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選讀知其不可而為之》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3.37W

 《〈論語〉選讀知其不可而為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通過分析重點句和完成相關練習落實文言詞句;

二、通過根據每章內容,對各章節進行歸類,及討論練習來了解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思想。

三、聯絡現實,通過“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樣的話題,來探討孔子積極入世思想的現實意義和不足。

教學重點:

理解孔子的積極入世思想

教學難點:

如何在翻譯、註解的情況下落實文言詞句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二、初讀各章

請同學範讀、齊讀、自讀、小組讀、男聲讀、女聲讀

初步熟悉課文

三、熟悉課文,概括每章內容

14.21

弒:殺

夫三子:那

以:因為

之三子告:到

可:同意

孔子循禮衛道,不敢不告。

探究:孔子去報告時為何要“沐浴而朝”?

子對此表明孔事的重視。

探究:為何反覆申說自己“不敢不告”?

小結:一方面說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責任要求自己,表現他對周禮的虔誠;另一方面也說明孔子對魯國君臣實現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沒有抱有多大希望,是明知其不可而為之。反覆申說,反映了孔子無可奈何的心情。

18.5

歌:唱歌

兮:語氣助詞

何:多麼

已:停止

殆:危險

得:能夠

探究:說說接輿歌中的弦外之音。

孔子啊,為什麼你身處亂世卻不知退隱,而非要去周遊求仕呢,真是德行衰微啊!

從“孔子下,欲與之言”可以窺見孔子怎樣的內心?

小結:一方面是孔子衛道的堅定與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體會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無奈與悲涼。

18.6

桀:jié

耦:ǒu,兩人並耕

然:對

誰以:與

易:改變

從:跟隨

與其……豈若:與其……哪裡比得上

輟:停止

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

探究:第一位隱士的回答是什麼意思?

嘲諷孔子周遊列國,忙於求仕,應該很熟悉道路情況。

第二位隱士的回答是什麼意思?

小結:現在世道動亂,政治黑暗,是不會有所作為的,你不應該再追隨孔子,而應該追隨那些隱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