“最美”。

所以大喜大悲、怦然心動、劫後餘生的瞬間,才那麼讓人感動、心動。真實,真實的自我,竟成為了我們永遠追求的夢。

哀也罷、嘆也罷,想來想去,真我就在不知不覺流逝的日子中被一層層的包裹起來,愈包愈厚,到最後,連自己都不知道哪一層下面是真實的'自己了。層層的包裹日積月累下來已經連皮帶肉,真要揭掉,會是徹骨之痛。

也有例外,這就是面對突發,當生活的層層包裹在突發面前一下子失去了意義的時候,真我一下顯現出來。反正那些包裹也沒有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生命都朝不保夕,就讓“真我”站出來暢快一回吧。

只可惜,當生活又恢復了常態,日子又開始了它的周而復始,人們又自覺自願的鑽進那層層的包裹,將真我更深的藏在裡面,又一切如舊。人生,多麼的滑稽啊!

張愛玲的《封鎖》將這種滑稽演繹得入木三分,她說:“封鎖期間的一切,等於沒有發生,整個的上海打了個盹兒,做了個不近情理的夢”。好一個“不近情理”,人性就是在近情近理中一點點的磨失掉了。

70年前一個23歲女子寫的故事,讓如今成年的我讀起來由衷地感嘆:好一個精靈透徹的女子!同時又深深地為之嘆息:喜歡她文字的人多,懂得她的人卻那麼少。因此,她的一生無比寂寞,縱有萬種風情,又能與誰說?過多的才華,給她帶來的是自信,不是快樂。

“她在自己的臥室裡獨自憑窗,孤獨且不被瞭解,像一顆孤星,幽微的發著冷光,溫暖不了她自己。”

封鎖張愛玲讀後感2

近日,拜讀了中國現代作家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封鎖》,心中頗有感觸。作者以精緻、細膩的寫作手法,把電車封鎖期間發生的人物故事娓娓道來,象敘家常般自然流暢、生動形象。使讀者如同身臨其境一樣感受真實的故事畫面。

整個小說以電車封鎖為主線,描寫了封鎖期間人們的各種表現形式以及呂宗禎與吳翠遠的偶遇相戀的故事。又以一個山東乞丐的吆喝聲首尾互應,再現了當時的社會狀態,使人物形象都活靈現地展現於讀者面前。

作者用敏銳的、善於觀察生活的思維,把人物的形態、動作、語言都刻化地惟妙惟肖,讓讀者讀起來沉浸其中、意味深長。象呂宗禎吃包子時被報紙粘住時粘住的細節、吳翠遠衣著長相的描寫、醫科學生修改人體骨骼眾人圍觀的情景、呂宗禎遇見妻侄董培芝的逆反心理以及呂宗禎與吳翠遠相遇時層層深入的情感描寫等等,都如同作者親自經歷一樣逼真,讓讀者讀起來回味無窮。

文中呂宗禎為躲避妻侄董培芝,假裝與吳翠遠套近乎,卻假戲真做,互生好感戀愛的整個過程是充滿戲劇性的,是美好的,可到最後電車發動那一刻,呂宗禎卻又筱地離開了吳翠遠,回到了原來的座位上,一切象沒發生一樣,又恢復了原樣。這也讓女主人公突然醒悟到:“象整個上海打了個盹,做了個不近人情的夢。”結局說不上傷感,但卻充分講述了男女在電車封鎖的無聊狀態下偶遇相戀,在電車啟動時思維又恢復正常,如夢初醒般又步入正常生活的情感歷程,讓讀者感同身受,無限想象。

我只想再好好的地幾遍《封鎖》,感受作者那流暢、不俗的文筆和真摯細膩的情感,品味她帶給我的美好精神食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