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創新作文的誤區的語文教案

來源:才華庫 1.87W

要說時下最流行的幾個詞,我雖沒有作過統計,但我想把“創新”這個詞放進去,估計沒人反對。本人是一名語文教師,不想在大的其它方面引經據典或者人云亦云談創新,在此只想就自己的老本行對作文方面的創新說點自己的看法。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作文是這樣提出建議的:“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自由的表達、有個性的表達、有創意的表達。”語文大學聯考《考試說明》關於作文的考查內容要求,最後一點是“有創新。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有個性特徵。”可見創新對作文的重要性。必須指出的是,人們對創新有各種不同的理解。在教育領域講創新,更多的是指創造力。所謂創造力,是根據一定目的和任務,產生具有社會或個人價值、具有新穎獨特成分產品的一種能力品質,它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作文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很好的形式。是否有創新是衡量學生作文優劣的重要標準。然而在作文教學中,存在著對創新的一些錯誤認識和做法,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 對學生講要創新,老師自身的創新素質卻值得懷疑。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教師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起主導作用,一個教師自身的素質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創造力。日本學者恩田彰提出有利於學生創造力發展的教師具有下列特徵:

(1)、自己本身具有創造力;

(2)、有強烈的求知慾;

(3)、努力設法形成具有高創造性的班集體;

(4)、創設寬容、理解、溫暖的.班級氣氛;

(5)、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6)、具有與學生們在一起共同學習的態度;

(7)、注重對創造活動過程的評價

在作文教學中,許多老師的做法卻與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背道而馳的。比如,在佈置好作文題後,有的老師接著大講特講如何審題,如何立意,如何選材,如何佈局,甚至講如何開頭,如何結尾等等,講得滴水不漏。有的老師覺得這樣講還不夠,於是又找出優秀範文來念。作文前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少而精的點撥,有時是必要的,但像這樣的細心指導就給學生造成了思維定勢,學生就會按照老師的指導去寫,全班學生的作文基本上是一個模具鑄造出來的,學生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從何而來呢?又比如,有的老師在講評作文時,搞“一言堂”,自己講這篇作文好就好,那篇差就差;一篇作文中這裡好就好,那裡差就差。沒有給學生髮言的機會,即使有學生髮表不同的意見,也不鼓勵,不認同,一棍子打死,學生頭腦中剛冒出的一點可貴的創新思維的火花就這樣熄滅了。可以想象,這樣本身自己沒有創造力的老師,卻要求學生具有創造力,無異於紙上談兵,緣木求魚。

二、認為創造力只有極少數人才有,告誡學生不要創新。

有的老師認為,創造力是天才和偉人所獨有的,在作文上不要輕易去創新。這種觀點似是而非。隨著創造力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認為,創造力應該是所有人都共同具有的一種能力品質。有人將創造力由高到低分為高階、中級、初級三個層次,高階創造力是經過長期研究和反覆探索產生的非凡創造,在某一領域作出自己獨到的貢獻,推動社會或人類文明的進步。具有高階創造力的人數量極少。中級創造力是指經過模仿,在原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重新組織材料、加工產生有一定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初級創造力指對本人來說是前所未有的,不涉及到社會價值。在寫作方面。具有後兩種創造力的學生人數佔絕大多數。因此,老師對學生在作文方面的創新不能期望太高,那樣容易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從而影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的發揮。在作文教學中,應該允許學生從模仿起步,因為模仿中包含著創新的因素。電視上報道有農民學著造飛機的,居然能飛上天,誰又能說這模仿不是一種創新行為?作為生產精神產品的寫作活動也是這樣。在作文教學中,只要發現學生的作文有一處閃光點,哪怕是跟他自己以前的作文比較而表現出來的閃光點,我們都應該給以肯定和鼓勵。當然,在大學聯考作文中,對創新要量力而行,如果實力不夠盲目創新就會弄巧成拙,反受其害。但是,也要克服那種雖有實力為求保險不敢創新的怯懦心理。

三、 重形式創新而輕內容創新

在作文教學中,很多老師重視結構和文體技巧,比如,結構上的形式有:題記式,後記式,小標題式,日記式,書信式等;在文體上的形式有:戲劇、訪談、啟事、處方、廣告、小品、庭審筆錄等。這是捨本求末的做法。本來,形式的新穎是相對而言的,像結構上的各種形式早就不新鮮了。至於文體上的形式因為寫的人少而顯得較為新穎,如果叫大家一窩蜂都去寫,也就顯得平淡無奇了。2001年大學聯考作文《赤兔之死》是用文言寫的,本來形式很陳舊,因為當年寫的只有作者一人,才顯示出了作者的創新才能。我在前不久的期會考試閱卷過程中,從一千名學生的作文裡面發現一位同學的作文采用語文大學聯考題型的形式,我眼前不禁為之一亮,加之內容、語言都很出色,我頓時拍案叫絕,給了最高分。而其它學生的所謂創新形式就顯得黯然失色了。所以,只強調形式上的創新是沒有多少意義的,甚至是有害的,有的同學一味要寫新的文體,由於筆力不夠,結果寫成了不倫不類的“四不像”。企圖用新穎的形式來掩蓋內容上的缺陷十有八九要失敗。如果老師教學生形成這種華而不實的文風,更加誤人子弟。

要做到內容上的創新非投機取巧所能奏效,需要日積月累,需要深思熟慮。比如要做到材料創新,首先就要到生活中去,到社會上去,到大自然中去,去聽,去看,去體驗,去採集。多多接觸現實生活中層出不窮的新人、新事、新物、新風尚、新潮流、新經驗、新問題,多多關注社會焦點問題和百姓的熱門話題,多多采集緊扣時代脈搏的新鮮材料,然後分析思索積累貯存。“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許多學生沒有生活積累,沒有切身體驗,寫作材料要麼來自書本,要麼來自別人,能給人以新鮮感嗎?再比如要做到立意深刻新穎,可採用“三番來者”法。古人說:“凡作文發意,第一番來者,陳言也,掃去不用;第二番來者,正語也,停之不用;第三番來者,精意也,方可用之。”三次立意,三個層面,一個比一個深,一個比一個新。這樣寫成的作文才耐人尋味,刻骨銘心。

四、 重華美語言而輕創造性思維

語言學告訴我們,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離不開語言。因為沒有詞和句子,人類的思維就不可能進行;思維活動的成果必須用語言表達出來,才使思想交流成為可能。另一方面,語言也離不開思維。語言是交際、交流思想的工具,如果沒有思維活動,沒有思維活動的結果、認識活動的成果,也就不可能有思想,那麼語言作為交際、交流思想的工具也就不可能存在也不必要存在。因而,運用語言來表情達意的作文,離不開學生的思維。作文要創新,離不開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但在作文教學中,老師們似乎只強調語言美,教學生如何做到“語言生動,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意蘊”。而對看不見的思維卻無意去培養。致使有的學生刻意追求辭藻華麗,而整篇文章結構混亂,選材失當,立意模糊。

其實,一篇作文有無創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思維是否創新。因為作文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思維。所以,加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可小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這裡舉例介紹“一題多做”法:

圓像什麼

(一)、你對圓不會陌生吧?在數學課上,在日常生活中,圓幾乎無處不在地伴著你,它真可說是你的朋友了。請寫一篇300字以上的科學小品文,介紹一下圓的特徵和應用等,要寫得生動有趣。

(二)、你說圓像什麼?是像空虛,還是像充實?是像一無所有,還是豐滿充盈?是成功者的花環,還是失敗者的陷阱?是表結束的句號,還是表開始的零?請展開想象的翅膀吧,相信你能以圓作為某種象徵,寫一篇優美的散文。

(三)、由圓很容易想到“圓滑”一詞。圓滑的人,為人處世只顧對各方面討好,對工作敷衍塞責。你在生活中一定見過這種人,也一定討厭這種人,請展開想象,構思情節,寫一篇諷刺性很強的記敘文,刻畫一圓滑者的形象。

(四)、人們在大森林裡或茫茫雪原上探索前進的道路,往往費了不少力氣,走了很多路,卻發現又回到出發地,只不過繞了個大圓圈。對這種現象加以認真思考,你一定能悟出點什麼,請寫一篇議論文談談你的感想。

以上是通過對同一命題從不同的角度的理解,運用不同的文體練習寫作,可以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散性和求異性。

此外,寫想象作文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很好的途徑。

最後,我想說的是,學生寫作文難,寫創新作文更難;老師教作文難,教創新作文難乎其難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