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來源:才華庫 3W

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文言文是中華民族思想精華的結晶,但是文言文的教學是老師學生都很頭痛的一件事,有些學生調侃地將文言文稱作第二外語,可見其難度和學生的懼怕。如何才能讓學生輕鬆地學習、理解並且喜歡文言文?如何使文言文的教學走出困境獲得良好效果呢?

我認為,文言文教學應該做出一些改變,變少讀默讀為多度朗讀,改變舊教法,引導學生改變學法,才能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

一、 加強朗讀,創設學習情境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朗讀熟讀文言文篇目,對加深文章文意的理解,培養語言感知、直覺、積累、頓悟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教師可用聲情並茂的朗讀,引導學生移情入文,也可先借助多媒體或錄音機聽語言名家的朗讀,引導學生移情入文。把學生帶進作者精心營造的藝術氛圍中,這是在課堂上讓學生感悟文字的開始。第二步,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化文為白,透過語言文字的遮蔽,理解作品的內涵。在此階段,主張在讀中再現復活形象,體味情趣意境,從而漸入佳境,沉浸在作家的藝術世界裡。一般採取以下幾種形式:自由讀。教師要儘可能為學生提供再想象再創作的空間,放手讓他們朗讀。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在理解文章的情感起伏的同時,張揚自己的情感。交流讀。有師生的交流,也有生生的交流,師生一起讀讀品品,品品讀讀,在交流中共同進步。學生只有在不斷地朗讀中,才能弄清句讀,才有可能弄清文章的詞句結構和語言意義。第一,讀準字音。文言文中常有一些文言古字,我們在學習中必須首先讀準這些字音,只有在此基礎之上才能理解古文。

第二,讀順文章。古文並無標點,如何斷句,依靠語感。如今文言文,編者為了方便閱讀都正確添加了標點符號。學生學習並不困難。但是,如果要真正瞭解一篇古文,必須首先把握文章的朗讀節奏。停頓不當,會帶來理解的困難,有時甚至會造成歧義。由此可見,朗讀節奏的把握能夠幫助理解文意。

第三,讀懂文章。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在經過學生齊讀,教師範讀等多種讀書的方法之後,筆者往往會再次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因為讀的環節相當重要,它是學生感知課文內容的前提和基礎,而放聲自由朗讀能夠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自然感受文言之美。通過這幾輪誦讀,學生已經對文章內容有了大概的瞭解,為隨後知識瞭解作了較為充分的準備。

二,創新教法,激發學習興趣

要讓學生對文言文感興趣,沒有新穎靈活的教法是難以奏效的。所以,老師須得從教學觀念到教學實踐進行創新。

教師可根據教材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教法。可以以學生實際為本,精心設計活動。老師將課文和學生特點結合,既生動有趣又高效藝術地將文字學習轉化為一個個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提高是實施新課程教學中最重要的一環。

例如,在上《童趣》一文時,讓學生將文中所描寫的三件事分別用繪畫、表演等方式再現出來,尤其是其中動作描寫部分,如“徐噴以煙”,“蹲其身,使與臺齊”, “定神細視”, “捉蛤蟆,鞭數 十” 等,這麼一表象化,理解它也就水到渠成了。學生又怎麼會不激起對它的興趣呢?

三,鼓勵合作,學好文言文

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在教學中要加以倡導。我國宋代教育家張載說:“學則質疑,學貴善疑。”傳授文學經典,極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對於學生提出的.很有個性的見解,只要言之成理,就不要妄加否定,而應該給學生一個合作探究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多項互動的交流,讓學生對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互相啟迪、互相幫助、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讓他們找到自主、合作、質疑學習的快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儘量避免一言堂,而是積極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的職責變成為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

在教授文言中,教師有時不需要按照傳統文言教學模式,逐字、逐詞、逐句翻譯文章。而是將課堂變為論壇,讓學生將討論中所遇到的問題展示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長此以往,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文言文功底就會更加紮實,對文言文的感知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當然,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感知能力並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在教學中,要重視引導學生了解、積累和梳理教材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和用法,從讀入口,從培養學生的學習情趣入手,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合作探究、質疑拓展,摸索學習方法,發現學習規律。讓學生樂學、愛學,在豐富語文積累中,感受並傳承中華文化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