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陳望衡環境美學體系的內在邏輯論文

來源:才華庫 2.76W

自工業社會以來,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上個世紀後期,人類的環境意識逐漸覺醒,環境哲學興起,與之相關,環境美學蓬勃發展。說到環境美學體系,基於種種原因,即使是最早創立這一學科的西方,就筆者的視野,也只有一兩部著作差可稱得上專著,絕大部分環境美學著作是論文集。在中國,從事環境美學研究較早且成就突出的是陳望衡教授。他出版於2007年的《環境美學》是我國第一部體系性環境美學專著。關於這部著作,筆者曾經撰文作過一些評述。自此著作出版後,陳望衡又發表了許多環境美學論文,他出版於2014年11月的《我們的家園:環境美學談》概括了他近幾年來環境美學的新成果,是一部體系比較嚴密,特別是現實感很強的環境美學著作,顯示了陳望衡環境美學研究的新成就,值得我們重視。本文僅就陳望衡環境美學建構中的邏輯體系問題做一個簡要的評述,就教陳望衡教授及學界同仁。

淺析陳望衡環境美學體系的內在邏輯論文

一、生態文明:環境美學的哲學基礎

與環境倫理學一樣,環境美學以人與自然的關係為主題。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哲學的永恆主題之一。自然哲學曾經開創了古希臘哲學的輝煌。在中國古典哲學中,道家和儒家就人的自然本性問題展開過熱烈的討論。工業化帶給人類的生存危機使人們再次聚焦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人們從科學技術中探尋工業化的思想基礎,於是,追溯到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學傳統。在近代,隨著自然科學的興起,主客二分的思維模式得到強化,迄今成為佔統治地位的思維方式。這種看待自然的方式拉開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距離,在對自然的研究中,建立起人的主體性地位,自然成為無生命的客觀物件,無形之中樹立起人相對於自然的優越感,研究自然、擺佈自然、改造自然使之符合人的需要成為天經地義的信念。

二、生活(居):環境美學的主題

國外環境美學的發展,早於國內。鑑於環境審美與傳統藝術審美的差異,他們認為,環境美學的興起,必然對傳統美學的基本觀念造成衝擊。

阿諾德·柏林特指出,在環境審美中,環境不是外在於欣賞者的物件,而是欣賞者與環境融為一體,因此,環境審美具有參與性或介入性。雖然在傳統藝術的欣賞中,也存在主體“介入”作品的情形,即欣賞者對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再創造”,但那是一種主觀的介入。環境欣賞中的“介入”,不僅有主觀的介入,更有客觀介入,即主體客觀地融人環境構造之中。因此,環境進人美學視野後,以認識論為基礎的傳統美學必將遭遇挑戰。柏林特認為,傳統藝術可以包含於廣義的環境藝術之中,因此,環境美學使人們看到建立更具普遍性的“統一美學”的可能性[=}l,就如從牛頓力學進展到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一樣。

 三、家園感:環境美的本質

建構環境美學的目的,不是為了認識環境,而是為了建設環境。建設環境是一個綜合工程,環境美學雖是環境建設的指導思想之一,但它具有全域性的總攬性、無處不在的滲透性。道理很簡單,我們要建設的環境,只能是美的環境。無需過多的論述,這美不會只是形式美,它還具有最大的功利性,美的環境必然是人們稱心適意的生活之所、居住之所。

環境美學的核心是環境美。什麼是環境美?人們可以從形式、功能諸多方面作諸多的描述,但是,既然稱之為環境,它的`本質就是家園,首先是人的家園。

四、城鄉互動:環境建設新思路

從歷史上來看,人類有兩大家園:農村與城市。農村這一家園是農業文明的產物,城市這一家園是工業文明的產物。

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的內涵是不一樣的,它們的根本不同主要表現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上。陳望衡說:“人類的農業生產勞動,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模仿自然的活動,準確地說,是代自然司職。換句話說,農業生產創造的是第二自然、人工的自然,比如農作物、牲畜。而工業生產則將從自然界獲得的原料改造成自然界完全沒有的東西,突出特點是改造自然。在工業文明時代,農業只是工業的依附,不是文明的主體。從文明的特徵上,我們可以給城市與農村這樣定位:城市—人文的象徵;農村—自然的象徵。

陳望衡的環境美學體系具有明確的邏輯結構:生態文明—環境美學的哲學基礎;生活(居)—環境美學的主題;家園感—環境美的本質;城鄉互動雙向優化—環境建設新思路。陳望衡的環境美學,緊貼我國當前環境建設的實際,具有非常可貴的實踐品格。它的重要價值不僅在於發展了美學理論,而且對中國環境建設事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事實上,諸多地區的建設者從陳望衡的環境美學中獲得啟發,並且已經將其運用到我國城鄉建設的實踐中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