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二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合集十篇

來源:才華庫 2.07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二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合集十篇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十三課《坐井觀天》。“坐井觀天”是個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故事內容淺顯易懂,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對孩子們來說卻有一定的難度。在這一課時中,我帶著學生從讀中悟,悟中讀,反覆品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又利用簡單的小實驗,讓故事深含的寓意躍然紙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鞏固已學生字。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獨立閱讀能力。

(2)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寓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青蛙和小鳥的對話,讓學生懂得學習、做事要開闊眼界,不能自以為是。

二、說教學重難點 :

課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我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2)做實驗,體驗“觀天”。學生用紙圈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是因為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揭示寓意;(3)設計“跳出井口”,啟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三、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2、說學法: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手段掌握學習方法。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3、說教學手段的運用

語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最有助於培養兒童的語文能力,因此,我採用學生親身體驗的方法幫助學生感悟課文內容,從而達到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

四、說教學過程:

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把課文的教學分為:揭示課題,匯入新課——初讀課文、瞭解大意——研讀對話——演讀入境——抒發感情,昇華情感幾個環節。

(一)揭示課題,匯入新課

小朋友們看了“坐井觀天”這個課題,會想到什麼?學生自由猜測。這時,教師根據學生的理會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在黑板上面,如“誰坐井觀天?”“為什麼要坐在井裡?”“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等,然後在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來找到問題的答案。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體驗和理解。我採用學生自由地朗讀這篇課文。然後提出思考問題:他們在爭論什麼?指名說說,教師隨機點評。並結合圖文了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設計如下口頭填空:

青蛙坐在( 井底 ),小鳥落在( 井沿 )。理解“井沿”,並舉實際例子,如:桌沿、床沿等幫助學生理解。

(三)研讀對話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所在,學習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著重以學生的朗讀體會為主,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彙報交流、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為輔。

由於學生生活經歷淺,閱讀積累少,很難從字裡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淺,不信小鳥說的話。我先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而後再仔細品讀。

1、研讀第一次對話。讀完後讓學生自己交流讀懂了什麼?

(指導學生讀出小鳥又累又渴的語氣,還可加上適當的動作。)

2、研悟第二次對話

A、學生自讀第二次對話,用不同的符號,分別畫出講青蛙和小鳥對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什麼有不同的看法?(讓學生接觸到用不同的符號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B 、青蛙認為天有多大?理解“大話”,同時也聯絡實際談談自己或身邊的人說過大話嗎?說大話對不對?(從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動手體驗:學生用紙捲成筒看天,再說說看到的天有多大?

C、小鳥認為天有多大?理解“無邊無際”,並說話。

D、比賽朗讀小鳥認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認為“天小”的句子,看誰讀得好。(通過比賽朗讀激發學生讀的興趣,並提示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E、老師指導朗讀青蛙和小鳥的話。

青蛙的話用自信、傲慢的語氣,小鳥的話用勸告、誠懇的語氣。

F、分角色朗讀。

3、研悟第三次對話

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裡,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A、分角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小鳥和青蛙都笑了,為什麼?有什麼不同嗎?並用“一……就……”說話。

B、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對話。(朗讀時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語氣,表現出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的語氣,表現出實事求是的誠懇的態度。)

C、聯絡課文內容理解“坐井觀天”的意思。

(四)演讀入境

語文教學,不但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還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本篇課文重點部分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分角色朗讀練習的好段落,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最後指名學生戴頭飾表演朗讀。

(五)抒發感情、昇華情感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難點所在,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通過層層深入的提問揭示寓意,突破難點。

拓展延伸是新課程標準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我設計瞭如下練習:

1、學了寓言後,你明白了什麼,想說什麼,選擇喜歡的方式交流。

(說明青蛙見識少、目光狹小,而小鳥則見多識廣。得出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的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2、假如青蛙聽了小鳥的勸說,真的跳出了井口。它會看到些什麼?說些什麼?

五、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圖片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提示寓言。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6個字。

2.學習課文過程中自主積累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初步培養學生樂於查詢資料的興趣。

5.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敬業精神。

二、教學重點

1.會寫6個字,並且做到端正、整潔,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2整體會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體會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敬業精神。

四、教學準備

1.課前請學生了解:大禹是什麼時代的人?他是誰?

2.生字卡片。

3.教學課件。

五、教學課時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1.(板書:大禹)同學們,你們知道大禹是誰嗎?(學生介紹自己找到的資料,教師可以適當補充並進行概括提煉。)

2.(板書:治水)“治水”是什麼意思?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我們一起來學習第32課,看看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用你喜歡的方式讀書(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和小夥伴讀),有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助你。讀完課文把生字畫下來,再讀一讀。

2.小組同學在一起讀生字卡片,互相幫助讀準字音。

3.教師出示生字詞卡片,學生認讀(可指讀、開火車讀、分組讀)。

4.自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並和同桌交流。

5.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為什麼要治水?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為什麼要治水?(第一自然段)

(1)播放錄影資料:洪水氾濫的景象。

看完這段錄影你的心情怎樣?讀一讀“無家可歸”這個詞。

(2)如果你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你最渴望的是什麼?

(3)朗讀第一自然段。

2.大家都渴望安定的生活。開山挖河,治理洪水,參加治理洪水的人多不多?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體會“成千上萬”的意思,讀一讀這個詞。

3.課件出示句子:“他們不辭辛勞,日夜苦幹。”

你有什麼感受?

4.大禹就是這成千上萬人的首領,你覺得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己讀課文,找到相關的詞句做出標記。

5.集體交流,讀中體會大禹的敬業精神:

學生讀自己找到的句子,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朗讀。

(1)“……聽見兒子在家裡啼哭,他的心被牽動了。……”

他的心裡在想什麼?讀一讀“牽動”這個詞。身邊的人見到這種情景會對他說什麼?他又會怎樣回答?

(2)“他毅然轉過身……”

請學生做一做“毅然轉過身”的動作,說一說這個詞的意思,讀一讀這個詞語,再讀句子。

(3)學生根據第二自然段的內容進行表演。

教師可以給出一些重點詞語:牽動、望了望、毅然,幫助學生體會大禹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自讀,指名讀。

(5)“大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次路過家門,但一次也沒有進去看一看。他的兒子十多歲了,還不知道父親的模樣。”

①第二次路過家門,大禹心情怎麼樣?為什麼不進去?

②第三次路過家門,身邊的人又會說什麼?大禹怎樣做?

③孩子從小到大都沒有見過父親,他會怎樣問媽媽?

媽媽又會怎樣回答他?(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

(從孩子的角度進一步體會大禹的敬業精神)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自讀,指名讀。

6.經過十三年的苦幹,河道疏通了,河水被制伏了,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齊讀第四自然段。

(四)整體感知。

大禹的時代離我們已經太久遠了,但是他治水的故事為什麼能流傳下來?你們最想對大禹說的一句話是什麼?(大禹的精神是人們所敬佩的,這是一個民族的精神)

(五)作業設計。

1.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你還知道上古時代哪些部落首領的事蹟?可以講給同學聽。

板書設計

大禹治水

無家可歸安定

不辭辛勞

日夜苦幹

三過家門而不入敬業世代相傳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做猜字遊戲。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做到有感情。

(二)詞語積累。

學習課文後,你喜歡文中的哪些詞語或句子?讀或背給大家聽。本課四個字的詞語較多,要注意積累。

(三)自主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搶讀生字。

2.獨立識記。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記憶。

(四)指導書寫。

1.本課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可以重點指導。

2.指導書寫左右結構的字:

左窄右寬:治洪淹但代

左寬右窄:引

3.教師範寫。

4.學生進行書寫練習。

(五)作業設計。

1.抄寫生字詞。

2.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寫在“採蜜集”本上。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好,我是語文 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月亮灣》,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月亮灣》是蘇教版語文第四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清晰的條理,展現了一幅迷人的田園春景圖,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無限熱愛之情。

課文共3個自然段,第一段只有一句話,點明瞭“我”的家鄉月亮灣是個美麗的村子。第二、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落,課文中配備了插圖,分別按順序講了月亮灣村前、村後的自然景物。

說目標:

根據國小二年級下學期的小朋友以具備了初步的閱讀基礎,結合本文所特有的按順序介紹的典範性和文質兼美的特點,我從知識、能力、情感三個方面確定了《月亮灣》的教學目標。

1.充分發揮學生朗讀的積極性,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從而使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積累語言,進而背誦全文。

2.藉助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插圖的觀察,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實際,在讀中領會課文的一些生字新詞,如“月牙”、“緩緩地”“倒映”、“燦爛”、“朝霞”、“不時”等,學會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灣”、“繞”、“緩”等9個生字,為今後的閱讀與寫作打基礎。

3.利用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感悟,結合文中優美的插圖以及預設的多媒體畫面,指導學生感受月亮灣的美麗風景,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4.在指導課文理解的同時,學習按順序地觀察景物的方法。

為更好地達成以上四個學習目標,我準備製作一組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同時學生準備好一張白紙、彩筆若干。

全文我設計2課時來完成。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下面我就以第2課時為重點,來說說我的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匯入新課。

上課伊始,教師用親切的口吻告訴大家:今天的天氣真好,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讓我們一起去美麗的月亮灣遊玩吧!於是畫面中出現了一輛大巴,可是司機攔住了老師,他說呀“只有通過他出的智力測試題我們才能上車。”接著螢幕出現了三排課文中的詞語,學生很喜歡這種帶有挑戰性的題目,都能欣然地朗讀詞語“緩緩地、山坡、倒映、綠油油、不時、朝霞”等。教師指名3個學生分行朗讀,相機指導糾正字音。因為識字是閱讀的基礎,這直接會影響到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而純粹的朗讀學生會覺得枯燥,從而降低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設計的圖片很受學生歡迎。最後教師欣喜地告訴大家“我們通過測試了,讓我們出發吧!”畫面中的汽車配合著嘟嘟叫著開走了,小朋友跟著《郊遊》的樂曲輕輕哼唱,於是大家學習的氣氛被調動了起來,就能積極地投入到第二個環節。

二、品讀課文,讀中悟情。

因課文條理清晰,所以我準備按課文的敘述順序展開教學。

首先學習第一段.

指名學生朗讀後說說知道了什麼?請1、2個人回答後指導朗讀“各位小朋友都是‘月亮灣’最受歡迎的遊客,讓我們一起來把那美麗的村子誇一誇吧”於是學生齊聲朗讀第一段。

接著學習第二段。

“月亮灣”到底美在哪兒呢?請大家趕緊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吧!等學生一鼓作氣地自己朗讀完後,指名請一個學生朗讀全段,讀完後螢幕上出現月亮灣的插圖,其他人邊觀察圖畫邊聽課文,這樣學生對月亮灣的風景就有了初步的瞭解。學生就能稍做思考後回答出月亮灣有哪些美麗的景色。

因為每個人的審美能力和審美角度都是不同的,所以接著引導學生四人一組討論:你最喜歡哪一個地方的風景。在討論中大家能增進自己對課文的認識,充分的討論也能使小組交流時各個代表各抒幾見,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口頭語言的鍛鍊也為書面語言的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其間教師要注意學生可能會不按照課文的順序而按自己的想法來說。這時教師還要把學生說的相關內容的關鍵詞變成紅色,如“小河、河水、河裡”等。

①教師根據學生選擇的語句欣賞動畫,觀察“月牙一樣的小河”。讀詞卡“月牙”。觀察“河上有一座石橋”,讀好詞卡“石橋”。.指導朗讀第一句。(映示句子)“月牙”重讀。領讀、指名讀、齊讀。

②根據學生交流相機映示句子“河水饒著村子緩緩地流著”,齊讀。欣賞動畫,幫助理解詞語。“緩緩地”一詞換詞說說。“饒著”一詞,請兩名學生上前演一個饒著另一個轉。.映示句子“一群群魚兒在河裡游來游去。”欣賞動畫,直觀“一群群”的魚。指導朗讀第二句。先讓學生自讀體會,並說說怎麼讀才能讀出美來,再適當指導。“緩緩地”讀慢一點,後半句讀出魚兒的歡快、自由。最後這一句寫了哪裡的美景?(可看看畫面,答後板書“河裡”)

③過渡:河裡還有什麼美景?學生交流,相機欣賞動畫,比較句子:讀一讀,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句更好,為什麼?集體交流。

/河水倒映著青山、綠樹和小橋。

\清清的河水倒映著青山、綠樹和小橋。

在明白了第一句寫得生動之後,指導朗讀第三句,重讀“清清的”等詞。引讀第二、三句,邊看動畫。

④.生答“河岸上栽著許多桃樹。”相機欣賞動畫,貼詞卡“河岸”。問:哪個詞是“種著”的意思?讀詞“栽著”。

⑤.生答第五句。看動畫說說什麼像“一片朝霞”?有什麼相同之處?指導朗讀第四、五句。重讀“許多”、“開滿”、“一片”“燦爛”等詞。邊看動畫引讀第四、五句。

⑥學習第六句。看動畫體會“綠油油”的農田的美。

比較句子/過了石橋,是一片農田。

\過了石橋,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

.板書詞語“農田”,再指導朗讀。重讀“綠油油”一詞。

然後、學習第三自然段。

教師引讀第三自然段,指導朗讀“一片”引導學生想象茶樹茂盛生長的景象,讀出月亮灣人們的喜悅心情。再看畫面提問:

(1)這長滿茶樹的山坡在哪裡?(相機板書“村後”。)這是課文的第幾自然段的內容?(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那麼,第二自然段寫了哪裡的景色?(答後板書“村前”)再讀第二自然段。

想一想,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村前”的景色的?(小河→河上→河裡→河岸→農田)

接著邊欣賞動畫邊試背二、三自然段。

下一個環節就是

三、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月亮灣真是個美麗的村子。學了《月亮灣》這篇課文,我們彷彿看到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也看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派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其實我們自己的家鄉也很美麗。請學生說說美在哪裡,指導學生按空間順序表達,接著把家鄉的美畫在白紙上,最後選擇好的予以展出。

四.自學生字,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

先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字形。再給生字找朋友(說說詞兒)。4個左右結構的字中,“朝”左右各半,其餘3個字左窄右寬。

指導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教師行間巡視輔導,提示寫字姿勢。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本課的設計思路

《木蘭從軍》是一篇歷史傳說故事,學生對花木蘭有一些瞭解,但不多。要讓學生通過本文故事中三件小事的簡述悟到花木蘭尊老愛幼、熱愛祖國的優秀品質,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為了較好地完成這個目標,老師作了以下設計:

1、抓住“緊急”、“焦急萬分”讓學生感悟木蘭的尊老愛幼、為國為家。

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圍繞“花木蘭為什麼去從軍”看圖、範讀、思考、朗讀、感悟。在理解了木蘭的心理活動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拓寬學生的思維,拓展“說服了家人”的具體內容,感悟她為國為家敢於自我犧牲的可貴之處。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及插圖可得出,家人包括:父親、母親、弟弟。他們都不同意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要想說明木蘭是怎麼說服家人的,那就得先設定一個場景,家人們是怎樣阻止的,要根據人物的身份,想象出適合特點的語言,這樣,一場勸阻的口語交際就這樣開始了。

母親勸阻時,(木蘭回答):媽媽,我從小練功習武,身體強壯,在不怕他們。您就放心吧!

父親勸阻時,(木蘭回答)父親,您可是咱們家的主心骨,您一定會健康常壽,我去替您從軍,說不定還能立下戰功呢!

弟弟勸阻說,(木蘭回答)弟弟,你在家要好好照顧父親、母親,我走了,家裡的一切都交給你了,你要做個懂事的孩子。

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鍛鍊了思維能力。

2、抓住表示動作的重點詞感受木蘭的威武形象。

抽象的字元是很難讓二年級學生感受到木蘭的英勇形象,在教學中,老師憑藉多媒體播放可視、可聽的形象畫面,帶給學生視聽感官上的衝擊,激起學生無限的思想情感和想象,著重感受花木蘭躍馬橫槍、英勇善戰的威武形象。人物的形象在孩子們的腦海中漸漸豐滿起來,學生也就有話可說,有情可表。最後引導學生去讀,讓學生通過讀表達自己對花木蘭的敬佩之情。

3、結合插圖、角色想象,體會人們對木蘭的欽佩之情。

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仍以課文插圖引路,結合“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將士,會對木蘭說什麼?”(將士:怎麼英勇善戰的花將軍竟是個女的?我們竟然沒發現!)體會人們的驚訝和對木蘭的欽佩之情。

這樣,通過在一系列多向互動的情境中閱讀、感悟、表達與創新,學生對花木蘭的認識步步深入,情感進一步得到昇華。

二、本課的不足

這節的緊湊度還不夠,老師在指導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這個教學環節還可以緊湊些,不要讓學生講得太多了,應該在讀中悟。還有第二自然段教學中,老師提的一個問題:“木蘭是個女子,她要不要去從軍呢?”學生回答的範圍太廣了,而且會亂,就沒辦法把第二自然段的前半部分講到位。以後還學會再適當的加快些節奏。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葡萄溝》介紹了位於我國新疆吐魯番的水果之鄉──葡萄溝。課文圍繞總結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展開了四個內容

1、葡萄溝盛產水果:

那裡不僅有人們最喜愛的葡萄,還有杏子、香梨、蜜桃、沙果等(第一自然段)。

2、葡萄溝生產的葡萄乾:

色鮮、粒大、味甜,非常有名(第三自然段)。

3、葡萄溝景色美麗、獨特:

夏季,種在梯田裡的葡萄長出了茂密的枝葉,山坡上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秋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串串地掛在綠葉底下,十分美麗(第二自然段)。

4、葡萄溝不僅物產豐富、景色美麗,而且那裡的人也特別好:

淳樸的維吾爾族老鄉非常熱情好客,當葡萄成熟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拿出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第二自然段最後一句話)。

二、說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因此對於本教材,我設計的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的思維為中心,從課文的整體入手,品詞賞句來體會文章蘊涵的情感。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和重視情感的薰陶”。具此並結合前面分析的教材情況我把本課分為兩課時教學,並將第二課時的學習目標設計如下:

1、知能目標:

運用學法遷移讀懂按時間順序寫的一段話。

2、過程方法:

引導學生在理解生詞的基礎上,抓住重點詞語讀懂句子,並讀出感情,以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力。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應該是第二自然段。本段共有4句。第一句寫葡萄的種植地點,從第2句開始是按時間順序寫的,分別寫了夏季和秋季,葡萄成長和成熟時的情況;第4句寫在葡萄成熟的日子裡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的表現。文章的難點也在第二自然段,要準確領會第二自然段的詞句,並體會其中蘊涵的情感。

五、說學情、教法、學法

二年級學生有意注意還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學手段,豐富的教學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隨著自主意識和合作意識的增強,使得他們能用自己的方式學,喜歡大家傾聽他們的見解和發現,喜歡和他人交流學習成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為他們提供施展特長,展示才能的機會。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按自己的理解來讀,按自己的方式來理解。基於以上分析,我採用了情景創設、組織討論交流、相機誘導、以讀代講、開放課堂,課外延伸等教法,學法是採用自主學習體驗法、合作交流探究法、相互辯論法、思維拓展圖文結合想象法、品詞賞句法。《新語文課程標準》第三部分標準實施建議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還有這樣的教法、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品讀、感悟和表達語言文字的能力。

六、學習程式設計

環節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我以充滿激情的導語(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我們去葡萄溝玩一玩好不好?),以去葡萄溝玩一玩引起小朋友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借助教室裡掛上成熟葡萄的環

境佈置等手段努力營造氣氛,讓學生好象進入了葡萄溝世界,這樣做,可以拉近學生與課文之間的時空距離。而後安排用課題“葡萄溝”一詞說一句完整的話,進行發散思維語言訓練與說課文主要內容的目的。

環節二:自主學習體驗,合作交流探究。

1、根據學生的說話,相機幻燈出示研究專題。出示幻燈內容: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研讀課文,並思考:

a、你認為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嗎?你是從那些詞語、句子體會出來的?請你選擇體會最深或喜歡的詞句,與同學交流,並試著讀出感情。

b、像這些按時間順序寫的段落,你喜歡怎樣讀懂的,請與同學交流。比比誰的方法巧妙?”

在這個研讀專題中,不僅有研究的目標和要求,而且包含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和過程提示。這正體現了《課程標準》所提出的“三維”目標體系,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取向。

2、展開研讀這是學生自主學習體驗的主要環節,作如下安排:

①自學自研保證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自讀課文,思考分析,邊讀邊劃邊注。為後一步小組討論的質量、有效度打下基礎。

②自由組合小組,自學夥伴作交流相互合作,豐富閱讀認識,教師應在座間巡迴指導,參與學生的自學自研活動,並注意吸收反饋資訊。

環節三:反饋學習成果,相互辯論誘導。

我始終以學生的思維為中心,組織全班交流讓學生按自己的選擇,交流學習成果。讀是個性行的行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我會跟著學生的跳躍性思維隨時調整引導思路,並在交流過程中,穿插落實課時目標,還適時組織討論補充、評議深化、相機誘導。

全班交流研讀專題a時,採用相互補充辯論法、思維拓展圖文結合想象法、品詞賞句法等多種形式全方位來感悟體會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從而讓學生情不自禁地熱愛上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全班交流研讀專題b時,相機誘導回顧讀懂按時間順序寫的段落的方法,並且也落實了本課的重點。

在此過程中根據集體的反饋資訊適時板書。(板書附後)這樣設計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也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文字的感悟表達能力。

環節四:拓展創新,開放課堂,課外延伸

趁熱打鐵,設計開放作業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方式,提高了興趣,鍛鍊了能力。(選一個完成)

1、現在我們到葡萄溝遊玩一一趟,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感受。能不能把你的感受想法,寫下來,畫下來,唱下來,讓所有的老師、同學看看我們班的風采,為我們班爭光?你準備怎麼辦呢?寫作不錯的,可以寫一段話誇誇葡萄溝,做做廣告,也可以寫封信給維吾爾族老鄉;畫畫不錯的,可以畫下你看到的;唱歌不錯的,可以自己寫寫歌詞,來唱一唱,陳老師幫你錄下來;只要你想得到的都行。

2、給維吾爾族老鄉寫寫信,寫遊記,想噹噹小導遊的,可以寫寫,你準備怎樣介紹葡萄溝。

七、附板書設計

葡萄溝

盛產水果:品種多

好地方

景色美麗:

時間

夏季:茂密的枝葉像涼棚

秋季: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老鄉熱情好客:吃個夠

葡萄乾有名:顏色鮮、顆粒大、味道甜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語文第三冊識字二〈〈讀讀詞語識漢字〉〉的第一課時。

一、說教材

〈〈讀讀詞語識漢字〉〉是S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識字寫字課文,它將在生活中常見的樹木 、花、蔬菜、水果等類名詞彙在一起,編成生動上口的詞串,讓學生在朗讀詞串的過程中,認識一些木字旁和草字頭的字,進一步瞭解漢字的構字規律,體驗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樂趣。

根據教學內容,我確定了本課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認識“菊、荷、菠”等10個生字,會寫“語、茶、卷”3個字。

2、能夠姿勢正確地書寫,並能把字寫得正確規範。

3、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提高學生課外自主識字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難點:

1、 啟發學生自主識字,提高識字能力。

2、 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遊戲中認識生字,書寫生字,鞏固生字。

二、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前我就把孩子們帶到萬紫千紅,美不勝收的植物園中欣賞各種植物,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2、示範引導法。本課生字是按漢字的構字規律進行歸類集中識字的,我在識字教學中重方法的引導,在寫字教學過程中重示範,重欣賞,重引領。

3、遊戲鞏固法。在識記漢字的教學環節中我通過“找朋友”的遊戲給生字以鞏固和拓展,讓語文學習充滿生機和活力。

三、說學法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叫學生領讀,小組合作學習,小組競賽等多種手段方法,促使學生愛讀樂讀。

四、教學流程及設計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的確,興趣是學習活動的強化劑,在學生的認識活動中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新課標對識字、寫字教學提出了這樣一個要求: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我想,學生也只有在感興趣的基礎上才會產生主動識字的願望。因此,本課的教學中,我時時注重激發學生興趣,處處催化學生的情感,讓他們玩得不亦樂乎,學得不亦樂乎。

1、情境匯入,激發興趣。開課後,教師是這樣匯入的:同學們,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大自然中,萬紫千紅的花草樹木是大自然的點綴,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都見過哪些植物?今天,楊老師就帶我們去植物王國參觀,你們願意嗎?於是就把孩子們帶到萬紫千紅,美不勝收的植物園中欣賞各種植物,營造了一個輕鬆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在欣賞的同時初步認識了本課時要學習的12個詞語。這一環節的設計,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從而產生主動識字的願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形式多樣,自主識字。在這一環節教師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為主線,把時間、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中學習,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緊扣課題中心,很好地調動、引導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競賽比拼的方式;互助方式;教師範讀方式;小老師領讀方式;分組拼讀方式;去掉拼音帽,看誰認讀快又好方式;打亂片語順序的方式;自創自編式等,讓學生反反覆覆的讀,在讀中發現,糾正輕聲音、平翹舌音、前後鼻音的讀法。讓學生在讀中準確掌握字詞讀音、區分字形,真正充分落實《讀讀詞語識漢字》課題中的“讀讀。”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學生不但熟讀成誦,而且對字詞的形,有了很深的印象。

同時,在教學中,教師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做遊戲這一心理特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適時地有選擇地運用遊戲,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使識字教學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理想境地。在本環節中設計了一個給詞語“找朋友”的遊戲。教師製作了與課文詞語相應的植物圖片,這些圖片直觀形象、色彩鮮豔,學生通過這個遊戲,鞏固了詞語,認識了植物,感受到識字的快樂和自己獲取知識後的喜悅。同時,本環節中還設計了一個“摘星星”的遊戲,教師充滿讚美的語言,漂亮的星星,深深地吸引了學生。這些都體現課程標準所說的“運用多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理念。

3、動手動腦,學寫生字。 “不動筆墨不讀書。”

一堂課下來只讀、只記是不夠的。還需學生動手實踐,練寫,加以鞏固。做完摘星星的遊戲老師會說:“星星迴家了,現在我們來寫寫字吧!”如何書寫的端正、美觀呢?教師以3個生字(語、茶、卷)為代表,讓學生自己分析字的結構,思考在田字格里如何規範寫生字,重點指導“卷”字的書寫。學生動筆練寫學生書寫時教師關注孩子書寫,認真巡視,及時提醒,寫完後及時評議。新課標對寫字提出: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本環節“鞏固識記,多動筆。”主要是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書寫技能,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和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

4、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貫穿了以下教學理念:

1、針對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創設生動、活潑、有趣的識字環境,讓他們在學中玩,玩中學,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快快樂樂地去讀、識、記,讓識字的過程變得輕鬆而有效。

2、在課堂中儘量創造生字復現的機會,在語境中復現生字,反覆見面,以達到鞏固認字的目的。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

早上好!我是豐臺區樊家村國小的張偉。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京版第二冊第2課《看花燈》的第二課時。由於水平有限,在設計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懇請您的批評指正。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課件出示:《課標》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朗讀課文並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閱讀教學起步階段的第一要求。

依據《課標》中的闡述,在本設計中我力求體現“以讀為本”,引導學生以不同形式入情入境地朗讀,在讀中感受花燈的漂亮,以及看花燈的樂趣。在讀好文字的基礎上,拓展內容,適時進行積累與表達。

以上是我設計本課的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看花燈》是一篇反映兒童寒假期間生活的課文,講的是“我”和媽媽在正月十五的晚上看花燈的情景,全文洋溢著歡騰喜慶的氣氛。通篇詞語的運用準確、恰當,尤其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更使文字優美,語言活潑,非常適於學生訓練朗讀和積累語言。

2、學情分析:

經過以往的學習,學生對閱讀有著比較濃厚的興趣,他們樂於表達,樂於想象。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經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感知,能說出課文中花燈的名字。然而經課前調查,我發現班中大部分學生雖然和家人逛過廟會,但卻極少有在晚上去街上看花燈的經歷。這勢必對體會語言文字帶來難度。因此,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課文”這個例子,抓住語言文字,通過創設情境展開想象,藉助直觀的圖片資料感受,彌補學生相關生活經驗的不足,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基於以上的考慮,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複習本課生字、認讀字,指導學生正確、端正地寫好 “飛”字。

2、讀中感悟,體會花燈的漂亮,感受看花燈的快樂。 (重點)

3、能將自己看到的花燈講給大家聽,培養學生表達能力。(難點)

主要教學流程:

本課時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本課時的教學設計,想突出以下教學理念:

關注識字寫字,練有實效。

以朗讀代講解,讀中感悟。

體會文章寫法,學習表達。

一、關注識字寫字,練有實效。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中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任務,教學中我牢牢抓住這個重點,從以下環節進行了識字、寫字的指導。

(一)詞語復現,連詞成句。

揭示課題後,我以先來和字詞朋友打招呼的形式,引出生字,進行鞏固。

第一屏:

字音方面:正( ) 晚上( )媽媽( )

自形方面:花 (板書指導書寫)

設計意圖:第一屏的生字中,很多都是上節課新學習的生字。及時的復現,讓學生加以鞏固。接著課件上再增加“去、我、和”幾個字,引導學生連詞成句:“正月十五晚上,我和媽媽去看花燈。” 這樣的設計考查了學生在語言環境中對字、詞的理解,訓練了學生的表達。

(二)詞語搭配、回顧內容:

(1)在這個環節中,老師首先引導:這一天,“我”和媽媽都看到了哪些漂亮的花燈呢?然後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補充完整句子:

(2)出示本課“飛、遊、甩”等字,引導學生體會這些都是描寫什麼的詞語?然後進行詞語搭配,並帶著動作讀一讀。

設計意圖:通過幫助“金魚、蝴蝶、玉龍”這幾個詞語找朋友的形式,考查了學生對兩類生字的認讀情況,然後引導學生,“請你想象著樣子、動作讀一讀。”這樣的復現形式,幫助學生理解了動詞的意思,使詞語牢牢地記在了學生的腦海中。

(三)紮實寫字,培養習慣。

在本課時第一環節和最後一個環節,安排了兩次“指導學生寫字”的過程。

第一次:二次指導“花”字,將字的下半部分寫緊湊、寫舒展。

“花”字是第一課時重點指導的生字,憑藉以往的教學經驗,多數學生在書寫“花”字時,下半部分都寫得不夠緊湊、舒展。遵循孩子的學習需要, 在“詞語複習,連詞成句”的環節,我對“花”字進行了二次指導。“下面是個左右結構的字,豎彎鉤寫在豎中線上,左右就緊湊了。最後一筆的豎彎鉤,要舒展一些。比一比,看誰寫得比上節課有進步。”(邊說邊板書範字),並讓學生現場書寫一個。

第二次:重點指導“飛”字,感悟獨體字怎樣寫得緊湊、舒展。

本課時的最後環節,我引導學生獨立觀察、書寫“飛”字,以訓練學生認真觀察、正確書寫的能力。繼而要求學生獨立書寫,在集體反饋時,指導重點筆順,避免把第二筆和第三筆寫成一筆“撇點”;還有第一筆的“橫折斜鉤”要把斜鉤寫長一些,舒展一些。然後,要求學生再次書寫一個字,通過鞏固練習,逐漸將字寫好。

設計意圖:在國小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關注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訓練”不能是一句空話,我們要真真切切地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挖掘生字中需要指導學生寫好的訓練點。踏踏實實引導孩子觀察、書寫,切實提高寫字能力。

二、以朗讀代講解,讀中感悟。

(一)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體會花燈之多。

1.教師範讀,引導學生聽中感悟,初步體會花燈多。

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是向學生訓練朗讀特別有效的方法。範讀中,引導學生邊聽邊想象:你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教師朗讀中的抑揚頓挫,使學生進入情境,進而感悟語言。學生可能會說:我覺得花燈特別多,牆上、樹上、天橋的欄杆上到處都是花燈;我覺得花燈亮閃閃的,特別漂亮等等。

2.圖片比較,引導學生讀中感悟,深入體會花燈多。

在交流中,教師抓住學生對“樹上掛的都是花燈”的感悟,理解“掛滿”。出示圖片,這是掛滿嗎?這是嗎?圖中的花燈由少變多,再到更多,通過直觀地觀察與比較,從中體會“掛滿”的“滿”字用詞準確、形象。

3.啟發想象,引導學生想中感悟,融入“燈的世界”。

“閉上眼睛,想一想,這些各式各樣的花燈掛滿——牆上,掛滿——樹上,掛滿——欄杆上,還掛滿哪兒了?”啟發想象,使學生身臨其境,不僅訓練了語言,還使他們感受到了花燈之多,彷彿置身於燈的世界裡。朗讀的慾望被激發,朗讀的水平得到了提升。

(二)加強讀法指導,引導學生感悟花燈之美。

針對年段特點,我將這一環節的教學重點定位在:加強讀法指導,訓練學生有感情朗讀,在讀中感悟“花燈真漂亮”。

首先,教師引導:“誰願意把你看到的漂亮的花燈讀給我們聽?你準備怎麼讀?”根據我對學生既往的朗讀訓練,預設學生可能會說到的幾種朗讀方法:(1)把文字變成畫面,想象著讀(2)有的願意加動作讀。(3)還有的願意進入角色讀。我隨即進行表揚與鼓勵,“就用你們說的這些好方法,讀一讀這段話。(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比一比,看誰把花燈讀得最漂亮!”

在學生自由練習朗讀後,我安排朗讀展示的過程。首先以描寫“金魚”花燈的句子為例,鞏固朗讀方法。此處設計了四個小環節:

“金魚”在風的吹動下,一擺一擺的,真像在水中游動。

1)生生互評發現讀法:通過他的朗讀,你覺得這個花燈哪兒漂亮啊?學生通過評讀發現讀法。

2)自我評價交流讀法:結合學生的感受追問朗讀的同學,你是怎麼讀,就讓大家感受到“金魚”花燈,金光閃閃,還一擺一擺的,特別漂亮?

不管是哪種方法,教師都給予肯定。

3)教師評價小結讀法:通過他的朗讀,還讓我感受到“金魚”花燈好像真的在遊動呢!

4)綜合運用,提升朗讀水平:誰還能像他這樣給大家讀一讀?此時運用上面的方法進行朗讀。

設計意圖:在生生、師生的評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進行了讀法的指導,我想,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朗讀水平定會有所提高。告別分析式的閱讀,以讀代講,學生在感受朗讀樂趣的'同時,提高了朗讀能力。這個過程,更為實在、真切!

(二)限時練習背誦,積累優美語言。

在這個環節中,老師給學生限時三分鐘,要求學生背誦第3自然段,此時,教師出示課件,給學生以背誦提示。然後,根據提示進行檢查。

設計意圖:此環節鼓勵學生獨立嘗試背誦。在熟讀中積累優美語言。

三、體會文章寫法,學習表達。

(一)在比較閱讀中,啟發學生想象,滲透表達方法。

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紮紮實實訓練學生表達能力也是教學的重點,因此,在本課時我設計了說話訓練:把你見過的花燈說給大家庭。然而,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低年級學生普遍只會說出“我見過猴子燈,我見過飛機燈”這樣簡單的句子。至於吸引人,栩栩如生就談不上了。

恰好文章第三自然段生動有趣的表達,為學生訓練表達提供了非常好的範本。引導學生體會:作者不僅將看到的花燈說清楚,還加上想象說得更生動就更好了。這個表達的提升雖不做硬性要求,但它給班中一些有能力的同學提供了表達的機會。通過這兩年對比較閱讀的研究,我認為藉助比較閱讀,讓學生髮現課文表達特點,訓練後,提升表達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我是這樣引導的:

1、引導學生回憶復現生字詞階段出示的句子。

還記得這句話嗎?

2、通過比較文字,引導學生髮現異同:

教師引導:這兩句話都能告訴我們什麼?那又有什麼不同呢?

兩種寫法的相同點:都能夠告訴我們作者看到了哪幾種花燈。

兩種寫法的不同的:第二句話加上作者的想象,讓我們感受到花燈很漂亮,第一句話卻不能。

此時教師及時小結“想象”寫法的作用,再次感受“想象”的妙用,使積累背誦加以鞏固。

(二)在拓展閱讀中,豐富學生認知,提升理解,訓練表達。

1、出現拓展的小兒歌《看花燈》,引導學生自讀、同桌讀、指名朗讀,在兒歌的誦讀中,復現了本課的生字認讀字,又及時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為表達搭建了臺階。

2、教師出示兩種花燈的圖片,啟發學生想象:“小馬”和“白鵝”好像在幹什麼呢? 接著模仿書中的句子,用一句完整的話將自己看到的花燈說給大家聽。

3、通過小組練說、推薦說、集體評議,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通過想象我們不僅把花燈的樣子說出來了,還讓別人感受到花燈特別漂亮,活靈活現地出現在了大家眼前。

佈置作業:

必做:1、自習課上,把課文朗讀給學習夥伴聽。

2、閱讀讀本第二課《放風箏》,感受想象的樂趣。

選做:把你喜歡的花燈畫下來,旁邊還可以配上你的描寫。(老師會在板報中進行展覽)

板書設計:

(圖片)

金魚 遊

2 看 花 燈 蝴蝶 飛

玉龍 甩

各式各樣 漂亮

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學習效果評價我是從寫字、朗讀課文、藉助想象說話這三方面設計的。這三方面也正是我本課要落實的三個目標。

1我能在田字格里寫好“花”“飛”二字。

2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① 讀得很好( )

② 讀得比較好(錯誤在兩處以內)( )

③ 讀得不理想(錯誤在兩處以上)( )

3我看到了 、 、 的花燈。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師敘述: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剛才我們之間互相談話、互相問好,就是在使用語言交流。(板書:語言)可是,語言並非只是人類的專利。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語言。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師敘述:大自然還有許多有趣的語言呢!跟老師一起走進這奇趣無窮的大自然,仔細聆聽一下它的語言。

[本環節以“語言”為切入口,談話匯入,讓學生感受語言是溝通人與自然的工具。大自然也有語言?它的語言怎樣?我們能讀懂嗎?帶著這些疑問,讓孩子去學習,去發現。]

二、品味詩句,合作研讀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詩歌,找出詩中幾種大自然的語言,標畫出來。

[在學生閱讀詩歌時讓學生在文中畫出描寫大自然語言的句子,注意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讀書習慣。]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詩中發現的大自然的語言,並把它們填進表格裡,並組織交流。教師根據學生交流的內容相機出示課件表格,相機結合資料理解“三葉蟲”。

[在這裡通過讀書理解文章內容是三年級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在學習詩歌內容時,引導學生用表格法來幫助學習總結。並鼓勵學生能將這種表格學習法運用到其他文章的學習上。這樣既結合語文天地裡的“金鑰匙”的要求加強學生概括能力的練習,又讓學生在今後的學習中“有法可依”。]

3.讓學生在文中找出一個詞形容大自然的語言。教師指導理解積累“妙不可言”一詞。

[此處的設計注意培養學生積累運用好詞佳句的學習習慣和能力]

4、品讀揣摩,體會情感。

(1)指名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小節朗讀。並說說為什麼喜歡這個小節,引導學生體會詩中的文字美。指導朗讀這一節的詩句。

[語文教學應立足文字,所以此處我們又引導學生迴歸文字,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小節,在說出自己喜歡該小節的原因時,引導學生充分體會詩中的文字語言美。]

(2)自選最喜歡的一個小節,說出自己喜歡它的理由,再想想要怎麼讀好這個小節,最後自己放聲朗讀出來吧。

本環節著重指導學生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在朗讀指導中體會大自然語言的神奇,並藉助插圖、課件適當滲透文中的修辭手法。

(3)師生引讀全詩,引導學生邊讀邊注意自己最喜歡的那個小節中感興趣的詞語、句子。

[學編詩歌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如何化難為易呢?教學時設計了兩處鋪墊,此環節是第一處,旨在讓學生去找找哪些詞語能表達自己發現時的興奮心情,並在師生引讀詩歌時讓學生邊讀邊注意最喜歡的那個小節中感興趣的詞語、句子,為仿寫作好鋪墊。]

三、知識拓展,練編詩歌

1、讓學生藉助資料卡,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這個環節是指導學生學編詩歌的第二處鋪墊,旨在讓學生交流所收集到的大自然的語言,讓學生在創編詩歌時言之有物。這樣指導仿編詩歌也就水到渠成了。]

2、選擇一種你查詢到的大自然的語言,仿照詩歌編一小節。

3、學生交流彙報點評。

  四、總結延伸,佈置作業

1.引導學生髮現只有愛學習、勤于思考才能發現大自然的語言,鼓勵學生繼續用心去觀察生活,發現生活。

2.佈置作業

(1)繼續把詩中好詞佳句抄到積累卡,再把積累卡夾到自己的積累本上。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背誦這首詩。

(3)你還知道大自然有哪些“語言”?繼續仿照詩歌寫一段。

[本課教學力求能充分體現葉聖陶先生的“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的教學思想,並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情境法、以讀代講、談話講解、小組合作等多種教學方法,把讀與悟、想與說、課內與課外、科學知識與詩中文字緊密結合、融為一體,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情感體驗。]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9

兒子,這個字眼在媽媽的心裡是神聖的。可是,媽媽這個字眼,在兒子的心裡是怎樣的呢?我們感動於“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而大力讚揚母愛的時候,也應該引導孩子們讀讀“黃香溫席”、“臥冰求鯉”這些頌揚子孫孝心的文章。

本課中三個兒子面對著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唯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沉甸甸的水桶。

這是一篇十分淺顯的課文,但淺顯的文字中包含了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教學時,我們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們講多少孝敬父母的道理,只要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麼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這個問題引導孩子讀書討論就可以了。

教學目標

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有三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分角色朗讀。

3、學會體貼、孝敬長輩。

教學重難點

本文內容淺顯,人物對話多。不同的人說話的語氣不同,表達的意思不同,表達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我把“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列為教學重點。把弄清“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可老爺爺卻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這個問題作為教學的難點。

 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國小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因此,我預設了如下的教學方法。

1.換位揣摩

讓學生走進文字,噹噹媽媽、噹噹老爺爺、噹噹兒子,與人物換位思考,通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字人物展開零距離的對話。

2.以讀為本

本課教學將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通過多種層次、多種形式的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為大家介紹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教學分四步完成:

(一)營造情感氛圍,激發閱讀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對課文的學習、理解,離不開情感的參與。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就激起了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動力。因此,讓孩子們回憶媽媽的誇獎,模仿媽媽誇獎時的動作和表情,營造一個換位思考的空間,為後面揣摩人物的內心,表達人物的情感奠定了基礎。同時,老師也非常自然地匯入到了新課的學習:今天,課文中的三個媽媽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孩子呢,自然地走進文字。

(二)體悟人物情感,落實語言訓練

本環節以讀為主線,充分體現了“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性學習。在小組內開展合作讀書,互相比賽,互相學習。如,我在重點引導學生揣摩第一個媽媽說話時的語氣時,預設了這樣一個交流平臺:

師:呀,你讀出了媽媽誇獎孩子的語氣,真了不起!老師很想知道,你剛才在誇獎這個兒子時,心情怎麼樣啊!

生:我為我的兒子感到驕傲。

生:我還為我的兒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後一定能成為一個很有名的運動員!

師: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得怎麼樣?

生:我覺得他還可以做出媽媽驕傲的表情。(生做抬高頭的動作,驕傲的眼神。)

生:我認為他的話還可以說得更慢一些,那樣別人可以聽得更清楚,感覺這個媽媽也就更驕傲了。(生自信地讀)

經過反覆的揣摩使情感得到昇華。讓孩子們很快就體會到作為一個媽媽在介紹自己的孩子時是怎樣的驕傲和自豪。與此同時,老師也以一個媽媽的角色加入到孩子們的角色體驗中——進行示範朗讀,聲情並茂地感染學生,創設富有感染力的語感氛圍,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此時,掀起了本節課的第一個高潮。對於第二個媽媽的話,我們完全可以放開手腳,讓他們自己去讀、去悟,將“授之以魚”轉換成“授之以漁場”。教學第三個媽媽的話時,我引導學生通過與前面兩個媽媽的對比朗讀來揣摩出第三個媽媽平淡、緩和的語氣。在充分的閱讀實踐中,孩子們揣摩領悟了三個媽媽的不同內心,表達出了三個媽媽的不同情感。更重要的是落實了語言訓練,培養了學生語感。

(三)尊重教材特點,引導情感表達

注重引導發現,鼓勵探究學習是這套教材中非常顯著的一個特點。我在這裡設計了一個通過自主發現,領悟文章深層含義的環節。抓住“直晃盪、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這些細小的地方發現水桶很重,並通過兩次朗讀來突破課文難點:第一個層次的讀——探究朗讀:依據自己的感受、理解,用朗讀表現出水桶很重;第二個層次的讀——動作體驗讀:藉助肢體語言,用帶上動作的朗讀強化出水桶很重,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對媽媽的體貼、關愛之情。

(四)模擬文字情境,促進情感昇華

為了順利突破課文難點,我抓住學生喜歡活動,樂於表演的的特點,模擬出一個老爺爺和媽媽對話的場景,讓學生通過扮演角色的方式,去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和動作,並有聲有色又有動作地朗讀出來。最後,與生活聯絡起來,讓學生說說,講講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現,自己對待父母是怎樣的。這可以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受到教育,懂得“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板書設計

一二三

力氣大嗓子好不會

翻跟頭唱歌幫媽媽

好兒子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0

《玩具櫃檯前的孩子》是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作者用對話的形式把一個真情故事娓娓道來:小兵非常喜歡玩具店裡的一輛小汽車,但他知道,因為爸爸常年病著,家裡生活不富裕所以面對熱情的售貨員阿姨,小兵的回答言不由衷、震撼心靈:“不,我只看看,不要媽媽買。”售貨員阿姨被深深感動了,把這件事告訴了女兒。女兒忙請媽媽把自己最漂亮的小汽車轉送給小兵。讀xxx文,我最直接的心情感受是心酸、嘆息,更多的是流轉的感動和深深的慰籍。再讀文字,用心去觸控語言文字後,發現課文語言親切樸實,通俗易懂,描寫細膩生動。比如寫小男孩喜歡小汽車的句子:“只要看到誰買小汽車,他就馬上跟過去,目不轉睛地盯著跑動的汽車,眼裡閃著興奮的光芒。”“只要……就……”、“目不轉睛、盯、閃著興奮的光芒”等詞的運用把小男孩對玩具的喜歡勁表現得淋漓盡致。再比如“嘆了一口氣”、“眼圈紅了”“忍不住”“搶著說”等細膩的刻畫,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鮮明、富有立體感。

對於這樣一篇情節生動、意蘊深長的低年級略讀課文,識字必定是一個教學重點。另一重點是什麼呢?我認為應該是:引領孩子自讀自悟,在讀中捕捉語言、透過語言文字進行體會、思考,從而感悟並學習文中人物“關愛父母、關愛他人”的優秀品質。但是這個年齡的孩子,大都以自我為中心,常常以哭鬧為手段來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課文中小男孩的做法對他們來說太不常見了,所以很難體驗到小男孩忍受“強烈的渴望”和因心疼媽媽而“堅決不要”的巨大心理髮差。“如此縮短和文中男孩的心靈距離,體驗男孩的心靈世界”也就成了教學本課的一個難點。

根據以上的教材分析,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流程,下面我將有側重的進行說明:

一、看圖匯入,充分接觸文字

低年級的教材圖文並茂,均配有精美的插圖。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一課本資源,從圖入手,讓學生觀察後說說這是什麼地方?什麼時候?有什麼人?看圖說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表達的平臺,在交流中相機落實生詞“玩具”、“櫃檯”、“售貨員”,使詞語教學更顯生活化。

隨後,教師應給孩子充分的時間來接觸文字,採用多種的形式來讀通課文。記得週一貫老師曾提出過:讀通課文是一個常被遺忘的重要話題。的確如此。其實,讀通課文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學生也只有把課文讀通了,才能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為進一步理解、感悟課文創造基本條件,並把這種良好的閱讀心境彌散於教學全過程中。

二、再讀文字,感受男孩“愛車之情”

本環節教師可結合課文內容,抓住“從哪裡看出小男孩喜歡小汽車?”這個核心問題,組織學生找出有關語段。重點引導學生感悟兩個寫小男孩子喜歡汽車的句子。教師可重點抓住“目不轉晴“這個新詞,先讓學生逐字解釋,理解成語意思,並告訴學生逐字解釋連成一句話這也是一種解詞方法。還可以在這句話裡找找它的近義詞(盯),做做動作。說說你什麼時候會目不轉睛,努力把詞語教學搞得充實。

對於第二句話:男孩點點頭,又專心看起小汽車來。教師可安排一個把話說具體的環節。讓學生說說,男孩點點頭,又專心看起小汽車來。他又是怎麼看呢?讓學生想象說話,把他的神態、動作說進去。這個環節的安排是對前面一個語段中語言的內化和運用。

隨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為什麼喜歡卻不買“這個問題進行語言重組,想象“小男孩的一家生活會是怎樣的”,通過想象說話,開掘出“生活不富裕”這個詞語的真實內涵。

三、潛心會文,聚焦“感動”

這個板塊是重點板塊,也是突破難點的所在,教師應重錘敲打。利用文字對話較多的行文特點,教師可以把解讀聚焦於“感動”上,讓學生圈圈劃劃,找找哪裡感動了你,再找出相關的語句進行交流。這樣以“交流互動”的操作策略突破了煩瑣的分析,使設計具有彈性、開放的特點,適應了課堂教學現場生成的客觀規律。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重點抓兩個語段:

語段一:媽媽買完藥後,媽媽、售貨員阿姨、小男孩三個人之間的對話。

語段二:售貨員阿姨對女兒提起這件事

這裡值得提出的是,孩子們找到語段後,教師應不忙著交流,先讓其自讀自悟,給他們充足的時間與作者親密接觸。試想,連文字都沒接觸充分,孩子們怎麼會與課文產生共鳴,怎麼會與課文一起心跳呢?同時,教師要重視對語言文字的品味。像第一個語段,教師可以抓住描寫男孩的詞語“搶著”“拉著”,移情體驗,喘磨詞語背後男孩的心情。還可以研讀售貨員阿姨的表情,找出相關詞語“忍不住”“眼圈紅了”,藉助這些語言的品味,挖掘蘊涵在字裡行間的隱隱情愫,使為難的媽媽、懂事的孩子、善良的售貨員阿姨三個形象鮮明飽滿。此時再進行對話朗讀水到渠成,相信孩子們的朗讀會更多的融合自己的感受,語言所抒發的情感定會溢位紙面。

語段二是售貨員阿姨和女兒之間的對話,人物之間沒有具體的語言,教師可以結合插圖,啟發學生想象他們之間的對話。在情境表演中既運用了語言,又悄無痕地達成了情感目標。

四、小結談話,鞏固識字教學

因為這是一篇人文性很強的課文,所以課尾教師可以安排一個自由暢談環節,引導從不同角度談談學可課文後所想到的。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昇華並豐富文章的主題,使學文與做人的任務達到和諧統一。

本課是略讀課文,所以沒有寫字要求。要求會認的生字一共有11個,其中大多數生字比較簡單,教師在教學無需平均使力,而可以把重點力量放在“裕”等相對來說不太常見的生字識記上。鼓勵學生個性化識字。可以編編字謎,對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形成是個促進。

當然,以上只是我理想化的教學設計,具體操作還要視課堂實際情況而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