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怪脾氣的小烏龜》(附反思)

來源:才華庫 1.37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怪脾氣的小烏龜》(附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怪脾氣的小烏龜》(附反思)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和老師一起講述故事。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烏龜、蝸牛、請問的木偶各一個,3組圖畫

活動重點:

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能和老師一起講述故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引入,邀請幼兒觀看木偶表演。

2、情景匯入:

(1)通過木偶劇的名字“怪脾氣的小烏龜”引起幼兒觀看的興趣。老師有表情的提出問題:小烏龜為什麼是怪脾氣?

(2)通過入場須知,讓幼兒瞭解看木偶劇的時候應該怎樣做。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觀看木偶劇的`表演。

2、問題匯入:

(1)木偶劇的名字叫什麼呀?

(2)小烏龜有個什麼樣的怪脾氣呀?

(3)小烏龜要幹什麼去?他碰到了誰?(引導幼兒說出小蝸牛和小青蛙對小烏龜說的話)

(4)小烏龜發生了什麼事情?

(5)小烏龜的這個怪脾氣好不好?為什麼?

3、分組:將幼兒分成3組,由班上3位教師帶領一起講述故事。

(1)出示掛圖,請幼兒根據圖畫內容進行講述。

(2)請幼兒嘗試自己講述。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將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活動反思:

《綱要》中明確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文學作品的體驗和理解。”這一要求淡化了文學教育的工具色彩,而突出了藝術欣賞要求。兒童文學作品形象性強,內容豐富,語言生動、淺顯,非常適合幼兒的欣賞水平。其突出的功能就是培養兒童的美感和審美能力,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