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分享作文3篇

來源:才華庫 3.14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分享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分享作文3篇

分享作文 篇1

我的耐力跑不盡如人意。

耐力跑對我來說就好似一個艱難的關卡。從六年級起,我的耐力跑都是倒數,儘管我也使出了最大力氣。

於是,為了能在考試中拿到更好的成績。我決定去學游泳來代替耐力跑。這似乎容易些……

第一次游泳,按照教練約好的時間,我從家裡出發。我走在路上,心裡想著教練是個什麼樣的人?我能不能遊好?外面的風很大,我感到有些冷,縮了縮身子。

到了游泳館,先向教練打了聲招呼,便和他一起走到游泳館。在游泳館買票的時候,我聞到了濃濃的水味,那味道很陌生,我心裡有些害怕我是否會淹在水裡?

買完票,我走進更衣室,換完衣服,穿上泳褲,手裡攥著泳鏡和泳帽,走到了游泳池。做完了準備活動後,我跳入水中,水很涼,我有些發抖。教練先讓我遊一個來回,我撲到水裡,比之前更寒冷的感覺湧上心頭,心裡感到恐懼,在水中站了起來。教練問我為什麼,我只是說冷,教練回了一句讓我繼續遊。我只好遊了起來,一開始很冷,但很快就不冷了。一開始在淺水區,我還能遊得不錯,但到了深水區我就有些膽怯了。於是我停了下來,教練對我有些不滿,責令讓我遊,將我踹入了深水區。我立刻撲騰著手臂,遊了起來,儘管離對岸只有十五米的距離,但對我來說很遙遠,我好似一隻孤零零的樹葉漫無目的地在大洋中隨波逐流。

突然,教練像一隻離弦的箭一般衝了過來,教練用憤怒的語氣問我:“你來這兒是幹什麼的?”這句話,將我驚醒。我這才明白過來,我是為了自己的目標來到這兒的。

我雙腳一蹬池壁,也像離弦的箭向對岸衝去。我第一次測兩百米,便有六分十一秒。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對水越來越熟悉。每次一嗅到水的味道便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

我的成績在不斷提高:六分十一,五分三十,五分。我的成績離滿分越來越近了。

仰望星空,一輪明月正冉冉升起……

分享作文 篇2

課本要“預、做、復”。

昨天下午我引導學生針對第一單元習作進行了訓練,因為課堂上說的過程超過了預定的時間,因此有一部分同學當堂沒有完成,於是我決定第二天早上收草稿。今天早上我在批改的過程中發現絕大部分這篇習作完成很好,特別是有一篇習作構思巧妙,立意新穎,一看竟是出自一個作文水平一般的同學的筆下,我興奮不已。當時我決定一會兒一定表揚他並把他的文章當範文念一念,。

課堂上我一邊念一邊瞟了那個同學,他坐得比以往哪一天都要規矩,眼裡溢滿了驕傲。誰知我把作文一念完,下面就有同學輕聲嘀咕:“這是抄來的,《英材教程》上面的。”漸漸的,學生的議論越來越響,並把目光投向了那個同學,有的還把《英材教程》舉得高高的讓我看。那位同學低下了頭。頓時,我很生氣可又不知所措。批評?罰寫?這樣不是既傷了他的自尊又滅了他的自信?問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吧。“真是抄的嗎?”“……”“是抄的還是背下來的?”我很想給他一個臺階。“不全是抄的,用的是上面的開頭和結尾,中間的大部分是我自己寫的。”“你可以把你中間的內容給大家講講嗎?”“可以!”

聽完他的講述,我突然一下子覺得,這何嘗不是一種寫好習作的思路?這比起拿著作文題目愁眉苦臉、抓耳撓腮無從下手要強多了,這比有自己創作的'一篇語言蒼白的說白好多了。我們做任何作業不是從抄開始嗎:抄拼音字母,抄字詞,抄優美的段落,為什麼這些就可以抄,而作文就不可以?而且,仿照別人的文章內容或是運用文章中的優美此舉來寫本來就是一種提高寫作的方法,課堂上老師不是提倡可以仿照哪篇課文來寫嗎?為什麼學生自己仿照就不可以?

經過短暫的思考,我說話了:“同學們,首先,我們應該感謝他。”“啊?感謝?不是批評?”我笑了笑說“我們應該感謝他,他為我們寫好作文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當你為不知道寫什麼煩惱的時候,可以模仿這位同學的方法,看看課外書,看看和我們生活經歷相似的內容,我們是可以仿寫的。上次我們不是模仿《草蟲的村落》寫了一篇篇優美的遊歷嗎?《竊讀記》一文也告訴我們這樣做會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有幾個同學頻頻點頭。“不過,老師要強調的是,模仿不等於抄襲。完全一字不漏的抄下來,這就和做賊沒有什麼兩樣了,是一種不良行為。可以摘抄別人優美的詞句,也可以把自己要說的話仿例子去寫,只要不原文照搬就可以。當然,對自己寫的什麼要了然於心,不能機械的變化沒有了自己的感情。我相信,這種方法為那些語言蒼白的同學送來了春風。”好多同學聽到這都是一臉輕鬆了。但願他們在“抄”的過程中有所思考、有所創新,逐步盤活自己頭腦中積累的語言。

我記得蘇教版小語編委高林生講過:我們現在穿的褲子應該說式樣翻新,顏色各異,但無論褲子如何變化,始終是兩條腿,它有著自己始終不變的特徵。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學生的習作也是如此。無論怎麼教學,首先應激起學生強烈的自由表達的慾望,培養他們長時間記憶優美詞句的良好習慣。其實讓學生抄名篇名句,無非就是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儲存大量的言語形式,一旦他們遇到相似的語境就會進行傾吐。時間長了,學生頭腦中儲存的語言成了系統,有了“庫存”,就可以真正做到情動而辭發了。無論哪種習作的方法,都是老師在不斷的摸索中積累的適合自己適合自己學生的經驗,不管哪種方法,堅持了才會有結果,學生也才會有提高。我相信,對於缺少素材、語言蒼白的學生只要能夠堅持這樣“抄”,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的。

分享作文 篇3

一份快樂,如果乘於一萬,就是更大的快樂。一份悲傷如果除以一萬,就是渺小的悲傷。這就是分享的真蒂!分享是一道簡單的公式。只要你解開了,便得到了成功的喜悅。分享是一座天平,你給予他人多少,他人便回報你多少。分享是一種博愛的心境,學會了分享,就學會了生活。分享是一種思想的深度,深思的同時,你分享了朋友的痛苦。

沒有分享,便不能開闊心胸,而心胸狹隘如何能有真正的快樂?分享就象一種催化劑,有了它便可以催生出更多的幸福與快樂。通過分享自己的東西,你與他人之間的冰牆會漸漸消溶,能使人感受到分享的樂趣之大。如果什麼都不與人分享,把自己封閉在“密室”裡,個人的內心就只能是一個冰封而孤獨的空間,無法與他人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中。而每一種人生的快樂與痛苦都需要與他人分享才能讓它成為有價值的東西。

比如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如果不把它的發明公諸於世,只有他一個人知道,那人們永遠不會知道電有那麼大的用處,他的發明也就一無是處了,失去了這些新發明的意義,還有古往今來的許多科學家,如果他們不把自己的發明或研究成果公佈出來,那麼,人類社會的文明腳步就會慢許多許多。這是大的分享,往小裡說,我們日常生活中也處處存在著分享,比如老師給我們上課,就是把他們掌握的知識分享給同學們,還有像我們生活中,和同學們共同完成一件事或解一道難題,完成以後,我們會一起沉浸在分享成功的喜悅中等等。

知道了分享有這麼多的好處,我們在生活學習中就要學會分享,享受分享帶個我們的快樂,讓分享的快樂時時溫暖著我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