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閱讀題

來源:才華庫 2.93W

導語: 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這篇文章的閱讀題,希望有需要的同學瞭解學習。、

桃花源記閱讀題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①_________,_________。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②__________,__________。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ě)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③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髮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經查證並無“怡然自得”版本,純屬誤傳)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wéi)具言所聞,皆嘆惋(wǎn)。

④________,_________。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jùn)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一.在文中4處填入原文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章開頭第一段是什麼描寫?這段描寫的作用是什麼?由此描寫及第二段發現桃花源你能聯想到哪兩句古詩?

三.桃源人為什麼感嘆?

四.桃源人“不復出焉”的原因是什麼?

五.漁人離開桃源後“便扶向路”,又“處處志之”,而後來尋桃源的'人“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六.作者下桃源人”見漁人,乃大驚”的目的是什麼?

七.(1)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裡?(2)通過哪些具體描寫表現出來?

八.桃花源”是自然美景,更是人世佳境,是對人類大同世界的憧憬,是對理想人生夢幻。請描寫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並說說如何實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