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國小卷

來源:才華庫 1.03W

學者們一致認為人文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重塑人文精神以下是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國小卷讓大家閱讀。

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國小卷

篇一:教師講教材料

教師講教材料

——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然選擇  大口鄉引禮學校 陳靈鋼 各位老師,二十一世紀,資訊時代、知識經濟、學習型社會成為其標誌性特徵,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也成了當代國際社會教育改革的主流,成了世界各國教育競爭的著眼點。在終身學習這種思想觀念指導下,教育方式、學習方式正在經歷著一次深刻的變革,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成了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要“著眼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而要讓學生學會終身學習,教師理應率先學會終身學習並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然選擇。

一、終身學習是“潛教育”對教師的理想要求

學生時期正處於一個人的品格塑造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等都會從教師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來,並通過教師“映照”在學生的人格世界中。教師的言傳身教也毫不例外地會對學生人格的形成產生“潤物細無聲”的功效。華東交通大學母親教育研究所所長王東華先生認為習慣的培養更多的要靠“潛教育”。“潛教育”要求教育者本身的完美,本身越完美,教育孩子就越輕鬆。

二、終身學習是“人文教育”對教師的素質要求

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人文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重塑人文精神,塑造完整、健全的人格已刻不容緩。在教學中,如何挖掘、發揮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功能是各門學科教師面臨的值得探究的一個課題。以數學教師為例:教材中有許多重要的知識是我國古代數學家智慧的結晶,向學生介紹這些輝煌的成就,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民族自尊心,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如在教學“圓”時,可以向學生介紹“π”與祖沖之的“祖率”,還可以隨時相機向學生介紹

現代的楊樂、張廣厚、華羅庚、陳景潤等著名數學家的研究水平和對世界的貢獻等等。通過史料與史實的介紹,對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無疑是大有裨益的。而要做到這些,教師沒有人文意識與人文素養是行不通的。

三、終身學習是“新課程”對教師的現實要求

首先,新課程強調學科的綜合和開放,注重知識與生活的聯絡,這需要教師廣泛地閱讀,睜開眼睛看看課堂之外的“風景”。第二,新課程強調以人為本,關注生成,要求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心理需求出發,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心理髮展有所瞭解,能靈活巧妙地應對課堂即時生成的種種情況。這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智慧。第三新課程強調實踐探究,要求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自主探究,這就需要教師心中裝有豐富生動的教學情境及其相關的引導經驗。然而以上這些知識的獲得,一要靠探索,二要靠學習。面對新課程,教師需要做的準備很多,但不管做什麼樣的準備,始終離不開教師的學習。

四、終身學習是“教學相長”在資訊時代的客觀要求

當今世界已進入資訊時代,網路普及,通訊發達,資訊爆炸,在某一些方面學生所獲得的資訊先於教師或超過教師的事,是經常出現的。雖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但課堂上經常出現尷尬的“反哺”現象,不能不說是對教師威信和尊嚴的挑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為了在學生面前點燃一個知識的火花,教師本身就要吸取一個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脫離那永遠發光的知識和人類智慧的太陽。教師唯有不斷學習,才能讓“教學相長”的思想在現代教育中顯示其生命的活力。

由此可見,終身學習理應成為當今每一位骨幹教師的一種生存的理念,它是教師自身發展、專業成長的必然選擇。

篇二:教師講教材料

教師講教材料

各位尊敬的領導、親愛的老師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怎樣做一名學生最喜歡的老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用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他們只求付出不求回報。說無私吧,太老套了,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這是一種精神,支撐這種精神的就應該是這種高尚的師德吧!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對“怎樣做一名學生最喜歡的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上學生最喜歡的課,是每個教師都追求的目標,也是我所追求的目標,“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在教學中,我嘗試著、努力著做一名學生最喜歡的老師。那麼,如何成為學生最喜歡的老師呢?

我覺得,首先,一位老師要能夠象磁鐵一樣牢牢地吸引學生,靠的就是他的人格魅力。教師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第斯多惠說過“一個真正的教師指點他的學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勞動的現成的大廈,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磚的工作,同他一起建造大廈,教他建築。”大到世界觀、人生觀,小到一舉手一投足,都滲透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如果我們能以自己的人格品質吸引學生,令學生欽佩,那麼,我們的教育就已經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平時,遇到有的同學不舒服,我會把他叫到跟前,耐心詢問;有時遇到同學值日不認真,我會拿起笤帚,和他們一起掃;有的同學進步了,我會送上一句鼓勵的話語;還有,撿起學生掉在地上的鉛筆,扶起不慎摔倒的同學我看過這樣一句話:教育無小事,事事都育人。我想教師的人格魅力可能就是體現在這樣一件件小事上。

其次,是教師能夠以寬廣的胸懷博愛每一位學生。教師的愛如同陽光普照大地,如同雨露滋潤萬物,但是,愛並不意味著遷就放鬆,而是嚴而有愛,只要充滿愛,學生們一定會喜歡。我班有一位調皮,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差的學生。好幾次,上課時我提問他,他都回答不上我提的問題,為此我沒少發火,但著急教訓是沒有效果的。有一次,我把他叫到跟前,順手拿過一個凳子讓他坐下,親切地和他說起了家常話,隨即說道你將來最想做什麼?他輕聲的說了聲,不知道,我就繼續問他:那你想想你以後能做什麼吧,根據他現在的學習成績所能達到的學歷,我和他一起思考,我們說了七個工作,針對這七個工作我分別從好壞兩個方面給他做分析,當然,更多的是壞的方面,慢慢地,我發現他的眼神開始變得堅定,最後我對他說:你是一個有希望的孩子,這也是我今天對你說這些話的原因,我希望你繼續努力別再消沉。臨走時,他把凳子輕輕地放在桌子下面,還說了一聲“謝謝老師。”在以後的幾天裡,我發現他的學習、紀律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我覺得學生最關心的是教師對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願望是受老師的關心和喜愛,當我們面對學生時,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満缺點的學生時,如果能儘量發現他們的優點,然後真誠地慷慨地去讚賞他們,就會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希望和信心,鼓勵他們奮發向上。我記得一位優秀教師說過這樣一句話:打著燈籠尋找學生的優點,用顯微鏡來觀查學生的“閃光點”,儘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有展示自我的機會,滿腔熱忱地歡迎每個學生的微小進步。

教育是一種潤物無聲的漸染,不是疾風暴雨的盪滌;是一種春風化雨的感化,不是厲風嚴霜的摧殘;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發展,不是千人一面的雕琢;是一種人格、情感、意志、知識、能力等綜合因素的優化和發展,不是一架架考試機器的製造教師的人格魅力、寬容博愛以及淵博的知識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對學生的發展起著非常大的作用,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

在教師這條成長道路上,我走得艱難而心酸。我的成長源於周圍那太出色的同行們;我的成長源於領導和長輩太殷切的期望;我的成長源於孩子們太清澈的雙眼;我的成長源於第一次因為寫教案而奮戰到半夜兩點;我的成長源於第一次因為教案缺少創新成分而被扣除了

獎金;我的成長源於在第一次家長會上反覆寫了三四次才過關的發言稿;我的成長源於坐在後面聽課的家長們,第一次害怕自己不是他們心中值得信賴的好老師;我的成長源於言詞激烈的師傅,她讓我明白原來我四十分鐘的課會有一個小時也說不完的缺點;我的成長源於為了安全事故而陪我上門慰問的領導們,是他們讓我知道學校裡沒有小事件件都是大事;我的成長源於那些對教育有自己獨特見解的家長們,是他們教出了那麼棒的孩子,而不是我;我的成長源於那參加不完的基本功大賽;我的'成長源於那讓我戰戰兢兢的過關課和公開課;我的成長源於一次次的眼淚和汗水;我的成長源於一次次的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我的成長源於我相信風雨之後總會有彩虹的真諦;我的成長源於那些對公開課有狂熱愛好的同行們,是他們讓我明白,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對人生的信仰和追求。

常問自己,到底什麼才值得讚美,默默無聞還是驚天動地,現在我想,在這默默無聞的三尺講臺上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那,就是一種美。

篇三:教師讀書講座材料

教師讀書講座材料

【講座專題】談談教師怎樣進行專業閱讀

【受邀嘉賓】:常作印

【嘉賓簡介】:常作印

中學語文高階教師,全國優秀語文教師,全國中語十佳教改新星,全國中學語文優質課競賽一等獎得主,第四屆河南省十大教育新聞人物,河南省名師,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河南省教育廳課改巡迴報告團專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教學標兵,安陽市優秀專家,《教師博覽》簽約作者。先後主持省級以上課題6項,獲得省級以上教科研獎項20多項,發表文章200多篇,出版《不做庸師》等著作5部,應邀到全國各地做學術報告上百場。個人事蹟曾被《中國教師報》等十幾家報刊頭版重點報道,被媒體譽為“教改新勢力的代表人物,本土教育變革的領跑者”。

【二】常作印:談談教師怎樣進行專業閱讀

美國著名詩人狄金森有一首小詩《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 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

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

一頁跳動的詩行那樣——

把人帶向遠方。

這條路最窮的人也能走,

不必為通行稅傷神。

這是何等節儉的車,

承載著人的靈魂。

如果說天使就是傳播福音的使者,那麼書籍就是天使為人類準備的“不必為通行稅傷神”的“節儉的車”,承載著我們的靈魂到達理想的彼岸。閱讀是生命的加油站,也是精神的清洗車行。我始終認為,教師的成長是從閱讀開始的。讀書,就好比在天使的引領下不斷尋找精神的伊甸園。按照王小波的說法——除開今生今世之外,他還擁有一個更加詩意的世界。它是鬆間明月和石上清泉的朗照與靜默;它是天地空曠我獨行的愜意與自在;它是一千朵鬱金香正在隱祕盛開。

一、教師為什麼要進行專業閱讀

1、什麼是“專業閱讀”?

專業閱讀:就是基於專業發展,直接直接作用於日常的專業實踐的閱讀。專業閱讀其實就是“鑽業閱讀”。

2、教師閱讀應以專業閱讀為主

教師的閱讀形式和閱讀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但應該以專業閱讀為主。人的時間和生命是有限的,閱讀要有方向有計劃有選擇。漫無邊際的休閒式閱讀不符合專業發展的要求。世界各行業的成功人士做出大成就的年齡基本上都在35—45歲,有人把它稱為“人生事業的黃

金期”。西方有一種觀點,35歲之前,讀書應該在“博”上下功夫;35歲之後應該在“專”上下功夫。35歲之前為什麼要“博”博覽群書的過程就是在不斷選擇自己今後的主攻方向,我適合幹什麼,我能在哪一塊做出成績。35歲之後為什麼在“專”上下功夫?因為當你清楚自己發展的方向,那就應該心無旁騖的鑽下去,只有這樣才可能做出成績來。美國當代管理學家托馬斯卡林經過研究表明:“在任何一個領域裡,只要持續不斷地花6個月的時間進行閱讀、學習和研究,就可以使一個人具備高於這一領域的平均水平的知識。”

在西方成人中曾廣為流傳一條“祖魯人原則”:只要你在某個狹窄的領域內比別人知道得多,那麼你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甚至權威。進一步引申,如果在這個狹窄的領域,你做得比別人更好,那麼,你將是這個領域的最大獲利者。王安石說得好:“人之才,成於專而毀於雜。”

我國中國小的教師的閱讀太缺少真正的專業閱讀生活。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僅用5年多時間就獲得了物理、數學雙學士和物理學博士學位,並於40歲時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丁先生說:“與物理無關的事情我從來不參與。”這句話雖然有點偏激,但也說明也“專”的重要性!

3、專業閱讀是一種積極的“偷懶”

乍看起來,讀書只會更浪費時間,細一品味,才覺其實不然。如果你堅持進行專業閱讀,可以不斷增加我們的專業底蘊,提高我們的專業素質,使我們掌握更多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等要用的時候,隨時隨地信手拈來,不是節省了時間了嗎?其實,專業閱讀就是一種積極的偷懶。偷懶不是敷衍工作,而是為了更高效地工作,是對工作的一種近乎虔誠的熱衷,也應該是教師的一種生存方式。這樣的偷懶,偷來了技巧,偷來了觀點,偷來了方法,偷來了思想,偷來了習慣,也偷來了自己的進步,何樂而不為呢?

4、專業閱讀就是練內功

做教師其實就是做學問,就是從學問中感受生活的快樂,教育的幸福,人生價值的輕舞飛揚。我非常欣賞一句廣告詞:“平時注入一滴水,難是擁有太平洋。”做教師,就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電,廣積精神食糧。學生超越教師,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師太容易超越,我看則是教育的悲哀。想讓學生多讀書,教師首先應當多讀書,自覺地讀專業的書。一位教師,只有不斷地進德修業,把自己的工作和學生的成長結合起來,讓自己成為學生的表率,才能得到學生的敬重,才能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人。然而恰恰在這一問題上出現了令人尷尬的局面。很多教師教了十年二十年的書,教育教學的經驗和技能還停留在當年的那個層次和水平,用當年的技術和思想做現在的要求與質量,怎麼能不忙不累?

年輕的時候看過不少武俠小說,我知道真正的武林高手隨手而來的就是致命的絕招,因為他的內功已修煉到了最高境界。沒練好內功,一心想出絕招,出來的,都是花拳繡腿。對一個教師來說,專業閱讀就是練內功,這個功不是靠別人給的,是靠自己修煉出來的。教師不是一個僅靠熱情和勤奮就能幹好的職業,它還需要很高的專業技巧和專業智慧。對於一個教師的事業而言,最大的危機就是業不精專。所以,要讓人看“專”你,首先要進行專業閱讀,搞好專業發展。

5、教師專業閱讀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顧明遠先生說:“現代社會職業有一條鐵的規律,即只有專業化才有社會地位,才能受到社會的尊重。如果一種職業是人人可以擔任的,則在社會上是沒有地位的。”所以,職業的尊嚴,只有靠專業去贏得,上天並不會白白的恩賜。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的高速發展,經濟全球化的程序日益加快,社會對教師工作質量和效益的要求空前提高。在這一背景之下,進行以教師專業化為核心的教師教育的改革,已成為世界教育與社會發展的共同特徵。而教師專業化的前提是教師必須有高質量的專業閱讀生活,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二、怎樣進行專業閱讀?

(一)專業閱讀的“12345”

1、一個核心:

即教育教學實踐。專業閱讀應該指向教師的專業實踐這個核心,突出實用性原則。

 2、二種閱讀方式:

即鯨吞和牛嚼。鯨吞可以拓展專業的寬度;牛嚼可以增加專業的深度。讀書最大的經濟學就是牛嚼專業經典。堅持牛嚼專業經典是提升自己生命價值的有效方式。某種意義上講,翻爛一本經典,你才可能找到自己的話語權。

 3、三大結構:

理想的教師專業閱讀由三大塊構成。即:

(1)本體性知識:即學科專業知識,約佔50%左右(決定一個教師發展多高);

(2)條件性知識:即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以及職業知識,約佔30%左右,它對本體性知識的傳遞起理論支撐作用(決定一個教師能走多遠);

(3)基本的科學人文知識:即基本的科學、哲學、文學、藝術、政治、經濟、歷史等,約佔20%左右。

三大結構中,最重要的是本體性知識。遺憾的是,一些老師什麼都讀,就是不讀本體性知識的根本書籍。註定這樣的老師發展不起來。

 4、四大階段:

一個人的正常的閱讀歷史應該分四個階段:浪漫——理性——精確——融合。

(1)浪漫階段的閱讀,比較隨意,基本上僅憑興趣而為,閱讀沒有方向,沒有選擇。這是閱讀的最底層次,但也是每人都必須經歷的層次;

(2)理性階段的閱讀,開始認識到讀書不能僅憑興趣而為,開始有方向,有選擇,有計劃,讀書不再盲目。這是閱讀的第二階段。理想的狀態,此階段應該在成人之後就開始;

(3)精確階段的閱讀,開始圍繞自己的專業根本書籍,開始進行精確深入地研讀。這是閱讀的第三階段。這一階段的閱讀質量,直接決定了你的人生成就大小。

(4)融合階段的閱讀,通過閱讀,參透了教育、人生和大千世界,讀什麼書都能為悟出人生的真諦、教育的真諦。至於讀書的形式和內容在這個階段亦顯得不那麼重要。

 5、五大原則

1)、方向性原則:“目標明確”(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2)、實用性原則:“解決問題”(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3)、專業性原則:“鑽研業務”(鑽得越深,機會越多);

4)、經典性原則:“取法乎上”(與最好的專業書籍對話。讀書不在於多而在於精,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讀什麼樣的書);

5)、階梯性原則:“循序漸進”(按照閱讀科學的規律來讀)。

(二)專業閱讀重在“悟”

專業閱讀最重要的一個字,我這裡的答案是“悟”!

專業閱讀不在於你讀了多少本專業書籍,而在於你從書中悟出多少的內容。其實,在每一個教師的專業閱讀史中,總有那麼一兩本影響自己終身的專業書籍,我們可以稱為根本書籍。你從根本書籍中悟出的內容越多,對你的發展越有利!專業書籍只是引爆教育智慧核反應爐的導火索,而悟就是點火器。當然,專業閱讀還要注意與其他形式的閱讀結合起來,不能神話它的力量!

古人是把“閱”和“讀”分開來講的:讀,大致相當於我們現代人理解的“閱讀”;閱,本義是在門內考察、計算事物,後引申為包含除去讀之外的其他一切獲取資訊的方式和途徑。

讀有字之書是光合作用,讀無字之書是化學反應。李希貴先生曾通過大量的調研,得出優秀教師成長的三個“關鍵”——關鍵事件;關鍵人物;關鍵書籍.我想,作為教師,我們若時時有為別人“創造關鍵事件、推薦關鍵書籍”的意識行動,我們就有可能成為別人的“關鍵人物”。

有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貴人相助;貴人相助,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還需自己感悟”。我想,這句話不僅道出了一個人超越自我的關鍵所在,對於教師的專業閱讀和專業發展也如此,對於我們每一個人做人做事大概也同樣如此。只有經過“悟”的閱讀,才是真正有效的專業閱讀;只有經過“悟”的閱讀,才能把別人的思想玫瑰移到自己的精神園地,進而開出自己絢麗的思想玫瑰。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說:世上讀書的人很多,但大多數都是在咀嚼別人的思想,一輩子活在別人的思想當中,真正具有清醒、獨到的判斷力沒有幾個,庸眾就是這樣形成的。讀書在於讀自己,發現別人的同時,也發現自己精神的家園。人最怕的就是“心為形役”,我想在讀書的問題上,我們也要避免“心為書役”,一個人如果丟掉了自己,那讀再多的書又能有什麼用呢?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不該自負,但也不能成為被人牽著走的動物,只有學會專業閱讀,才能支撐起賴以自由呼吸和直立行走的“脊骨”,教育生命的旅程才會更加精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