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

來源:才華庫 1.25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1

有人說‘生命是一場旅行,我們都在踽踽獨行’。是茫然不知所蹤地向前去,還是停下來問一問自己,尋找失去的自我,挖掘生命的本意。

世界上是否有那麼一股力量,衝破樊籠,是否有那麼一種召喚,迎著太陽。也許正是這種奇妙不可言喻的力量促使斯特克里蘭拜託麻痺的心靈與生活,追尋內心的呼聲。

家庭美滿,工作穩定且順利,在我們看來,這樣有聲有色,平平凡凡地度過一生,安詳來,平靜去,便是生命中的幸福生活。斯特克里蘭作為一名金融設計師,有一名聰慧善良的妻子,然而看似一切已成定局,不惑之年的斯特克里蘭卻遠去他鄉,追尋內心的呼喚,偏執地開始他的藝術生涯……

‘藝術家’多麼冷酷高雅的字眼,印象中總是最大限度張揚個性,加上超凡脫俗的眼光和言語。然而沒有人想到,從不接觸藝術,生性木訥的老實人斯特克里蘭竟會現身於藝術。

一開始許多人認為他和情人私奔了。是的,的確藝術是他‘夢中的情人’,他來到巴黎習畫,創作,經常衣不覆體,食不果腹,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中生存。然而這樣還不夠,他帶著對野性的挑戰,來到一座太平洋小島,定居在原始森林。

終日不停地作畫、作畫……

‘他終於將附在他身上的惡靈祛除,他窮其一生只不過是在為這幅壁畫做準備,那幅畫完成後,他遠離塵世,飽受折磨的靈魂終於得到安息。他死已甘心,因為他的人生使命已經完成。’

他鴻篇鉅製的壁畫也隨他離開塵世。

幾十年後,人們才發現這位藝術家的偉大,僅有的作品成為稀世珍寶。

斯特克里蘭的使命是幸福成功的,因為他聽從了自己內心的聲音,挖掘到來自心底的呼喚。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使命,來到這世上,終究要留下點痕跡的,如長江般湧浪的生命大潮中,每個人都匆匆前行,卻有人窺探到自己的內心。

英國首位女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曾坦言:“我的一生都在鬥爭。”她喜歡政治,於是走上政壇,在性別歧視中鬥爭,在家庭出身中鬥爭,在不同思想中鬥爭,在勇敢和怯懦中鬥爭。撒切爾通過不懈的努力挖掘了自己內在生命的含義,在歷史上留下輝煌而個性的一筆。

我的爸爸、媽媽、舅舅都庸庸碌碌地生活著,當然,他們都是我最親最愛的人。

我曾問過他們自己的理想,爸爸嘆息到:‘我當初要是當醫生,但被學校分配當了教師。’

就這樣,由於怯懦,無數人隨波逐流,放棄了自己的本心的追求。當然,夢想的實現存在機遇,而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但沒有挖掘過內心,聆聽自己心聲的生命是不完整的。即便是輸得很慘,我們也笑的燦爛。

斯特克里蘭便是一位深挖生命的勇士……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2

不久前便拜讀了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記憶深刻的是書中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追尋藝術夢想的道路上,表現出對人情與人性的摒棄和過分自私的態度。也總是想起裡面的一句話“只有詩人同聖徒才能堅信,在瀝青路面上辛勤澆水會培植出百合花來。”

斯特里克蘭德生活過三個地點: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塔希提島,也在這三個地方分別經歷了三個女人:妻子艾米、朋友的妻子布蘭妮、土著少女艾塔。

倫敦,土生土長生活了四十幾年。有一份在證券公司穩定且收入不錯的工作,一雙聰慧乖巧的兒女,妻子艾米賢惠且知書達理。留下一張紙隻字片語,就輕而易舉抹掉了前面走過的人生軌跡。

巴黎,憑著對繪畫的一腔執念,沉迷於夢想一發不可收拾。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變得不近人情,一切與己無關。病重時得到了朋友妻子布蘭妮的悉心照顧,惱恨的是憑著自己無所謂心理下毀掉了朋友的生活甚至布蘭妮的生命。他還能攤攤手說,這與我有什麼關係呢?不堪一擊的生活,以及被生活壓迫下人性的醜陋。夢想又是什麼呢?

之後經過馬賽到達塔希提島,這是他靈魂出竅之後得到昇華的地方,在這裡他與心中的夢想毫無阻隔。有著一個默默守護他,忠誠於他夢想,叫做艾塔的土著少女。即便是他快到生命終點,也無損他繪畫才能的發揮。夢想可以實現,但原來如此艱辛!

看完這本書後,我的心緒一直久久不能平。這樣的男人不是典型的渣男嗎?他的出走,做丈夫做父親的責任去了哪裡?搶走朋友之妻,人性的底線在哪裡?這些讓我感到憤怒,任何對夢想的追求都不應該是自私甚至脫離道德的藉口。

文末描述了斯特里克蘭德病死後盛名,把視角又重新拉回到了他結髮妻子與一對兒女身上。她們心裡壓根沒有想過要關心斯特里克蘭德這些年的遭遇,倒是因為他的盛名,極力標榜曾經的關係,假裝付出和理解。如果沒有盛名,他們是否還願意提起這個曾經丟棄她們的人?如果沒有原諒,何必假裝美好?人性的碰撞果然脆弱,道貌岸然的面具在現實對比下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思至為什麼思特里克蘭德非要去畫畫呢?文中他說:“我必須畫畫。我身不由己。”對潦倒的處境、刻薄的蜚語、拮据的生活都能泰然處之,這也許是信念的魅力了吧,引領著純粹的靈魂一路前行。

夢想人人有,在現實中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呢?生活中漸行漸遠,很容易就忘記了初心,很容易就有理由說服自己放下,很容易就把別人的看法築在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壁壘裡……也許這輩子都沒有這麼大的魄力與自己決裂,但生活給予的饋贈本就是獨一無二。做自己想做的,內心真實快樂就好。

月亮很美很孤獨,看上去很近卻那麼遠,要做的就是清醒的活著!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3

這幾天一檔文化類綜藝《一本好書》出現在大眾眼前,因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等節目的熱播,文化類綜藝似乎迎來了新的春天。這在過度繁榮的明星真人秀之間,明顯是一股清流。第一期帶來的《月亮與六便士》這本經典之作便一舉拿下了9.3的高分,這樣以全新的形式去詮釋書內的經典,更讓觀眾覺得耳目一新,但事實上,一本好書重讀多少遍都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初讀《月亮與六便士》,可能很多人會看得雲裡霧裡,書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蘭的主要性格形象也讓人捉摸不透。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無非是兩個原因,一個來自讀者,一個來自作者本身,只要搞清楚這兩方面的疑問,就不難理解它為何可以稱之為經典。

讀者的疑問我想大多來自作品,在開始閱讀之前沒有深入的瞭解其背景。其實毛姆所寫的這個故事,並非完全是虛構的,書中的很大一部分來源於他對著名法國畫家高更的生平、作品的痴迷。是的,斯特里克蘭的原型便是高更,他們的一生高度相似,生前及其落魄,死後備受推崇,書中斯特里克蘭最後留下的畫作也是對高更的作品《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的高度還原,這些經過毛姆的藝術加工,演繹成了斯特里克蘭扣人心絃、跌宕起伏的一生。

而且作者毛姆採取的是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這種閱讀中的帶入,使得讀者並不能從一開始就很好地進入角色感同身受,但在大致瞭解了高更這位作家的生平之後,就會對主人公斯特里克蘭有了初步的認識。

而對於作者毛姆,他並沒有對讀者交代了斯特里克蘭所有的心裡變化及其背後的原因,這樣就把所有的懸念讓讀者自己體悟。比如毛姆沒有說明斯特里克蘭為什麼突然放棄工作去當畫家,這也讓讀者覺得非常突兀奇怪,但他完全可將他內心的苦楚和絕望表現出來,這就是藝術的巧妙之處。讀後感·在大多數讀者眼裡,斯特里克蘭就是從優渥的環境中尋求自我,拋棄妻子背叛朋友,是一個不折不扣自私的人,毛姆沒有為他描述半句這時候的心理活動,因為這個轉變,懂的人自然懂,他雖生活在繁華的都市,卻比獨居沙漠還孤單,若是講出來甚至會有些刻意譁眾取寵。這樣的留白方式可能閱讀前期會給讀者帶來一定的閱讀障礙,但閱讀到最後,真正的談到自我,迴歸自我,從最後的畫作被作者毛姆一把火付之一炬,斯特里克蘭的純粹在此躍然紙上。

這是被無數人推爛的經典之作,也是作者與讀者跨越百年的心靈交流,尤其是在如今這個混雜的世界,為了生存而生存,卻忘卻了本來的面孔,斯特里克蘭是文明社會裡道德理法規範下的怪物,最終在“塔希提”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靈魂歸宿,他雖然是一個可惡的人,但同樣偉大,因為一個人最大的成功,便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4

上帝的磨盤轉動得很慢,但卻磨得很細的意思:

通俗地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上帝的磨盤轉動得很慢,但卻磨得很細。”的出處:

毛姆 《月亮和六便士》

釋義 :

六便士是英國價值最低的銀幣,代表現實與卑微。月亮是在此世上遙不可及的形體,你可以讚美卻無法褻玩它,代表了崇高。它們都是圓形的,閃閃發光,卻被賦予了南轅北轍蘊意。

思特里克蘭德太太出身不凡,喜歡在自己的幽閨裡設宴招待各式文人,以待提高自己的文學素質。姐夫是一位上校,丈夫本來也在銀行工作,他們之間的相處互相敬愛,極少摩擦。

也就宛如大多數女性渴望的那樣,思特里克蘭德太太過上月亮般的生活,養尊處優,人人都可看到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每日只需流連在燈紅酒綠的宴會上,思考自己是否是宴會的主角,能夠再用文學的氣質為自己添染上更高的光環。但是這種安詳寧靜的快樂常常隱匿著一股驚懼不安的勢流。在不留神處往往讓人萬劫不復。脆弱得如履薄冰。

為了使靈魂安寧,一個人每天要做兩件他不喜歡的事。但思特里克蘭德先生的靈魂早已被惡魔吞噬,所以他從來不屑於做討好別人的事。 他很窮,窮得只能夠住在一座破爛的小樓,多年沒有粉刷過的,齷齷齪齪,連他穿的也沒有一件東西不是骯髒、破爛的。很難想象,在不久之前,他曾經住在一棟別墅裡消暑。

六便士般的生活把他折磨得不成人形,亂蓬蓬的鬍鬚底下,他的頭髮也非常長;但是最令人吃驚的變化還是他的極度削瘦,穿的仍然是五年前作者所見到的那身衣服,只不過已經破破爛爛,油跡斑斑,而且穿在身上晃晃蕩蕩,彷彿原來是給別人做的似的。 雖然這種生活被許多人所不齒,也沒有太多人記住他,只是在偶爾需要畫人像的時候,讓他接幾個錢,但是他只是置身於這個社會於以外,沒有人能夠打探到他靈魂的行蹤,而且他對於這個社會有機體的不屑一顧,多少給人一些虛幻的好奇。

施特略夫是一個蹩腳的畫家,但並不代表他缺乏藝術的嗅覺,他一直敬重思特里克蘭德先生的天賦異稟,即便在所有人不理解的情況下,即便在思特里克蘭德先生多番冷嘲熱諷下,他亦然如此。 思特里克蘭德先生害病甚危,他二話不說,把先生接往自己家裡,不但把自己的工作全部撂下,整天服侍病人,大夫開了藥,他總是連哄帶騙地勸病人按時服用,儘管他的收入一向只夠維持夫妻兩人的生活,從來就不寬裕,現在他卻大手大腳,購買時令已過、價錢昂貴的美味,想方設法叫思特里克蘭德先生多吃一點東西,與其說故縱慾擒,還不如說他是一個傻子,習慣對別人好的傻子,總是把別人的事情攬成自己的事情,天底下有那麼多舒心的工作,他偏不要,倒撿起了一個無心的怪物。施特略夫實在是個大好人,好到連自己的妻子也雙手奉上,只是那個無心的怪物只是一個藝術的偉人,沒有良心,沒有靈魂。在事情發生以後,他只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去靜觀,不動聲,不作為,一切皆認為是施特略夫咎由自取。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5

我常常在想,如何主人公是女性的話,會不會做出相同的選擇?

每個人都想生活,而不僅僅是謀生。

當家庭已沒有了愛情,工作已經看到了盡頭,孩子也已經長大,而剛好內心深處卻隱藏著某一個夢想。

如果是女性,也可能做出相同的選擇,只是先天的生理與心理特徵讓女性避免不了要比男性需要更大的勇氣與付出。不會像男性這樣果斷乾脆無情與理智,正因為如此,社會上成功人士中,女性總是寥寥無幾。

女性生本柔弱,為母則強。身邊有許多好友都已陸陸續續地成為了母親,隨之所有的時間都傾注在了寶寶身上,完全也不可能再有時間花在自己身上。然後是幼兒、國小、中學、高中。似乎到了孩子大學的時候才有了自己的時間。而那時,發現自己容顏已老,身材變形。早已遺忘了自己曾經的夢想,鬥志全消。

"我總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一生好像欠缺點什麼。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裡卻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

我要極力過好現在的每一天。瑜伽、攝影與戶外、get新技能。趁著自由與年輕,哪兒有什麼新鮮玩意就去看看去嘗試,不管它有多遠,不管是否有人一起。人一生,心靈會蒙灰。這並不可怕,但須洗滌。你要找到靈魂的清泉,大海的濤花迸濺,風雨的吹拂鞭打,鳥的歡鳴和鮮花怒放,都是藏在清泉中的老師。大自然有自成體系的優美,等待你身心與之共振。

我們所佔的時間寬窄是有定數的。耳聰目明、手腳伶俐的時光,不過幾十載而已。時間如同鮮血,每一滴都鹹且彌足珍貴。當走過的路漸漸漫遠,當雙眸注視過的東西漸漸繁多,當聞過的氣味漸漸五花八門,內心就不由自主地變得寬容起來,接納世界的不同與豐富。也會更加看清生活的本質不盲目,不迷茫。

"從某一種程度來說,我也是一個藝術家。我在自己的身上也深深感受到激勵著他的那種熱望。主人公的手段是繪畫,而我的是生活。"

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美—不會同沙灘上的石頭一樣可以被漫不經心的過路人隨隨便便就能撿起來。美是一種美妙、奇異的東西,藝術家只有經過靈魂的痛苦折磨才能從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來。要想認識它,一個人必須重複藝術家經歷過的一番冒險。他唱給你的是一個美的旋律,要是想在自己的心裡重新聽一遍,就必須有知識、有敏銳的感覺和想象力。

發現生活的美,當然也需要經受一番靈魂的痛苦折磨。一直在努力的找尋著,追尋自己的內心,平安喜樂。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6

月亮要有,六便士也要有,要物質還是要精神?大多數人由生到死的過程是不斷物質化的過程,只有少數人,能脫離這具平凡的軀殼,追逐精神的自由。

初讀《月亮與六便士》,若要讓我用一個詞概括這本書,我會用“荒謬”。一個拋妻棄子的自私者,一個懦弱無能的崇拜者,一個理直氣壯出軌的妻子,一個原始而不講規則的小島,一個後現代主義畫家的誕生。作者毛姆用極端的環境構造了一個脫離現實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把所有人都放在極端的天平。斯克裡特蘭德為了一個遲到的畫家夢,放棄現實,驀然一切,一心去尋找他的小島;斯克羅伊夫低下自尊不斷挽回傷害他的兩人,一個在不斷摧毀他自尊的,一個將他的愛肆意踐踏;布蘭奇為了心中那一點自傲,把斯克羅伊夫的愛當作保護傘,等到雨過了,便將傘丟下。

毛姆用偉大而渺小來形容斯克裡特蘭德。他在平凡的大多數裡超脫尋找人類的那一片原始,捨去七情六慾,不為世俗所束縛,是那樣偉大;而他,又不得不在人世間找一隅,需要吃喝、睡覺,在形形色色的人群穿梭,又是那麼渺小。在他人生的前四十多年也在尋找人生的智慧,有穩定的工作、美滿的家庭,按照正常的人生軌跡發展,直到某一天的突然出走。這應該不是斯克裡特蘭德的突發奇想,而是之前的人生一直在準備,被某個愛的瞬間裹挾,在智慧的人生態度裡逢源。斯克裡特蘭德是一個永不停歇的香客,去尋找屬於他的神壇,他在塔希提島,建立了一個世界,屬於他的世界,在他的最後,又親手摧毀這個世界。

斯特羅伊夫是最接近現實而最脫離現實的形象。他需要愛,卻把愛當作人生的一切,他需要崇拜,卻把崇拜當作人生的一切,他需要善良,卻把善良當做人生的一切。斯特羅伊夫的懦弱和妥協令人厭惡,他就像那個被蛇咬了幾次還會救蛇的農夫。在讀書的過程中我期待斯克羅伊夫的爆發,對這些殘酷無情的事實嗤之以鼻,但他沒有,像一灘死水,靜靜流動卻又逃不過束縛。最後,他終於回到荷蘭的老家,去尋回家的庇護,去慢慢體會生活的智慧。

布蘭奇在脆弱易碎的時候接受了斯特羅伊夫的愛,在需要體會愛情的時候離棄斯特羅伊夫。她心裡一直存著對斯特羅伊夫的埋怨,這是不平等的結合,他在她無路可走的時候乘虛而入,迫使她不得不接受她的愛。斯特羅伊夫的愛越多則是對她的憐憫越多,一個女人能原諒男人給她造成的傷害,但是不能原諒他為她的緣故而作出的犧牲。

亞伯拉罕醫生奮不顧身跳上的亞歷山大港,放棄美好的前程,需要足夠的性格,有錢就是成功嗎?這就要取決於你對生活賦予什麼意義?在你喜歡的環境做你喜歡的事。

月亮和六便士能夠同時擁有嗎?答案是:你可以要滿月或者六便士,還是半個月亮和三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7

剛開始讀《月亮與六便士》覺得讀不下去,說是故事,情節並不夠跌宕起伏,說是傳記好像也沒有傳奇人物該有的色彩。所以,像我這種讀慣小說,追求故事情節的人很難耐下心去看。但最後會發現這是一部帶給我們更多思考的著作。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是以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原型創作的小說。它講述了本來家庭和諧、工作穩定的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突然有一天決定拋妻棄子,遠走異國他鄉學習畫畫。

作者沒有寫故事的主人翁為什麼做出這樣的決定,連他的妻子斯特里克蘭夫人面對丈夫的行為也驚慌失措,沒有察覺任何徵兆,或許真正的原因只有斯特里克蘭自己知道。

斯特里克蘭放棄舒適的生活來到巴黎,住在一個簡陋、髒亂的房間裡。即使他每天沉迷畫畫,盡情的創作,可是他的作品並沒有得到多少認可,除了一個人,德克·斯特洛夫。

斯特洛夫和斯特里克蘭一樣熱衷於畫畫,並且總是能精闢、絕妙的評論一幅畫作,但是自己的畫作水平卻始終得不到認同。他是唯一一個真誠讚賞斯特里克蘭畫作,無條件支援他的人。即使斯特里克蘭無情的搶了他的妻子、無數次嘲笑他、諷刺他、侮辱他的畫作,最後他依然選擇原諒斯特里克蘭,因為他認為斯特里克蘭是最偉大的畫家。他曾經說過:“一百年以後,如果還有人記得你和我,那是因為我們認識查爾斯·斯特里克蘭。”

最後事實證明斯特里克蘭確實一個天才,他開創了藝術的新時代,這在他死後得到了極大的認可。

在斯特里克蘭輾轉來到他最後的棲息地,在這裡他找到他夢寐以求、喚起他創作激情和靈感的地方,塔西提島。

“有時候,一個人偶然來到某個地方,他會神祕的感覺,這正是他始終懷想的棲身之所。這是他一直在尋找的家園,他會在這從未見過的場景中,在他從不認識的人群中定居下來,就好像他生來就熟悉這一切。在這裡,他終於有了著落。”

在這裡他深居山林,有善良的阿塔陪伴他,照顧他。從此他可以沒有任何顧忌的(雖然他從來也不會顧忌任何事)的進行他的創作。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

很多人會覺得斯特里克蘭沒有感情、說話做事討人厭、對物質生活沒有任何要求,就像是沒有生命的機器,這個機器活著的唯一理由就是畫畫。

但他是天才是無疑,他畫畫不是為了成名獲利,他只是有一種輸出的慾望,為了表達心裡的想法而創作,是一種極致單純的創作。就像文中他自己說的那樣:“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我身不由己。一個人掉進水裡,他游泳遊得好不好沒關係,反正他得掙扎,不然就得淹死。”

斯特里克蘭是被上帝選中的人,上帝通過他的手讓世人看到美。

“有時候,我想去茫茫大海中的一個孤島,在那裡,我可以住在無人知曉的山谷中,四周不知名的樹木環繞,寂靜無聲。在那兒,我想我可以找到我想要的東西。”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8

這本書應該能算是一本比較好讀的外國小說吧,不管是從書中的內容還是書中的思想,都會比一般的外國文學好理解。

很多人都在講這本書寫的是虛幻與現實的對照,夢想與生活的競爭!書中塑造了蠻多的人物形象,主人公應該是斯特里克蘭和斯特洛夫。兩個人像是兩個極端,一個為了理想拋家棄子,不顧一切,書中有一句這樣評價斯特里克蘭的話:他很可惡,但我必須承認他很偉大!相反,斯特洛夫,為了自己的愛情,也許愛情這個詞用的不是很恰當,因為愛情也並不是很現實化的東西,那換成為了他原本幸福的生活吧,他放棄了所有,尊嚴,體面,物質等等等等,可最後一無所有!白巖鬆說:名著的魅力所在往往不是在於它的中心思想,而是它塑造了那些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人物形象!也許在我們的生活中,像斯特里克蘭抑或是像斯特洛夫這樣的極端化人物都非常少見,但是他們卻能在文中觸動到我們的心絃!周玄毅學長在一次辯論賽邀請賽中講到:文學的真實 能打動人心的文章從來都不是瞎編亂造的!讀這本書的時候,不只一次被觸動,所以我想斯特里克蘭和斯特洛夫少見,但肯定不會是虛無,那要怎樣去評判他們的人生態度呢?或者是講他們的人生態度能帶給我們怎樣的思考?書中說:我以為,一個人因為看到另一種生活更有意義,只經過片刻思索就拋棄大好前程,這才需要足夠的個性。勇敢走出這一步,絕不後悔,這才真有個性!

當有一天你突然發現,現在的生活了無生趣,發現了另一種迷人的生活!你會不會,敢不敢放下你現在擁有的一切去開始一段嶄新的生活呢?也許在不要真正做出選擇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會自信豪邁的講:會的,我將捨棄我的一切,為了我那崇尚的理想!可是,當你要真正放下一切的時候,是否還會一樣!社會地位,家庭,物質,世俗的目光!抑或是當有一天你突然失去了原本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會不會灑脫離去,還是像斯特洛夫一樣苦苦掙扎!

夢想跟生活往往是不可兼得的,前面也講了,像斯特洛夫和斯特里克蘭這樣的極端化人物也少,同時,我敬佩他們的勇氣或者是愛的無限寬容,但是我絕不推崇他們的人生態度!斯特里克蘭就像作者給他的評價一樣,但在這我想顛倒一下順序,他很偉大,但事實上他也很可惡!我欽佩他的勇氣和麵對世俗的態度,但也不恥於他完全為自己而活!斯特洛夫 我欽佩他的心之大,對所有的惡意笑面相對,可是我也不贊同他無底線的仁慈!

月亮與六便士,孰重孰輕,可能在每個人的世界裡會有不同的答案!可不管誰更重要,我想一味的追求某一種而對另一種不屑一顧,都是自大的!生活的魅力不在於你能擁有什麼,或者是你追尋著什麼高尚的東西!而是在你追尋的路上,一路取捨一路權衡,歷經坎坷,最後終於在夾縫裡找到能讓自己舒服起來的相對狀態!

年少無知,也許會有很多偏見,到看完一本書總要寫點東西安慰一下自己!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9

兩天前得到一個訊息,於我是一個災難性的訊息,是晴天霹靂。窗外秋意正濃,銀杏樹燦爛地黃著,在陽光下拼命眨眼睛以討人們的歡喜,而我卻只注意到了被風吹落的葉子,有時候一片一片在空中打幾個旋然後無聲地落下,有時候許多樹葉集體逃離樹幹,帶著沙沙的響聲落到了地面......我的心情隨著這些樹葉跌落到了谷底。這種時候我往往把自己關在家裡,與外界隔離,慢慢消化我的焦慮、擔心與絕望。

窗邊的小桌上放著一本書,是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我知道月亮代表理想和希望,六便士代表現實,我現在遇到的問題正是理想與現實相悖的問題,於是翻開書讀將起來。漸漸地我的思想被毛姆帶到了20世紀初的倫敦,隨他參加倫敦熱鬧的社交,認識了各種各樣的人,跟著他來到巴黎、來到澳大利亞的小島塔希提......我的心情也隨著書頁的翻動跌宕起伏,時而興奮,時而絕望,時而好奇,時而期待。當我讀完書的最後一頁,窗外已經一片漆黑,奇怪的是我卻看見了樹葉搖曳,彷彿舞臺上身著金黃舞裙的舞女正在謝幕。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離開是一種選擇,就像春天樹葉重回枝頭,這沒有對與錯,更沒有希望與絕望。

《月亮與六便士》講述了一箇中年人為了自己的理想(或者叫初心)放棄當下安逸穩定的生活,選擇離家出走。然後他遭遇貧窮,飢餓,無處安身,病痛折磨等百般困窘,但他都毫不在意,也從不後悔,最終,他得到了他自己所追求的東西。故事其實很套路化,用第一人稱旁觀者的視角講述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與眾不同的一生。對思特里克蘭德的執著與堅持我不以為奇,好奇的是他的動機。僅僅是為了理想“畫畫”嗎?如果是這樣他應該很珍惜自己的作品,可是他不是,他將作品隨意丟在牆角,隨意送與他人。他在乎的是畫畫過程,享受的是內心深處所希望的-寧靜與美。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人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我想這部作品作者終究想要表述的是這些問題。

毛姆說“從事自己最想做的工作,生活在讓自己開心的狀態下、自己心安理得,這樣算是把人生給搞砸了嗎?還是要成為知名的外科醫生、年收入一萬英鎊、娶得美嬌娘,這樣才算成功?我想這取決於你賦予人生的意義、你對社會的要求,以及你對自己的要求。”這句話讓我很受益。讀後感·我的苦惱我的焦慮都來自兒子的一個決定,而這個決定跟我希望的正好相悖,於是我擔心他的將來。是呀,兒子的人生在於他對自己的要求,而不是我對他的要求,惟願他將來做他想要做的那種人,而是他不得不做的那種人。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10

真正幸福的生活是怎樣的,我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希望可以賺錢賺的盆缽體滿,有些人希望自己可以擁有安穩平淡的生活,有人希望闖蕩出自己的天地,而思特里克蘭德放棄了別人看起來幸福美滿的生活,踏上了孤獨的藝術之路。

讀這本書時是壓抑的,為什麼起名為月亮和六便士,我想對於大部分來說,月亮是不可及的,那就是我們的夢想,而我們能輕易觸碰到的僅僅是像六便士一樣的現實而已。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想要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他們不惜放棄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他們覺著夢想是高尚的,是自由的,因為別人都不懂他們,他們想要自由的去追尋藝術,就像那句書評“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追尋夢想的人都是如此吧,他們看見的是與別人眼中不同的,我想,這應該就是他們追尋藝術的意義吧。

在這個社會上,有太多因為追尋自己的夢想,而過得不盡如人意的人,其實有些時候,很多人是不理解的,包括他們的家人,這句話應該很多人都聽過“夢想,能當飯吃嗎?連飯都吃不飽,還談什麼夢想”,誰沒有夢呢,誰年輕的時候沒有幻想過屬於自己的生活呢,可事實卻是,大部分人被現實壓彎了腰,他們連基本的溫飽都成問題,還談何理想。這就是現實吧。能把自己的喜愛當做事業的人是幸福的,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的理想,卻也能靠自己的夢想養活自己,這何其幸福。

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看到了很多人去追尋自己心中的月亮,他們的理想是治病救人,他們的職業道德也是治病救人,在這個過程中,那麼多人為了自己心中的白月光,前赴後繼,最後,才能讓國人再一次健康的站在世介面前。

在許多人心中,思特里克蘭德是瘋子與天才的結合體,為了藝術,他拋棄妻女,作為丈夫和父親是不合格的,有人問他,你對你的孩子沒什麼特殊情感嗎,他說沒有,這種人註定是孤獨的,看過這本書的,都會大罵思特里克蘭德的自私和可恨,但是就像他所說的“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世界之大,他們只可以獨自存在。

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都在不斷的增添自己的身份,就好像如今的斜槓青年,對於一些人來說,這讓他們的生活變得豐富,讓他們的履歷變得精彩,讓他們的人生經歷變得豐富,但是,對於有些人呢?這一層一層的身份給他們增添了一份又一份的煩惱,反而導致他們無法做好每一件事,所以,對於每個獨立的個體來說,找到適合自己的身份才是最正確的。

每個人讀完這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對於我來說,我希望在之後的生活中,我可以被月亮的光照耀,也能不忘地上的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11

作品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斯特里克蘭德,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圓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畫布的故事。

打破一成不變的生活:

斯特里克蘭德是倫敦證券的一名的經紀人,有一位端莊典雅的賢妻良母和兩個聰慧的孩子,過著安穩幸福的生活,是一個令人羨慕的中產階級家庭。然而,有一天斯特里克蘭德突然離家出走,這個看似美滿的家庭遭受到了各種質疑,他的妻子懷疑他出軌了,他的朋友都以為他瘋了。而他只是為了心中神聖的理想——我必須要畫畫,所以他要離開她,離開這裡,一個人隻身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在那裡過他想要的生活、想要的自由。

“別人笑我太痴顛,我笑他人看不穿”這句話放在這裡最適合主人公的心境了。他的妻子對他一點也不瞭解,對丈夫自己去學畫畫的事兒一無所知,她的眼裡只有結交名流和教育孩子,丈夫在他心中就是個沒有文化修養的小市民。這樣的婚姻只是為了結婚而存在,為了迎合世俗的“婚姻”二字。他只是將不喜歡的'生活打破了,放棄了所有,只求一個真正的自己得以釋放,換個角度來看,其實主人公並無對錯可言,哪來的是非可說。

“天才”就是做自己:

他沒有任何的繪畫基礎,就是愛好畫畫,就簡簡單單學了一點。沒想到膽大到一個人去流浪,幾次險些被飢餓和疾病纏身而死,可是他也不回去、不屈服。他就想著要畫畫,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地帶肆意畫畫,儘管也不知道畫的什麼東西,畫著沒人會買的畫作,他還是一如既往地畫他想畫的。在不停地流浪輾轉下,最終在塔希提島遇到了心愛的姑娘——愛塔,這個懂他、愛他、支援他的土著女孩。他們住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他每天都可以畫畫做他喜歡的事情,可惜不久感染了麻*病,愛塔在身邊照顧他一直到離開人世。

後來他的畫作被驚為天人之作,世人愛不釋手,稱譽其為天才。大家都開始來理解他當年的“拋妻棄子”,同情他英年早逝,認為藝術家就是這樣“與眾不同”,讀後感.天才總做出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這一切都是為了藝術而獻身,他是一位偉大的畫家!事實上,他只是想畫畫,喜歡畫畫,並沒有想成為人們口中的“天才”,他不賣畫也不稀罕誰來買畫,他只是做了自己,活成了自己心中的模樣,僅此而已。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有些事蹟不為世人所接受,但是我還是很欣賞他突破自我的勇氣和對藝術的痴迷,他不是天才,他只是做了真正的自己。

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希望現實生活中的你們,能有良人相伴、理解你、尊重你,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12

“哲人有他們的烏托邦,畫家有自己的理想國。思特里克蘭德一無所有,除了他的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改編自著名畫家高更的經歷,講述了一個四十多歲的證券經紀人,遵從內心聲音,為了追求理想而拋妻棄子的故事。月亮象徵著理想,而六便士則代表現實。單看故事介紹,這是一個情節俗套落人下乘的狗血勵志成功學故事。而他開頭接近三分之一的冗長背景介紹更是一度勸退我。

但此書其實和傳統的勵志文學大不相同。它的主人公是一名三觀極度敗壞的人,為了夢想拋棄沒有經濟來源的妻子與兩個尚未成年的孩子,毫無道德觀念,搶走恩人的妻子甚至害死她。作者也毫不掩飾對主角思特里克蘭德的厭惡,借旁觀者之口袒露他對倫理道德的冷漠、他的混蛋與噁心。而矛盾的是,作者也熱情地描述出思特里克蘭德被夢想控制著的,不顧一切的瘋狂炙熱。正是作者如此矛盾的筆觸,塑造了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天才畫家形象。

初讀本書,我幾度想過放棄。思特里克蘭德著實令人反感至極。可讀到後面,對他的心態又不由得演變為同情。思特里克蘭德的原話是:“我必須畫畫兒,我由不了我自己,一個人要是跌進水裡,不管他遊得好不好,反正他得掙扎,不然就得淹死。

這不禁令人思考天才到底是幸運抑或不幸。儘管這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在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地獄變》中就有提及。眾人眼中的天才往往伴隨著潦倒,孤僻,不被世人理解。但他們異於常人的天賦也是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才心中波瀾壯闊雲海翻湧的情感或許難以被作家的拙筆描繪出十分之一,但毛姆筆下這一句我反反覆覆讀過很多遍,似乎得以管中窺豹瞅見一點隱約的輪廓。單從理智方面考慮,思特里克蘭德似乎並不想燃燒自我全情投入於藝術之中。但情感燒灼著他身不由己,只能憑藉求生本能去畫畫。儘管在畫畫過程中思特里克蘭德也是快樂的,可他終究是被迫的,他的人生別無選擇。

但《月亮與六便士》講述的遠不止這些。很有意思的一點在於,思特里克蘭德一輩子窮困潦倒,挖心掏肺畫出的作品一副都沒有賣出過,甚至受盡同行與外行的嘲笑,欣賞他的人寥寥無幾,能懂他內心世界的卻沒有一個。最後他毫無尊嚴地死在一個無名島上,死前瘋狂畫了一屋子的畫全部付之一炬。思特里克蘭德一生沒有嚐到任何天賦所帶來的名與利,但他受盡了天賦賜予他的苦痛。書的結尾,思特里克蘭德還是聲名遠揚,僅剩的幾幅畫被炒出天價。但我看來就落了下乘。我希望思特里克蘭德從未知名過,畫筆給予他的從來只有只有他繪畫時的快樂。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13

我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平庸的一生好像欠缺點什麼。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裡卻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這種安詳寧靜的快樂好像有一種叫我驚懼不安的東西,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變遷和無法預見的刺激,我是準備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滿布的海灘的。

毛姆說: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單槍匹馬的戰鬥。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孤獨的來到這個世界,又孤獨的離開。儘管在人生中的不同時間段都會有人來陪我們走過一段生命旅程,但是沒有誰會是誰永遠的陪伴,我們註定孤獨的走過自己的一生。

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有這樣一句話:有一種孤獨,不是做一些事沒有人陪伴,而是做一些事沒有人理解。我們當中有的人可能一生都在執著地希望被人所理解、所承認,但這個願望似乎很難達成。

現實社會中的鐘子期和伯樂總是那麼的可遇而不可求。可是不被理解,不被承認又如何,只要我們遵從自己的內心,過著我們自己心中所想的生活,孤獨又算得了什麼呢?無論如何,請一定要記住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裡,我們都只是滾滾向前的時代浪潮裡微不足道的一員,我們疲於生計,日復一日的重複著索然無味的生活。

我初讀這本書的時候,覺得主人公是個瘋子,他不僅放棄了體面的工作,還拋棄了自己的妻兒,而這僅僅只是因為他頭腦中突然冒出的一個荒誕的想法。但是現在我卻認為斯特里克蘭德是一位勇敢的人,在眾人都只看見滿地的六便士時,斯特里克蘭德卻抬頭看見了自己的月光,為此他拋下一切不停的流浪,最終流浪到了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畫筆譜寫了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

日復一日的枯燥生活漸漸磨平了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耐心,我們不再對安穩生活以外的東西產生興趣,我們慢慢地成為了一個個只會賺錢的機器,沒有思想,沒有靈魂。但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也許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曾有過那樣一輪明月,那樣一方田野,但未必人人都會有像斯特里克蘭德那樣放棄一切重新開始的勇氣。

也許只是我們心中某一時刻突然冒出的想法,也許我們會覺得它很荒誕,但是人的一生總要為了自己而活著,為了自己心中所想瘋狂一次又如何,願所有人都能充滿著激情去對待生活。我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夠抬頭看見自己的明月光。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14

月亮與六便士是20xx年x月份讀的第一本書。以前每年初都會要求自己每月讀一本書,但是堅持下來的甚少,希望20xx年是堅持與自律的一年。不求讀後理解與感悟深刻,個人觀點明確,旨在打卡閱讀,記錄閱讀,深化感悟,終能有所沉澱。

“和許多年輕人一樣,為天上的月亮神魂顛倒,為腳下的六便士視而不見。”

人們常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斯特里克蘭為了天上的月亮,為了詩和遠方,放棄了眾人眼中穩定的幸福生活,他原本有一份收入不菲的證券經紀人工作,有愛好文學的妻子,家庭幸福美滿,生活衣食無憂。這樣的生活也是大多“小市民”窮其一生追求的生活,不過是想要穩穩的幸福,也許我身邊不止有這樣一個人,也許我也就是這樣一個人。這也是眾多人生的縮影,往往光顧著行走,而忘記抬頭看天上的月亮。

這一切在某一天悄然改變,斯特里克蘭帶走大部分現金,拋棄妻子,不告而別,只為對繪畫藝術的神魂顛倒。走過半生,心中夢想的火苗再被點燃,已是難得之事。縱然在異國他鄉,過得窮困潦倒,貧病交加,亦然甘之如飴蜜。天分決定了你能不能走,而為夢想的追求與堅持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並存在同一顆心裡的。”

斯特里克蘭無疑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也許世人都有兩面性,縱然她溫柔愛護小動物,但也定然有她絕決冷情的一面。

斯特里克蘭渾身散發著藝術家的天賦才華,對藝術的獨特見解,創新銳意,勇於注入自我靈魂的祕密,風格自行一派,別具一格。

斯特里克蘭也是佔據了道德批判的眾多槽點。與之一生密切相關的三個女人,各有各的人生百態。

結髮妻子艾米徐娘半老被拋棄,置之不理,但好在最終也享受著成名畫家妻子的頭銜。異國他鄉拐走仗義朋友的妻子布蘭奇,捨棄深愛他的丈夫死心塌地愛上他,細心照顧其飲食起居,但最終只換來無盡厭惡和冷落後的絕望自殺和一副不俗的裸體藝術品。在其晚年,斯特里克蘭再次遠走他鄉找到自己繪畫的世外桃源,娶得一位18歲土著妻子阿塔,養兒育女,病床陪伴,為他送終,但最終被掩埋在時間的長河裡,鮮為人知。

為夢想告別結髮妻子有多決絕,後面苟且朋友妻、娶18歲嬌妻就有多打臉。就好似蚊子血劣跡斑斑不值一提,白飯粒乾癟無味卻又能填飽肚子,千斤頂似的窮途末路後的保底選擇。女性不過成為了他發洩慾望、尋找創作靈感的產物。天上的月亮有多明亮,周邊的暗夜就有多黑暗。

“離任的總理原來只是個能言善辯的口舌之士,卸職的將軍也無非是個軟弱可欺的市井之徒。”

純粹的靈魂世間少有,充滿業障的人亦不常見。我們不要論斷人,免得被人論斷。

月亮也好,六便士也好,縱然千溝萬壑,縱然獨善其身,縱然走走停停……

抬頭有月亮,腳下有六便士,身旁有沿途的風景。

遵從內心,一切自有最恰當的平衡。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1000字15

如果說變形記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價值在於對家庭、身邊的人貢獻,月亮與六便士傳遞的則是一個完全相反的生命觀。

主人公斯里蘭卡拋妻棄子(忘記了是不是有小孩來著),拋棄體面的工作,奔往異地畫畫,因為畫賣不出去,也險些被餓死。以世俗的眼光來看,斯里蘭卡不僅對她人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也成為別人眼中落魄可憐的人。

但看了這本書的人,會體會到斯里蘭卡的這種精神是多麼的寶貴,斯里蘭卡的生活是多麼的讓人羨慕———那種可以只專心於繪畫(繪畫實際上體現的是斯里蘭卡對精神的追求)而不被一切枷鎖束縛的境界。

斯里蘭卡是天才也是幸運兒。他在生命的某個時刻被神所感召,明確了人生的追求,完全跳脫了社會結構下的人的身份。從傳統的角度上,我們是如何評價一個人的?普通人的成功是家庭美滿、事業有成。不普通的人的成功是推動社會進步,是對社會作出突出貢獻,比如科學家、政治家等等,這些人太不普通的暫且不討論。我們常常接收到一個這樣的價值觀:我們要成為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樣才能加深我們生命的質量。這樣的價值觀沒有什麼不好,畢竟如果人人都奉行這樣的準則的話,每個人都積極承擔自己在社會結構中的責任的話,社會就能夠維持穩定。

可是,在一部分追尋生命的意義的人的心中,人的一生居然要為他人而活,一個人的價值居然要依靠對他人的貢獻來衡量,似乎是不能被接受的。或許,一般人是不會被“人生的意義”這種重大問題所挑戰的。

月亮與六便士除了斯里蘭卡,施特略夫也是引我深思的,他很可悲,但他也很善良,他愛他的妻子勝過了愛他自己,把房子和財產留給妻子和斯里蘭卡是他的必然選擇。在我心中,是分不清施特略夫是偏正面一點還是負面一點。為愛不顧一切的勇氣讓人肅然起敬,他超越了那些“利己主義”,但這也造成了他的可憐……

但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斯里蘭卡的為畫畫不顧一切,我是高度認可的,而我卻對“利己主義”嗤之以鼻,似乎“鼓吹奉獻”是人們對於“利己主義”的對抗,這三者這間的區別是什麼?

是因為“利己主義”追求的東西太俗氣?而斯里蘭卡的追求太高尚?也似乎是“利己主義”一方面想佔盡好處,另一方面又不想直視自己的無恥,粉飾自己。而斯里蘭則完全不會,他承認他的無恥,接受一切指責,並且不打算因此而改變的瀟灑讓人欣賞。

斯里蘭卡實際上對抗的是什麼?是在枷鎖之下生活而不自知,也不自拔的人嗎?總之,斯里蘭卡是一個“極點”,我們由於各種原因,不可能實現他那樣的狀態,但希望我們不要在別人訂立的框架下活著,可以去探索然後追逐自己認為值得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