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賬單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2.15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媽媽的賬單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媽媽的賬單說課稿

媽媽的賬單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

《媽媽的賬單》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賬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小彼得在餐盤旁看到他想要的報酬時,同時也看到了媽媽開給他的一份賬單,這份賬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情深,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把母愛的無私、無價表現得極為動人,意蘊深長,是一篇人文意義很強的文章。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就是學生、文字、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要讓這個對話的過程更加流暢,充滿精彩,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間的共鳴點。喚醒學生生活中真實的體驗,啟用生活的記憶是一個有效的策略。本課的教學,力求實現這個理念。

【學習目標】:

1、讀懂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通過兩份賬單的比較,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對小彼得心理活動融情想象,

體會母愛的無價、無私與無聲。

3、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讀懂課文,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說學情

由於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把自己的兒女當成寶,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自己無私的愛。把子女嬌慣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公子、公主,盡享被愛而忽略付出愛,基於這種普遍現象,抓住本課這一教學契機,反覆讀文,對比賬單,仔細體會小彼得幫媽媽做事需要報酬,而媽媽為小彼得做事卻不需要報酬這一強烈反差所包含的母愛無價、無私,並且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懂得天下所有的母愛都是無價、偉大、不求回報的,進而學會感恩,學會關心,回報父母的愛,力求讓每個孩子都能把感恩放在心上,真正體會家長、老師、同學之間的愛,讓每個生命個體學會感恩,學會做一個有健康思想道德的社會小公民。

三、說教法、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採取引導法,以一個不等式0>60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後組織學生比較分析兩份賬單有什麼不同,並體驗,最後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在教學中,我依據課文特點,主要採用激趣匯入法,朗讀教學法,情感教學法和引導教學法等多種方法結合。

 四、說教學流程

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上課伊始,我巧妙設計問題,打破語文教學引入常規,在黑板上寫出0>60,讓學生質疑,看到這個特殊的算式,你有什麼疑問?然後通過導語引入: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藏在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裡。只要同學們把課文讀懂了,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這樣調動了學生主動探究意識和進取精神,順勢而導,引出課題,進入情境。

第二個環節是自主學習,啟迪智慧。以學生提取的重點內容——課件出示的兩份賬單為線索,讓學生有感情練讀——老師指導讀——男女分組讀等一系列讀,並通過合作探究解決“這兩份賬單的不同之處”,既突出了重點又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媽媽的賬單”語言淺顯,意思明白,文字雖無難懂之處,但蘊涵深刻的意義,如何讓學生感悟母愛的無私、無價,懂得親人之間的愛是彌足珍貴而不求回報的呢?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讀師:是啊!多麼不一樣的賬單啊!十年,媽媽把彼得漸漸地拉扯大,她給了彼得十年的幸福生活,卻只要——(生回答)十年裡,媽媽每天照料著彼得的一日三餐,仍然只要——(生回答)當彼得生病的時候,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卻只要——(生回答),媽媽把所有的愛,所有的牽掛都給了小彼得,還是隻要——(生回答)。從而理解到媽媽的愛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是無價的。在學生領會到母愛的無價後,這時再讓學生進行解讀,使學生感受到:看起來什麼都沒有的“0”卻包含著寬廣的、無私的母愛,對文字的研讀也更加深入。同時將朗讀貫穿其中,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來朗讀“媽媽的賬單”。此時如公式般枯燥無味的“賬單”。在學生的眼裡,已變成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孩子們用最動聽的聲音,或中或輕,或揚或抑,或高亢激昂,或低沉舒緩,或笑意盈盈,或淚光閃閃,把藏在“賬單”背後的偉大的母愛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第三個環節,鞏固拓展,內化智慧。我再次用課件出示母親寫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經歷,想象這十年來還可能為小彼得做過哪些事?充滿激情的導語,為學生打開了思路:同學們,媽媽十年來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僅僅只有這四條款項嗎?如果請你把這份賬單再列詳細些,還可以列舉什麼呢?讓學生補充賬單,加深感悟。如果要計算金錢的話,該是多少芬尼?而媽媽卻寫著“0”芬尼。這難道僅僅是一張薄薄的賬單嗎?出示:這是一份()的賬單,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母愛呀!一份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母愛呀!此時問題中的人物是小彼得,但實質上正是孩子們自己的真實體驗。

第四環節,反饋遷移,反思昇華。師生共同帶著對母愛的讚美和感激之情,引導揭示小彼得的內心,羞愧萬分,又通過學生對語言和情感的品味,讓學生在讀中實現多樣感悟,多情共振,特別是通過圖片引出的那個感人故事和朗讀小詩《媽媽的愛》,學生的內心都被母愛的偉大所深深震憾,情感得到進一步體驗和昇華,使學生心靈在碰撞中飛揚,讓生命在閱讀中成長,引導他們朝著真、善、美的領域去發展,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教學的最後,則是將學生的情感昇華為行動,真正的用愛去回報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媽媽的賬單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媽媽的賬單》是國小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該單元課文的主題是“可貴的親情和友情”,課文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賬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小彼得在他的餐盤旁看到他想要的報酬時,同時也看到了媽媽給他的一份賬單,這份賬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的無私與無價,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

這篇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把母愛的無私和無價表現得極為動人。看到兒子開出的賬單,媽媽什麼話也沒有說,而是按照兒子的要求,把兒子索要的報酬如數放在他的餐盤旁,同時給兒子留了一份總額為零,卻滿載著母愛的賬單。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受到關心父母、回報父母之愛的教育,學會關心別人,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培養語感,同時為綜合性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

依據教材的內容、對教材的分析以及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結合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理念,在教學中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正確、流利地讀準詞語的基礎上,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能力目標:以“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通過具體的行為動作來展現,同時人物的行為動作的背後也隱含著豐富的心理活動”為切入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描寫,感受文章中母親對子女的無私和深切的愛。

(3)情感目標:通過兩份賬單的比較,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補充媽媽的賬單,對小彼得心理活動的融情想象,體會母愛的無價、無私,並以實際行動報答母親。

3、教學重難點:

“授人以魚,只供一時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所以我把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應通過優秀文化的薰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所以我把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設計

閱讀教學是學生、文字、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要讓這個對話的過程更加流暢,充滿精彩,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間的共鳴點。情境創設可以喚醒學生生活的真實體驗,啟用生活的記憶是開啟學生心靈大門的一把金鑰匙。本課的教學,力圖實踐引悟教育中的情境引悟原則和情感引悟原則。課前的互動我通過出示一個不等式——0>60創設情境,學完母子二人的賬單後,我通過言語進行情景創設,通過引讀的形式引發學生的心靈的觸動,課堂快結束的時候我又通過聲情並茂地激情朗誦,開啟學生情感的大門,用情感來引領學生,喚起學生心靈的感動,讓學生時刻在教師創設的情境和營造的情感氛圍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從而在文字的薰陶感染下,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朗讀是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最好的結合點,對於一堂課而言,講解是生動的,朗讀是靈動的;朗讀賦文字予生命,賦課堂予精彩。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是其它教學方法無法取代的!記得有位專家就曾說過:“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該是課堂上書聲琅琅,議論紛紛,情意融融。”所以本節課我採用的另一個重要的教學方法就是採用多種讀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感。在閱讀中,引領學生品味語言的獨具匠心,再通過對語言獨具匠心的品味,讓學生在讀中實現多元思維、多樣感悟、多情共振,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體驗、昇華,讓孩子在情感中飛揚,在情感中學會感悟,引導他們朝著真、善、美去發展。

三、說學法設計

本節課我以引悟教育的基本原則為依據,努力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的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方法,養成學習習慣,重視學生個體的參與,讓課堂成為學生心靈的視窗,引領他們去解讀人性的真善美。我為本課確定的學法是:

(1)質疑探究法。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因此,在課題的引入時,我首先出示不等式設疑,勾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接著在認讀生字詞後我讓學生抓住其中的兩個很重要的詞語——如願以償、羞愧萬分,讓學生思考小彼得“如願以償”和“羞愧萬分”的原因,從而引出兩份“賬單”。在學習媽媽和彼得的賬單的內容時我又讓學生通過反覆讀去發現賬單背後的祕密,拓展文字,揭示賬單背後隱藏的深刻含義。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2)合作、討論法。根據教材特點,我引導學生圍繞“從這份賬單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媽媽?”這個問題在小組內展開討論、交流。這不但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積極性,還將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發揮夥伴的互助作用,加強團隊的凝聚作用,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說教學過程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時安排是一課時。我是按照三環結構來設計的。第一環:置境引入;第二環:聯結感悟;第三環:生成。

第一環:置境引入

1、板書:0>60

2、師:看到這個特殊的算式,你有什麼疑問?

3、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藏在《媽媽的賬單》這篇課文裡。學習了這篇課文以後,你就會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4、板書課題。

5、學生圍繞課題質疑,師生共同梳理出最有價值的問題。

【設計意圖: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確實,好的開頭是課堂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課的開始我注意營造氛圍,用不等式設疑匯入,然後直奔主題,明確學習的方向,以提高學習的有效性。然後讓學生讀題質疑,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的能力,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第二環:聯結感悟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

2、出示詞語

3、學生初讀詞語

4、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語,加入感情色彩再讀詞語。

5、從“如願以償”和“羞愧萬分”這兩個關鍵詞入手,幫助學生理清文章順序,歸納文章主要內容,從而引出兩份賬單。

【設計意圖:自讀的目的是讓學生對課文的認識水平不斷加深,而且有所感悟,當學生做到了這點,對生字詞的理解也能略知大概了。在理解生字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結構,感知寫作線索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學習“彼得的賬單”,讀中釋疑

1、出示彼得賬單。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掛號件送往郵局10芬尼

在花園幫助大人幹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個聽話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計:60芬尼

2、指名朗讀。(適當評價。)

3、誰還想再讀一讀,那我們一起讀,邊讀邊想,從這一份賬單上,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個怎樣的孩子?

4、既然彼得是個聽話的好孩子,那他為什麼要開這份賬單給媽媽呢?再讀課文一、二自然段,相信你們能找到答案。

(三)品讀“媽媽的賬單”,體會情感。

過渡:媽媽看了這份賬單,什麼話也沒說。晚上,小彼得如願以償地得到了他所要的報酬。但同時,他也發現了一份媽媽寫給他的賬單。媽媽的賬單上到底寫了些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出示“媽媽的賬單”。

為在她家裡過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為在他生病時的護理0芬尼

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0芬尼

共計:0芬尼。

2、同學們,請你仔細讀讀媽媽的賬單,看看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媽媽的賬單上後面的金額寫的都是0芬尼。)

是啊,這是一份特殊的賬單,誰願意來讀一讀。

3、指導朗讀,適當評價。

4、小組討論,指名交流,從這份賬單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媽媽?(慈愛、關心孩子、偉大、無私……)

5、請你再仔細地琢磨這份賬單的每條款項,一條一條地讀,讀到哪條款項的時候特別感動?為什麼特別感動?指名讀並回答。

6、師引讀:十年了,媽媽把彼得漸漸地拉扯大,她給了彼得十年的幸福生活,卻只要——(生回答)十年裡,媽媽每天照料著彼得的一日三餐,仍然只要——(生回答)當彼得生病的時候,媽媽無微不至、不分晝夜地守護著他卻仍然只要——(生回答),媽媽把所有的愛,所有的牽掛都給了小彼得,還是隻要——(生回答)。多麼特別的一份帳單哪!同學們,這難道僅僅是一張薄薄的賬單嗎?這是一份()的賬單,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母愛呀!一份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母愛呀!

7、你能替他深情地讀讀這份賬單嗎?請生讀,讀出感情,讀出共鳴,讀出高潮。

【本環節的設定,遵循了孩子們的思維模式,沒有直接將本課的中心硬性地塞進孩子的大腦,而是讓孩子們一步步,在品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對賬單的閱讀採取了三個層次:初讀是自由讀,意圖是想讓孩子們初步地感受帳單的內容;接著是抽讀,希望能將情感深入每個人的心裡,讓他們在品讀中理解內容。最後是有感情地讀,其中溶進了對母愛的體味。從孩子的角度逐漸轉化成媽媽的角度,此環節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用學生的理解和語言將難點攻破,自然而有效。在師的深情的引中,在學生深深的情感共鳴中,我想學生對母愛的理解應該稱得上是水到渠成了。】

(四)巧妙轉接,走進生活

1、多麼特別的一份帳單啊!同學們,這難道僅僅是一張薄薄的賬單嗎?彼得手拿媽媽這份愛的賬單,心中百感交集地讀了起來,讀著讀著,許多往事湧上心頭,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十年裡媽媽親手洗的衣服是那樣乾淨,舒適;十年裡,媽媽的懷抱是那樣的溫暖;十年裡,成長的每一天早上,媽媽準時送上的那杯牛奶是那麼香甜;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長中的故事。讓我們也跟著小彼得回憶成長中媽媽給予我們的愛吧!

出示課件:

他想起了自己第一天上學時,媽媽();

他想起了天冷的時候,媽媽();

他想起了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電閃雷鳴,他嚇得渾身發抖,媽媽();

他想起了感冒發高燒時,媽媽();

他想起了自己取得好成績時,媽媽();

他想起了(),媽媽()……

【設計意圖:拓展課文內容,將知識帶進孩子們的生活,用填空的形式引導孩子們的思維,激發他們說的慾望,並且將知識與運用結合,抓住機會對孩子們進行口語表達的訓練,掀起在孩子們內心深處的濃濃的母愛,進入到了課堂的高潮階段。濃濃的母愛在孩子們的心裡流淌出來,將情融匯到孩子們的內心深處,將會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五)揭示主題,情感昇華

1、師:同學們,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精心呵護,如果算來,這該是一筆多麼龐大的數字呀!

2、補充閱讀資料《母親的價格》。

既然母親的工資無法計算,那為什麼彼得媽媽的賬單上寫的都是0芬尼呢?如果媽媽的帳單上不寫0芬尼,你認為該寫多少,為什麼?你從這份賬單中讀懂了什麼?(母愛的無私、無價)

3、領會“0>60”的含義:讀到這兒,你一定明白了,在這兩份賬單中,大於60的,其實不是數字“0”,而是什麼?

板書:母愛=無私無價

4、是呀,同學們,為你無數次的付出,然而,總不求回報,這個人,就是深深愛著你的偉大的母親,慈愛的母親。讓我們再次深情地朗讀這份無價、無私的賬單。(老師讀前面的款項,同學讀後面的數字。)

5、讀著讀著,我們被媽媽這份濃濃的母愛深深感動;讀著讀著,小彼得的心情又有什麼變化呢?(出示最後一段和插圖)

看看插圖,細細地讀讀最後一個自然段,你讀懂了什麼?

指名交流:彼得羞愧萬分。

6、正因為羞愧萬分,他才會——,他才會——(呈現課始的詞語)。

誰有本領把小彼得當時的心情用讀表現出來?

7、(指名讀)聽出來了嗎?誰能讓大家感受到不僅羞愧,而且羞愧萬分呢?一起來讀吧!

8、此時此刻,母子倆雖然都沒有說話,但是小彼得心中一定有千言萬語。你覺得此時小彼得會對媽媽說些什麼?學生暢所欲言。

9、出示句子:

(1)小彼得藏進媽媽的懷裡的不光是(臉蛋),還有(對媽媽的愛)。

(2)小彼得塞進媽媽的口袋裡的不僅是(60芬尼),還有(對媽媽深深的愛)。

師生共同填寫。

10、再讀最後一段,把此時小彼得的心情讀給大家聽。

第三環:生成

(一)表達感受,抒發情感

1、此時的你,一定被彼得媽媽無私的母愛和偉大的人格深深打動,也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媽媽,也許從彼得身上,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請你寫出自己心中最想說的話,可以對彼得說,可以對彼得的媽媽說,可以對自己說,也可以對自己的媽媽說。如果你感悟特別深,都想說,老師更歡迎。

2、出示小練筆:

我想對彼得說:

我想對彼得的媽媽說:

我想對自己說:

我想對自己的媽媽說:

學生自由書寫,教師巡迴指導,指名學生交流。

(二)總結深化,拓展積累。

1、一位英國詩人說過:一位好母親抵得上一百個教師。感謝彼得的媽媽,她的賬單不僅讓彼得也讓我們懂得了媽媽的愛是無價的,無私的,無聲的,媽媽的愛是獻給兒女的最溫暖、最深沉、最偉大的愛。讓我們永遠在心中銘記這份愛的賬單吧!(板畫愛心)

2、最後讓我們一起誦讀世界各國的文學家、詩人筆下描繪的母愛吧!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歸功於我天使般的母親。—————林肯

母親是天生的哲學家。——————斯托夫人

母親的心是一個深淵,在它的最深處你總會得到寬恕。——————巴爾扎克

全世界的母親是多麼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五、說板書設計

媽媽的賬單

0>60

母愛=無私無價

媽媽的賬單說課稿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很高興有這次學習的機會。

我要說的是人教版語文三年級第四冊的《媽媽的賬單》。這個故事通過媽媽把自己的賬單計作0芬尼表現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優秀文章,也是一篇進行默讀訓練的好教材。課文的教學時間為一課時,我的說課分教材理解,教學目標和教學程式三部分。

先說說我對文章的理解,故事是這樣的:彼得是一個商店老闆的兒子,他經常幫父母去郵局郵寄一些賬單,因此他漸漸覺得自己也成了一名商人,就寫了一份賬單給媽媽,為自己的勞動索取報酬:60芬尼。媽媽發現賬單後付了錢,同時也給了彼得一份賬單,列舉了自己為兒子做的一切,報酬總計0芬尼。彼得看到媽媽的賬單,十分慚愧,把錢還給了媽媽。三年級的孩子已經有了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感恩意識比較朦朧。從學生學習能力來說他們已經有了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繼續鍛鍊學生運用字典的'能力。藉助字典解決生字詞,把文章讀流利。

2、繼續學習用默讀的方法閱讀文章。能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3、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對比兩份賬單,找到學習的重點。

4、體會母愛的偉大無私,懂得感恩父母。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程式,同時把教法和學法滲透在教學程式的各個層面之中。

第一步,提問匯入,激起學生的興趣。

“媽媽”在孩子們的心目中有著至高無上的位置,媽媽一直是孩子們的心靈支柱和炫耀的資本,是孩子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因此我一上課就提出問題:這個世界上誰最愛你?你最愛誰?為什麼?自然而然地開啟學生的心房。使他們樂於發言思考。在學生充分發言後引入課文:《媽媽的賬單》會給我們講述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第二步,佈置學生初讀課文,提出要求:利用字典解決生字詞,標出不懂的語句。

把文章讀流利。國小中年級要繼續加強字詞句的訓練,學習理解字詞的方法。即是方法之一。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學會的三種方法,只是不善於利用,我們的語文教學要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學習,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因此在三年級的教學中我力求使每一位學生養成主動運用學習工具和善於提出問題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這兩大學習習慣是我本年度的主要教學目標。在每一課的學習中我都會安排和提出問題。本課是一篇自讀課文,字詞的難度不大,學生稍加努力就可以地達到老師的要求。給學生成就感可以進一步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步默讀文章,概括段意,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用自己的話說說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

崔巒老師在去年的“國小高效課堂展示研討會”上指出:中年級要訓練默讀,使學生通過讀有初步感受能提出不懂的問題,略讀文粗知大意,用較快的速度讀,知其主要內容。因此我讓學生在默讀的同時概括段意,理出文章的敘述順序,用自己的話說說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在學生思考之後緊接著安排課堂交流,肯定正確的理解,指出偏頗之處和尋找正確思路的方法。課堂交流給足學生髮言的時間隨時指正學生的表達不當之處。鍛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第四步比較兩份賬單,說說為什麼文章以《媽媽的賬單》為題。

假設我們的媽媽也給我們開一份賬單,她會寫多少錢?在這裡我安排了小組討論的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思考的動力有發言的機會。組長總結髮言之後,補充材料《母親的工資》。而後讓學生分別用一個詞評價這兩份賬單。這部分是本課學習的重點。為了使學生自己體會到學習的重點我安排了比較兩份賬單的環節,兩種付出,兩種期望得到的回報,母愛的無私無聲的湧入每個學生的心田。小組討論可以促進每一個學生去思考,促使每一個學生在討論中反思自己,產生回報母親的衝動。評價結束播放歌曲《母親》使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體會自己的母親的無私。

第五步,介紹信的格式,讓學生給媽媽或爸爸寫一封信。

課文感情強烈,學生通過閱讀討論對母親的付出有了更高的認識:由開始的理所當然到現在的無私無價,這給他們的心靈震動使他們需要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歉意和熱愛,給他們一吐為快的機會,使文章的情感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情感。此種情境下的作文也許文筆不夠優美,但每一個字必是真情的流露,我手寫我口,定會言之有物。另外應用文的寫作是國小階段的學習任務之一,趁此機會讓他們給媽媽或爸爸寫一封信,初步接觸應用文的學習。

總之本課的教學遵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突出默讀的訓練,重視情感的教育,引導學生自己找學習重點,通過合作學習突破重點、難點。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懇請各位指正。

媽媽的賬單說課稿4

一、 說教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賬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小彼得在他的餐盤旁看到他想要的報酬時,同時也看到了媽媽給他的一份賬單,這份賬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的無價、無私與無聲,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

這篇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把母愛的無價、無私和無聲表現得極為動人。看到兒子開出的賬單,媽媽什麼話也沒有說,而是按照兒子的要求,把兒子索要的報酬如數放在他的餐盤旁,同時給兒子留了一份總額為零,卻滿載著母愛的賬單。母親用自己無聲的行動告訴孩子:如果你覺得幫媽媽做事需要得到報酬,媽媽會滿足你;同時,媽媽提醒你,媽媽一直全心愛著你,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向你索取報酬。

二、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無私和無價,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難點:理解小彼得的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

三、說教學方法

教學中,我以讀為本,融合貫通全文,扣住中心,抓住重點,深刻的把握住課文的讀與想,不斷以激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以層層深入,環環相扣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的觀察、思維、表達,使學生自始至終地保持著參與的積極性,加強了語文學習的興趣與課堂參與的慾望。

1、先引導學生簡單回顧《可貴的沉默》的主要內容,再匯入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份媽媽的賬單”並板書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看到這個課題,你心中產生了哪些疑問?”讓學生髮言,我選擇問題板書。我認為這樣的匯入簡單明瞭,而且能很快地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2、以讀為主,注重啟發。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篇課文是一篇閱讀課文,所以在學習本課時,我注重學生以讀為主。結合連線語的提示讓學生默讀課文,瞭解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我先讓學生讀懂小彼得的賬單,再讀媽媽的賬單。然後引導提問:“你怎樣看小彼得的媽媽把60芬尼放在餐盤旁的做法?如果賬單上不寫0芬尼,你認為該寫多少?為什麼?”

從而引導學生體會親情的無價。接著用對比的方法來學習這兩份賬單,引導學生把兩份賬單進行朗讀、比較,看看他們有什麼不同,以及讀了賬單後的想法和感受,共同討論母愛的無私。媽媽沒說一句話,而是如小彼得所願,把60芬尼放在餐盤旁邊,同時寫下一張總額為0的賬單放在餐盤旁邊。這是什麼意思?讓學生感悟到媽媽的愛是無聲的、無私的。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閱讀引領學生步步登高,逼近的核心,走向人物的心靈。

3巧妙設計,進行訓練。最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讀懂了媽媽的賬單是無價無私無聲的,那麼小小彼得讀懂了嗎?此時此刻,假如你就是小彼得,你想對媽媽怎麼說呢?進行語言訓練。

情感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石,是文字的靈魂,也是這節課的靈魂。在閱讀中,引領品味語言的獨具匠心,使學生在琅琅的讀書聲中感悟真情。

四、說教學過程:

(一)解題發問講課提轉化為話題

1、前面我們學習了《可貴的沉默》,知道那些同學懂得了回報父母的愛。“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份媽媽的賬單”。(板書課題)

2、“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看到這個課題,你心中產生了哪些疑問?”讓學生髮言,我選擇問題板書。

(二)閱讀釋疑

1、初讀課文,感悟大意。

(a)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b)指名分段讀。

(c)點撥難讀的生字詞,自由讀、齊讀。

(d)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細讀課文

(a)認真讀彼得賬單,從中你知道了什麼?

(b)當彼得把懂事聽話標上價錢時,你對彼得又怎麼看?

(c)再細讀媽媽的賬單,從中讀出了什麼?

(d)我們把賬單列詳細點還可以列哪些?

(e)既然媽媽付出了這麼多,如果不寫“0”芬尼,你認為該寫多少?為什麼?(板書:無價)

3、精讀

對比讀兩份賬單,共同討論讀出什麼?

(板書:無私)

4、媽媽沒說一句話,而是如小彼得所願,只寫下了一張總額為零卻滿載母愛的賬單,這無價、無私的賬單,這是什麼意思?賬單沒有說話,讀讀這份媽媽的賬單,你又讀懂了什麼?

(板書 :無聲)

5、我們讀懂了媽媽的賬單是無價、無私、無聲,那麼小彼得讀懂了嗎? 指導讀課文最後一段。從小彼得的神態動作中體會他的“羞愧萬分”

(三)轉化應用

1、媽的賬單是無價、無私、無聲的。 此時此刻,假如你就是小彼得,你想對媽媽說些什麼呢?

2、現在你對小彼得又有什麼評價?

五、小結

媽媽的賬單說課稿5

一、教材內容

《媽媽的賬單》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可貴的親情、友情”中的一篇略讀課文。它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賬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他在餐盤旁看到他想要的報酬時,同時也看到了媽媽給他的一份賬單,這份賬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的無私與無價,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意蘊深長,是一篇人文意義很強的教材。

二、本課的學習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 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3、培養獨立的閱讀能力,鼓勵和引導學生運用以前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讀懂課文。

三、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難點是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

四、教學策略

(一)學情分析

在這篇課文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三篇同一主題的課文,對於親情有了一定的體會。但由於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在享受父愛、母愛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對父母親的回報,再加上本篇課文蘊含的哲理較深奧,在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時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老師引導。

(二)說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主要採用疑問導讀法、以讀代講法進行教學,力求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自然地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達到語言文字的品味與情感體會的有機結合,從而產生思想共鳴。

(三)說學法

本節課中,學生主要採用自主學習法和合作學習法進行學習,使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五、教學程式

我的課堂結構是:激趣匯入——質疑定標——品讀課文——昇華感情。

(一)激趣匯入

在新課開始,我先出示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賬單,告訴學生賬單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然後問,你收到過媽媽寫給你的賬單嗎?德國一個叫彼得的孩子就收到了這樣的一份賬單,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第20課《媽媽的賬單》。

這樣,通過問題激趣,造成學生頭腦中的強烈懸念,激起他們急切的求知慾望,迅速將學生引入到本課的學習中來。

(二)質疑定標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 新課程標也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鼓勵學生對書本質疑,正所謂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所以板書課題後,我就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進行質疑:讀了課題,你想提出哪些問題?這時學生可能會提出:“媽媽為什麼要寫賬單?媽媽的賬單上都寫了哪些內容?媽媽的賬單起了什麼作用……

然而,僅僅讓孩子們提問,沒有歸納是不行的。因為孩子們的問題可能是五花八門的,甚至是毫無意義的,這就需要我們用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智慧,把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歸納、提煉出來,動態地生成新的教學問題,把教學目標轉化為了孩子們的內在需要。這樣既可以激發起學生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的科學精神,又保證了課題高效、有序的進行。

(三)品讀課文

情感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石,是文字的靈魂,也是課堂的靈魂。而這種對語言獨具匠心的品味,必須通過學生充分地讀,才能有所感悟,受到薰陶。因此,對於課文的品析,我主要採用了以讀代講的方法,通過學生自讀,範讀、齊讀等,抓住重點語句來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我是這樣設計的:

1、默讀課文,理清脈絡

我先安排了一個學生自由讀課文的環節,讓學生在讀中思考:講了一件什麼事?通過這種自主學習和全班交流,使學生對於的脈絡有個清楚的認識。

2、再讀課文,小組交流

在這個環節中,我先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找出彼得的賬單和媽媽的賬單,然後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剛才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學習。學習共分為兩個階段,一是研究彼得的帳單,從的字裡行間體會彼得的為人,使學生明白彼得是個聽話懂事能幹的孩子,只是在給媽媽幹活要報酬的這件事上表現得不夠懂事;二是研究媽媽的賬單,體會媽媽對彼得的愛。

其實媽媽對彼得的愛濃縮在課文的很多地方,只要孩子們細細去找,就能有所發現。

“彼得的母親仔細地讀了一遍,然後收下了這份賬單,什麼話也沒有說” 辛辛苦苦地把孩子養育了十年,到頭來竟然還是自己欠孩子的錢,做媽媽會是一種怎樣的痛心?可是她卻把這種痛深埋在心底,想盡一切辦法來妥善處理這件事情。這無言之中所蘊藏的、寬容的愛怎能讓人不肅然起敬,為之動容呢?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盤旁邊找到了他想要的報酬。正當小彼得如願以償,要把這筆錢收進自己的口袋時,突然發現餐盤旁邊還放著一份給他的賬單。”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媽媽滿足了兒子那不懂事的要求,卻又寫下了一張總額為零但滿載母愛的賬單。這個舉動包含了媽媽多少的期待和尊重呀!

十年,是多麼漫長的一段歲月,十年的幸福生活,包含著多少數不清的心血和付出?十年了,三千六百多個日日夜夜,為了孩子的成長,媽媽付出的何止這些?在這一點一滴之中,媽媽那濃的化不開的愛呀,怎麼能說得盡呢?

可是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或許能感受得到媽媽對彼得的愛,但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媽媽這樣做的深刻含義。為了喚醒他們內心深處的對母愛的依戀,我創設了一個口語訓練的環節――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想象一下,十年來彼得的媽媽是怎樣照顧他的?

和著如泣如述的音樂,孩子們細細地體會著,母親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不由得湧上了心頭。

或許每天早晨,當彼得醒來的時候,他的媽媽會像自己的媽媽那樣早已準備好了豐盛的早餐;或許每天晚上,彼得睡著了以後,他的媽媽會像自己的媽媽那樣一夜起來好幾次為他蓋被子;或許在彼得生病的時候,他的媽媽也會像自己的媽媽那樣焦急不安地守候著他……

就這樣,那無私的、用心良苦的母愛化作一個個精彩的鏡頭定格在了孩子們的記憶裡,勾起了孩子們對愛的深思。

然而,只有這樣粗淺的回味是不夠的。緊接著,我又出示了埃德爾曼財經組織的一份報告,希望它能帶給孩子們更大的震撼:

有名的“埃德爾曼財經服務組織”曾經經過縝密的計算與評估,得出這樣的結論:若將母親所做的各型別工作改為出錢聘人代勞,那麼,子女一年所付的工錢將高達63.5萬美元。按照這個數字計算,養育一個子女十年,子女應付的工錢就是635萬美元,摺合人民幣5000多萬!

這是怎樣一個驚人的數字,多得讓人無法想像!但即使是這樣,還不包括媽媽對彼得的愛,因為愛是千金也買不來的,愛是這世界上的無價之寶……

然而,就是這樣的付出,在媽媽的賬單裡卻都是零!這,又是為什麼?就是因為她是心甘情願地為孩子付出的,她從來也沒有想到過要讓孩子回報呀……

真是“大愛無言,真愛無聲”!就是這樣一張總額為零卻滿載母愛的賬單,改變了孩子,甚至改變了他這一生對愛的理解……

3、品讀課文,體會感悟

帶著這種對母親深深的敬意,最後,我又讓孩子們迴歸課本,再次通讀全文,細細回味,相信這種感悟會積蓄得更濃更濃。

古人說:“感人心者,先莫乎於情”。在這種“引——放”的教學方式下,三次讀文的安排猶如三個臺階引領著學生步步登高,逼近的核心,走向人物的心靈。經歷了“三次讀文”的語言實踐,不僅培養了孩子們良好的語感,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從讀中感悟到了課文中蘊含的情感及道理,使他們的赤子之心得到釋放。

(四)昇華感情

其實,天底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她們用無私、無聲的愛小心地呵護著我們;天下的孩子也都是一樣的,他們幸福地享受著媽媽的愛。

媽媽的愛,是早上按不停的鬧鐘,是晚上窗前等待的身影;

媽媽的愛,是為我捏肩捻腳的雙手,是為我奔波勞碌的雙腳;

媽媽的愛,是病床前心痛的眼淚,是用嘴吹涼的一杯水;

媽媽的愛,就像一盞明燈,照亮我一生的征程……

可是作為兒女,我們又能為媽媽做些什麼呢?

就這樣,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理解了媽媽的愛的基礎上,我安排了一首很有震撼力的歌《燭光裡的媽媽》,讓孩子們在歌聲中傾訴自己對媽媽的愛,來結束全文,使學生能夠在學習課文、感受“愛與真情”的同時,行動起來,學會表達和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

(五)教學板書

板書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經過教師精心設計的結晶,一個好的板書不僅能體現了課堂主要內容,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的思想。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板書來體現本節課的教學思想。

媽媽的賬單說課稿6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媽媽的賬單》是國小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單元課文的主題是“可貴的親情和友情”。課文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賬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小彼得在他的餐盤旁得到他想要的報酬時,他也收到了媽媽給他的一份賬單,這份賬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的無私與無價,他羞愧萬分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回了媽媽的口袋。

這篇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把母愛的無私與無價表現得極為感人。看到兒子開出的賬單,媽媽什麼話也沒有,而是按照兒子的要求,把兒子索取的報酬如數放在他的餐盤旁,同時給孩子留了一份總額是零,卻滿含母愛的賬單。這不但是一位慈愛的母親,更是一位充滿教育機智的母親。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受到關心父母、回報父母之愛的教育。學會關愛父母,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精彩語段,培養語感,同時為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的開展做鋪墊。

2、教學目標:

結合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我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⑴在正確、流利地讀準詞語的基礎上,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⑵以“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通過具體的行為動作來展現,同時人物的行為動作的背後也隱含著豐富的心理活動”為切入點,體會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感受文章中母親對孩子的無私和深切的愛。

⑶通過兩份賬單的比較,喚起學生生活體驗,補充媽媽的賬單,及對小彼得心理活動的融情想象,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並能以實際行動報答母親。

3、教學重難點:把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把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作為本課教學的難點。這是因為新課程標準提倡“語文課程應通過優秀文化的薰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

二、說教法

閱讀教學是學生、文字、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要讓這個對話的過程更加流暢、充滿精彩,最重要的一點是找到三者之間的共鳴點。情感的創設可以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啟用生活的記憶是開啟孩子們心靈大門的金鑰匙。本課的教學力圖實踐這個理念。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師的教學語言創設情境,引發孩子們的心靈觸動。通過進行深情並茂地朗讀,開啟孩子們的情感大門,喚起心靈深處的感動。總而言之要讓孩子們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以期達到情感的共鳴,從而實現先前設定的教學目標。

朗讀是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最好的結合點。對於一堂課而言,講解是生動的,朗讀是靈動的;朗讀賦予文字以生命,賦課堂以精彩。所以課堂中的另一個亮點是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感。

三、說學法

在重視教學方法研究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學法的研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並注重學生學習的成就感。本課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的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的方法,養成學習習慣。重視學生的個體參與,尊重學生的學習意願。為此制定了本課的學法是:

1、質疑探究法。“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在初讀課文時,就讓學生圍繞賬單進行提問;在學習媽媽和小彼得的帳單的內容時又讓學生通過反覆讀去發現賬單背後的祕密,體會賬單隱藏的深刻含義。這樣的做法不僅讓學生主動探究,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2、合作、討論法。小組合作,計算“報酬”。這樣的討論和交流不但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積極性,還將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發揮夥伴的互助作用,鞏固團隊的凝聚作用,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說教學過程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時安排一課時。本課共安排了7個教學環節。

(一)、談話匯入,理解賬單

生活中,你看到過或使用過賬單嗎?請你介紹一下。

【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匯入,喚起學生的生活記憶,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同時起到釋疑的作用,理解何謂“賬單”。】

(二)、初讀感知,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想一想,圍繞賬單,你有什麼問題?

2、交流反饋。師生共同篩選問題,並板書問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在自讀中自己解疑,既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帶著問題讀課文,又有利於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學習“小彼得的帳單”,讀中釋疑。

1、出示小彼得的帳單,讀一讀,你讀懂了什麼?

2、讀課文第1、2自然段:思考彼得為什麼給媽媽開了這份賬單?

3、讀彼得的帳單,看看彼得向母親索要了哪些報酬?

4、你覺得要這些報酬合理嗎?說說理由。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圍繞賬單及關鍵語段,邊讀邊品,使學生獲得自己獨特的體驗,並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認識。】

(四)、品讀“媽媽的賬單”,體會情感。

1、補充課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份媽媽的賬單,多讀幾遍,你又能讀懂什麼呢?

2、交流體會。

3、想象說話:媽媽十年來是怎樣照顧彼得的?

4、小組合作,計算“報酬”。

5、小組彙報交流。

6、小結

7、補充賬單:媽媽是怎樣看待這份賬單的?

8、指導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新課程提倡我們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運用教材,重在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並在此過程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感染。所以此環節設計了媽媽十年來是怎樣照顧小彼得的、補充媽媽的賬單等,其目的就是讓孩子們通過回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喚醒那份真摯、偉大的情感,也是學生與文字進行近距離的交流。】

(五)、圖文結合,提升情感

1、讀著讀著,小彼得的心情又有了什麼變化呢?細細讀最後一個自然段,你讀懂了什麼?

2、指名交流:彼得為什麼羞愧萬分?

3、想象說話:如果你就是小彼得,我就是媽媽。告訴我,你心裡在想什麼?

4、指導朗讀

5、課文中媽媽一句話也沒有說,僅憑一張總額為零卻載滿母愛的賬單就讓彼得羞愧萬分,主動退還了索要的報酬。再讀兩份賬單,有沒有更深刻的認識?

6、再讀媽媽的賬單。

【設計意圖:在仔細、反覆賬單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去理解媽媽的賬單所包含的濃郁情感,同時使閱讀訓練和正確理解課文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

(六)表達感受,抒發情感

寫下自己心中想說的話

【設計意圖:這個過程是抒發學生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的環節,通過自己真摯感情的流露、告白,帶動情感的昇華。】

(七)總結深化,拓展積累。

課堂小結。積累關於母愛的名言。

【設計意圖:在拓展性的閱讀積累中,學生的理解力、領悟力也會不斷增強,思想情感的生成也能慢慢積澱下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