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個人實習報告怎麼寫

來源:才華庫 3.35W

對於我個人來說,通過實習,我希望有以下收穫:

心理諮詢師個人實習報告怎麼寫

第一,將學習過程中所學的實務技能進行演練,使之更熟練。

第二,在督導的幫助下,對個人的諮詢觀、人性觀及對來訪者變化的機制、理論進行梳理和審視。

第三,對人際歷程治療模式進行應用,並在督導的幫助下更加熟練地應用。

第四,將團體諮詢的實操水平,由模仿別人到獨立編制方案,並進行全程演練,補齊自己在諮詢能力結構上的短板。

第五,熟悉實習有關的流程和制度要求,為將來開展當地諮詢師的實習培訓工作奠定基礎。

我自2017年6月開始實習。實習前,在辦學機構的統一安排下,確定了督導老師為曾文志老師,並建立了工作聯絡;填報了相關檔案、並制定了計劃,由總督導和個案督導老師分別審察、簽字;並在選定的實習機構——瀋陽原點心理諮詢工作室進行實習。

下面是我實習期間接案的統計數字:

至2017年10月,共完成個別或家庭婚姻接案諮詢累計47人次;團體諮詢4次,合計24小時;接受個別督導8次;出席個案研討會6次;針對某醫院醫護人員,開展心理輔導技能培訓累計20小時;開設針對新手諮詢師的培訓專案2個,培訓學員30人。以上內容的完成,實現了實習計劃要求。

01 已有30餘年從業經驗,為什麼還說實習很重要?

1.實習是踐行職業倫理的重要步驟。只有通過實習,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諮詢師執業行為的規範、科學、嚴謹,保證以來訪者福祉為核心,預防對來訪者的二次傷害。

2.實習是消化理解培訓內容的重要環節。實習過程就是將參加培訓的內容進行驗證,在督導情境下進行反思和審視,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改進,保證應用於實踐中的效果。

3.實習是全面提升職業勝任力的有力保證。實習是對知識、技能和敬業精神的全面考察和評估。這種考察和評估具有指導性和規範性。通過實習,諮詢師的成長也是全方位的、綜合性的,是職業勝任力的一次全面提升。

02 在個案諮詢及其督導的過程中,得到了什麼?

我的個體諮詢主要結合人際歷程治療模式進行實習,同時精進基本實務技能。在接受督導過程中,向曾文志老師提交了一例基於人際歷程治療模式進行的諮詢個案。該個案進行了26次諮詢,針對該個案共接受了3次案例督導。

1.心理諮詢師,要站在自己的人性觀和諮詢觀的高度,去覺察自己、發現自己。

第一次接受督導時,曾文志老師沒有從提交的案例直接進入討論,而是聚集於我的人性觀、諮詢觀、對來訪者改變機制的理解,等三個主題來進行討論。這種討論讓我第一次專注於審視自己,審視這麼多年來開展心理諮詢工作中,一些重大而基礎性的問題。

我在討論中也發現了自己有兩類問題:一,有些問題的回答是模糊的,如我的諮詢觀。二,有些問題的思考可能是片面的,如一個人的改變機制。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則影響著我心理諮詢的深度和方向。

由此,我在接受督導中,開始審視這些重大問題對於個案的影響。這些影響集中在以下具體問題上:“要聚焦於來訪者的感覺”、“要專注於來訪者的情感流動”、“要讓來訪者感覺到自己,而不只是諮詢師發現來訪者”。

第一次督導結束後,曾老師針對討論主題,向我推薦了有關腦神經可塑性研究的專題文章。我進行了深入的閱讀和思考,這次閱讀和思考讓我有如下收穫:

1)人際歷程治療為什麼首先關注人的情感和情緒?那是因為早年的經歷是以情緒方式進行儲存的,而心理諮詢中對情緒的不斷活化,會使來訪者將早期的情緒在當前情境下,以語言的方式進行描述,從而產生領悟。

2)對於來訪者的概念化,不僅要進行認知和行為模式的概念化,還要對來訪者的情緒和情感模式進行概念化。這樣才能將來訪者的歷史與現在聯結起來,促進來訪者的改變。

3)心理諮詢促進來訪者的改變有很多維度,其中“幫助來訪者釐清問題,看清問題的本來面目”也是一種改變。

2.心理諮詢師要圍繞來訪者故事的主題和麵對的矛盾,不斷深化對來訪者的理解,不斷完善對來訪者的概念化。

在來訪者(女,17歲)的敘述中,其主題是人際交往,而人際交往又集中在與異性大齡男人的交往上。在交往中,來訪者是主動的,但又不會與他們發生性關係,僅限於身體的接觸(親吻、撫摸)。

在考察來訪者的家庭教養模式時,我們看到了家庭對來訪者的控制和冷漠。在對來訪者的概念化過程中,我原來只是從認知模式上進行建構(我是不可愛的)。經過和督導老師討論,結合人際歷程治療模式,我又對來訪者的情感模式(羞恥感)和來訪者的行為模式(距離=安全)等方面完善了對來訪者的認識。

也就是在這種不斷的全方位概念化的基礎上,我開始理解來訪者對性的態度、對諮詢關係的移情等矛盾。在督導老師的建議下,我和來訪者探索了一些重大的話題,如“我到底是誰?”、“我喜歡自己的 ,不喜歡自己的 ”,促進了來訪者的自我覺察。

另外,基於概念化的不斷深入,我也意識到認知行為介入雖然必要,但要注意把握時機。

3.實務技能的基礎是一輩子的功夫,要不斷精進。

由於各種原因,自己在修習中很重視理論取向的學習,缺少實務技能的紮實訓練。在1879專案的學習過程中,我發現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在實務技能學習和督導環節也做了大量功課。

總結起來,我發現自己在三個主要問題上需要進一步加強:一是同理,自己只在初級同理上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實踐,高階同理不足。二是詢問,自己對詢問有一定偏見,甚至有一些牴觸。三是面質,我只是將面質看成是一種“硬”的技術,缺少對溫和麵質的探索。

為此,在提交的案例中,我也關注了這方面的問題,並與督導老師進行有益的討論。

在此基礎上,我全面梳理了實務技能的學習收穫,編寫了關於實務技能的講義,準備對當地學員開展實務技能培訓。在編寫講義過程中,我對以上三個技術進行了大量的學習和再思考,藉助督導,基本上糾正了自己過去的一些偏見,在個案諮詢中也有了很大的改進。

4.在諮詢關係中,實現來訪者的改變。

心理諮詢中,諮詢關係的建設是我很重視的問題。但在接受督導過程中,我有了更深的認識,尤其是在來訪者的移情面前,應該如何真誠、尊重地對待來訪者,讓來訪者看到一種“她沒有感受過,但又是安全和溫暖的關係”,進而將這種關係遷移到自己的生活中,產生新的體驗。這也是人際歷程治療模式的一個重要內容。

在接受督導過程中,曾老師不斷地關注這個問題,不斷地通過討論讓我加深這種體驗,讓我更清晰地意識到關係對於諮詢效果的作用。這種關注和討論一直在提示我,也強化了我的意識,在案例中更注意對諮詢關係的覺察。

我意識到,諮詢關係不是一種技能,而是諮詢師的人格和態度,它高於技能,超越技能,是諮詢歷程深入和深刻的重要保證。

在個案中,我逐漸做到了與來訪者坦率地交流諮詢關係,討論諮詢關係中出現的困擾,通過這種討論與來訪者的問題和目標相聯接。當諮詢關係出現問題時,我自己能面對,能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覺,這讓來訪者也變得更真誠和更積極。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諮詢關係中出現的困擾,反倒成了促進諮詢程序的機會。也成為諮詢師個人成長的機會,它促使我們放下防禦,體驗關係,直面問題,促進變化。

5.接受督導的準備過程,就是諮詢師成長過程。

準備接受督導需要很長時間和大量精力,其中提交的個案報告中,有幾項內容是一種對個案的再審視、再思考過程。

如第四次督導前,曾文志老師提出了案例報告提綱,要求就以下問題進行說明:“對***問題的理解”、“個案接受諮詢以來的變化”、“本次提交的案例介紹”、“我需要在督導中討論的問題”。以上問題,涉及到概念化、諮詢效果評估、對案例的反思等幾個重大問題。

在準備這幾個問題的過程中,很多看似很好回答的問題,卻讓我無從下筆,不得不一遍一遍地重新聽案例,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有時,這種準備很痛苦,因為你必須要承認你在工作中,沒有認真地思考甚至曾忽略了這些重大的問題。

因此,這種準備過程讓我開始養成一種嚴謹的工作態度和思維習慣。也讓我又一次回顧我們1879的精神——科學、專業、嚴謹,精緻、優雅、從容。

經過這樣的督導,我發現了自己的變化,並開始更嚴格地要求自己,諮詢記錄更全面和詳細。這些反過來對諮詢工作的開展,打下了更好的基礎。

03 不靠一招走遍天下,實習讓我補全短板

團體諮詢方面,我主要編制和試驗了“認知行為治療團體諮詢方案”,並選擇在遼寧省丹東市進行了兩輪試驗。共進行24小時,約40人蔘加。

團體諮詢一直是我的一個短板,雖然也進行了一些實踐,但底氣不足。後來在督導老師的支援和鼓勵下,我決定藉助這次實習的機會實現一下突破。

突破點選在認知行為治療團體上,原因是我本人雖然進行九年的認知行為治療學習和培訓,但始終以個體諮詢技能培訓為主,沒有團體諮詢的培訓專案,更沒有這方面的應用。

本次團體諮詢的實習中,我借鑑了廖老師認知團體的培訓模式,結合認知行為治療的學習和以往的實踐經驗,編制了一個認知行為治療團體的方案。通過實習和督導,體驗了認知團體的'特點,完善了工作方案,也為自己的培訓工作又增添了一個較為成熟的專案。

1.團體諮詢,必須遵循團體發展的歷程和規律。

本次試驗中,我深刻感覺到,領導者對於團體的期望要實時保持覺察,防止由於過高的期望而“著急”,在推進團體過程中忽視初創期的團體建設,沒有形成很強的團體動力,這會導致工作期動力不足。

這種情況容易在兩個環節中出現:一是在計劃設計環節上,諮詢師有時會忽略暖身、團體規則制定、調整成員期望等問題。二是在實施中,即便有了很細緻的計劃,也會因領導自身的著急而在實施中打折扣。

2.要把握好領導者的角色和作用,以成員為中心推進團體前進。

雖然由於理論取向不同,領導者的角色和作用也不盡相同,但團體發揮作用的機制就是互動,尤其是成員間的互動。這種互動不僅是行為上的動,還有心理上的動。

因此,領導者要切忌成為領跑者和指揮者,更不能成為宣教者和拯救者。要善於利用成員之間的互動來達成目標。

在具體實施中,我注意設計了大量的小組討論、情境模擬、體驗分享等活動。然後通過運用團體諮詢技術,催化團體動力,向成員體驗到成功、自尊、積極和開放給他們帶來的心靈擾動,促進他們的變化。

3.要靈活實施團體方案,抓住時機催化團體動力。

在以前的實踐中,我一直對催化這個機制體驗不足。本次的試驗中,我通過團體進行中出現的“小插曲”,運用立即性技術,真正體驗到了催化的作用。

在一次團體中,一位成員大聲抱怨團體活動對她沒有任何作用,這種表達也擾動了其他成員。我真誠地對成員的開放式表達給予肯定,並鼓勵大家也以同樣的真誠開展討論。

結果,那位成員很感動,表示這種討論的氣氛就是她感受到的收穫,並決定繼續留在團體中,後來這位成員成為積極的參與者。而通過討論,成員們又一次釐清了團體的目標和自己在團體中的責任,更重要的是他們真正體驗到了成員互動帶給他們的收穫。

04 實習在拓展職業發展方向上的啟發

1.有效的實習來源於制度和基地的保障。

心理諮詢的實習在國內並沒有一個公認的、科學的制度與流程。成功之道在這個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在總督導廖老師及其團隊的努力下,推出了非常嚴謹的實習制度及流程。

這不僅對學員成長本身有好處,更重要的是,學員們會將這些制度和流程帶回到自己的工作中,通過開展培訓,將實習制度和流程應用於基層培訓。因此實習制度和流程的建設是一個火種,必將形成燎原之勢。

同時,在基地建設上,成功之道是零起步,廖老師奔走各地,進行考察和指導,以學員自己的機構為主,備案和批准了一批實習基地,並規範了實習接待行為。這都是基礎性的和開創性的。

2.督導團隊的工作精神本身就是一種督導力量。

我的督導老師是曾文志老師。建立督導關係後,他一心為學員利益著想。在瞭解了我的工作情況後,提出可否創造條件進行面對面的督導,提高督導效果。在後來的督導中,我們創造機會完成了兩次面對面督導。

這種為學員利益著想的精神本身,就是專業人員敬業精神的體現,督導老師在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們上“職業倫理課”。

在督導中,曾老師針對督導中的實際問題,為我推薦了幾本著作和專題資料,以幫助我拓展諮詢能力,這種熱情其實是一種人格力量,讓學員感覺溫暖。

針對諮詢中存在的問題,曾老師總是會看到學員的優點和進步,保護學員的信心。同時,會以討論、啟發的方式與學員一起分析和反思,引導學員得出結論,並將這種進步歸功於學員,讓學員感覺到力量。

督導老師的人格本身就是一種力量,良好的督導關係更是一種力量。

3.實習與督導過程中,我作了很多筆記,深有感觸的地方很多,隨手寫下一些感悟,摘錄如下:

基本功非常重要。基礎不意味著低階。

諮詢師職業成長的過程非常重要,要注重規律,不能追求跨越式發展。

一個人的改變有多種表現方式,有時停止、退行和前進一樣,都有意義。

諮詢師職業的“天花板”不是技術,而是諮詢師的人格。包括諮詢觀、人生觀。

諮詢師要對各種理論和學派持開放態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