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四年級音樂下冊搖籃曲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2.94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湘版四年級音樂下冊搖籃曲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湘版四年級音樂下冊搖籃曲說課稿

第五單元:音樂家舒伯特

演唱:搖籃曲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搖籃曲》,這是一節歌曲教學課。本節課我主要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四個方面進行說課。希望我將能給大家帶來一堂豐富多彩的音樂課。

一、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幾個方面進行陳述。

1、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選用的教材是湖南文藝出版社國小音樂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音樂家舒伯特》當中的演唱歌曲《搖籃曲》。《搖籃曲》是奧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這是他19歲時以克勞蒂烏斯的詩譜寫的。搖籃曲(催眠曲)這類歌曲的特點是優美抒情、曲調溫柔,表現了母親對孩子的親切祝願。

2、教學目標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教學目標在教育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四年級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及心理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定的。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感受《搖籃曲》所表達的深沉、純真的母愛。能夠用悠長的氣息,柔美、深情的歌聲演唱歌曲,抒發媽媽對孩子無限的愛。

2、感受音樂文化差異,體會音樂來源於生活,一樣體裁不同風格的作品表達的情感是相同的。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運用對比聆聽的方法,培養學生聽辨旋律和分析旋律的能力。

2、採用聆聽、視唱、比較、判斷的方法學唱歌曲旋律,初步感受倚音在旋律表現中的作用。

3、運用模唱、聆聽、對比、小組合作的方法演唱歌曲,體會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三)“知識與技能”目標:

1、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瞭解歌曲體裁;體會裝飾音在刻畫形象抒發情感中的作用。

2、從譜面上感知旋律,體會歌曲旋律特點,在理性的基礎上演唱歌曲。基於音樂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重點:

1、通過對比聆聽,體會同一體裁不同風格的作品,並能進行分析。

2、在演唱歌曲時,用悠長的氣息,清晰的吐字,圓潤、柔美、深情的歌聲演唱搖籃曲,感受媽媽對孩子真摯的情感。

(二)教學難點:

1、掌握歌曲中倚音的唱法,感受裝飾音對錶達情感的作用。

2、在唱好歌曲的同時能比較分析作品,掌握分析作品的能力。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第二方面說教法和第三方面說學法上面談談。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設定情境教學法,運用現代資訊科技,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資訊量大等特點,為學生創設了一系列優美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基於本課的特點,我還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境等活動形式來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只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說學法

我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且自由發揮。

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方面我主要採取了以下的方法:體驗法,交流法、聽唱法、對比法,同時我還讓學生多聽多練,自省自悟,從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最後我具體來闡述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

音樂欣賞匯入音樂課堂——學唱歌曲——歌曲處理——創編活動

——拓展延伸。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一)音樂聲中進入課堂,匯入音樂課堂(2—3分鐘)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營造一種愉快、歡樂的氣氛,我讓學生在《只要媽媽露笑臉》的音樂中進入教室,通過音樂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領學生步入音樂的殿堂。

(二)學唱歌曲(佔時25分鐘)

這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這個環節我將運用聽唱法、教師示範和學生分句模唱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新歌。

一、激情匯入:故事引入,走進音樂大師的人生

1、談母愛

師:“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莫過於母愛” “下面我們來看看詩人和畫家是如何表現母愛的。”

2、欣賞有關搖籃曲的圖片,回憶自己的童年

3、想象為圖畫選擇音樂應該是怎樣的?(速度、力度、情趣)

3、引出《搖籃曲》這種體裁――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搖籃曲

4、故事一盤土豆激發情感,走進舒伯特

師:“下面要聽到的歌曲就是一位偉大音樂家在選單上寫下的一首搖籃曲,你們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嗎?”這位偉大的音樂家就是―――奧地利譽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

二、寓教於樂

1、欣賞大師作品《搖籃曲》感受情緒、速度、力度

2、採用聽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

3、觀察旋律特點,發現重複句,瞭解曲式結構

4、難點突破:(採用的方法:體驗式)

A、感受搖籃“搖的感覺”對比不帶附點和帶附點的不同,引導唱好附點節奏

B、裝飾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啟發學生想象媽媽哄寶寶睡覺的心情怎麼樣?裝飾音演唱自然、輕聲一帶而過的感覺。)啟發學生邊演邊唱,邊體驗!

三、歌曲處理:有感情的歌聲,永遠是音樂教學工作者追求的最美境界。

1、再次聆聽,想象歌曲意境(談談想到了什麼?)生生交流,情感碰撞體會母親的情感

2、探討在聲音、力度、速度以及包涵的情感的處理(自主發言)創造情境體驗情感,對比感受,在試驗中找尋美感。要讓小寶寶入睡聲音應該怎麼樣?力度是強還是柔?速度?演唱時媽媽的心情和內心的情感?(結合大家要抒發的情感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3、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師:“讓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親懷抱裡的嬰兒,或想想自己的母親,感受、體會一下,帶著柔和甜美聲音,恬靜、舒緩地再次演唱這首《搖籃曲》。”

四、創編活動(5分鐘)

在同學們能夠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分組討論如何回報媽媽對自己的愛。

師:通過你們的欣賞表演和演唱,讓我感到你們與媽媽的之間的愛是那麼濃厚,是啊,母親的恩情就像溫暖的陽光,無時無刻的照耀著我們,為了我們,媽媽付出了許多許多,看著媽媽眼角的皺紋,忙碌的身影,你們閉上眼睛,聽著音樂,想一想你和媽媽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濃濃的母愛,此時此刻,你最想對媽媽說些什麼?在愛心小卡片上寫下對媽媽的祝福。大家在組長的帶領下完成任務,在合作中培養同學們團結協作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3—5分鐘)深化拓展,欣賞不同藝術形式的《搖籃曲》

1、聆聽不同演奏形式的搖籃曲(合唱、小提琴,男女聲重唱等)

2、談談自己的感受,跟自己演唱的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帶來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3、總結搖籃曲的風格

師:搖籃曲這種音樂體裁讓我們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它不僅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特別是它那舒緩的旋律,讓我們願意去聽,還可以讓我們在音樂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愛,以及美的存在。

常言道:“編筐編簍,全在收口”,在這節課的最後,我採用了歸納式的結尾,請學生說說《搖籃曲》的歌曲反映了怎樣的生活情趣?請大家用自己的話說說對歌曲的理解?最後師生在《搖籃曲》的愉快的結束本課。

我衷心的希望,通過這樣的設計,能讓“音樂”這魅力無窮而令人神往的藝術,成為孩子們心中的花朵,讓他鋪滿孩子們的人生道路,散發出不絕的芬芳!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給予指導。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