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李鄘傳》原文和翻譯

來源:才華庫 1.05W

原文:

李鄘,字建侯,北海太守邕之從孫。大曆中舉進士,為李懷光所闢,擢累監察御史。懷光反河中,鄘與母、妻陷焉,因紿懷光以兄病臥洛且篤,母欲往視;懷光許可,戒妻子無偕行。鄘私遣之,懷光怒,欲加罪,謝曰:“鄘籍在軍,不得為母駕,奈何不使婦往?”懷光止不問。後與高郢刺賊虛實及所以攻取者,白諸朝,德宗手詔褒答。懷光覺,嚴兵召二人問之,鄘詞氣不撓,三軍為感動,懷光不殺,囚之。河中平,馬燧破械致禮,表佐其府,以言不用,辭歸洛中。後召為吏部員外郎。

徐州張建封卒,兵亂,囚監軍。帝以鄘剛敢,拜宣慰使,持節直入其軍,大會士,喻以禍福,出監軍獄中,脫桎梏,使復位,眾不敢動。既還,稱旨,遷郎中。

元和五年,出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使。王師討蔡方急,鄆寇李師道謀撓沮之,鄘以兵二萬分壁鄆境,貲餉不仰有司。是時兵興,天子憂財乏,命鹽鐵副使程異馳江淮,諷諸道輸貨助軍。鄘素富強,即籍府庫留一歲儲,餘盡納於朝。諸道以鄘為倡首,悉索以獻,自此王師無匱乏之憂。

先是,吐突承璀①為監軍,貴寵甚,鄘以剛嚴治,相禮憚,稍厚善。承璀歸,數稱薦之,召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鄘不喜由宦倖進,及出祖,樂作泣下,謂諸將曰:“吾老安外鎮,宰相豈吾任乎?”至京師,不肯視事,引疾固辭,改戶部尚書。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贈太子太保,諡曰肅。

鄘強直無私,與楊憑、穆質、許孟容、王仲舒友善,皆以氣自任。

(選自《新唐書》,有刪改)

【注】①吐突承璀:唐朝宦官,唐憲宗對他倍加寵信,先後加官晉爵,成為當時宦官中頗有權勢的人物

譯文:

李鄘,字建侯,是北海太守李邕的從孫。大曆年間考中進士,被李懷光任用,幾次升遷後任監察御史。李懷光在河中反叛,李鄘與母親、妻子和孩子淪陷賊軍中,(李鄘)於是欺騙李懷光說兄長在洛陽病重臥床不起,母親想要去看他,李懷光許可,但告誡李鄘的妻子孩子不能一同去。李鄘私下遣送了妻子孩子,李懷光很惱怒,想要加罪於他,李鄘道歉說:“我李鄘名冊隸屬於軍籍,不能隨侍母親,怎能不派婦人前往?”李懷光作罷不再追問。後來(李鄘)與高郢刺探賊軍的虛實以及用來攻取的辦法,把這些情況報告給朝廷,德宗親筆下詔褒揚答覆。李懷光發覺,緊急集合軍隊召二人追問,李鄘言辭氣色不屈,三軍被他感動,李懷光沒有殺害他們,囚禁了他們。河中平定,馬燧打破刑具向他致禮,邀請(李鄘)輔佐自己的幕府,因建議不被(馬燧)採納,(李鄘)辭官回到洛中。後召入任吏部員外郎。

徐州張建封去世,士兵變亂,囚禁了監軍。皇帝認為李鄘剛正果敢,授任宣慰使,(李鄘)持節直入亂軍,他召集將士,說明福禍的道理,將監軍放出監獄,脫去枷鎖,使他恢復職位,眾人不敢亂動。(李鄘)還朝以後,因出使符合旨意,升任郎中。

元和五年,(李鄘)出任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使。官軍討伐蔡州正急,鄆寇李師道陰謀阻撓討伐,李鄘用二萬士兵分別駐紮在鄆境,軍費不依賴有關部門。這時戰爭打起,天子憂慮財力缺乏,派鹽鐵副使程異乘馬到江淮,勸說諸道輸送財貨援助軍用。李鄘境內歷來富實,便登記府庫留存一年的.儲備,其餘都交納給朝廷。諸道把李鄘當作倡導帶頭人,全都索取錢糧進獻,從此軍隊沒有軍用匱乏的憂慮了。

原先,吐突承璀任淮南監軍,非常受尊敬,李鄘以剛直嚴明治軍,他們相互敬畏,逐漸親善。吐突承崔回朝,多次稱讚推薦李鄘,朝廷召回李鄘授官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鄘不樂意由宦官權貴引薦,等到餞送出行時,音樂聲起而他流下眼淚,對諸將說:“我年老安心在外任節鎮的職務,宰相一職哪裡是我勝任的呢?”到達京城,不肯處理政事,稱病堅決辭讓相位,改任戶部尚書。以太子少傅的身份退休。去世,追贈太子太保,諡號叫肅。

鄘強直無私,與楊憑、穆質、許孟容、王仲舒交情很好,他們都以氣節自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