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教育論文

來源:才華庫 5.6K

論文摘要:闡述了“工學四合”的提出以及產生過程,並對“工學四合”提出以後在校內和校外產生的變化及影響進行了詳細論述,旨在證明“工學四合”人才培養模式對於探索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規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對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教育論文

論文關鍵詞:工學四合;人才培養;教改

一、“工學四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提出

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是我國唯一的集航空產業研發,航空人才培養,航空裝備生產及整機制造、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務為一體的國家級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便位於其中,得天獨厚的行業背景和地域優勢,為學院在工學結合高職人才培養模式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創造了重要條件。

2006年,學院從與國家航空基地關係、與航空企業的聯絡、教學領域改革、實訓基地建設,校辦工廠發展五個方面入手,在比較借鑑國內外工學結合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了貫穿了哲學思想的高職人才培養新模式—“工學四合”的系統化模式。其中,“工學四合”是指“教育與產業結合、學校與企業結合、教學與生產結合、學習與就業結合”。

二、“工學四合”模式的研究和實踐

(一)“工學四合”模式在示範院校建設中引發的思想觀念的解放

“工學四合”是一個系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體現的是系統思想、系統方法以及系統原則。在對“學院示範院校建設”認識的變化中,這一思想體現得尤其明顯。按照示範建設方案和“任務書”,學院共設計了七個專業、三大社會服務平臺和工學結合模式創新研究等11個重點建設專案。在實施過程中,由於重點專案有具體的指標要求,大家往往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重點專案上,容易用重點建設專案“代替”整體推進,由此在工作中會產生一些不協調現象。示範院校建設工作中發生的這種偏頗,隨著對工學四合認識的不斷深化,學院都會及時調整並予以糾正,並明確提出了“專案帶動,整體推進,系統實施,協調發展”的原則,堅持統籌兼顧,全面推進,卓有成效地解決了示範建設工作的協調執行問題。

(二)“工學四合”模式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引發的革故鼎新的改革

1.在教育教學領域,基於對工學四合的認識,掀起了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課程改革為切入點,系統推動教學改革的浪潮。“工學四合”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學院在辦學過程中必須開啟學校大門,實現教育與產業結合,學校與企業,教學與生產,學習與就業的結合。在開放辦學過程中,學院發現內部教學與企業技術進步、生產崗位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教學工作中滯後的、制約的東西很多,許多方面感到了“不適應”,如果不盡快改變現狀,學院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險。因此,儘快轉變觀念,推動教學領域改革,已經成為全院教職工的共識。

在專業建設上,學院按照工學四合的.模式,根據國家航空資源的戰略重組和產業化發展的實際,確定了建設航空機電裝置維修、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資訊工程技術、數控技術、軟體技術、航空服務七個重點專業。並以七個重點專業的發展為基礎,帶動飛機制造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等36個相關專業的整體發展,形成七大專業群的共同發展。

在課程改革方面,重點以專業建設為基礎,加大了課程改革的力度。如航空機電裝置維修專業,《飛機鉚接與裝配技術》課就成為課程改革的首選。為了保證課程改革取得實效,學院成立了由企業科技人員、學院教研人員聯合組成課程開發小組,採用“任務驅動、專案導向”的方法,結合生產崗位要求進行課程設計。課程具體針對飛機制造廠、修理廠的鉚接裝配和機體修理崗位,組劃了10個專案、18個任務,進行普通鉚接、密封鉚接、干涉配合鉚接、特種鉚接、螺栓鉚接、部件對接等方面的教學,培養飛機裝配、機體修理的高素質技術工人和工藝技術員。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飛機鉚接與裝配技術》被批為國家精品課程,取得了課程改革與建設的重要突破。

此外,學院還引進國外優質課程,重新構建基於完整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如通過CDIO方法,以教學計劃、實施、評估、調控的過程管理為主線,吸納生產技術人員全程介入,落實各個教學環節,完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過程、教學管理體系和教學督導體系,相應推動教學領域以及教學管理領域的改革。

2.在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學院按照“工學四合”模式,內外兼顧,不斷優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構成了實踐教學基地的多樣化體系。基於“工學四合”思想的影響,學院注重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整個教學基地建設呈現多樣化趨勢。從數量上來說,目前,學院共有校內外實訓基地近80家。從種類上來說,有數控加工、普通機械加工、電工電子多種型別。從執行模式上來說,有學院自主建設管理的,有合作辦學的、共同管理的,也有獨立二級法人單位單獨管理的等多種執行模式。其中現有數控裝置不但能夠承辦全國數控大賽,而且還承接了陝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公司的印刷機配套件生產任務。獨立二級法人單位單獨管理的校辦工廠,產品遠銷13個省市,其中為中國重型機械總公司生產的真空抬包產品,出口至塔吉克。

3.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院著力完善各級各類教師的培訓、獎勵、考核等制度,促進“工學結合”的師資隊伍建設穩步進行。從產業界、科技界、教育界聘請專家、學者作為客座教授或兼職教師,研究學院發展戰略,提供決策諮詢,開展教學指導,推動教學改革;以校企結合為導向,充分利用航空產業基地航空高技術人才密集的優勢,聘用來自於行業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作為學院的兼職教師講授實踐技能課程。他們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先進的職業理念,他們的加入使學院建成了一支獨具特色的兼職教師資源庫,為專業核心課程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制定優惠政策,加大專任老師的培訓力度,改變專任教師的能力結構,提高專任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學院重視抓好各個層級教師的培養培訓工作。對於新入校的教師,重視抓好崗前培訓;對於中青年教師,鼓勵帶工資攻讀高一級學歷和學位,報銷學習期間的相關費用;對於專業課教師,每年暑假期間,都有計劃地選派一批骨幹教師深入大型企業參加相關專業的生產實踐,提高他們的雙師素質;近兩年內,學院先後組織近50名教師奔赴德國、新加坡、香港等地學習交流,並派100多名教師前往深圳、西安、北京、咸陽機場等地區的企業進行“頂崗”實踐,實習單位涉及交通運輸、航空航天、電子、計算機、管理等諸多行業;通過修訂和完善學院專業教師崗位聘任制度、學習進修管理辦法、分配製度、“三師”(名師、骨幹教師、專業帶頭人)評定辦法等各項管理制度,加強對系部教學團隊建設的指導。如航空維修電子裝置維修專業的教學團隊共由9名成員組成,其中企業工作經歷超過16年以上者有7人,工程實踐經驗豐富,雙師結構合理,能夠滿足高職教學要求。

目前,一支數量穩定、結構合理、素質過硬的新型工學結合的師資隊伍,已經形成。 4.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堅持高職院校文化創新,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基於“工學四合”思想的影響,學院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與創新,注重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通與銜接。有機整合以“航空報國、追求第一”為核心理念的航空文化和當代大學教育文化,先後投資100多萬元,實施CIS戰略,從物態(VI)、制度(BI)、觀念(MI)三個層面構建航空特色高職文化的視覺系統、行為系統和理念系統,特別是把“航空報國、追求第一”核心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高職生職業素質拓展有機融合,深層次推動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營造航空特色的文化氣氛,充分發揮文化的引領作用和育人功能,增強了師生的凝聚力、歸屬感,為學院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文化支援和不懈動力。這方面的經驗已在教育部組織的百所示範院校“文化與發展”論壇上交流。近日,學院《實施CIS戰略,推進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在陝西省教育工委、陝西省教育廳組織開展的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這說明,學院融入企業文化的校園航空特色文化建設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