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語文課效率 教師隨筆

來源:才華庫 3.14W

                      雲夢縣隔蒲祥山中學 餘國福 

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語文課效率 教師隨筆

 眾所周知,教育心理學表明:人獲取的資訊,80%以上來自視覺,10%以上來自聽覺,這充分表明在教學中增加視覺、聽覺資訊是讓學生更多地獲取資訊的最有效的方法。而多媒體正好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視覺和聽覺方面的資訊,因此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多媒體集圖片、聲音、動畫於一體,化靜為動,這正好符合學生的好奇心強但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的心理特徵。多媒體有聲有色的資料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所以在語文課堂中,我們充分利用圖片、聲音、動畫,可以達到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七年級上學期的朱自清的《春》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一開始就利用多媒體播放配有動態畫面的歌曲《春天在哪裡》。此時,畫面上鮮活的春景圖就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在學生的眼前舒展開來,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入到美好的春天裡,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再加上那歡快的音樂,聲聲入耳,沁人心脾,怎能不引發學生對春天美景的陶醉和嚮往?

這樣,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這比起原來的那種用單純的談話引入教學要好得多。

二、利用多媒體,指導朗讀,加深理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些古語並不是沒有它的道理。顯而易見,這兩句話都提到了一個“讀”字,都強調讀對於理解語文知識的重要性。有些知識是要通過學生的朗讀來領會,在讀中知識便不知不覺地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可見,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是何等重要,而利用多媒體提供的聲音功能,對學生的朗讀指導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課堂上,我們不僅可以利用教師泛讀,學生朗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來加強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對語言詞彙的積累,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聲情並茂的動畫朗讀來作示範,教會學生朗讀,而動畫裡面的畫面往往和文章內容相得益彰,能夠增強學生的直觀感,讓學生在一邊聽一邊看中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三、利用多媒體,化抽象為直觀,突破重難點

中學生雖然有了一些生活的體驗,具備了一點抽象思維的能力,但這種能力還不強,還是要依賴於形象思維。主要表現在學生往往對有生活經驗的內容,學習起來興趣就比較濃厚,並且易於接受,而對於語文課本中經常出現的一些學生較難理解的沒有這方面生活經歷的知識,就難以理解。這時,我們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的圖片、動畫等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化小為大或化大為小,從而突破教學的重難點。通過多媒體技術把抽象的、難以用語言直接表達清楚的知識以直觀的、易於接受的形式表現出來,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學期的《生物入侵者》一文時,學生對生物是比較熟悉的,但是對生物入侵是怎麼一回事學生並不熟悉,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和播放動畫(要求學生看完後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想):先播放了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國的一個片段,然後又展示了一組生活中和諧美好的畫面,再然後展示了前面那組畫面在遭到某些生物的入侵後變得慘不忍睹的畫面。這個時候,再讓學生在看完圖片後談談自己的理解,學生都會意地笑了,一個個爭先恐後地說出了對生物入侵者的理解,談得頭頭是道。

再例如我在教七年級的《看雲識天氣》一文時,學生雖然讀了課文,但對各種雲的形態並不很清楚,而且對什麼樣的雲預示什麼樣的天氣並不是十分了解。這個時候,我就運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視訊,視訊裡既有各種雲的形態變化,又有對各種雲預示的天氣的解說。學生一邊看著形象直觀的關於各種雲的畫面,一邊聽著解說,不僅興趣濃厚,而且恍然大悟--哦!這就是課文裡所說的那種雲,它就是預示這種天氣。

所以在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技術有助於突破教材中的重難點。

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的確不僅給我們語文教師帶來了許多便利,增強了語文課堂的活力,而且只要我們恰當地運用它,就一定能夠收到較好的效果。切不可喧賓奪主、本末倒置,讓多媒體取代了教師、學生和課文文字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地位。

                                       

雲夢縣隔蒲祥山中學 餘國福

                                               

2012-4-18

 

餘國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