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勵志學畫教案設計

來源:才華庫 1.02W

徐悲鴻勵志學畫教案設計

徐悲鴻勵志學畫教案設計

徐悲鴻勵志學畫

山東省滕州市實驗國小 張 魯

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徐悲鴻學畫的主要過程複述課文,《徐悲鴻勵志學畫》。

2、過程與方法:初步瞭解課文的寫作結構,學習給課文分段。

3、情感態度態度價觀: 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教學重點:

理清條理,並能按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歸納全文。

教學難點:

通過本文的學習,感受徐悲鴻的愛國之心,領悟他的堅定志向。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質疑匯入。

1、板書課題:徐悲鴻勵志學畫 指導個別字的寫法。

2、看了課題,你腦中有何問題?

二、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1)出示小黑板,指名讀。

(2)形近字辨析,組詞。

(3)生字描紅。

2、檢查讀書情況。

( 1)、自由讀書,做到正確、流利、初帶感情。(教育學生把書讀熟、讀透)適當講解“煮書”的古訓。

(2)、同位檢查讀書情況。

3、分段。

按老師給出的提示為文章分段。

第一段(1——3)勵志學畫的原因。

第二段(4——6)勵志學畫的經過。

第三段(7、8) 勵志學畫的結果。

三、交流預習所得,初步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1、交流收穫,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徐悲鴻勵志學畫》》。(識記的字詞、自己的理解、收集的資料------)

2、質疑並小組間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第 二 課 時

一、板書課題、質疑匯入。

1、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6課,看老師板書課題。(板書課題時故意將“勵”寫成“厲”)理解這是“嚴厲”的“厲”、“厲害”的“厲”,這裡應該是“鼓勵”的“勵”、“激勵”的“勵”。(隨手用彩色粉筆在“厲”後的空白處加上了一個“力”)

2、理解“勵志”

上節課有同學說“勵志”就是“立志”(下邊板書)那麼我們把“勵志”改為“立志”行不行?這個問題不先回答,等這節課快結束時再告訴老師好嗎?

二、問題匯入。

1、回顧上節課的問題:為什麼勵志、怎麼勵志、結果怎樣?

2、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很好,相比起來,我更相信你們的讀書能力。相信通過你們的認真閱讀,會有所感悟,有所發現的。請同學們快速瀏覽一下課文,找出相關的內容。(提示:瀏覽就是快速的看)

3、黑板出示:徐悲鴻的志向:“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齊讀)

4、質疑:為什麼徐悲鴻立下這個志向呢?請同學們默讀一下文章的第一大段,邊讀邊做記號,找出有關的話。

三、情景再現。

1、引導學生理解:用“因為------所以-------”說:因為徐悲鴻刻苦努力,得到老師的看重,所以受到外國學生的嫉妒,受到了侮辱。(讓學生理解徐悲鴻當時刻苦努力)

2、學法指導:

(1)我發現有的同學在“很不禮貌”下加了著重號,說說你為什麼加?

A、強調:外國人不禮貌除了嫉妒徐悲鴻的才能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中國極端貧窮落後,中國人在國際上沒有地位,讓人看不起。關於當時的`歷史老師讓同學們課下收集了。

B、你能把“很不禮貌”讀出來嗎?

C、你讀的僅是“不禮貌”,還不是“很不禮貌”。同位間討論一下,想想當時 外國學生是怎麼想的,什麼表情,什麼語氣,一會找個同學表演一下。

(2)、引導:那個外國學生僅僅針對的是徐悲鴻一個人說的嗎?

你作為一箇中國人,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

四、品味感悟。

1、過渡:這個外國人欺人太甚了,於是徐悲鴻立下了這個志向。(師指板書)讓我們用堅定的語氣再把這句話朗讀一遍。(生讀)徐悲鴻要讓外國人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直正的中國人”是什麼樣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們來看一下第二個大段。拿筆畫出重點的詞句來。

2、交流

(1)“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賓士,勇往直前。”

A、怎樣理解“更”

B、他具體又是如何做的呢?作者寫了幾個方面?

(2)學習:勤奮

A、抓住:每逢------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