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教學設計模板

來源:才華庫 2.27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推敲教學設計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敲教學設計模板

推敲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能講出這個故事。

2、學會14個生字,其中綠線中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瞭解故事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嚴隸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嚴隸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

教學設計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師做“推”與“敲”的動作,生猜詞語。

師板書這兩個字。問:這兩個字連在一起,成為一個詞語以後是什麼意思呢?

生答。

師:推敲就是斟酌文字的意思。

“推敲”一詞的由來還蘊藏著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推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複習情況

1、生字詞

第一組:賈島、和尚(點身份:和尚,)

第二組:韓愈(點身份:京兆尹(首都的市長))、儀仗隊(圖片加註釋)

第三組:門閂(附圖片)

第四組:簇擁、避讓、莽撞、寬恕

第五組:斟酌、推敲、妥帖、恰當(讓學生髮現前後兩詞是近義詞

2、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賈島寫了一首詩,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詩裡一個字眼,不巧撞上了韓愈的儀仗隊,韓愈幫他解決了難題。

師:你能用幾個詞語概括一下嗎?板書:即興寫詩——斟酌文字——韓愈解疑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看來大家對斟酌“推”字和“敲”字這部分很感興趣,現在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賈島和韓愈分別是怎麼斟酌“推敲”的?為什麼賈島衝撞了韓愈,韓愈不怪他,還幫他斟酌用哪個字好?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然後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1、自主學習

2、合作探究

四、精講點撥

1、賈島是怎麼斟酌“推敲”的?

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作者推門、敲門的動作,不知不覺進了長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這個樣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1)什麼是吟哦?那賈島吟哦什麼呢?(僧推……,僧敲……)

(2)讓我們學著賈島的樣子一起來做一做。(師生共同邊吟詩,邊做動作)

(3)看到賈島這個樣子,大街上的人們會說些什麼?

(4)用一個詞形容此時的賈島你會用什麼詞。(專心致志全神貫注旁若無人……渾然忘我、如痴如醉、鍥而不捨、嚴肅認真)

(5)指名朗讀,看看誰能通過朗讀再現當時的情景,讓我們看到一個為了斟酌一個字眼如痴如醉的賈島。

2、韓愈是怎樣斟酌“推敲”的?

過了一會兒,他對賈島說:“……讀起來也響亮些。”

師:賈島想了一路還猶豫不決,韓愈想了一會就有結果,他說的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也來斟酌一下這兩個字。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用“推”:給人的感覺是:……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用“敲”:給人的感覺是:

生分別發表意見,小結:是啊!還是用敲字更巧妙。

師:誰來當一當韓愈,說給賈島聽一聽。指名回讀韓愈的話

3、釋疑:韓愈為什麼不怪罪賈島,反而幫忙斟酌呢?

學生髮表自己見解。引導抓住“韓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便很有興致地思索起來。”弄明白原因是韓愈作為一名著名的詩人對斟詞酌句很有興趣。

4、出示:賈島、韓愈斟詞酌句的資料

韓愈:韓愈也是唐朝的著名詩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寫的詩文在當時影響很大。他是一位語言巨匠。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為成語流傳至今。

賈島:著名的苦吟詩人。苦苦地思索吟詩的詩人。為詩藝灑盡心血,幾至忘我。“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他也因此錘鍊出許多詩歌精品。後代詩人中甚至有人對他的畫像及詩集焚香禮拜,侍之如神。

5、總結:通過這段資料你發現他們兩人雖然身份懸殊,但卻有一個共同的愛好——斟酌詞句。

共同的愛好使他們演繹了一段文壇千古佳話。正是因為這一段佳話,後來,人們把寫詩和作文時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古往今來,人們念念不忘;賈島、韓愈的人格魅力影響一代又一代人,茶前飯後,人們津津樂道,推敲的故事千古傳誦,從而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我們要感謝“推敲”——是“推敲”,再現了文壇的一段千古佳話;是“推敲”,讓我們走進了“苦吟詩人”賈島;是“推敲”,讓我們感受到了祖國語言文字的奇妙和無窮魅力。

6、啟示:學了推敲這篇課文,你從他們身上讀懂了什麼?

——學習賈島認真嚴謹的創作態度、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能虛心受教。板書:嚴肅認真

——我們在寫詩和作文時,要反覆比較,多加斟酌,使所用字詞更加準確、傳神。

——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五、拓展提高

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都像賈島那樣,做學問態度認真,文學作品追求完美。你還知道有關推敲的故事嗎?——春風又綠江南岸

六、作業:

蒐集其他推敲文字的故事,用簡要的文字把故事的梗概記下來。

推敲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講出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會用“即使……也……造句”。

4、瞭解故事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瞭解故事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

三、教學時間:二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推”學生做做推的動作;板書“敲”做做敲的動作。這兩個字都是表示動作的字。

2、合在一起成為一個詞以後表示什麼意思呢?

3、今天我們學習(板書11)11推敲。

4、指名。

5、朗讀課題。齊讀課題。初讀課文。

6、自讀課文一遍。

7、各小組各請一名同。

8、學讀一遍課文。

9、其他同。

10、學注意聽他有沒有讀錯的地方。

11、有的話等他讀完後讓他糾正。

12、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講讀課文第一段。

13、讀第一段。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14、齊讀第一段。

二、講讀第二段。

1、講讀第二自然段。

a、讀第二自然段。

b、說說知道了什麼。體會“摸”的意思。

c、看P57圖理解“皎潔”。

d、指名。

e、指導朗讀。

f、小結板書:深夜訪友。

留詩相贈。

2、講讀第三自然段。

a、理解“吟哦”、“妥帖”。

b、自讀第三自然段。

c、結合看P55圖。

d、自己做做賈島的樣子。

e、指名。

f、指導朗讀。

g、小結板書:反覆吟哦。

推敲進城。

3、講讀第四~六自然段。

a、指讀第四自然段。

b、說說課文中為什麼用了竟然?

c、思考賈島為什麼不像其他的人一樣避讓?練習用“因為……所以……”說說。

d、分角色朗讀第五、六自然段。

e、小結板書:衝撞儀仗,請求寬恕。

4、講讀第七自然段。

a、你認為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為什麼?

b、指讀第七自然段。聽聽韓愈的'意見。

c、小結板書:韓愈決定敲字更妙。

三、齊讀第三段。

四、小結板書。板書:發生、發展、結局、高潮。

五、作業:複述課文,任選一題。

1、第七自然段中“賈島就把自己寫詩的事告訴了韓愈”現在請你代賈島說一說。

2、過了一段時間賈島遇到了他的朋友李凝,18、現在請你代賈島把這次的奇遇告訴李凝。

附板書:11推敲

訪友未遇,留詩相贈(發生)

反覆吟哦,推敲進城(發展)

衝撞儀仗,請求寬恕(高潮)

韓愈決定,敲字更妙(結局)

推敲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並能講出這個故事。

2、學會14個生字。綠線中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3、會用“即使……也……”造句。

4、瞭解事情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認真嚴肅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

教學重點:

瞭解故事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

教學難點:

指導用“即使……也……”造句。

媒體設計:投影片、錄音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能讀通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1、讀好句子,讀通課文。

教學過程:

一、出示詩句,匯入新課。

1、映示圖畫。師述: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一個和尚的敲門聲打破了夜的靜謐,驚醒了棲息在池邊樹上的小鳥。這便是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所描繪的情景。

2、映示: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1)指名讀詩句,注意讀準字音。

(2)說說詩句的意思。

3、同學們通過預習,一定知道這句詩是誰寫的吧?

4、映示全詩,師範讀,學生齊讀:

5、簡介賈島: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讀輕聲。

(2)師述:賈島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早年曾因家境貧寒,出家做過和尚,後因韓愈欣賞他的詩才而還俗。他作詩的態度非常嚴肅認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稱為“苦吟詩人”。

(3)卡片出示並理解帶點詞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題目是“推敲”。

7、學生做一做“推”和“敲”兩個動作,體會一下不同點。

二、聽課文的朗讀錄音,邊聽邊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三、輕聲自讀課文兩至三遍,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2、藉助字(詞)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皎潔幽居即興妥帖吟哦簇擁斟酌寬恕莽撞推敲猶豫不決

四、檢查自讀效果。

1、抽讀生字卡片,注意區分平舌音、翹舌音以及前鼻音、後鼻音。

2、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和尚恰當差人李凝

3、認讀生字詞或新詞(映示):

皎潔妥帖朝愈簇擁寬恕門閂莽撞

避讓響亮沉睡推敲家境貧寒夜深人靜

4、指導讀好下列長句:

一天,賈島去長安城郊外拜訪一個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興寫成的那首小詩,覺得“島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的“推”字用得不夠妥帖,或許改用“敲”字更恰當些。

月夜訪友,即使友人家門沒有閂,也不能莽撞推門,敲門表明你是一個懂得禮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結合上下文說說有關詞語的意思。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瞭解故事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做學問的認真態度和刻苦鑽研的精神。

教學重點:

瞭解故事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聽寫下列詞語:皎潔推敲斟酌妥帖

2、填空:

()有個詩人叫(),早年因(),出家當了和尚。

二、導讀課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圖畫,說說圖意:

寧靜的夜晚,一輪明月掛在空中。賈島來到友人家門前,輕輕叩響了朋友家的門。敲門聲驚醒了正在池邊樹上沉睡的小鳥。

2、這景色多美啊!讀讀課文,看看哪句話是描寫這幅圖的,用“”畫出來。

映示並指導朗讀這句話。

3、自由朗讀,說說讀懂了什麼?(賈島和李凝是好朋友)

4、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賈島和朋友李凝的友誼非同一般?

5、理解重點句:

映示: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讀句子,說說這句話什麼意思。

(2)結合句子選擇“摸”的義項:a、用手接觸一下(物體)或接觸後輕輕移動(動作演示);b、用手探取(動作演示在課桌內摸東西);c、試著瞭解,試著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細);d、在黑暗中行動,在認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導讀好這句話。

6、出卡片出示重點詞語:夜深人靜月光皎潔

(1)學生展開想象,再看投影,體會當時環境之幽靜、迷人。

(2)指導朗讀。

7、指導朗讀這一自然段:自由練讀,指名朗讀,齊讀。

8、小結:賈島深夜訪友,以詩相贈。這是故事的發生。

板書:發生深夜訪友以詩相贈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圖畫,說說圖意:圖上畫了誰?他正在幹什麼?

2、指名讀課文,思考:賈島騎著毛驢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分別用“--”和“”畫出有關的句子)

3、學生交流。

4、“妥帖”是什麼意思?你能從這段中找出它的近義詞嗎?(恰當)還有哪些詞意思跟它相近?(合適適宜適當等)給“或許”找個近義詞。

5、比較分析:

賈島騎著毛驢進了長安城。

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覺進了長安城。

(1)指名朗讀。說說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哪句好,好在哪裡?學生試做動作。

(2)指導朗讀,讀出賈島此時那種如痴如醉的樣子。

6、自由練讀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讀,齊讀。

7、小結:賈島反覆斟酌“推敲”二字,這是故事的發展。

板書:發展一字斟酌反覆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讀思考:賈島是怎樣闖進韓愈的儀仗隊的?畫出賈島和行人在韓愈的儀仗隊“迎面而來”時的不同表現,想想這說明了什麼?

2、學生交流。

3、指導朗讀韓愈和賈島的對話。

(1)練讀:韓愈的話要讀出責問的語氣,賈島的話要讀出誠懇、請求原諒的語氣。

(2)分角色朗讀。

4、小結:賈島不知學覺間衝撞了韓愈的儀仗隊,請求寬恕。故事進入了高潮。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讀,思考:這主要寫了什麼?

2、學生交流。

3、“猶豫不決”什麼意思?聯絡上文,說說哪些句子具體地寫出了賈島“猶豫不決”?

4、韓愈是怎樣幫賈島改詩的?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5、映示:韓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便很有興致地思索起來。

(1)指名讀。

(2)給“思索”找近義詞。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換成“思考”?為什麼?

6、映示韓愈說的話。

(1)指名朗讀。

(2)說說“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賈島是怎麼知道“鳥宿池邊樹”的?(引導學生體會“敲”字是真實地寫出了他當時的做法)

7、指導表情朗讀這一段。

8、小結:韓愈認為用“敲”字好,賈島表示贊同。這是故事的結局。

板書:結局韓愈表態賈島贊同

第八自然段

1、過渡:同學們,讀了這個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這個詞語的由來。什麼叫“推敲”呢?

2、齊讀第八自然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