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生物說課稿模板合集5篇

來源:才華庫 1.54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物說課稿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生物說課稿模板合集5篇

生物說課稿 篇1

一、課程標準:

本章位於《課標》的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個主題: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供給。主要包括以下三個目標:

1、 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2、 概述人體肺部和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過程。

3、 說明能量來自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二、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內容是:分析人體內的細胞是通過怎樣的結構和過程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的;探究空氣質量狀況和人體健康的關係。 通過本章的學習,學生應當能夠概述人體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以及肺部通過呼吸運動和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過程,瞭解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的密切關係,並積極參與防治大氣汙染的活動。 本章通過實驗和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獲取測量、取樣和測算等基本方法,這些都屬於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學生應當學會的。 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2、能通過分析有關資料,說出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作用。

3、能認識到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

(二)能力目標:

1、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

2、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 讓學生認識到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覺維護環境中的新鮮清潔。

2、 讓學生關注自身呼吸系統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1、 通過資料分析總結呼吸道作用。

2、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歸納概括的能力。

3、 何防止呼吸道疾病。

教學難點: 通過資料分析總結呼吸道的作用。

教學方法: 分析法、綜合法 教學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匯入新課: 創設問題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為什麼新生兒總是啼哭著來到人間? 學生思考、討論後發言。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我們是通過哪些器官進行呼吸的? 對學生回答不表態,繼續設疑:是不是這樣呢?

進一步設疑:請同學們想一想,呼吸道僅僅是氣體進出的通道嗎? 對學生的回答及時評價。給與鼓勵。 吃飯是為什麼不能大說大笑? 或問你知道會厭軟骨嗎?它的作用是什麼? 學生自己回答。 學生邊看圖邊回答。

學生閱讀資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 呼吸道有什麼結構保證氣體暢通?

2、 呼吸道除了保證氣體的通暢外,還有哪些作用?這些作用是如何實現的?鼻內部有什麼結構特點?

3、 有了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人體就能完全避免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危害嗎?

4、北歐的冬天非常冷,在那裡生活的人和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狀可能有什麼特點?為什麼? 學生總結 本節課學到了什麼。

教師總結 同學們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觀察 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很棒。

課堂練習:

1.食物和氣體的共同通道是( )

A口腔 B咽 C 喉 D食道

2.氣管能保持敞開的原因是( )

A有“C”形的軟骨支架 B肌肉較鬆弛 C氣管比較硬 D周圍有肌肉牽拉

3.能使吸入的氣體變得清潔的結構有( ) ①聲帶②氣管支氣管內表面的纖毛③鼻黏膜④會厭軟骨⑤鼻毛⑥嗅細胞

A ③⑤⑥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4.吃飯時說笑,若吞嚥時_______來不及蓋下,會使食物進入_______,引起劇烈咳嗽

A軟顎 B會厭軟骨 C 氣管 D食道

5.平常所說得痰來自( )

A 鼻 B咽 C喉 D氣管支氣管

6.北歐人的鼻子較大,其作用是

A使人漂亮 B使鼻孔較大 C使鼻腔較長D 使鼻毛較大

7.小英和平平在放學的路上遇到沙塵暴,小英馬上戴上口罩,而平平沒有帶,請問到達小英肺部的氣體與到達平平肺部的氣體比較,結果為( )

A 到達小英肺部的氣體與到達平平肺部的氣體一樣清潔

B 到達小英肺部的氣體比到達平平肺部的氣體清潔

C 到達小英肺部的氣體比到達平平肺部的氣體粉塵多

D無法確定誰肺部的氣體清潔

9.呼吸系統由_______和________組成,後者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它是______的場所;前者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組成,主要作用是將吸入的空氣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減少對肺的刺激。

作業:書46頁練習題1、3.

生物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 各位專家、 大家好:

我是磨市中心學校的教師, 我說課的內容是 1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下而我從教材內容、 學生特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等幾個方而進行闡述:

一、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國中生物新教材 (人教版) 第五單元的第三章c 本節內容的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對動物的作用進行概括; 也為第六單元中 《保護生物多樣》 打下基礎、本課教學資源豐富, 主要是歷史上的生態事件, 生活中的人與動物關係例項, 通過本節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它具有三個方面的重要作用、 即在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 幫助植物傳粉、 傳播種子, 我們應當愛護它們D

本章內容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生物圈是一個統一整體的認識、 本節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寬度, 一眉七上 《生態系統》 有關聯、 與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的知識更是有緊密聯絡, 可以說是一次總結坊提升, 因而舊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本課的效果有較大影響、

二、 學生分析

根據八年級學生思維是感性到理性的過渡階段, 對資料的分析尚不夠深入、 不能主動透徹的去分析和總結現有的資料、 但學生的好奇心很強、 應該採取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 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 讓學生白主學習、

三、 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

1、 舉例說明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 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和幫助植物傳粉、 傳播種子等方面的積級作用、

2、 知道生態平衡的含義

3、 鞏固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的知識

4、 認同生態系統中生物驚生物之間相互依賴、 相互制約的關係、

(二) 能力目標

進一步提高分析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情感目標

1、 樹立環保意識, 培養愛護動物的情感, 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觀點、

2、 辯證地認識動物與人類的益害關係、

四、 教學重點

1、 舉例說明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 促進生態系統的的作用、

五、 教學難點

1、 說明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 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中的作用、

2、 學會辯證地認識動物與人類的益害關係、

六、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七、 教學課時: 1課時

八、 教學過程

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進入課堂我首先展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引言: 讓我們跟隨一首兒歌,走進今天的動物世界曼 (我播放的兒歌是 《蝸牛 鐳黃鷓鳥》 ) 播放後直接問有哪二種動物, 你們喜歡它們嗎?過渡: 和蝸牛與黃鵬深受人們的喜愛, 與之相比, 有的動物卻沒有這麼幸運, 接著把書中的前二點資料用多媒體展示出來,因為它們反映的是一個主題o

一、通過一組資料認識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 麻雀啄食和糖蹋農作物, 曾被列為主要的害鳥口 20 世紀 5Um60 年代, 我國開展了 輾巢滅麻雀” 的群眾運動。 據有關資料記載,上海市在5天內就消滅麻雀 686172只, 獲雀卵 265 968只q 現在, 有關專家發出了要保護麻雀的呼籲n 這是為什麼?

2、 、 呼倫貝爾草原是我國最大的牧業基地o 過去那裡有許多狼, 對牧業的發展構成嚴重的威脅n 為了保護人畜的安全, 當地牧民曾經組織過大規模的獵捕狼的活動n 但隨後野兔卻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口 野兔和牛羊爭食牧草, 加速了草場的退化o 想一想, 野兔的數呈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3、 金合歡與螞蟻的資料, 我先展示金合歡的圖片, 接著把書中的表展示出來n 然後師生一起研究表, 得出結論n學生檢視目標師生進行情感交流, 學生進入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氛倒a

學生通過書中的資料和課前上網查詢得知=雖然麻雀平時多食穀類,對人類有害,但在生殖季節大里捕食農業害蟲, 間接的保護了莊稼,因此有對人類有利的一而.我們應該辨證的看待麻雀,如果把麻雀都消滅掉了,那麼農業害蟲會大量增加,對人類更為不利,所以專家提出的保護麻雀的呼籲是正確的n

野兔數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狼的數量的減少.每一種動物在生物圈中都有自己的作用和地位, 不要因為人類的目私和無知再做傻事口金合歡的資料提示人們不能想當然, 生物之間的關係有時很複雜。讓學生在目標的指引下H0LD住教材n

引入不用書中的羊草及三個問題是因為不好與後續知識建立聯絡=

這樣做的好處是: 用到了書中的例項, 貼近生活, 創設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引入課題, 自然過渡.這裡的資料我打算採取師生談話讓幾個同學發表一下觀點就行, 不深度討論, 中競也沒很深的內涵金合歡的資料很不用但還是放進去n 並放了一張金合歡的圖片

三個討論題不想展示出來、 設計意圖: 這是發生在澳大利亞的一個著

4、 補充生態故事: 《毛毛蟲紀念碑》 再 名的生態故事, 類似一次證明動物的作用 的故事還有很多, 比這個故事的內容: 澳大利亞人從引種中嘗 如美國的海鷗紀念到的了甜頭, 於是大規模引種, 他們引種 碑、大豆便成了大豆生產大九 引種綿羊便成 學生回答老師的提問了蓄牧大國, 有一個人看見仙人掌花美, 教師講解生態平衡定義還可以作柵欄, 結果苦不堪言、 生物學家建議用毛毛蟲, 用了十年才控制了, 人們為了感謝毛毛蟲, 建立了

二、 展示草原生態系統, 分析一條食物鏈 由一條食物鏈進行分(草一一一兔一一一膊) 三種生物之間的數重誰 析方便認識動態之間最多? 誰最少? 當一種生物數裡發生變 數量上各個時期的相化時, 其他生物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對關係, 也容易知道,

3、 動物的數裡能不能無限地增長? 為什 它們之間是一個動態麼? 平衡、

小結: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凰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這種現象就叫生態平衡、 這是一種相對平衡,又是一種動態平衡, 而不是絕對平衡、

三、 動物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是難

1、 學生認真思考、 用圖示可以把書中的點, 我先學生回憶有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2、 動物作為消費者, 直 文字變得更形氯 也用的知識, 在這生有困難時把二個公式展 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 便於抓住重點, 更好示出來接著提問= 食, 通過消化和吸收, 地理解、

沒有植物, 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會越來越 將攝取的有機物變成目一一一, 氧氣會一一一、 這是不是很非常有利 身能夠利用的物質、 這的呢? 不是最終會導致植物 ---- " 些有機物在動物體內經1、 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製造的有機物,

是怎樣變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無機環境中的?

2、 假如沒有動物, 這一過程會受到影響嗎?

引導學生思考並展示二個公式, 使學生形成知識之間的聯絡、

過分解, 釋放能裡、 同時也產生二氧化碳、 尿液等物質, 這些物質可以被生產者利用、 動物排出的糞便或遺體經過分者的分解後也能釋放出二氧化碳、 含氮的無機鹽等物質、

3、 學生認識動物對二氧

化碳的迴圈有重要作用

四、 動物幫助植物傳粉、 傳播種子教師讓學生觀察: 多媒體中的動物

(多媒體展示的是學生熟悉的蜜和蒼耳)

想一想: 動物在自然界中還有那些作用?

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粉, 使這些植物順利地繁殖後代d

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 有利於擴大植物的分佈範圍

提問: 動物有危害的一面嗎?

最後, 講述動物有時也會對植物造成危害, 從而對動物的作用有一個全面正確的

認識o

五、 師生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小結

六、 用課後的習題進行反饋n 並用多媒體

結 展示進行訂正u學生通過生活經驗說出動物還可以具有媒介作用 o

由一些熟悉的動物,比如蜜蜂、 牛分析出動物的傳播作用口 最後播放課件中的視訊形成對某些動物的這一作用進行加深認識

九、 板書設計: (只板書課題)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生態平衡的概念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這種現象就

叫生態平衡 (ecoloqical balance) .

乙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在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g

幫助植物傳粉、 傳播種子

生物說課稿 篇3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同化作用的主要方面,是整個生物界最基本的有機物代謝和能量代謝。光合作用的發現歷經了科學家們二百多年的探索,滲透著科學研究的思想方法;光合作用與當今世介面臨的糧食、環境等問題關係十分密切。

(二)教學目標及確定目標的依據:

任何一節課教學目標的確立首先必需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即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啟發引導,喚起學生對品德、知識、能力、審美等內在教育的需求。所以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在讓學生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理解科學實驗的基本思路及科學家對真理執著追求的精神;學會通過實驗驗證真理;通過光合作用過程學習激發學生更高層次的思維,懂得不同學科間的相互聯絡。

1、知識目標

(1)通過光合作用的發現史探究,瞭解科學家的科學思維方法;

(2)理解光合作用的物質和結構基礎;

(3)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過程;

(4)掌握光合作用的意義及其原理的應用;

(5)通過驗證實驗學會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方法;

2、能力目標

(1)通過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

(2)運用化學知識理解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變化

(3)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掌握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培養分析綜合能力。

3、德育目標

(1)結合光合作用發現史的學習及實驗設計與分析,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及創新、合作精神,進行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科學思想教育。

(2)通過生物結構與功能統一,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相關聯對學生進行生物學基本觀點教育。

(3)明確光合作用意義,增強愛護植被、關心農林業發展的意識,充分體驗生命科學的價值。

(三)重、難點及確定依據:

重點:(1)光合作用過程,因為這是理解光合作用反應式和意義的基礎。

(2)光合作用的意義,因為它能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價值觀。

難點:(1)科學研究方法的理解和運用。因為科學研究能力是一種較高的技能,對學生進行科學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2)光合作用中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因為光合作用是植物體內一系列理化反應組成的複雜過程,而學生所學的理化知識是有限的,因此高中內容只是過程梗概,這就造成部分學生學習困難。

二、教材處理:

光合作用這節課分三課時學習

學生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很少參與科學研究,不理解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圍繞“目的”設計實驗是一種科研能力,是培養創fg造能力的基礎,也是培養可持續發展人才的需要。所以第一課時光合作用的發現在處理上主要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時

學生在國中已經學習過光合作用,又剛剛學完葉綠體的亞顯微結構這為第二課時的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所以這部分內容在處理上注重構建教學內容體系,將教學內容組合為:(1)光合作用的物質和結構基礎;(2)光合作用的全過程;(3)光合作用的意義;(4)光合作用在實踐中的應用。使知識系統化層次化。

第三課時學生自主實驗驗證光合作用色素種類和顏色。

三、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應該儘可能讓學生多動腦想、動手做、動眼看、動嘴說,讓學生親自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參與課堂問題解決的`過程,在“動”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此確定以下教學方法:(1)教法:第一課時的“設計實驗”採用發現式教學方法(問題→假設→預期→實驗→結果→結論)。第二課時採用自學討論結合的方法、直觀法。設計科學直觀的葉綠體中色素的吸收光譜圖解,幫助學生理解光合作用的物質基礎,理解葉綠體中的色素在光合作用過程中的作用;通過課件直觀展示光合作用的過程;設計光合作用的光反應與暗反應的比較表,幫助學生掌握光合作用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第三課時採用實驗法。(2)學法:通過光合作用發現簡史,學習探究研究實驗的基本思路:“問題→假設→實驗→結論”;通過光合作用過程學習,掌握光合作用光反應與暗反應兩階段的區別與聯絡;通過分析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體會光合作用的意義及光合作用與世介面臨的糧食、能源、環境汙染等重大問題的密切關係;通過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實驗,瞭解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色素吸收光譜等基本知識。

四、教學手段:

(1) 多媒體課件將設計實驗以圖、文兩種形式再現出來。

(2) 多媒體課件展示色素吸收光譜。

(3) 多媒體課件展示光合作用的過程。變靜態為動態,變抽象為直觀,以突出重點,強化記憶,彌補了圖解靜止不動的缺陷

生物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生物入侵者》。《生物入侵者》選自人教版國中語文義務教育課程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9課。這次說課我主要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程式、板書設計、教後反思等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 說教材

1.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生物入侵者》被選錄人教版國中語文義務教育課程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9課。這個單元的課文五篇,《生物入侵者》排在第四篇。前四篇都是科普文,也是事理說明文。本單元的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篩選資訊的能力。

《生物入侵者》介紹了關於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是一篇事理說明文。它屬於自讀課文。學習本文,可以在培養語文基本能力的同時,滲透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思維方法的教育。本文是按照邏輯順序來寫的,說明事理層次分明,步步深入。本文語言形象、生動、典雅,貼近生活。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本文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學生對外敵入侵比較熟悉,而沒有“生物入侵”的概念。學生對說明文要素的把握沒有問題,並且能夠通過反覆閱讀、品析語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內涵。

2.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定位特點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本課設計一課時,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①知識目標:

通過閱讀課文,瞭解“生物入侵者”的相關知識。

②能力目標:

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資訊並概括文章要點,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

③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深入研究身邊事物的興趣,增強防範“生物入侵者”的意識。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準確把握“生物入侵者”的含義,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訓練學生快速篩選資訊,初步概括內容要點。

教學難點

瞭解生物“汙染”,增強防範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二、 說教法與學法

(一)說教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關鍵的。本節課的教學必須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教學方法具體如下:

1.討論法、點撥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在學習過程中我加以適當的點撥。以突出教學重點。

2.競賽激勵法。國中生有好勝心理,在訓練學生快速篩選資訊時,宜用此法,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以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3.延伸拓展法。對是否贊成干預生物入侵這個觀點的辯論有利於把課堂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二)說學法

古人主張:“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 美國的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早就預言:“21世紀的文盲不是那些沒有知識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在全面推進課程改革的今天,課堂上不僅要傳授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為他們今後繼續教育或終身教育打下基礎,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滲透學生學法指導。

1. 朗讀法。生動的說明易於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基於這一點,我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事理。

2.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在合作探究中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三、說教學程式

(一)匯入新課,激發探究慾望 (1分鐘)

孔子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但在湖南長沙,面對“滿城盡帶黃金甲”的一枝黃花——雲南滇池擾亂一池春水的水葫蘆,人們卻痛下殺手,欲趕盡滅絕,為什麼?請走進《生物入侵者》。

設計說明:這一匯入簡潔、精練,可築起學生的情感之堤,引發求知慾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求知慾同樣是學生積極思維、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

(二)自主釋題,引發閱讀興趣 (5分鐘)

讀課題,用自己的話來解釋“入侵”和“生物入侵”的含義,再談讀題後你最想了解什麼內容?

設計說明: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學生的這種心理比成人更強烈。應讓學生自由發言,對其解釋由學生自主評價,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並能通過讀題明白文體,瞭解文章重點,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閱讀文字——構建探究平臺 (20分鐘)

自主閱讀,並探究討論。

1.在文中勾畫出“生物入侵者”含義的語句。

2.文章除了告訴我們什麼叫“生物入侵者”,還講了哪些內容?

3.你認為學習本文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試擬出本文學習目標。

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明確:(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交流及時板書)

……

設計說明:探究性學習仍需以文字為支點,通過學生自主閱讀,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最大限度的減少教師多餘的講授和不著邊際的指導,從時間上確保學生的自主學習,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效率。並突出教學重點 。

(四)合作交流——暢談探究收穫 (5分鐘)

文章標題為《生物入侵者》,全文都起筆於生物入侵,落筆於啟示,在平實、準確的說明中詮釋了一種特殊的生態現象,使人讀後可產生理性思考,那麼,學完本文後,你有何收穫呢?

提示:收穫可以是寫作技法上的,還可以是思想上的,用“學完此文,我明白了……收穫了……”的句式理性地敘述自己的提升、認識和思想的昇華。設計說明:旨在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習慣,觀察生活,留心生活,聯絡自我,勤于思索,八年級學生進入思想,性格,生理髮育期,求知慾,表現欲都很強,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從關注書本到聯絡生活,樹立大語文觀,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體驗學習語文之樂。

(五)脣槍舌劍——實踐中高瞻遠矚 (12分鐘)

以“對‘生物入侵者’要不要人為干預”為辯題,組織一次小型的辯論會。

基本觀點:

(1)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失衡是暫時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界的平衡最終會得以實現。

(2)人類必須干預“生物入侵者”,如果聽任其發展,自然界物種的多樣性會受到嚴重破壞,人類社會將會有巨大的經濟損失。

設計說明:辯論問題本身並沒有是與非的定論,但在辯論、求證的過程中,讓學生能跳出文章本身,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使學生處於亢奮的學習狀態,使語文課堂充滿著智慧的交融,表現出個性的張揚,成為學生成長的沃土、精神的棲息地。這樣可以在思維的自由與活躍中突破教學難點。

(六)作業佈置(2分鐘)

1.抄寫“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並從中任選五個詞語寫一段話。(不超過150字)

2.查閱資料,瞭解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的理論。

設計說明:第一題是為了明確詞語積累的重要性,因為語言是思想的外衣。第二題是為了拓寬學生視野,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生活,關注人生。

四、說板書設計:《生物入侵者》

引出話題:介紹什麼是生物入侵者(1段)

擺出現象及危害:毀滅物種、經濟損失(2-4段)

生物人侵者增多的原因及途徑:跨國貿易(5段)

揭示態度:不同(6-7段)

採取措施:(8段)

設計說明:此板書可以把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文章主要內容與寫法簡明清晰展示在學生面前,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和形式,便於學習、模仿和提高。並且具有藝術的美感。

五、 說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具體教學時,我走出傳統教法的樊籬,自覺地將新課標的新理念滲透進課堂,將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教,將沉默無語的文字內容變成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充滿魅力、鮮活的教學內容,賦予了文體以飛揚的生命力。在老師富有啟迪性和親和力的語言導引下,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在此過程中,課堂變成了求知的樂園。學生的參與意識、想象力、創造力都得以超乎預想的發揮,學生的潛能得以很大程度的挖掘。學生也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如有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

謝謝大家!

生物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水分代謝”是高中生物第二章的重點內容,它與前面所學知識如細胞成分、結構及植物根、莖、葉結構等內容聯絡非常緊密;也為今後學習“礦質代謝”、“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內容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瞭解植物細胞的吸脹吸水;水分的運輸和利用。

(2)理解植物細胞滲透吸水的原理,水分散失的方式和意義。

(3)通過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進一步理解滲透吸水的原理。

2、能力目標

通過滲透理論分析和實驗驗證的方法,培養學生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

通過聯絡生產和生活實際,使學生了解本節課的實踐價值,增強學生關心生產,關心水資源的利用等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滲透吸水的原理、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

因為只有理解了滲透吸水原理,才能理解細胞吸水的條件,理解影響植物細胞吸水的各種因素,植物體內細胞間的水分傳遞和植物整體水分吸收、散失原理,並通過觀察實驗現象獲得細胞吸水和失水與環境溶液濃度的關係的感性認識,才能深入理解成熟的植物細胞是一個滲透系統以及影響細胞滲透吸水的內外條件。

教學難點:分析滲透原理,植物細胞是一個滲透系統是教學的難點.

因為在滲透作用中,水分是從溶液濃度低的一側通過半透膜向濃度高的一側滲透,這涉及到生物學知識與物理學知識的結合,對此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另外,引導學生如何從實驗現象理解細胞滲透吸水,失水,從而進一步理解成熟的植物細胞是一個滲透系統,有一定的困難。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課時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滲透裝置”的小實驗,“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的整個動態過程呈現在學生眼前,而在動手實驗中,整個動態過程用肉眼是觀察不到的。通過動態演示整個過程就能把複雜的問題具體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這樣的教學情景對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有著良好的作用。

二、說教法:

1、探究教學法:這節課知識的理性較強,因而採用探究教學法更符合教學內容。創設聯想,提出探索問題 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推理 用教學媒體對學生的推理結果進行驗證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探索結果。

2、直觀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軟體,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增強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啟發性,使學生更好地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三、說學法:

主動學習法:通過設疑引入,邊講邊演示動畫,讓學生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同時,教師層層設疑,激發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知識,對重點,難點知識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落實好教學目標。

四、說教學過程:

(一)關於引言:

俗語匯入建立輕鬆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慾。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一棵大樹是如何將土壤深處的水分吸收並運輸到樹梢?水分在植物的生命活動中有什麼作用?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水分的吸收,以及運輸和利用、散失即水分代謝過程。

(二)關於新課教學的安排

!、讓學生清楚植物根尖的結構,教師採用邊動畫演示邊講解,目的是讓學生回顧國中所學的知識,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而成熟區的表皮細胞是根吸收水分最活躍的部位,這樣為理解成熟植物是一個滲透系統做準備。

2、利用多媒體演示“滲透裝置實驗”

創設情景,提出探究問題:過一段時間,裝置會出現什麼現象?為什麼?液麵會不斷地上升嗎?

學生推測:A、燒杯中的水進入漏斗

B、由燒杯進入漏斗中的水多於由漏斗出來燒杯的水

利用電腦動畫從微觀方面演示水分子出入半透膜的過程,對學的推理進行驗證,同時講清楚半透膜的性質,驗證B的正確性。接

最後師生共同總結歸納:滲透裝置應具備的條件:

(1)滲透裝置的條件:

A、半透膜。

B、半透膜兩測具有濃度差。

(2)滲透作用:水分子或其它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

[進入下一個探究話題]

提出探究問題:成熟的植物細胞為什麼主要通過滲透作用吸水?細胞是否也具有發生滲透作用的條件?

出示成熟植物細胞結構,及與滲透裝置的比較圖,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對比加深理解,驗證了成熟植物細胞也是一個滲透系統。

教學預測:大多數學生可能會把細胞膜當成半透膜,教師進行比較講解原生質層具有半透膜的功能。

設疑引入:既然成熟的植物細胞是一個滲透系統,怎樣設計一些實驗來驗證它呢?細胞在吸水或失水時的形態又如何變化?

3、教師電腦演示動畫“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同時層層質疑:造成質壁分離的原因是什麼?細胞壁與原生質層之間的空隙充滿了什麼物質?為什麼?死細胞能否發生質壁分離?對外界溶液濃度有何要求?把已發生分離不久的細胞放入清水又會發生什麼現象?

最後師生共同總結出:

[細胞液]<[細胞外溶液] 細胞滲透失水

[細胞液]>[細胞外溶液] 細胞滲透吸水

讓學生討論:如果不用濃蔗糖溶液而用Nacl溶液,細胞將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這樣可以及時反饋學生所學的知識,並用動畫對學生結論進行驗證。

聯絡生活實際提出問題:成熟區的表皮細胞具有大液泡是成熟的植物細胞,靠滲透作用吸水,在什麼條件下,這些具有根毛的表皮細胞會吸收地壤中的水分呢?這與成熟區細胞是吸水最活躍的部位相呼應。

討論:農業上提倡“薄肥勤施”,如果一次性施太多的肥料,很容易引起“燒苗”現象?為什麼?請同學們根據今天學的滲透原理來解釋。

通過聯絡生產和生活實際,使學生能學以致用。

4、電腦動畫模擬植物根吸水、利用、運輸、散失的全過程,既縮短了教學時間,又能讓學生理解得更為透徹。舉日常例項讓學生歸納蒸騰作用的意義。

(三)結合實際進行課堂小結:植物的移栽,要注意保護植物的根毛,同時要去掉大部分葉片,以利植物成活,使學生認識到水的重要性。把兩部分知識統一起來,同時進一步鞏固新知識。

(四)課堂練習,反饋教學效果,及時發現問題。

五、效果預測: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俗語引入,激發興趣,通過直觀的動態演示,給學生以生命現象及過程的動感和真實感,突出了重點

滲透吸水,突破了難點,使學生較易理解和接受教材內容,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思維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教師的點評和總結,一方面統一了認識,給學生一個較為正確的可供參考的觀點,另一方面較好的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並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附板書設計

第二節綠色植物的新陳代謝

水分代謝

一、水分的吸收:

1、吸水的主要器官-根

2、吸水的方式與原理

(1)吸脹吸水

(2)滲透吸水

A、滲透作用

B、滲透裝置必須具有兩個條件:具有半透膜、半透膜

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

c、一個成熟的植物細胞結構

細胞壁:全透性

細胞膜

兩者之

間的 原生質層 選擇透過性膜 一個成熟的植物細

細胞質 胞是一個滲透系統

液泡膜

細胞液:具有一定濃度

D、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

f、細胞吸水和失水原理:

[細胞液]<[細胞外溶液] 細胞滲透失水

[細胞液]>[細胞外溶液]細胞滲透吸水

二、水分的運輸、利用和散失:

!、水分的運輸途徑

水分(細胞層層傳遞) 根導管 莖導管 葉和其他器官

2、水分的利用:1%左右

3、水分的散失:蒸騰作用

(1)定義

(2)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