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三位數乘以兩位數》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41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第四單元《三位數乘以兩位數》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第四單元《三位數乘以兩位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根據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推出並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探索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及簡便寫法,進一步認識0在乘法運算中的特殊性。

3、通過舊知到新知的遷移,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絡,培養遷移類推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4、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激發探索計算方法。

[教後反思:從學生的學習狀態來看,本節課的知識目標定得太高,不應該把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一般情況及特殊情況全拿到一節課上來研究,還是遵循教材的編排分成兩課時合適。]

 教學重點:探索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並掌握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探究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寫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筆算: 645×6 66×30 8×205 7×460

[設計意圖:本節新知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等舊知的基礎之上,喚起學生的舊知可有效遷移到新知的探究中。新知的探究包括多種情況(因數沒有0的,因數末尾有0的,因數中間有0的),這與學生已有的舊知恰恰是相“匹配”的,因此複習時我有意選擇了幾種不同的情況,為新知的出爐鋪路搭橋。]

[教後反思:課前設計複習題重點考慮的是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所有情況,並沒有顧及所用時間的長短。誰知看了視訊,發現這段竟用了10分鐘之久,原來學生卡在了口算上,他們的乘法口訣及20以內的口算加法不夠熟練,筆算方法倒是掌握得還不錯。]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有關筆算乘法的知識。

二、探究新知

(一)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一般情況

1、出示例1:李叔叔從某城市乘火車去北京用了12小時,火車每小時行145千米。該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設計意圖:原本想複習之後直接出示一道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習題讓學生嘗試完成,可考慮到這樣做違背了新課標提倡的“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教學計算”,恐成了純粹的為計算而計算的教學,猶豫再三還是決定藉助書中的情境引出本節所要探究的內容。]

(1)學生口列算式,師追問為什麼這樣列式。

[設計意圖:解決問題重在理解題意,弄清條件間的關係。經常追問學生“為什麼這樣列式,”可使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2)筆算

師:這兩個數相乘的積是多少,你能筆算出來嗎?先試試吧!

學生嘗試,師巡視挑選有代表性的做法之後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獨立嘗試,教師不僅可以檢測出學生運用舊知解決新知的能力而且利於發現學生的困惑,從而為下一步的交流提供充分的教學資源。]

[教後反思:正如事先預設的一樣,學生模仿之前的筆算方法較輕鬆地完成了。只是張煥卓別出心裁用了這樣一種方法:

145 60

×12 +48

1740 +12

1740

他解釋道:12×5=60,12×4=48,12×1=12,不過一定要注意這三個數應該這樣對齊(見上右)。

學生的思維有時很獨特,不得不令人佩服。]

2、練習:課本47頁做一做最後一豎排的兩道題

兩大組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師挑選典型做法全班交流。

[教後反思:受數字大的影響,學生還是在口算部分耽誤了不少時間,用時10分鐘。建議減少數字,把重點放在檢測學生的.計算方法上。]

(二)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情況

出示:360×25 107×90

學生嘗試,師挑選代表性的做法全班交流,突出因數末尾有0和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計算方法,即:

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兩個因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寫幾個0。

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因為一個因數中間的0與另一個因數相乘得0,所以直接加上個位進上來的數,寫在相應數位上,再繼續乘下去。

[設計意圖:這兩種型別是非常容易錯的,放手讓學生嘗試,教師就有充分發現學生思維障礙的機會,可以更好地“對症下藥”。]

[教後反思:此環節“糾纏”了很長時間(具體見下面的教學反思部分),這出乎我的意料。是學生舊知不紮實?還是運用舊知遷移新知的能力不行?畢竟遷移也是要方法的。]

練習;

182×47 250×60 224×30 304×15

[設計意圖:把三種情況混合在一起讓學生練習,對於他們筆算的熟練度及靈活度都是一個很好地訓練。]

三、課堂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談收穫。

[設計意圖:回顧本節所學內容,有利於培養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和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