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琥珀》的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67W

關於《琥珀》的教學設計

關於《琥珀》的教學設計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12個生字,理解“琥珀、颯颯、拂拭、熱辣辣、前俯後仰、淹沒、澎湃、黏稠、推測、松脂等詞語。

2.理解科學家是怎樣想象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以及這樣想象的依據。

3.體會文章的敘述順序。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的默讀、朗讀、理解能力。

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教師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討論交流並媒體,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二)學生學法

讀、思、畫、議、批註、交流。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和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合理想象的`依據。

3.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二)難點

理解科學家想象的依據。

(三)疑點

這塊琥珀對於研究昆蟲有何價值呢?

(三)解決辦法

討論、交流並媒體(琥珀的圖片、動畫顯示形成過程)和感情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1.組織學生閱讀、思考、討論、交流。

2.藉助電教媒體幫助學生理解。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學、討論、交流。

2.感情朗讀課文。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質疑

揭題,板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學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麼?它是怎樣形成的?誰發現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教師出示要求:

(1)讀準字音,讀不準的藉助工具書或詢問老師和同學。

(2)邊讀邊畫出帶生字的詞,結合語言環境加以理解。

(3)思考:琥珀是什麼?課文講了有關琥珀的哪些內容?琥珀有何特點?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集體交流。

(1)自己拿不準的字音或不理解的詞虛心向班上任何一位同學請教,答對者給小組加分,激勵同學自學、上進的意識,增強小組榮譽感。在同學交流過程中,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2)第3個思考題,小組議答,全班交流。

(琥珀是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本文所講的琥珀裡面裹著一個蒼蠅,一個蜘蛛,而且這兩個小東西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課文主要講了根據一塊裹有蒼蠅和蜘蛛的琥珀想像這塊琥珀形成和發現的過程,並且判斷它在科學上的價值。)

(三)(電腦出示琥珀圖片)學生對照圖片,練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四)聽課文錄音,動畫顯示琥珀形成發現的過程,進一步瞭解課文內容

(五)學生複述琥珀的形成和發現的過程

(六)作業

1.熟讀課文。

2.自學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明確目標

課文寫了關於琥珀的哪些內容?哪方面內容是作者想象的?哪方面內容是對琥珀的真實描繪?(生回答)。

那麼作者想象的依據是什麼?要形成這樣的琥珀必須具備哪些條件?這是我們這節課所要探究的問題。

(二)精讀課文,深入探究

1.默讀形成過程部分思考上述兩個問題。(點選課件,出示問題)。

(l)獨立思考後小組討論。(由一人執筆把小組意思記錄下來,以便全班交流。)

(2)集體交流。

(3)學生交流過程中師相機引導板書。

(4)師生共同歸納形成的條件和想象的依據。

(第一,要有松樹、柏樹。依據是琥珀是松樹樹脂形成的。第二,炎熱的夏天正晌午。因為只有在這一時間松柏才滲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第三,蒼蠅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捱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來把它們包在裡面。)

(5)出示課件。松脂球——琥珀。直觀感受琥珀的形成。

2.科學家又是怎樣想象發現過程的?探究想象依據。

(1)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師生交流。

(2)角色朗讀此部分。

(3)小結:通過以上問題的探討,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據是什麼了嗎?

(討論後學生歸納:要想進行合理的想象,必須根據事物的特點創設情境。)

3.科學家研究這塊琥珀有何價值呢?

(l)默讀思考最後一自然段。

(2)小組討論後回答。

4.濟覽全文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並想一想本課與《黃河象》一文敘述順序有什麼不同。

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三)感情朗讀課文

1.自由練讀。

2.分角色朗讀。

(四)學生質疑問難

(五)擴充套件延伸

課文中描寫的琥珀還有可能是怎樣形成的?你是怎樣想象的?和同學交流交流。

(六)佈置作業

以《未來的××》為題,寫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

附:板書設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