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衛戰公開課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2.87W

教學目標:

大江保衛戰公開課教學設計

1、做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3、培養和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大江保衛戰》。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能圍繞課題來談談嗎?

理解課題:“大江”指長江,“戰”是戰鬥的意思,“大江保衛戰”就是指為了保衛長江的安全而進行的戰鬥。

既然是戰鬥,就有敵我雙方,我知道我方是人民群眾和人名子弟兵,敵方是肆虐的洪水。

戰鬥的起因是:1998年的夏天,長江流域出現了特大洪水,滔滔洪水肆無忌憚地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面對洪魔的挑戰,軍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打響了大江保衛戰.

戰鬥的結果是:保住了長江大堤,我們的人名子弟兵和人民群眾取得了勝利。

3、同學們談得真好!那麼,這是一場( )的大江保衛戰呢?

【出示填空:這真是一場( )的大江保衛戰!】這節課我們就將圍繞這個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新課:

1、學習畫面之一:大堤搶險

(1)首先讓我們跟隨作者的鏡頭來到賽城湖的大堤上,請你讀一讀課文第2自然段,用心去觸控語言文字,用“——”畫出感動自己的語句,圈出重點詞語,可以簡單地寫寫自己的理解、體會。

(2)交流。

A“四百多名官兵聞訊趕到。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了。”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官兵們救援行動的神速。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聞訊趕到、頓時、出現、“上!”)

這麼快是為了什麼?官兵們心裡想著什麼?(板書:保住大堤)

你能將這快的'感覺讀出來嗎?

B“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

“穿梭”說明了?(官兵們行動迅速)是的,行動如此迅速,對於官兵們來說是十分不易的,因為他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行走啊!

這句話中,還有令你感動的地方嗎?

“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

子弟兵們全然不顧的是 ,全然不顧的是 ,全然不顧的是 ,顧的是 。(練習說話)

C“狂風捲著巨浪,瘋狂地撕扯著堤岸,??築起了一道人牆。”

戰士們勇敢(奮然跳入水中、血肉之軀、人牆);

樂觀(狂風、暴雨、巨浪都為戰士們搶險帶來了困難,但是戰士們卻看作是對他們有利的、有幫助的)

讀到這裡,你的內心有什麼感受?(敬佩之情)

好的,就讓我們也來當一次這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創設情景:看,狂風捲著巨浪,猛烈地撕扯著堤岸,戰士們高聲喊道:‘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

看,洪水肆虐,眼看大堤就要保不住了,戰士們怎麼辦?好,前兩排的子弟兵,請你們站起來,手挽手築起人牆,讓我們一起抵擋洪水。洪水更猛了,這樣的人牆夠堅固了嗎?來,後面的戰士加入到抗洪的隊伍中來。戰士們,狂風呼嘯怕不怕?那是在為我們——吶喊!暴雨傾盆怕不怕?那是在為我們——助威!巨

浪滔天怕不怕?那是在為我們——加油!對,英勇的戰士們,讓我們一起高喊:

[出課件:‘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

D過渡(語調弱):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此時的官兵們怎麼樣?(傷痕累累)

音樂起)同學們,我這裡有一組血染的資料,由於當時的溫度高達五六十度,供水緊缺,不少官兵中暑,受傷。這組資料就記錄了大江保衛戰中僅幾天時間一個團的人中——

7人 爛掉了指甲

28人 腳和手受傷

89人 因流汗過多缺少鹽份全身浮腫

292人 雙腳潰爛

374人 面板生了紅斑

420人 口腔、嘴脣乾裂、潰爛。

1200多人 手上起了血泡,磨破了手指

此時,你想對這些錚錚鐵漢說什麼?

老百姓對人民子弟兵也充滿了無比的敬意:[點課件:出示對聯]一起讀。 指導:這是老百姓對人民子弟兵的愛呀,師範讀。(讀得再深情些)齊讀。

(3)此時此刻,老師的心情跟你們完全一樣,感動並崇敬著,讓我們用朗讀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讓這次戰鬥響徹雲霄,迴盪天地之間。(指名讀,想讀的同學,可以和他一起讀)

2、學習畫面之二:鐵漢本色

(1)過渡: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讓我們把目光由“英雄群像”轉向“英雄個體”——黃曉文。(出示:解放軍某部??黃曉文大聲說??又爬上了大堤??)(指名)你來讀一讀黃曉文的事蹟。請你邊聽邊思考,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黃曉文,你會用什麼詞語?

交流(板書:錚錚鐵漢)

默讀課文,從哪些詞語中體現出了這種鐵漢本色,圈畫下來。

(2)交流:“來不及了!”什麼來不及了?是真的來不及了嗎?說明了什麼?

“一咬牙、猛地、一拔、隨即、三下兩下、捆、二話沒說、轉身扛起、又爬上”英勇無畏

小結:人物的語言描寫能突出人物形象,動作刻畫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3)從黃曉文身上,我們再次感受到了這場戰鬥的感人肺腑,像黃曉文這樣的戰士僅僅是一個嗎?課文怎麼說?——“在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蹟啊!”

通過課前蒐集的資料,你們還記住了哪些抗洪英雄?(學生簡單介紹)

(4)是啊這樣的事蹟太多了,我們不禁要讚歎:

女生讀“在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蹟啊!”

看到這些子弟兵都是錚錚鐵漢,我們不得不肅然起敬,所以我們要讚歎。男生讀

就因為有無數多的感人事蹟,我們的戰鬥才會取得最後的勝利,我們才會引以為自豪,所以我們要讚歎:全班一起讀。

(5)同樣是寫搶險,同樣是塑造人物形象,第2、第4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對,像這樣既有群體的描寫又有個體的特寫就是點面結合的寫法,能全面具體而又生動形象地再現子弟兵的英雄氣概,在我們習作中可以借鑑。)

3、學習畫面之三:勇救群眾

(1)過渡:大堤終於保住了,戰士們又投入了救護受災群眾的戰鬥中去。在這裡感人事蹟也是數不勝數。(板書:救護群眾)自讀課文第5節,仔細發現這一節在句式、修辭手法上有什麼特點?

(2)交流:多用排比句、分句以抒發強烈的感情。

(3)作者強烈的感情你體會到了嗎?如何以朗讀的形式表現出來?細心發現、大膽探索,自己嘗試感情朗讀。

(4)集體交流、朗讀:

“劈波斬浪”、三個“飛向”表現了戰士們心繫人民。

借代的修辭手法。“軍旗飄揚、軍徽閃爍、紅五星、迷彩服”都指人民子弟兵

(5)如此感情真摯的句子,你記住了哪些?(音樂起、自己起立背誦)

6、師總結過渡:哪裡有洪水,戰士們就飛向哪裡,我們的軍隊不愧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子弟兵,不愧為保衛國家和人民的鋼鐵長城,千言萬語不足以表達人民的心聲,讓我們記住這樣一句話。齊讀最後一小節。

7、補充完整句子:這真是一場( )的大江保衛戰!

三、拓展

2、學生寫後交流。

3、誦讀自己的“寫話”

四、總結:

1、同學們現在,你知道子弟兵到底是為了誰嗎?讓我們再一次深情的朗讀:大江保衛戰

2、作業:課後練習

附板書:

22、大江保衛戰

大堤搶險

鐵漢本色

勇救群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