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隙碎筆讀後感1000字

來源:才華庫 1.54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病隙碎筆讀後感1000字,歡迎大家分享。

病隙碎筆讀後感1000字

最近讀完了史鐵生先生的散文集《病隙碎筆》,在我看來,與其說是散文,倒不如說是史鐵生先生的隨筆集,這並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集子,而是充滿了對人生的詰問與思考,同時解答著宣告的難題,正如這本書的名字,《病隙碎筆》,簡單明瞭且直白,這本書中所寫也就是史鐵生先生在長期生病的空隙中的所思所感。之所以喜歡《病隙碎筆》,是因為史鐵生面對跌宕起伏的不公命運時的理智與堅定內心,讀完這本書,不禁要感慨史鐵生先生對生活的坦然豁達,樂觀積極的態度,以及對人生各般事件的大徹大悟的通透感受。

對於史鐵生先生,是誰也不陌生的。從《我與地壇》,到《務虛筆記》再到現在的《病隙碎筆》。有人評價史鐵生是“一位一生都在死亡邊緣行走的`作家”,不得不感嘆,單是疾病帶給史鐵生先生身體上的折磨,便是常人難以忍受的,雙腿癱瘓後,又是腎病又是尿毒症,而最後也因腦溢血不幸去世,更不用提在心靈,精神方面帶來的打擊。就像在《病隙碎筆》一書中所說的,“四十八年大約有一半的時間用於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來,成群結隊,好像都相中我這身體是一處樂園。”

史鐵生先生在《病隙碎筆》中這樣調侃自己,職業是生病,業餘寫一點東西。這本書名字為《病隙碎筆》,但其中內容與“病”又無太大的關係,書中所有的文字,更像是一個鮮活健康的靈魂對生命的困惑與苦難的探索,似於一個思考者對於哲學的最基本問題的探索與辨析,史鐵生先生一直在尋找答案,窮極一生的思索,他雖然殘疾無法行走,卻從未停下過探索的步伐。

印象深刻的是史鐵生先生在《病隙碎筆》中引用的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一句“我輕輕地走,正如我輕輕地來”。記得在過去讀時,從未想過將其與生死相聯絡,只是認為是普普通通的一場往來,但在史鐵生先生看來,這便是對生命最好的詮釋,以這一句話作為墓誌銘,對於史鐵生先生來說是最合適不過的,輕輕地走正如輕輕地來,掃盡塵囂,不帶走一片雲彩。一段渺小的生命,為世界作出改變,哪怕是微小的改變,不失為一種成就,不枉來人間走一趟。

不得不說史鐵生先生是樂觀的。他在書中寫道“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得到滿足”,在病痛的折磨中,史鐵生先生並沒有自怨自艾,度日如年,甚至於從此一蹶不振,反而,他不甘於淪為泛泛人海中的渺小一顆,將這些疾病帶來的折磨痛苦轉化為思考的動力,在生病的空隙中思索人生的真正奧義。人之生老病死,史鐵生早已看淡,雖然失去雙腿只能依附輪椅的他曾經在年少時也有過失意,惱恨上天安排的不公,以至於每天把自己藏進地壇,望著地壇的花花草草與建築物,往來的行人,去深思,去感悟,去真正理解人生的意義……幸運的是,史鐵生終於有了自己對於人生的理解,在《病隙碎筆》中,他也明瞭了上天的安排,正如史鐵生先生在開篇所講,“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喜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一個,不可以隨意調換。”深諳自己是那個不幸者,領悟透徹之後,也懂得了“一起只好看命運的安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