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兒科學課程改革探索論文

來源:才華庫 2.53W

兒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臨床學科。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臨床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之成為實用型人才。我校在兒科學課程體系,採用一突出、二優化、三注重的大膽改革:突出兒科學教學特點;優化課程結構與教學內容及服務意識的培養,注重兒科專業技能訓練和學生職業素養和能力的培養。

高職高專兒科學課程改革探索論文

1優化課程結構提高學生能動性

既往教學只注重理論教學,使學生畢業後難以從事正常醫療工作。醫學是一個實踐為主的學科,依據其特點,將技能考試緊密結合國家執業助理醫師技能考試,為改變這一局面,我們調整課程結構,壓縮理論課學時,增加實訓操作和臨床見習,加大實踐教學力度。統編教材與輔助教材有機結合:首先,編寫兒科技能實訓指導、兒科操作技能考核大綱及評分標準,其次,學生實習前崗前培訓時增加兒科實訓專案,為縮短臨床實習的適應期奠定基礎。

2優化教學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現用的兒科學教材學生一開始就接觸大量正常值和計算公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中打破原有教材格局,以小兒生長髮育為主線設計教學內容。從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新生兒)開始講授,啟發學生思考,引出下一知識點,如小兒生長髮育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使學生在不斷髮現和探索中學習,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主性。對各系統疾病的章節,以症狀為主線,根據大綱要求將理論課內容按臨床常見症狀歸類,即按症狀的主要概念一常見病因及診斷和鑑別診斷要點一主要疾病”的框架設計課程內容和結構。突破以往理論課按系統、按疾病逐個講述的秩序,使我們的教學更貼近臨床實際,更符合患者看病主訴症狀而不是疾病的臨床實際情景。

3改進教學方法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

3.1採用“症狀為主線,問題為中心”的問題導向教學法: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進行教學時先由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可以是一種症狀或體徵)或提供一份簡要病歷,這就相當於患者帶著健康問題來求診。然後,讓學生按照全科醫生解決社群常見健康問題的4個基本步驟,即先獲取主觀資料,客觀資料,再對問題進行分析,作出評估,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3.2教師教學的'主導性與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相結合:傳統觀念認為,教學是一個傳授和傳遞知識的過程,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學生是服從者。教師操縱、控制學生的學習,使學生學習處於被動狀態。為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將教師由知識的“給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監督者”,使學生學習由被動接受式變為主動參與式,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章節的內容和特點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在講各系統常見疾病章節,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和設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設定問題和創造懸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3.3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在兒科教學過程中,有很多複雜的生理過程,如胎兒血迴圈和生後血迴圈的變化、先天性心臟病的血液動力學改變、心臟雜音的響度和性質等,用傳統教學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應用多媒體技術,以圖文並茂的授課方式增加了教學直觀性和生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4課堂教學與臨床見習相結合:課堂理論教學使學生缺乏對臨床的感性認識,不利於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因此,增加臨床見習和社會實踐活動,選擇不同年齡段兒童人體模型,加大實訓操作課改革。採用課堂教學、實訓操作練習與臨床見習三位一體的教學方式。

3.5社群衛生為基礎的教育:教師組織學生到農村、社群等地進行義診活動,為學生們提供了理論聯絡實踐的社會環境,提高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可以使學生通過理論聯絡實際掌握真知,同時對社群兒童健康因素,初步有主動的感性認識,體會到兒童疾病的發生不僅涉及生物因素,還與家長的文化教育水平、生活環境等社會-心理因素有關。學生現代醫學模式觀念的建立將有益於學生畢業後適應社會,更深入地研究理解兒童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