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論文

來源:才華庫 2.48W

論文關鍵詞:高職商務英語就業導向職業能力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論文

論文摘要:高等職業教育是一種以職業能力為基礎的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是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針對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目標,從課程體系設定和職業素質培養等方面闡述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經驗。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學校為學生構建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以及實現這種結構的方式,是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基本培養方式,它決定高等學校所培養的人才的根本特徵,集中體現了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一流教育最根本的標準是要培養出國家需要和受社會歡迎的人才。換言之,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標準是社會適應性的高低。教育部部長賙濟曾多次強調“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教育部關於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教高}aoo4y號文)中指出:“以就業為導向,切實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是滿足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促進高等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環節。”因此,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技術應用性人才的高職教育目標定位已形成共識。針對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目標,從課程體系設定和職業素質培養等方面闡述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經驗。

1以就業為導向定位人才培養目標

我國加人世界貿易組織後,對外開放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大好局面。對熟悉經貿知識、瞭解國際慣例的應用型外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據權威部門預測,我國人世後有7種人才走俏,其中商務英語類人才佔第三位。目前,社會急需能勝任涉外商務第一線工作的大量人才。人事部門根據各類全國性專業協會有關資料的統計,預測本世紀初我國急需的人才中,國際商務人才位居前列,尤其是熟悉國際商務的外語人才。

地處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廣東,對外經濟往來非常頻繁,其外貿進出口總值佔全國的三分之一還多。在廣東的外貿部門、金融部門、以及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各類大中小型企業中,涉外商務活動極為活躍,導致對商務人才的極大需求,同時也對商務人才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業人員必須在文化素質、職業道德、商務知識、國際服務意識、工作語言(特別是外語)的水平和溝通技巧以及使用現代化辦公裝置的知識能力方面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他們必須是具有國際競爭意識、既通曉外語又具有較強的商務操作能力的複合型人才。

因此,根據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高職商務英語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較強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熟練掌握系統的商務知識,熟悉文祕工作,並能熟練運用現代辦公裝置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複合應用型高階人才。”

2以職業能力為本位構建商務英語課程體系

2.1課程設定模組化

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定的基本原則:以學生未來就業崗位群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需求為依據,以社會未來需求為導向,以培養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商務業務能力和辦公裝置操作能力為核心,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以培養複合應用性商務英語人才。

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定方法,採用國際上通行的職業技術教育課程模組化體系,首先學習通用英語模組,後經專門用途英語過渡到商務課程模組和辦公技能模組,以體現語言與專業學習的規律。本專業全部課程由五個模組構成:

1)語言類課程模組。這是本專業英語語言能力培養的中心模組,通過英語聽說、綜合英語、寫作及翻譯等課程的學習及語言強化訓練,使學生全面掌握英語聽、說、讀、寫、譯各個方面的綜合運用能力。

2)商務類課程模組。本類課程強調通過一系列涉外商務、貿易、金融、營銷、管理、商法等課程的學習及校外實習,使學生較全面地掌握商務業務的實際操作能力。

3)辦公技能類課程模組。本模組是學生賴以實現其語言能力和商務能力及日後從事商務活動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基礎,培養學生熟練操作電腦,運用電腦從事涉外商務活動及使用其他現代化辦公裝置的能力。

4)公共類課程模組。本類課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健全的人格和強健的體魄,提高學生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

5)專業素質拓展類課程模組。本模組課程主要是選修類課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修相關課程,拓展專業素質、提高綜合能力,增強學生未來就業的適應性。

以上五個課程模組,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絡;既有系統性,又有靈活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國際意識、職業意識和職業技能,有利於形成科學、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職業能力結構。

2.2以職業能力為本位設計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實現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為了突出培養學生未來職業崗位的適應性,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本專業根據課程模組,設計相應的實踐課程,使學生的三大職業核心能力得到加強。

1)針對語言類課程模組,設定了以強化語言能力為目的的實訓課,如:英語語音強化訓練、英語口語強化訓練、英語綜合能力強化訓練。

2)針對商務類課程模組,設定了基於網路軟體的單證繕制、商務見習、商務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

3)針對辦公技能類課程模組設定了辦公軟體操作及考證培訓、中英文打字等實訓課程。

2.3產學合作,實現學校一就業崗位的“零過渡”

賙濟部長在2002年湖南永州召開的會議上指出:“產學研結合是高職高專發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的指導性方向。”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學科型高等教育的區別在於它的培養目標是職業性、技能型、應用型人才,技能培養是它最核心的內容,脫離了這個核心內容,就不能稱其為職業技術教育。為了突出培養學生適應崗位所需要的職業技能和學生作為職業人所具有的職業素質,高等職業教育必須要進行實踐性教學環節,並且不能只在模擬狀態下完成。實際工作崗位的.真實性、複雜性和綜合性經歷和體驗,即真正“職業人”頂崗鍛鍊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而這些只有產學研結合才能實現。 為此,根據商務英語專業的特點,本專業建立了執行良好、相對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和實訓場所、提供真實的就業演練舞臺,以滿足高職教育教學的需要,實現學校一就業的“零過渡期”。

2.4突出以就業為導向,把職業資格證書納入教學計劃

為適應社會對就業人員職業資格的需求,商務英語專業把職業資格考證納人教學計劃之中,將證書課程考試大綱與專業教學大綱相銜接,強化學生技能訓練,使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順利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增強畢業生就業競爭能力。

3構建“三個課堂”的育人體系,打造學生良好的職業素質

職業素質是學生未來從事職業活動的基礎,它是通過教育培訓、職業實踐、自我修煉等途徑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職業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基本品質。由於現代社會的崗位具有複雜性的特點,因此它對從業者的職業素質要求是多方面的。勝任本職工作,不僅要有好的專業技術技能方面的素質,還要有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社會交往和適應素質、學習和創新方面的素質。

3.1第一課堂的理論與實踐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能力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重點,從知識、能力和素質三個要素出發,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在教學內容上,商務英語專業根據社會市場調研、企事業專家的建議、畢業生反饋、對外交往等及時瞭解和洞悉社會一線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知識、能力與素質需求,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報刊雜誌、教學軟體等,豐富教學內容並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以保證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滿足社會發展與學生就業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在教學方法上,始終貫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主體思想,培養學生學習、調研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研究習慣,使學生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針對不同課型,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在語言類課程教學中,採用小組討論、個人演講、課堂辯論和專案研究等形式開展教學,加強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應變能力的培養;在商務類專業課程教學中,採用案例教學方法,分別由教師和學生討論、分析、總結案例,同時要求學生通過校內及網上圖書館以及相關專案的企業與社會調查進行口頭彙報,以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商務問題的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實訓課上,採用“任務型”教學法,由教師提出教學任務、教學要求、考核方式和考核標準,在教師的指導下,突出學生動手能力、辦公技能的培養,訓練學生熟練操作電腦、網路和現代辦公裝置,以英語為工具開展商務運作和文祕業務的能力。

3.2第二課堂活動鍛造學生良好的就業能力

1)舉辦各類學術講座和專業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本專業定期邀請有豐富企業工作經驗及教學經驗的專業人員來到校內,就相關專題進行講座,向學生介紹專業知識,使學生了解本專業最新動態、社會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樹立學生職業意識、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和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學習期間就對未來的就業崗位有較全面及正確的認識。

2)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鍛鍊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

本專業重視在學生中開展高品味、高水準的第二課堂活動,堅持用高雅的文化藝術浸潤校園,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通過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如科技文化節、挑戰杯、開口講英語等及系內組織的英語廣場、英語配音大賽等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增強他們的組織協調能力。同時,這些活動與教學工作聯絡緊密,有效地把語言技能、英語知識和相關知識三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對教學工作有較好的反撥作用。

3)抓好學生的就業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的就業心理素質

①通過新生人學教育和專業教育為契機,灌輸職業使命感。

②專業教師參與就業指導工作。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專業知識,為學生分析就業形勢、就業崗位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為學生未來更好的就業打下基礎。

③開設就業指導課,做好學生的就業指導。按照不同年級學生的需要,將課程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大一開設社會對畢業生的素質要求、職業生涯規劃等專題;大二開設社會調查、擇業觀和擇業心理等專題;大三開設就業形勢分析、就業政策分析、求職技巧等課程,增強了指導的實效性。

④為了使畢業生能順利踏進職場,實現學生從學校到企業的零過渡,開辦相關講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3.3第三課堂的校外實習實踐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

社會實踐活動是鍛鍊學生能力的極好場所,是檢驗學生理論學習成果的練兵場,是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的有力措施。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本專業以校外實訓基地為依託,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如:通過在廣交會的實習,學生對國際商務活動、對外進出口公司等辦事機構的管理及操作有了認識;通過在酒店的實習,對酒店的經營管理與運作有了瞭解;通過組織學生到幼兒園、貧困山區的希望國小進行義務支教,使學生受到啟迪;通過以上這些實習、實踐活動,使學生及早了解社會、進人社會。這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謀職能力,也增加了學生的職業認識程度。讓學生投身社會,鍛鍊他們吃苦耐勞、愛崗敬業、謙虛好學的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