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國小四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及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2.28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部編版國小四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部編版國小四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及教學反思

部編版國小四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及教學反思1

教學目標

1、學會觀察事物,體驗觀察的樂趣,並進行創作。

2、理解不同詞語有著相同的意思,並體會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3、積累節氣諺語。

教學重點

1、積累節氣諺語。

2、理解不同詞語有著相同的意思,並體會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教學難點

學會觀察事物,體驗觀察的樂趣,並進行創作。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情境匯入

同學們,葉聖陶經過細緻觀察寫出了《爬山虎的腳》。有句俗話說得好,“處處留心皆學問”,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獲得更多的樂趣。想體驗一下嗎?現在,我們來到語文園地這個版塊,就讓我們進入語文園地三,去汲取裡面的營養吧。(板書設計:語文園地)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交流平臺

同學們,學習了這一單元,你們有什麼收穫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板書:完成填空)

《蟋蟀的住宅》中蟋蟀建造住宅是作者運用了一些動詞來描寫,如:扒、搬、踏、推、鋪。作者進行了_______的觀察,才能寫得這麼準確?(出示課件2)

《爬山虎的腳》中表示時間的詞:不過幾天、後來,說明作者不但細緻觀察,還_______觀察了一段時間,把爬山虎的腳寫的這麼詳細。(出示課件3)

“那傾斜的門口,經過仔細耙掃,收拾得很平坦。這就是蟋蟀的平臺。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平坦”是作者觀察時用_______到的,“安靜”是作者用_______到的,“彈琴”是作者用_______到的。(出示課件4)

(板書設計:細緻連續眼睛看耳朵聽心想)

片段一:灰鶴在沼澤地上開舞會,它們圍成一圈,起初用兩條長腿蹦高,後來越跳越上勁:索性大跳特跳起來了。那奇形怪狀的花步子,真能把人笑死!轉圈呀,躥跳呀,打矮步呀——活像踩著高蹺跳俄羅斯舞!

片段二:街上出現了一些大蒼蠅,他們身上藍裡透綠、閃著金光、它們跟秋天一樣,一副沒睡醒的樣子。它們還不會飛,只能勉勉強強用它們的細腿在牆壁上爬搖搖晃晃的。

片段三:叩頭蟲在表演它那暈頭轉向的把戲——把它仰面朝天放著,它就把頭吧嗒一點,蹦個高兒,在空中翻個跟頭,一直落在地上,站的好好的。

以上片段均選自法布林的《森林報》。

這都是作者認真觀察才寫出來的。通過這些句子的學習,讓我們知道了,首先,要想把文章寫具體、寫準確必須進行認真觀察;接著,要想寫出事物的變化,還要連續觀察一段時間;最後知道了觀察時要動用多種感官,如:用眼看、用耳聽、用鼻子聞、用舌頭長和用心想等。

2、詞句段運用

(1)把下面的字組詞,體會相同事物的不同說法。(出示課件5)

A、大聲朗詞語。

狗窩鳥窩鳥巢豬圈豬棚馬廄馬棚魚塘

B、思考並說一說它們的用法相同嗎。

兩個詞語的意思是一樣的。如:“馬圈”“馬棚”。一個詞還有另一種說法。我們寫作時要注意。

(2)比較每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出示課件6)

A、讀句子,理解加點詞語的意思,體會每組句子意思的不同。

B、理解加上“逐漸”“最多”的不同含義。

師:一個句子加上不同的詞含義含義也不相同。

逐漸:在第二句寫出了爬山虎的腳是一點兒一點兒變成灰色的,使句子更加具體。

最多:表示程度,在第二句中寫出了蟋蟀住宅的深度。

師總結:通過比較,我們發現,一些句子加上某些限定的詞語更加準確表達意思。

(板書:有些詞語會使句子意思更加準確)

3、日積月累。(出示課件7)

(1)朗讀諺語。

(2)解釋諺語的含義。

(3)學生讀讀背背

(4)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諺語。

(板書設計:表示節氣的諺語)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知道了觀察的方法,明白了有些詞語還有另一種說法,一個句子加上一個詞語表達更加準確、具體,還學習了一些諺語,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部編版國小四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及教學反思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細緻觀察,把事物寫具體、生動的。

2.知道常見動物“家”的稱謂。

3.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4.積累有關秋天的諺語。

【過程與方法】

熟讀成誦,辨析領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常見動物“家”的稱謂,理解體會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積累有關秋天的諺語。

難點:培養如何通過細緻觀察把事物寫具體、生動的習慣。

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蒐集有關秋天的諺語。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出示文中語句,讀通,讀懂。

2.分角色進行對話朗讀,發現作者描寫的細膩之處。

3.思考:作者為何能把爬山虎、蟋蟀以及它的住址寫得這麼細緻、具體?

4.讀文中旁批的話。

5.在此基礎上要求聯絡自己的'習作情況,想想有什麼好的經驗。

二、詞句段運用

(一)連一連,為下面的動物找到家。

1.出示文中上下兩組字,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廄”的字音。

2.讀完後告訴學生動物的家的稱謂,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3.生自己連一連。

4.教師訂正。

(二)讀下面兩組句子,注意加點詞的詞語,體會每組句子意思的不同。

1.教師出示例句,學生自由讀。

2.分角色進行對話朗讀

3.比較一下每組裡前後兩句都有什麼變化,體會加點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不同。

4.師生交流,體會不同。

5.小結:這二組句子,每組裡的兩個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組裡的第二個句子表達的語義更準確一些。我們平時閱讀文章與說話時,要注意這樣的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6.請學生說說類似的例子。

三、日積月累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中的語句,要求讀正確。

2.指名學生讀語句,糾正字音。

3.你發現這些句子有什麼特點?

4.交流自己對這幾句話的理解。

立了秋,把扇丟:指立秋後,氣溫降低,炎熱的天氣就會逐漸涼下來。

二八月,亂穿衣:形容初春和初秋時人們亂穿衣服的情況。

夏雨少,秋霜早:指夏季降水少的話,秋天打霜會到的早。

八月裡來雁門開,雁兒腳上帶霜來:到了農曆八月,大雁就要開始南飛遷徙,大雁一旦南飛,就要下霜了。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到了秋天,每下一次雨就要注意保暖,加衣服,直到冬天穿上棉襖。

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指北方一些地區,農曆八九月很暖和,十月裡還像春天一樣溫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