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的恐龍教學反思怎麼寫

來源:才華庫 1.93W

消失了的恐龍是教科版國小科學六年級裡面的課文,大家是否有學過的呢,消失了的恐龍教學反思怎麼寫的呢,歡迎大家閱讀。一起來看看。

消失了的恐龍教學反思怎麼寫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進入國小高年級科學課的探究學習。經過3年多的鋪墊,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科學素養,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瞭解,並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電腦操作技能也相對成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採用“E學習”的方式,能豐富學習資源,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通過完成老師下達的任務單,在豐富的活動中引導學生了解化石的起源,並通過模擬挖掘過程,培養學生的推測能力,瞭解化石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學習環境描述】

1.在網路環境下,以人手一臺平板電腦為學習終端,輔以智動課堂教學平臺,形成優良的教學環境。

2.開發和利用平板電腦自帶的各種軟體和功能,如,視訊播放等軟體,幫助學生合理利用資訊科技有效開展探究學習。

3.圍繞“消失了的恐龍”資源主題,形成豐富的學習資源包。

【教學重點】

通過考古培養學生的想象和推測能力。

【教學目標】

目標1:知道形形色色的恐龍是人類通過研究恐龍化石作出的推測。

目標2:以不同的方式讓學生認識考古。

目標3:通過考古培養學生的想象和推測能力。

目標4:培養不怕權威、勇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堅持到底、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教學過程】

一、瞭解化石的起源

1.出示一組化石圖片和其他動物資料,讓學生對比推測具有這樣牙齒和卵的動物具有什麼樣的特徵。(出示任務單,下發資料。)

2.交流。(學生根據學習包的內容進行研究)

3.小結:根據我們對這個動物的牙和卵的資料分析,我們發現它是個怎樣的動物啊?(體型龐大、食肉的)而且是一種卵生動物。(板書:卵生)

媒體的運用:利用智動課堂下發一個學習包,這個學習包包含動物牙齒和蛋的圖片,配以相應的資料,讓學生自主學習,對比推測,發現這是一種從未見過的巨型動物。

二、瞭解化石挖掘過程,並模擬考古,認識恐龍的特徵和習性

1.什麼樣的動物符合體型大、食肉的、卵生等條件呢?(恐龍)

2.視訊:恐龍被發現的過程。

3.從這一刻開始,一種叫做禽龍的新的動物慢慢地進入科學家的視野。又經過了幾十年,科學家把這一類動物給他一個統一的名稱就叫做恐龍。(板書:恐龍)

4.思考交流:

(1)恐龍的發現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2)在曼特爾身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5.過渡:恐龍化石的發現經歷了重重艱辛,但是也正是由於這些科學家們,他們不斷地研究、挖掘、發現,使得已經從我們視野消失了幾百萬年的恐龍又回到了我們的視野。(板書:消失了的)

6.這些化石的發現,到目前為止都有賴於一項工作叫考古。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考古到底是怎麼回事!(出示任務單,下發資料)

7.交流:通過學習,你們知道了什麼?

8.小結。

9.過渡: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來一次考古?今天老師就帶大家體驗一次迷你小考古。可是,雖然是模擬考古,但我們也要做得有模有樣的。那麼,科學家們是怎樣進行考古的呢?

10.觀看視訊。

11.(出示任務單)模擬考古活動。

12.小組交流。

13.小結:剛才,我們模擬了考古,並嘗試根據不同的骨骼,推測不同的動物。現在老師想考驗考驗大家,願不願意接受挑戰。這裡有科學家挖到的'一組恐龍骨骼的資訊,請你根據這些資訊推測,它屬於哪類動物。(即時測驗)

媒體的運用:利用智動課堂,下發視訊資料,瞭解恐龍被發現的過程,滲透科學史的教育。同時向學生下發考古學習包,讓孩子瞭解考古併為下面的活動鋪墊。為每個小組提供一個考古現場,並利用平臺將模擬結果――拼裝的動物骨骼展示出來,將學科與技術有效結合。讓學生通過模擬了考古,根據不同的骨骼,推測不同的動物,培養推測和想象能力。再者,有了前面的鋪墊,再利用平臺的即時測驗,讓孩子根據恐龍資料及今天所學本領,推測生活習性,培養推測能力。

三、總結

1.不僅僅是這兩種恐龍,科學家對收集的化石進行資料測量,推測、想象恐龍的特徵,還想方設法將恐龍化石還原成完整的恐龍骨架。(Flash播放)並且,在此基礎上,由雕塑師合理想象恐龍的樣子,加上肌肉和面板,勾畫出今天我們看到的形形色色的恐龍。

2.同學們,老師這還有一些網址,大家可以課後再去深入瞭解一下。

媒體的運用:以恐龍的相關主題網址作為本課的總結,是讓學生在課堂的基礎上,能利用豐富的網路資源充實自己,以此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教學反思

一、依據化石圖片,捲入推理過程,瞭解化石的起源

對於恐龍這種早已滅絕的動物,人類主要是通過對化石的研究來推測的。因此,我直接以蛋的化石和牙齒的化石作為匯入,通過指導學生蒐集化石的相關資訊,對照現今動物牙齒和蛋的資料,來推測這是一種體型龐大的、食肉的卵生動物。那什麼樣的動物符合這種特徵呢?由此引出曼特爾發現恐龍化石的過程,並在故事中設定疑問,讓學生換位思考:“如果是你的話,你會怎麼辦?”從而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使學生明白科學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科學假說需要證據來證實。同時又讓學生相信真理最終會戰勝謬論,使學生受到很好的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的教育。

二、以不同的方式認識考古,模擬考古,從而推測恐龍的特徵和習性

學生在以不同的方式認識考古,並經歷了模擬考古這個過

程,根據挖掘出不同的骨骼,推測不同的動物,不僅培養了學生推測和想象的能力,而且意識到人類關於恐龍的認識,就是科學家從恐龍留下的化石,並按照一定的科學手段、技術推斷出來的,而非主觀臆測。所以,用事實說話很重要。但我們現在看到的形形色色的恐龍卻是雕塑師在科學家還原的骨架的基礎上合理想象恐龍的樣子,加上面板和肌肉製作出來的,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恐龍的認知更接近事實。

三、括展延伸

網路技術的發達也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便利,所以,最後我以恐龍的專題網站作為結束。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讓學生提高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才不至於使學生陷入混亂。但這是有前提的,必須是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再把學生引向一個更廣闊的天地,以此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