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教學設計與反思

來源:才華庫 2.66W

摘要:《赤壁賦》通篇以景來貫串,“風”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輔之,全文緊扣風、月來展開描寫與議論。以風、月之景開卷,又於文中反覆再現風、月形象。表現了作者的心靈由矛盾、悲傷轉而獲得超越、昇華的複雜過程。
 

《赤壁賦》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掌握誦讀要領,熟讀並背誦全文

2積累文中有生命力的四字短語,如“清風徐來。白露橫江。如泣如訴。月明星稀。滄海一粟”等

3理解文中對人生意義的議論,揣摩體味作者曠達樂觀的情懷

4體會本文的感情變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點

【教學重點】

1反覆誦讀,理解文中所含的人生態度和語言的哲理意義

2把握文章主旨,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1體會蘇軾的宇宙觀和人生觀

2學習本文融情於景。融情於事的特點

【教學方法】

誦讀法,通過反覆誦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討論法。討論法既可以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又可在討論中辨析疑難問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人生“最難耐的是寂寞,最難拋的是榮華,從來學問欺富貴,真文章在孤燈下”。這段話是今年已入選為國家優秀經典劇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臺詞。我認為它同樣可以用來概括蘇軾在黃州期間那段苦難而又不平凡的經歷。蘇軾因“烏臺詩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後,他以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髒水,被人押著來到滿目荒涼的黃州,一代名人與魚蝦麋鹿為友,與樵夫漁民為伍,蘇軾感受到了有生以來從未有過的孤寂和悲苦。於是他多次來到人們傳說中的古戰場赤壁,去寄情山水、憑弔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暫,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恆。他用《念怒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為他苦難多變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詮釋。那麼今天就讓我來欣賞其中的《前赤壁賦》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這位大文豪的心路歷程吧!

關於烏臺詩案:(出示投影)

烏臺,漢書《朱博傳》記御史臺中有柏樹,野烏數千棲居其上,因稱御史臺為“烏臺”。

元豐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御史臺的官吏奉命從汴京趕到湖州衙門,當場逮捕了蘇軾,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從六月以來,權監察御史裡行(權,代理;裡行,見習)何正臣、舒亶(dǎn),國子博士(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的官員)李宜,權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曾先後4次上述彈劾蘇軾。他們摘出蘇軾的一些詩文認為是“譏諷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輿”(皇帝的代稱)。“無尊君之意,虧大忠之節”。宋神宗不得不下令御史臺審理。這就是聞名於世的烏臺詩案。

宋代的黃州,就是今天湖北黃岡。黃岡西北的長江邊上,有一處風景勝地。那兒矗立著一座紅褐色的山崖,因為形狀有些像鼻子,人們就稱它為赤鼾磯;又因為山崖陡消如一而牆壁,所以它也被稱為赤壁。所以這裡所說的赤壁,不是三國時赤壁之戰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魚縣東北。作者在這裡只是觸景生情,借題發揮而已。

二、作者介紹

蘇軾(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眉山(四川)人,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並稱“三蘇”,同為“唐宋八大家”成員。他是北宋文學家、書畫家。他中了進士後,登上仕途,早年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而受到排擠,後又因寫詩諷刺而被以“誹謗新法罪”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到司馬光執政時,盡廢新法,蘇軾也激烈反對。王安石、司馬光死後,他又因統治集團內部的傾軋而被一貶再貶,最後貶到了海南島,直到63歲遇赦北歸,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蘇軾是北宋偉大的文學家,書畫家。工詩善詞,開詞中豪放一派,對後代有深遠影響。散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想象豐富,成就卓越,因而有“渾涵光芒,雄視百代”的稱譽。

放錄音(著名播音員夏青的朗誦)學生聽,談談《赤壁賦》有什麼感覺。

誦讀指導,學生齊讀,默讀。疏通文意。

理清文章的思路

1、作者開始遊赤壁時,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景:皓月當空,碧水萬頃,月光朦朧,清風徐徐,景象澄沏,如夢境一般。

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誦文,迎風賞月。

情:“樂”。舒暢飄逸,飄飄欲仙,超然物外,陶醉於良辰美景。

第一段先景後事,由事生情。

2、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樣發生變化的?

第二段,由樂到悲,營造一種主客之間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啟下,引出主客對答。

樂:飲酒樂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簫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3、第三段感情如何?寫曹操的用筆重點在哪裡?客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慨?

寫主客問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闡發了懷古傷時之情,感情色彩甚為悲傷。寫曹操不是為了說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為了突出像他是詩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終同歸於“空虛”。客通過幾番對比,表達了人生短促無常的感慨。

歸納:蘇軾的悲從何而來?

從歌聲中來(政治失意)

從簫聲中來(簫聲幽怨)

從歷史人物中來(人生無常)

從個人境遇中來(生命短暫

重點研習

學生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1.赤壁之景到底怎麼樣?找出描寫赤壁之景的句子

明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萬頃之茫然。

2.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風月無邊的赤壁秋景圖。

明確: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幽雅而寧靜,蒼茫而朦朧,風月無邊,秋景如畫。

3.“一切景語皆情語”,在這清幽朦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些詞句最能直接傳達這種泛舟秋江的心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