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氣雨衣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23W

教學目標

充氣雨衣教學設計

1、會認14個字。

2、學習默讀課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進。

教學重點

識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默讀課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 表演法 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與內容設計

一、激趣匯入

1、同學們,今天的天氣怎樣?下雨時,需要帶什麼雨具?(雨衣、雨傘)

2、你穿過雨衣嗎?穿著雨衣在雨中走有過什麼樣的感受?(腳上和褲腿上容易被雨淋溼溼,很不舒服。)

3、雨水總是會順著雨衣的下襬流到褲腿上。你們想過怎樣解決個問題嗎?有一個叫小林的孩子,就動腦動手想了一個好辦法。

板書課題《充氣雨衣》。學習生字充,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氣?

4、課文中說的充氣雨衣是什麼樣的呢?

二、看圖,教師範讀課文

1、聽老師讀課文,在聽的時候,要拿出筆標上自然段的序號,聽準字音,思考:充氣雨衣是誰發明的呢?

2、你知道了是誰發明了嗎?他發明的過程很有意思,我們還是自己認真去讀讀課文,瞭解瞭解他發明充氣雨衣的過程吧。

三、初讀課文,識字

1、自學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⑴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隨文識字。

⑵讀詞語。

⑶遊戲識字:看字讀拼音;開火車擴詞遊戲;

⑷出示本課生字組成的新詞,先認讀,再用喜歡的顏色在文中塗出。

⑸交流識字方法,說說自己是用什麼辦法記住生字的。

四、再讀課文,讀通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可以先自己讀一遍,再和你的同桌比一比。

2、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評價。

相機教學多音字:縫和假。

五、品讀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小林遇到幾次難題,畫出有關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讓雨水流到褲腿上了。

②怎樣才能解決這個難題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導學生這個難題指什麼?把它代進去讀一讀。一直說明什麼?表示什麼意思?解決了這幾個問題學生的朗讀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這樣的雨衣怎麼疊起來呢?

2、小林發明的靈感來自哪裡?讀讀有關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剛過膝蓋,雨水順著雨衣的下襬流到褲腿上,被風一吹,冷極了。

②隨著優美的樂曲,小演員們旋轉起來,五顏六色的裙子徐徐張開,就像一把把花傘。在小林的眼中,花傘漸漸模糊變成了下襬張開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開始吹氣,疊起來的救生圈漸漸變成了圓環形的塑料氣囊。

④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夠充氣的塑料環代替鐵絲圈,不就能疊起來了嗎?

3、小林想到了用塑料環代替鐵絲圈後,是怎樣做的呢?我們來讀讀下面的句子。

他沒心思游泳了,換好衣服就往家跑。回到家裡,小林剪下救生圈的氣門兒,買了塑料膜,又請塑料加工店的叔叔幫忙壓成一個氣囊。氣囊吹起來,和充了氣的自行車內胎差不多。爸爸幫著小林把氣囊粘在雨衣的下襬裡面。充氣雨衣做好了。

4、讀讀誇獎的句子。

嘿!別提多棒了!

5、在兒童用品展覽會上,大家會怎樣稱讚這件充氣雨衣呢?

六、積累運用

1、複述充氣雨衣發明的過程。

2、日常生活中你遇到過用品給你帶來不便的事嗎?

3、你從充氣雨衣的發明得到了什麼啟示?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想法嗎?

激勵語:只要你們善於觀察,勤于思考,親自動手實踐,一定會解決這些生活中的.問題,成為像小林一樣的了不起的小發明家。老師等著使用你們發明的新產品,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課後練習】

複習我會認的生字。

【板書設計】

16、充氣雨衣

我會認:充 膝 聯 旋 暑 泳 囊

剪 膜 胎 差 粘 嘿 棒

善於觀察,勤于思考,親自動手實踐

教學反思

由於本文具有科普性和略讀的特點,教學中,我能把握的一個主方向是,這是一篇語文教學的文字,而非科普材料,因此應竭力克服科學課的影子,突出語文性。教學時我注重學生的自讀自悟,探究相關問題,重點抓住一個主問題:小林遇到幾個難題,是怎麼解決的?,引導學生默讀和快速閱讀,再通過小組內交流:充氣雨衣是怎樣發明?,通過朗讀和交流感悟小林愛思考的道德品質和勤實踐的人文素養,最後以從你喜歡小林嗎?為什麼 日常生活中你覺得哪些生活用品需要改進的嗎?這一環節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本文較長,由於長句較多,我把課文只設計了一個課時,知識點過多,因此學生讀起來有些困難,給學生讀文時間少,因此我想有些環節,如:小林是怎麼解決困難的,花的時間不需要太長,應該讓學生多讀書,達到自讀自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