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數學《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3.03W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數學第三冊56頁、57頁 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

二年級上冊數學《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在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圖形的基礎上,接觸到的一個抽象的圖形概念。對於剛上二年級的國小生來說,如此抽象的圖形會讓他們感到很難理解,因此在教學中,要為學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為日後深入的學習角的含義及系統的學習直角的知識提供必備的條件。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能力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初步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會從實物、平面圖形中辨析角。

德育目標:讓學生知道周圍許多物體表面都有角,瞭解數學和日常生活的關係密切,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大膽嘗試。

3.教學重點:對角的認識。

4.教學難點:角的大小與兩條邊*開的大小有關,和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5.教材編排特點:先由實物入手,讓學生指、摸、感知角的形狀,然後利用折角,找尋角的特點。第三層,利用活動角大小的變化,引出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最後是畫角。總體來說,教材採取小步子,從形象直觀到抽象運用的編排,符合學生髮展的規律。

6.教具準備:計算機裝置、教學課件、自制活動角、三角板、直尺、紅領巾。

7.學具準備:自制活動角一個、三角板、直尺、不規則的紙。

二.說教法、說學法:

本節課在教學上運用嘗試教學法和動手操作法相結合的形式,由好奇、有意思的事物引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在這一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知識,探索數學規律,發展思維,培養創新精神。在教學中,教師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本課製成生動、新穎的多媒體課件,巧妙地架起了求知的橋樑,使學生在“寓教於樂,寓智於趣”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探索,獲取新知。

知識固然重要,但探求知識的過程更重要;嘗試結果固然重要,但解決問題的嘗試過程更重要,因此在學法指導上,注重對學生觀察、操作、歸類的思維能力培養,注重組織學生合作討論,讓他們互相啟迪,多向交流,儘可能的給同學們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分活動的空間,多一次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些嘗試成功的喜悅。

三.教學程式設計:

(一)活動引入:同學們,我們在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圖形,你們知道哪些圖形嗎?出示圖形,問有角嗎?誰願意上來指一指。

意圖: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首先從學生認識的圖形和已有的經驗知識入手,讓他們從開始就充滿好奇心[數學網 蒐集整理]、滿懷興趣的參與學習。同時,教師運用合作的語言,創設寬鬆、民主、活撥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心情愉快精神振奮,這種積極的情緒很容易開啟思維的閘門,萌發創造力。

(二)匯入課題:“角的初步認識”。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學習些什麼?

【意圖:在此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要求,設定懸念,把學生帶入到嘗試新知的境界,讓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教學活動中。】

1.(準備題)出示實物大三角板,紅領巾,一本書,在這些圖形中有角嗎?誰可以上來指一指,說一說,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的指角方法,並且同桌間互相指指看。

【意圖:在實踐中充分感知角,讓學生儘量放開手腳,思維真正“展翅高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

(嘗試題)利用自己喜歡的圓形紙或不規則紙折角,找出哪裡是角,摸摸有什麼感覺?請找出角的特點。

【意圖:孩子的智慧來自於指尖。孩子們動手實踐,操作參與這一教學設計適應了兒童好動的年齡和心理特徵,符合著兒童認識事物的規律。讓學生充分感知角的內涵,並利用語言描述出角的特點: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從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出示有爭議的嘗試題:

出示摺好角的圖形這是角嗎?

【意圖:“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問的嘗試題可以鼓勵他們找出規律和辦法,使學生在嘗試學習中感覺到知識的力量,擁有學習的快樂。】

3.嘗試練習題:判斷下列圖形是否是角?為什麼?(小組間討論)

【意圖:這一組嘗試題目既是對前面學習知識的總結,同時也是對有關角的表象知識的鞏固。嘗試教學中“學生討論”這一步,動員大家積極發言,說出他們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使學生在討論中“悟”出道理,發現獲取知識的手段和方法,從爭論中篩選資訊,辨別真偽,分析對錯。既培養了學生數學的表達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積極參與的意識;既發展了學生思維,也發揮了學生間的相互作用。】

4.解決有爭議的嘗試題:

【意圖:學生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解決了嘗試題,同時對“什麼是角”在頭腦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5.請同學們列舉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

【意圖:由具體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體,在這樣周而復始的過程中,學生在獲得了從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識的飛躍過程。在各抒己見的發言中,知識得到更深的理解。】

【小結:第一階段的嘗試,學生在想、做、說中進行嘗試和探索,使學生對於教學重點角的認識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第二次嘗試:

(1)和(2)兩個角一樣大嗎?請你想想辦法。

【意圖:這是本節課的難點——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判斷,自己嘗試一下,從而找出好辦法,為學生提供了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通過想各種辦法,養成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2教師講解並歸納:角的大小和兩條邊*開的大小有關,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出示課件嘗試練習題,鐘面的指標間角度的大小在變化,請學生判斷角度變大還是變小了。

【意圖:加深對教學難點的理解,是引導探究,深入理解的過程。組織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掌握“教學難點”讓他們在嘗試中體味成功。在小小的成就感面前,感受學習的快樂。】

2、學生自學畫角:學生看書後,畫一個自己最喜歡的`任意形狀的角。通過師生討論、糾正後,再次畫角。

【意圖:學習畫角的過程是本節課的最後一個內容,引導學生畫出任意的角,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用他們稚嫩的小手,畫出自己最為滿意的角。】

(四)第三次嘗試練習:

1.數數每個圖形中有幾個角:

2.動手利用小棒(2根)擺圖形,數數你擺的圖形中角的個數:

【意圖:動手實踐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題是一個鋪墊,第二題讓學生利用擺一擺,數一數的實踐活動,既掌握了本節課的內容,又在動手操作中,創新精神得到了展現。】

3.發展題:

一張正方形的紙,用剪刀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小組討論,每個人試著剪一剪:

【意圖:發展題的設計,體現了教學的全部內容,同時也增加了內容梯度,呈現了階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題。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數一數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交流、切磋中迸發出了思維的火花。】

課堂小結:這節課開始時,你提出的問題都解決了嗎?還有其他的問題嗎?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學生答,教師總結)

四、板書設計:

①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②角的大小和兩條邊*開的大小有關,

和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③畫角:先點頂點再畫邊,

角的標記填裡面。

【意圖:通過板書,將教學重、難點清晰的呈現學生面前,整體板書設計重點突出,分散難點,有利於學生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

五、作業設計:

課下利用3根或4根小棒,看看能擺幾種圖形並數出每種圖形裡有幾個角。

全課設計意圖:

本節課的總體設計體現了嘗試、探索、創造的教學原則,立足於學生的實際,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數學教學同時也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出生動有趣的情境。在教學程式編排上,注重學生在課堂上親手實 踐,親自體驗,主動探索,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始終以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營造出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探索的良好氛圍。讓學生的見解具有創造性,思維的流暢性,獨創性得到勵煉和發展,有助於學生獨立人格的形成。

教師堅信:“學生能嘗試,嘗試能成功”的觀點,給予每一個學生一片自由發展的天空,讓他們在自信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