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李元軌傳》原文及翻譯

來源:才華庫 5.06K

   原文:

《新唐書李元軌傳》原文及翻譯

李元軌,武德六年始王蜀,後徙吳。多材藝,高祖愛之。太宗嘗問群臣曰:”朕子弟孰賢?”魏微曰:”臣愚不盡知其能,唯吳王數與臣言,未嘗不自失。”帝曰:”朕亦器之,然卿以為前代孰比?”對曰:”經學文雅,漢河間、東平①也。”帝由是遇益厚。詔納微女為妃。

嘗從獵,遇群豕,帝使射之,苦②不虛轂,豕為盡。帝撫其背曰:“爾藝過人,顧今無所施。方天下未定,得若豈不用乎?”貞觀七年,為壽州刺史。高祖崩,去官,毀瘠甚,服除,遂菜食布衣終身,至忌日,輒累晝不食。十年,徙霍王,歷絳、徐、定三州刺史,實封至千戶。所至閉閣讀書,以吏事委長史,謙慎未嘗與物忤。數引見處士劉玄平,為布衣交。或問王所長於玄平答曰無長問者不解玄平曰人有短所以見長若王無所不備吾何以稱之突厥寇定州,元軌令開城門,偃旗幟,虜疑,不敢入,夜遁。

州人李嘉運潛結賊,詔窮誅支黨,元軌以寇近且強,人心危,但殺嘉運,餘無所詰,因自劾。帝喜曰:”朕固悔之。非王之明,幾失定州矣。”王文操者,與賊戰,敗,二子鳳、賢更以身蔽父,得全,二子死。縣抑不為言,元軌廉知之,遣使弔祭,上其事。詔贈鳳、賢朝散大夫,旌禮其閭。元軌每朝,數上疏陳得失,多所裨正,帝尊重之,有大事,常密驛諮逮。帝崩,與侍中劉齊賢同知山陵事。元軌淹練故事,齊賢嘆曰:“是非吾等及已!”嘗遣國令督封租,令請貿易取贏,答曰:“汝當正吾失,反訹③吾以利邪?”不納。越王敗,徒黔州,薨。

(節選自《新唐書李元軌傳》)

【注】①指漢代的河間王、東平王,他們都好經學。②菩(ku):箭尾,即射箭時搭在弓弦上的部分。③訹(xù):引誘,誘惑

譯文:

李元軌,武德六年始封蜀王,後改封吳王。多才多藝,深受高祖喜愛。太宗曾經問群臣說:“我的兒子兄弟中誰更賢明?”魏徵說:“臣愚昧不能全都瞭解他們的才能,唯有吳王多次與臣談話,吳王每次都對自己感到不滿意。”皇帝說:“朕也器重他,但你認為前代的偉人中誰能與他相比?”回答說:“說到經學方面的文才,可與漢代的`河間王、東平王相比。”皇帝因此對他更加親厚。下詔讓他娶魏徵的女兒為妃子。

他曾經隨從皇帝狩獵,遇到一群野豬,皇帝令李元軌射擊,箭不虛發,野豬全被射殺。皇帝撫摸他的背說:“你武藝過人,只是你現在無處施展。當年天下未平定之時,如果得到你這樣的人才,豈能不加重用?”貞觀七年,任壽州刺史。高祖去世後,自己離官,因哀痛身體消瘦得很厲害,服喪期滿後,他就終身吃素食穿布衣,毎年到了忌辰日,總是數天不吃飯。十年,改封霍王,歷任絳、徐、定三州刺史,享受實封達一千戶。在所任官的地方,他總是閉門讀書,把政事委託給長史,謙虛謹慎,未曾和外物他人相違背。多次邀請引見隱士劉玄平,成為貧賤之交。有人向劉玄平詢問霍王的長處,劉玄平回答說:“沒有長處。”詢問的人感到疑惑,劉玄平說:“人因為有短處,所以才能顯示出長處。至於霍王無所不能,我怎麼能說出他的長處呢?”突厥侵犯定州,李元軌命令開啟城門,收捲旗幟,賊疑心有詐,不敢入城,趁夜而逃。

州人李嘉運暗中與賊人勾結,下詔全部誅殺他的同黨,李元軌因為敵人強兵壓境,人心不安,僅殺了李嘉運一人,其餘的都不加問罪,因此主動彈劾自己。高宗高興地說:“我本來就後悔下此詔書。如果不是霍王聖明,幾乎喪失定州。”有一位名叫王文操的人,與賊人交戰,失敗,兩個兒子王鳳、王賢交替上陣掩護自己的父親,王文操得以保全性命,但他兩個兒子都戰死了。縣官掩蓋此事沒有上報,李元軌訪查得知後,派使者去弔祭,並上奏了此事。下詔追贈王鳳、王賢為朝散大夫,並在他們的鄉里建立牌坊加以表彰。李元軌每當上朝,都要多次上疏陳說朝政得失,多有補正,因此皇帝很尊敬他,當朝廷有大事時,經常派驛馬下密詔向他諮詢。高宗去世後,與侍中劉齊賢一同主持修建陵墓和埋葬事務。李元軌熟悉典章禮儀,劉齊賢感嘆地說:“不是我輩所能比得上的!”他曾經派國令去徵收封邑的租賦,國令請求用租賦去經商謀利,他回答說:“你應當糾正我的過失,怎麼能勸說我謀利呢?”沒有采納國令的意見。越王起兵失敗後,李元軌被流放到黔州而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