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歸去》教學反思範文

來源:才華庫 2.36W

《我心歸去》是“月是故鄉明”板快下的一篇思鄉散文,都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兩個作者都因為各種原因而離開家鄉,對懷著對家鄉深厚的愛。老舍從生活小處著手,從自然的一草一木入手,表達了對北平近乎母親般的愛。而韓少功從在異鄉的感受入手錶達了他對故鄉主題的定義,把思鄉之情上升到新的高度。

《我心歸去》教學反思範文

在學習《我心歸去》之前讓學生作了較充分的預習工作,讓他們不停地朗讀。這點在上課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自己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總體有如下幾點:

1、在文章的脈絡把握上還是比較有條理。從作者在異鄉的物質條件入手,讓學生歸納特點,大多都能用“豪華”、“奢侈”來表達,到在故鄉的心理感受“激動”、“親切”、“讓人回望”,學生能很好的掌握。

2、問題的穿插上比較恰當。故鄉在作者的描繪中是“貧瘠髒亂”但還是讓人熱淚盈眶。我讓學生(在外地居住多年的)思考“想到故鄉時最會想到什麼?”,“想到家裡的這些你內心的感受是什麼?”一般的回答都是“爸媽做的飯菜,家裡舒服溫暖的床”,“感覺溫暖親切”從而引申到作者想到的又是什麼。故鄉的.“小徑,月夜,月夜下的草坡,不能回家的小羊和立在田頭的犁頭”,這樣就使學生理解作者寫文章時的情感,也為作文指導有所滲透。

3、化複雜為簡單做得比較好。在問到“為什麼”聽到舒博特明明不是思鄉的曲子而淚流滿面時,我舉了杜甫的“感時花濺累,恨別鳥驚心”,因為主觀色彩從而使物皆著主觀情感,讓學生很好地理解了王國維的“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儘管是有進步,但存在的問題很多有:

1、速度有點快,對於故鄉在作者心中感受有點過快。或許我把學生想地過好,自己心情激動,影響了教學效果。

2、問題的銜接很不好,課前給他們聽費翔的《故鄉的雲》,並沒有任何作用。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應是最大程度上為教學服務,如果單從吸引學生,為了使用而使用就失去了它的價值,今後應以此為鑑。

3、學生的參與程度不高,能與老師與文字對話的就寥寥無幾。這就意味著自己課堂引導方面很不夠,這將是自己今後自我提升最主要的一點。

教學質量的提高與否更在於自己投入時間的多少。越來越感覺教學是一種心靈的提升,每節課都能給我帶來巨大的收穫。只要用心,課堂會是精彩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