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中班健康教案

來源:才華庫 2.84W

《五官》中班健康教案

《五官》中班健康教案

活動目標:

1、幼兒能認識五官,並瞭解五官的正確位置(數量)及功能。

2、教給幼兒保護五官的一些常識,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3、初步瞭解防止噪音汙染及環境保護法的相關知識。

4、進一步瞭解五官的重要性,願意保護五官。

5、學會保護五官的常用方法。

活動準備:

娃娃、五官輪廓圖、背景音樂《五官歌》、漿糊、棉籤等。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匯入活動。

(1)哇!今天我們的教室裡可熱鬧啦!老師不僅請來了客人老師,還請來了一個小朋友。寶貝們,想知道他是誰嗎?瞧!他在這裡呢。

教師出示娃娃:"小朋友好,我叫多多"。大家歡迎他吧!

(2)摸一摸,說一說。多多是一個很可愛的孩子,都說他的臉長得很漂亮。小朋友想看一看,摸一摸嗎?知道多多的臉上有什麼嗎?(引導幼兒說出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

2、五官的數量。

哦!原來"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叫做五官。多多有一雙眼睛、一張嘴巴…… 3、五官的功能教師出示布袋偶並布袋的語氣說:耳朵、眼睛、眉毛、鼻子和嘴巴呀!它們有許多的本領呢!你看!我有耳朵,你的耳朵呢?在哪裡呢?(在臉的兩邊),用手指出來吧!耳朵能做什麼呢?(播放錄音)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嗯,我們的耳朵能到聽到聲音。

我有眼睛,你的眼睛呢?在哪裡呢?(在眉毛的下面)用手指出來吧!眼睛能做什麼呢?(指認周圍的物品),哦,原來呀!我們的眼睛能看到很多的東西。我還有眉毛,你的眉毛呢?、、、、、、、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來,手指伸出來,鼻子在哪裡?用手指出來(嗯?在哪裡呢?我沒看到的。我們來找一找吧!哦,原來鼻子在眼睛的下面的)能做什麼呢?鼻子呀!能聞到氣味(我們一起來做一個聞氣味的動作)。

我有嘴巴,你的嘴巴呢?在哪裡呢?用手指出來吧!嗯?在哪裡呢?我沒看到的。 我們來找一找吧,哦,原來嘴巴在鼻子的下面的。嘴巴能做什麼呢?(說話、笑、哭、吃飯、喝水、、、、表演動作),嘴巴的本領真是太大啦!

4、保護五官。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都很重要。想一想,說一說,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呢?

5、教師小結: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是不行的。如果沒有了眼睛我們就什麼也看不見,我們不用髒手揉眼睛,看電視不能靠得太近,距離電視機2米,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眼睛疲勞看看遠處的綠色植物;如果沒有嘴巴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說話;沒有鼻子我們就什麼氣味也聞不到,也不能呼吸;不挖鼻孔。沒有耳朵我們就什麼聲音也聽不到,不把髒東西放到耳朵裡,看電視時不能將聲音開得很大,會弄破耳膜。而眉毛呢,具有美容和表情作用。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延伸活動

遊戲活動:《貼五官》。

1、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我們身體的重要器官,缺少了哪一樣我們的臉就不漂亮了。你看!這個小朋友他的臉漂亮嗎?

(不漂亮,太醜啦!觀察一下,他的臉上少了什麼,我們一起來幫幫這個小朋友,把他的臉變漂亮一點吧!)教師出示一張白紙圓臉圖及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的模型卡紙,然後貼五官。

2、講解規則,正確使用漿糊,不亂貼。(先找到位置再貼)3、播放背景音樂《五官歌》,幼兒開始貼五官。

4、作品展示。

活動反思

目標的制定:目標制定合符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但在目標的寫法上不正確,如"教給幼兒……"應該寫成"幼兒學會……",應該站在幼兒的角度制定目標。

教具的準備:在教具的製作上,製作了五官圖片,形象直觀,幼兒很感興趣。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鼻子的功能"這一環節上,無教具加以輔助教學,不夠生動,如有食物提供給幼兒聞一聞後教學鼻子的用途效果會好些。

教學方法及組織能力方面:教師的教學方法有點單調,沒有更多的關注到幼兒的個體差異。教學活動過程中思路清晰,但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欠缺,語速偏快了點,導致聽課教師及幼兒聽不清楚,教師應加以改正。

幼兒的參與方面:大部分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此次教學活動中,但也有個別幼兒沒有進入狀態了,在玩自己的。此外,整個活動中課堂紀律較差,教師應加強整頓幼兒的活動紀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