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雨輞川莊作》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6.02K

《積雨輞川莊作》教學設計

《積雨輞川莊作》教學設計

高二《積雨輞川莊作》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瞭解王維的生平和創作成就以及對後世的影響

2.基本讀懂詩歌和把握詩歌的鑑賞技巧

過程與方法目標:

以教材為例子,讓學生獲得鑑賞詩歌的方法和能力,培養學生的欣賞個性,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審美能力和藝術趣味,為學生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1.熟讀詩歌,疏通大意。

2.學生合作賞析,感受詩人情感。

3.教師引導並做小結,師生互動。

情感與價值目標:

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把握詩人的形象,讓學生得到情感的體驗,心靈的共鳴、精神的陶冶和審美的愉悅。

1.瞭解詩人晚年的生活態度。

2.感受詩人對田家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

1.把握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的特點。

2.品味詩歌意境,把握思想內容。

教學難點:

1.對王維晚年詩歌佛家思想的瞭解。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

二、教學設想:

1.選修課中的詩詞鑑賞應區別於必修課中的詩詞教學,不能再以單篇詩詞為單位組織教學,而應該根據選修教材的編排體例與特點組織教學,例如基本閱讀課以一個作家為一課,教學時每一節課都應以教材所選每一位作家的幾篇作品為單位,從整體上去把握一個作家及其作品的形象、語言、藝術技巧和思想感情等。

2.選修課應更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要有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那麼王維《積雨輞川莊作》就應該“放”學生去感受合作探究,

三、教學方法選擇:自主感受法、合作探究法、自我表達法

四、教學手段利用:印發相關資料(包括詩歌鑑賞的一般方法),多媒體教學平臺等。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準備:

1.回顧以前學生所學王維的詩歌。

2.蒐集王維生平、思想等相關材料。

3.分組佈置並開展課前活動:

分組標準:

(1)聽朗誦:選擇二個版本(如群星、少兒益智、有聲讀物)朗誦音訊,分析比較選擇自己喜歡或較認可的一種,並闡說理由;還可以對喜歡的版本提出改進意見

(2)根據學過的王維的詩歌和蒐集的王維生平思想的相關材料,給本詩配一張王維畫像(自畫或精選),並闡說理由。

(3)給本詩(或區域性或整體)配幅畫(自畫或精選)並闡說理由。

分組要求:

組員自由組合、自主選擇級別。

活動要求:

先個人充分解讀好詩歌,再充分展開討論統一對詩作的理解、分析與鑑賞內容;對本組展示的作品也要反覆討論並吸納好建議;展示作品的形式也要好好斟酌;討論等活動最好有記錄。

二、教學程序

(一)聽評錄音

播放由學生精心剪輯存在明顯差異的朗讀錄音後,評析人對其差異作出簡要比較,表明學生的取捨,同時,可以當場演繹自己的作品並分析其理由。

(二)賞評畫像

由學生提問,讓同學們想像詩人作此詩時的形象,尤其是要想像其眼神、臉部表情,並說明理由;然後由學生展示同學的相關作品,解析作品對詩人眼神、表情的細節處理及理由。

(三)賞析圖畫

由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並分析形成或選擇的理由,其它同學則可以討論並提出修改意見。

(四)教師點評

由任課教師針對學生的作品及闡釋作出精要點評,指出其中的亮點,對一些要注意的地方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五)學生反思

1.寫出你參與活動的思考與心得體會。

2.以本詩為例就如何把握“詩中有畫”、作者形象或詩歌感情寫一篇小論文。

第二課時

一、成果交流

用一節課在小組內交流後,推薦出的優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二、教師總結

回顧整個活動,肯定活動成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