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觀察物體》說課稿範文

來源:才華庫 5.44K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觀察物體》說課稿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數學《觀察物體》說課稿範文

國小數學《觀察物體》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說課的內容是江蘇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觀察物體。學生在二年級上冊學習觀察物體時,主要是從簡單生活用品(玩具、汽車、茶壺等)的前面、後面、左面、右面進行觀察,並選擇合適的圖形表示看到的物體形狀。這部分內容則是從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長方體或正方體形狀的生活用品以及由兩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觀察物體的具體方法和技巧,感受物體與平面圖形。

基於以上認識,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使學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一個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能辨認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學會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能力目標:初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合作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熱情,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能結合具體事物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

本課難點是:體驗從不同角度看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

二、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情景的創設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新課開始,通過觀察手機不同的面,讓學生猜猜物體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既複習舊知識,又為新知學習做準備,引出這節課的課題。接著通過觀察福娃玩具情景,讓學生初步感知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形狀不同。

2、演示法:充分藉助形象直觀,促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教學圖形,通過電腦動態演示物體不同面的組成,使學生得到感性認識。接著利用電腦演示生活中的物體的不同面,學會欣賞數學美,滲透數學來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

三、說學法

《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實踐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節課中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主要方式,同時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

1、實踐操作法。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兒童思維的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他們需要通過各種活動來學習知識,發展自己的智慧。

2、自主探究法。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始終做到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素材、創設充分學習的空間、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

3、觀察法。例如,匯入課程時,教師通過幻燈片向學生展示手機、福娃不同的面,讓學生去觀察,觀察結束後組織討論,同一個手機為什麼同學們觀察到的形狀不同。這一安排不僅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而且教給學生觀察的思維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感知

(出示手機的正面、側面、上面圖)

同學們,請你們猜一猜,這分別是什麼物體?為什麼都是手機,但形狀卻不一樣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從不同角度去觀察一個物體。

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本位觀察

請同學們思考,可以從哪些角度去觀察一個物體呢?你喜歡從哪個角度去觀察?為什麼?

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同桌之間說一說,並指名回答。

師出示福娃公仔,並做簡單說明。

學生仔細觀察。師出示從正面、側面、上面、後面拍攝的福娃的照片。

提問:你看到了福娃的哪一面?是課件上的哪張圖片?生獨立思考,然後小組交流,再指名回答。

2、換位觀察

聽老師口令,請幾名學生按順時針的方向換位觀察物體,你們現在看到的福娃的形狀和剛才一樣嗎?你形狀看到了福娃的哪一面?

為什麼大家現在看到的和剛才的不一樣呢?這是怎麼回事呢?

小組討論,交流彙報。

3、全面觀察

遊戲:比一比誰的反應快

遊戲規則:聽清楚老師說哪個小組要看福娃的哪一面,想一想自己應該站在什麼位置能看到這一面,就馬上跑到相應的位置。

(三)體驗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出示一個每個面的顏色都不相同的禮品盒。

猜一猜:從任何一個位置來看這個禮品盒,你認為最多能看到幾個面?

引導學生觀察驗證。

師;大家仔細觀察禮品盒,你能看到幾個面?分別是什麼顏色或是什麼數字?(生回答)

師:在剛才的觀察活動中,我們發現有三種不同的結果:可能看到1個面,可能看到2個面,最多可能看到3個面。請你們再看看身邊的其他物體,會不會也是最多隻能看到3個面呢?

抽答。

小結:

通過剛才的觀察討論活動,你又知道了什麼?(板書:最多能看到3個面)

(四)認識長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1、認識三個面的名稱

誰能上來選擇一個能看到長方體三個面的位置,並用手摸一摸看到的三個面。

誰能給這三個面分別取個合適名字呢?

(教師板書)

2、指導學生隨意變換長方體的位置,說說它的三個面。

(五)層次練習,應用拓展

第87頁的想想做做第1題至第5題。

學生獨立練習,反饋交流講評。

五、總結

這節課很快就要結束了,哪位同學能說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覺得最成功的是什麼?

整堂課設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中學習知識,學生樂學,愛學,使學生從學會變成我要學,我會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的意識。

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

位置不同,觀察角度不同,看到同一個物體的形狀不同。

一個物體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

國小數學《觀察物體》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觀察物體。這些內容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材是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以及已學習了位置,藉助於生活中的實物和學生的操作活動進行教學的。

基於以上認識,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通過實際操作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學會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實踐操作的能力,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滲透數學來源於生活。

3.情感目標: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

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學會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二、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

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情景的創設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

2、新課開始,通過觀察照片,用遊戲猜一猜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介紹各位置的名稱。

3、發現法

藉助形象直觀,促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教學對稱圖形時,教師引導同學仔細觀察玩具。通過自主探索的本位觀察和換位觀察,在觀察發現的基礎上感受到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的形狀的形狀是不同的。教師的作用是組織發現活動,關注活動中的學生,使學生在探索中學習新知,親歷探索過程,向學生滲透數學來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

三、說學法

《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實踐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節課中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主要方式,同時重視觀察方法的指導。

1、自主探究法

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始終做到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素材、創設充分學習的空間、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

2、觀察法

例1觀察物體教學中的觀察是很好的學習方法。例如,教學例1時,觀察目的明確。教師通過讓學生觀察玩具小熊的不同位置,對應不同的照片,為什麼同一只小熊,會有這麼多不同的樣子的照片。這一安排不僅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而且教給學生觀察的思維方法。

四、說教學程式

本節課主要由四個環節來完成

(一)觀察探究,培養學生空間觀念

1、激疑引入,讓學生猜一猜照片上小朋友(背面)是誰?

2、明確位置,讓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說一說,猜一猜,坐在小朋友的什麼位置。照相是每個學生所熟知的,但從照片上不能一下子看出物件是本班中的哪位同學,給學生一個懸念。讓學生感到新穎有趣,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立刻進入學習狀態,讓學生初步參與感知的過程。

3、本位觀察。

觀察實物,親身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物件。

請學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看到的小熊的樣子選照片,說一說。

4、質疑明理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同樣一隻小熊,為什麼他們照片出來的形狀卻不一樣呢?組織各小組同學討論。

然後反饋彙報結果。最後引導小結:因為這三個同學觀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小熊的形狀就不一樣。

5、全面觀察,體驗新知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全面觀察,這時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全面去觀察這隻小熊,並引導總結出:要認識一個物體,就必須全面地去觀察。

(二)聯絡生活實際

1、比比誰的反應快(做一做)

看老師出示的數學課本,想一你應該在什麼位置上能看到這一面,就馬上跑到相應的位置,設想:鼓勵學生離開自己的座位,為學生提供了更在的探索空間,是從直觀到抽象的過渡。

2、書上例6完成,書上連線

3、猜一猜遊戲。

分別出示從前面拍攝課室的圖、從上面看的桶、從左右前後位置看都一樣的杯子、側面的紙。引導學生說出:觀察物體,不能只看一個面,要從不同的位置去觀察。當學生猜得五花八門,展現了他們的豐富的想象力,通過猜測,也從中體會到要全面地觀察一個物體,才能真正地認清此物,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

(三)應用拓展。

看立體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總結

這節課很快就要結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說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覺得最成功的是什麼?

國小數學《觀察物體》說課稿3

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41~42頁《觀察物體》和相關練習。

從低年級起,學生就學習了有關觀察物體的簡單知識,所以本節課的內容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陌生。學生已經在三年級上冊觀察了由3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的物體,初步學習了從正面、側面和上面進行觀察,並用圖形描述物體各個面的形狀。本課是這一學習內容的繼續學習,也是觀察4個以上同樣大正方體擺的物體的基礎。根據以上分析以及新課標的要求,我初步擬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目標

能夠通過對4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拼擺成的物體的觀察,正確選擇或描繪出相應的檢視;知道從同一個角度觀察不同形狀的物體,得到的檢視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能夠依據同樣的檢視要求,拼擺出不同形狀的物體。

技能目標:

在實際的拼擺活動中,進一步學習利用實物或圖形進行直觀思考,培養初步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標:

在觀察、操作、思考的過程中,增強對“空間與圖形”的興趣,逐步形成積極的數學情感。

教學重點:

會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難點:

根據指定檢視擺出物體。

教學準備:

小黑板、同樣大的正方體4個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秉著這樣的指導思想,在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構建探索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課程是師生互相交流的活動,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充分發揮主題性作用。三年級的學生從認知的特點來看,學生愛問好動、求知慾強、想象力豐富,對實際操作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對直觀的事物感知較強,還是形象思維、直觀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有較強的表現欲。因此,在學習方法上採取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觀察研究,進行小組之間的討論和交流,利用互動工具自主探究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以下是我的教學設計

一、複習匯入:

1、擺一擺,連一連。學生用三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一擺觀察後連線。

2、今天,我們就用同學們的方法繼續觀察物體。(板書)

[設計意圖:首先複習,在學生擺一擺和連一連的過程中對互動工具的使用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為接下來自己的操作奠定了基礎。同時,注意調動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採用獨立嘗試、討論等方式,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操作中建構“擺一擺”:

(小黑板出示例題中的三幅圖。)

老師這裡有三幅圖,數一數:每幅圖有幾個小正方體?你會擺嗎?(小組四人合作擺一擺。)(三個同學每人用互動工具擺出其中的一種,一起觀察所觀察到物體的正面、側面、上面的形狀,由一名同學做好記錄。)

(1)從正面看,你看到了什麼形狀?

思考:觀察了這三個物體的正面,你有什麼發現?(從正面看形狀相同。)

(2)觀察一下這三個物體的側面,你又會看到什麼形狀?

思考:觀察了這三個物體的側面,你有什麼發現?(從側面看,形狀也相同。)

(3)、從上面看,你又會看到什麼形狀?

從上面看這三個物體,你有什麼發現?(從上面看,形狀不相同。)

思考:我們觀察了這三個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你有什麼發現?

(4)、小結:不同形狀的物體,分別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看到的形狀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為學生構建自主探究性學習與合作交流的平臺,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充分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使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清晰正確的表象,進而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也得以突破。這樣也體現以人為本和學生可持續、和諧地發展,切合《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目標、實施的策略之一,有利於學生主體性、探索性、實踐能力、團隊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充分發展。]

三、鞏固應用,“想一想”。

1、想想做做1

(出示想想做做1的圖)小組四人合作擺。

師:觀察一下這三個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語氣慢)

一起來看看題目的要求:(出示題目的要求:從哪面看,這三個物體,看到的形狀完全相同?從哪面看到的形狀不同?)

學生擺一擺,看一看,並在練習本上畫一畫。要求:形狀相同的畫一個圖形,形狀不相同的畫三個圖形。

學生畫好後彙報:說說你是怎麼畫的?(反饋時還要讓學生觀察。)

師:剛才,同學們非常認真地觀察了一組物體,再請大家來觀察一組。

2、想想做做2

(出示想想做做2的兩個圖。)有興趣擺一擺嗎?同桌兩人合作完成。

擺好後,仔細觀察這兩個物體的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學生完成連線

彙報:說說你是怎麼連的?

通過連線,你發現了什麼?

3、想想做做3

師:剛才,我們根據擺出的一些不同物體,從同一個角度觀察畫出一些不同的形狀。那根據一個畫出的形狀,你能擺出一些物體嗎?

(出示要求:用4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按下面的要求擺一擺。)

指名讀,讓學生說說用幾個正方體?

①、按要求擺:(出示要求:

(1)、從上面看到的是□

(2)、從上面看到的是□□

(3)、從上面看到的是□□□)

②、學生擺,反饋時讓學生自己擺,再觀察側面和正面

[設計意圖: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動手實踐,在操作中、在實踐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尤其顯得重要。學生只有通過實際操作才能真正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同時,也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對知識的真正消化、理解、掌握都必須通過練習來解決。設計有效的練習時,我注意練習設計的梯度和層次,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知識、形成技能、鍛鍊思維;練習時要求全體參與,並安排足夠的時間,練習後及時組織反饋,收集反饋資訊,特別是那些學困生,幫助他們發現在練習中存在的錯誤,讓其自主尋找差距,自我矯正錯誤,使他們與其他學生一樣主動發展。]

四、總結延伸,“說一說”。

剛才,同學們想出這麼多方法來拼一拼,擺一擺,真了不起。那麼,如果用5個、6個、7個小正方體會擺出什麼不同的物體,他們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又分別會是什麼樣的呢?課後去拼一拼,擺一擺。相信你會發現一個奇妙的世界。

今天的課堂上你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課堂交流也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和主要形式,促進學生從維持性學習走向自主創新學習。課堂交流是一種人文性、創造性、互動式、合作化的藝術。“說一說”的設計有利於學生培養自主、自信和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勇於發表個人見解,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同時還有利於創造自由、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