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書》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1.42W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發新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發新書》教學反思

《發新書》教學反思1

從課堂教學的實踐看,本課的總體效果良好,體現了演算法多樣化,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較好地體現了事先的教學設想。下面幾點感觸較深。

1、給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時空,還學生自主學習的創造力將不可限量。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權利真正還給學生後,學生的表現會讓你大吃一驚。放手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去解決19+18到底得幾,學生想出了這麼多種方法。究其原因,就是學習變成了自己的事,學得更主動,潛能得到了更好地發揮。

2、這節課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主要是通過擺豎式來計算,而我忽略了整節課應該主要讓學生筆算練習,而我設計的練習大部分讓學生口算練習,所以大部分學生在口算時都出現計算錯誤,這是我在課前忽視的重要一點。

《發新書》教學反思2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在情境中通過嘗試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計算,發展估算意識以及實際應用的能力,體會計算多樣化。教學時我以“發新書”這一生活情境引入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體會計算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使學生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加法算式的過程,通過操作、思索、交流,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教學設計由簡入深,從易到難,逐漸滲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滲透估算的方法。計算教學比較枯燥,為改變這種狀況,我充分利用課本的“發新書”的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計算。首先,放手讓學生提出有關問題。學生根據提供的資訊,提出的問題有些為已學知識,需要教師酌情引導,以免偏離主題。

其次,在探討演算法時,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計算方法,並給學生交流、展示的空間。演算法的多樣化增加了學生思維的活動量,給學生提供了創新的機會。實際上課時,學生確實也提到很多演算法。我在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同時,引導學生優化計算方法,增強優化演算法的意識。同時在課堂中採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誰來當小老師幫同學們解答問題”、“試試看,你能行”,“回答得真行,請繼續說吧?”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鼓勵學生勇於標新立異,大膽創新。營造和諧快樂課堂教學氛圍,會讓我們的孩子學習起來其樂融融。

《發新書》教學反思3

《發新書》一課的教學讓我體會到以下幾點:

(1)堅定相信學生。教師信任學生要不停留在表層上,應當從思想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操作上敢於放手,相信每個學生都能行。要有強烈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做,把他們真正當作教育的主人、教師的夥伴。

(2)真心尊重學生。新課程要求教師和學生不僅是主導與主體的關係,更是一種夥伴式的共同體的關係。教師從臺上走到了學生中間,從揹著手“教”到拉著手“學”,兩顆心貼近了,兩種情交融了,教師換來的是學生的接納,學生得到的是教師的尊重,體現的是師生的雙贏,塑造的'是學生健全發展的人格,這是數學課堂開放的關鍵。在課堂教學時,為了有利於學生多向交流,促進參與,我們在學生座位編排上,不侷限於兩人一桌,全體學生面向講臺的單一坐法。經常根據教學內容,可採用四人或多人圍坐,便於展開小組合作交流,在小組內互相學習,在每節課上都組織學生自由討論,把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並讓孩子紛紛走上講臺,展示自己的發現,打破拘束呆板的學習空間。在課堂師生關係上,要創設一種和諧、寬鬆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感到教師是自己的親密朋友,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相互之間交流民主,形成開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在課堂上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靠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他們,在教學中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和主力。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他們的潛能,學習輕鬆高效。我在教學一年級下冊《發新書》(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設定了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新書夠嗎?並列出了加法算式 18+19=?此時我沒有教他們怎樣計算,而是問:“你們會計算嗎?”簡短的問話,激起學生的探究慾望。個個躍躍欲試。學生便熱火朝天地計算起來,並與學習夥伴積極交流。回想整節課,我把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自己感悟、合作、交流。極大地激發孩子們的潛能,點燃了孩子們思維的火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發新書》教學反思4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在情境中通過嘗試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計算。教學時我以發新書這一生活情境引入兩位數加兩位數得進位加法,體會計算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使學生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加法算式的過程,通過操作、思索、交流,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傳統的計算教學比較枯燥,為改變這種狀況,我充分利用課本的發新書的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計算。首先,放手讓學生提出有關問題。學生根據提供的資訊,提出的問題有些為已學知識,需要教師酌情引導,以免偏離主題。其次,在探討演算法時,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計算方法,並給學生交流、展示的空間。演算法的多樣化增加了學生思維的活動量,給學生提供了創新的機會。實際上課時,學生確實也提到很多演算法。我在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同時,引導學生優化計算方法,增強優化演算法的意識。

《發新書》教學反思5

上了這節課,我覺得很失敗。當課件出現問題時,我就蒙了,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下來該說些什麼,心裡還一直害怕同志們笑話:你看她連課件都操作不了,還評什麼教學能手。就是這種思想伴隨了我整整一節課,歸根結底,這是我的虛榮心在作怪。

課前,我雖然嘴上說我不想講課,可在心裡卻暗暗下決心,給自己鼓氣,既然學校領導非讓上不可,就一定要上好。在這裡我敢大言不慚地說,為了上好這節課,我準備得很充分,教學設計改了又改,教學環節安排合理等,課件、教具、練習形式多種多樣。準備時,我還自己掏錢到街上又買硬紙板,又買即時貼,又是找人幫忙製作,一切為了追求完美,追求精益求精。自認為這一節課一定比去年冬天上的那節公開課《有幾棵樹》還要好,不瞞你們,那節設計我在參加20xx年中國教育系統(基礎教育)年度論文評選中榮獲二等獎,並被《20xx年中國教研年鑑》一書正式採用。這節課不管從設計方面還是一切準備工作上都要上一個臺階,都要精彩。我就是抱著這種自信走上這神聖講臺的,誰知一上課,卻出現了狀況,發生了意外,我一時無法接受這個現實,導致我整節課沒有心思投入到正常的教學氛圍中,情緒一下子低落,心裡異常緊張,好心情一掃而光,也沒心思再去積極引導學生,去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了。這節課給我的感覺是學生死氣沉沉,無精打采,教師有氣無力,教學效果很不理想。

課上下來後,總覺得自己就好像做了什麼丟人的事,不敢去面對同志們,不想見人,總害怕別人在背後議論什麼,每天都儘量少見人,少跟同志們說話,甚至連辦公室都不敢去,就整天窩在教室裡。這幾天,我反覆思索:難道自己真的就這樣差嗎?真的不會上課了嗎?最後得到了答案:不是,而是自己鍛鍊得少,見的場面少,受的打擊少,自己的應變能力太差,心理素質差,知識太淺薄,經不起風吹雨打,經不起大風大浪。人常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要以此為誡,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樹立自信,鼓起勇氣,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不管她是年輕的還是年老的,都是我今後學習的榜樣。從此後,我要多訂閱大量的教育教學刊物和雜誌,多閱讀教育教學理論,多積累多充實自己,多去教育網路遨遊,多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上課,為提高自身素質而努力,而拼搏!

《發新書》教學反思6

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在情境中嘗試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計算。教學時我以“發新書”這一生活情境引入兩位數加兩位數得進位加法,體會計算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使學生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加法算式的過程,通過操作、思索、交流,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本節課我充分利用課本的“發新書”的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計算。首先,放手讓學生提出有關問題。學生根據提供的資訊,提出的問題有些為已學知識,需要教師酌情引導,以免偏離主題。其次,在探討演算法時,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計算方法,並給學生交流、展示的空間。演算法的多樣化增加了學生思維的活動量,給學生提供了創新的機會。最後,我針對在前面所學內容中學生比較常出現的一些錯誤設計了改錯題,讓學生做啄木鳥醫生給大樹治病,從另一個角度讓學生看到自己平時常出現的一些錯誤,加深了對這些錯誤的印象,避免了在今後的學習作業中出現類似的錯誤。

教完本節課,我本人覺得總體目標落實比較到位,但對於有些學生來說,初次接觸到進位加法,計算中容易忽略向前一位進位,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還需要針對這樣的問題練習,在保證正確率的基礎上逐漸提出熟練程度的要求。

《發新書》教學反思7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在情境中學會嘗試解題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計算。計算課的教學環節一般是從具體情境出發引出新知,然後學生通過交流與合作探索計算方法,追求演算法多樣化,再進行演算法優化。接著進行鞏固練習實際應用,最後就是課堂總結質疑反饋。

這堂課,我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探索計算方法,學生通過交流合作也得出了各種不同的方法,但在演算法優化這一環節,沒有做到位。當四五種方法都呈現完之後,我沒有加以比較,鼓勵學生選擇哪種方法比較好,而是馬上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練習。這樣對於優生和中等生來說是沒問題的,但對於學困生來說,他一時接受不了這麼多方法,對任何一種方法都是一知半解,沒有完全掌握,在做題時可能就會遇到很大問題,甚至是無法下手。所以在第二課時時,我對演算法進行了優化,引導學困生選擇比較好計算方法。

《發新書》教學反思8

在本節課中,學生提出問題後,我把19+18等於幾這一問題交給學生,讓四人小組合作,把計算過程記錄在紙上,同學們興趣濃厚,積極參與,出現了多種演算法:擺小棒、湊十法、利用上節學過的知識先把它轉化成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再算、豎式計算等;接著,由學生自己到黑板說說小組討論的結果,本組的同學補充說明,其他組的同學針對他的發言發表自己見解。這樣既吸引同學注意,又鍛鍊了學生自己,發展了數學語言,同時也讓孩子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一舉三得。

當黑板上寫滿學生研究出的方法後,引導學生體會演算法的多樣化,並熟練計算,同時還把最普遍、最常用的豎式計算方法進一步紮實訓練。我告訴學生,黑板上列出你們這麼多想法,你們真棒!在今後的計算中你們喜歡哪一種,用哪一種算得快,就選擇哪一種,因為在今後的計算中,我們會經常用到豎式,所以我們再來重點看一下豎式好嗎?這樣即夯實了雙基,又沒有使學生產生只要會豎式就行了的錯覺。

《發新書》教學反思9

先說不足:在教學語言上更加簡煉,乾脆簡潔,

課堂上如果在整體把握中節奏快一點就更好,符合低段孩子的年齡特徵,時刻激發孩子的興趣。

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從而探索出多種計算方法並掌握豎式加法的計演算法則。將是本節課的重點部分。而在這其中,對多樣化演算法進行優化,理解“滿十進一”的算理,達到正確完成計算又將是本節課的難點部分。在這次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運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突出重點,以及採用介紹算理、強調法則的方法來突破難點。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新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根據這些指導思想,我將採用情境教學法、任務教學法、多媒體課件演示法來教學,這幾種方法將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當中,幫助學生快速、正確理解教學內容。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這一環節中,我將使用的是創設情境法。上課一開始,我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你們都是在什麼時候發新書呢?在學生融入課堂情境的時候,我將告訴學生:這節課老師就帶你們到明明班上去看一看。(課件出示發新書的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從圖你發現了什麼數學資訊。在學生討論說後,再讓學生思考40本書夠不夠是什麼意思?說一說你的看法。比如;小明他們班女生19人,男生18人,一共有多少人?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這就自然地引出有關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數學問題,這就是本節課的重點學習內容。這個環節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

二、新知識探索

在新課引入過後,我們來看一下本節課的第二個環節:新知識探索,也是本節課的重點部分。在這一環節中,我將使用的是任務學習法和多媒體演示法。第一步:我讓同學們獨立思考演算法,試算19+18=(),第二步:我組織學生組內交流演算法,對每種演算法進行評價。第三步再全班同學交流演算法。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先進行估算,培養了學生的估算意識,在解決“19+18=?”這個問題時,學生通過想一想、說一說、擺一擺、算一算等活動,進行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能促使他們實現知識的遷移。在探究計算方法時,利用小棒突破難點,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獲得直觀體驗,鼓勵演算法多樣化,發展學生創新意識。我先讓學生進行口算方法的嘗試:(1)、請學生說一說有哪些口算方法?(2)、教師(課件出示),並讓學生說一說為什麼這樣算?

生1:10+10=20 8+9=17 20+17=37

生2:19+10=29 29+8=37

生3:20+18=38 38-1=37

再讓學生比較這三種方法哪一種要簡便一些?說一說原因。除了口算演算法外,我還讓學生通過用擺小棒、豎式方法計算。來強調“滿十進一”的計演算法則,教師要板書列豎式的演算法,為了強化法則,我採用了編兒歌的形式幫助學生記憶。(出示課件:兒歌)這一系列活動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同時又突破了教學的難點。這個環節的設計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讓他們進行自主的探索性學習,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動腦、自己發現、自己描述,並通過小組討論、彙報等形式相互補充,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體現了演算法的多樣化,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學得輕鬆愉快。

在新知識學習後,我就將帶學生進行鞏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讓學生充分體驗數學來源於生活,同時又應用於生活。練習分兩部分:一是基礎練習,二是開放性練習。(出示課件)這樣做是為了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要,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最後一個環節是全課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讓學生說說)師(課件出示)兒歌:

進位加法要記牢,相同數位要對齊,

先從個位加起來,個位滿十要進一。

生:齊唱兒歌結束。

總之,在這節課中我做到既關注學生學到了什麼,又關注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的學習,以及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另外還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生活問題,培養學生自覺運用數學解決日常生活中問題的意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