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說課稿模板9篇

來源:才華庫 6.22K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說課稿模板9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小夥伴》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二十八課,這一單元主要是以好孩子好品質為主題編排的。

《小夥伴》這篇課文主要以春遊為題材,寫了春遊時瑪莎丟失了揹包以後,幾個小夥伴從不同的角度表示了關心。有的說沒有午餐吃將是很難受的事,有的說揹包可能丟在哪裡,而安東把一大半面包放到瑪莎手裡,他關心的是瑪莎需要吃午餐了。這個故事童趣盎然,旨在說明一個道理:要用實際行動給予別人最需要的幫助。

針對教材特點及訓練重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進入角色朗讀,養成有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為。以此來強化學生邊讀邊想的習慣,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二、說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的設定和學生的特點,我打算用兩課時教學,目標設定為:第一課時:

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

第二課時: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進入角色朗讀。

2、 以讀代講,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三個小夥伴的不同表現,有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為。

下面我將重點說一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想,即教學過程。

三、說教學過程

《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因此,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同時,我“以讀代講,整體感知,揣摩體會”,緊緊圍繞“小夥伴”來引導學生聽聽、讀讀、演演、議議,通過誘發學生的生活體驗,使課文蘊涵的道理內化為孩子的感情需要,以此來體現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

(一)、複習匯入

小朋友,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生字詞,你們都記住了嗎?好,老師來考查考查。接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並組詞。(讀對的就送給他一個蘋果生字卡片。)這一環節通過複習,讓學生回憶了上節課學習的內容,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效果。而送蘋果生字卡片,也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

(二)以讀代講,讀思結合,體味“小夥伴”。

1、讀思結合

《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因此,在學生掌握生字詞以後,我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設計如下:小朋友,生字詞我們掌握了,下面我們讀讀課文,邊讀邊想:小瑪莎揹包丟了,午餐沒了,心理難過極了。那她的小火伴是怎樣跟她說的?又是怎樣做的?請小朋友邊讀邊用不同的符號在書中劃出來。這一問題的設計落實了本單元的訓練專案:強化邊讀邊想的習慣。

2、感情朗讀

這是本節課的活動重點。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體現在對詞和句的理解上,而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主要是通過讀來強化,通過讀來理解。課堂上,我讓學生自由地朗讀,把每一個詞、每一個句子讀準確,然後播放錄音,通過聽讀,糾正自己讀得不正確的地方,當學生確定讀得準確時,我讓他們分小組、分角色來朗讀,這裡,老師讀旁白,每個小組代表一個人物,要求朗讀過程中配上動作。當學生讀到維加的語言“你怎麼不吃呢?”時,老師通過範讀,學生多次回讀,引導學生把問號讀出來。當讀到“真糟糕!離回到家還有好長時間呢!”時,老師通過動作的示範,讓學生把維加“一邊大口吃一邊說”的動作表演出來,還有,當學生讀安娜的語言:“你把揹包丟在哪兒了?真粗心!”“你大概是丟在公共汽車上,忘記拿了。以後可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時,老師通過示範,讓學生讀出安娜責怪、教育的語氣,最後是描寫安東的語言,老師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兩者結合,引導“安東走到瑪莎的跟前,什麼也沒說,把夾著黃油的麵包掰成兩半,把大一點兒的放到瑪莎手裡,說:“趕快吃吧。”最後,小組選派代表進行角色表演朗讀,(讀得好的給予紅蘋果獎勵,2名,其他獎勵青蘋果)。這樣,通過一層層、一步步的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達到了突破教學重點的效果。

(三)演一演、議一議、理解“小夥伴”。

兒童活潑好動,有很強的表演慾望,他們非常喜歡把“課文”演出來,通過表演,可促進他們深讀課文,感悟課文內涵。

1、通過以上幾種形式的朗讀,小朋友都掌握了小夥伴的語言,接下來我就加大難度,讓小朋友上臺表演,使學生入情入境,演中懂情,演中感悟,達成了本課訓練目標:學習進入角色朗讀。

2、 議一議

一個“幾個小夥伴的表現中,你認為誰做得最好?為什麼?假如你當時也在場,你會怎麼做?”的問題讓學生思維活躍,紛紛發表了意見。有的說:“我會把我的午餐分一半給她吃。”有的說:“我會讓幾個小夥伴每人分一點給她吃。”等等不同的意見,然後老師小結:是啊,面對有需要幫助的夥伴,我們要以實際行動給予對方最需要的幫助,而不是空口無憑。這一環節的設計,不僅培養力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能對課文有更深的體會,使學生懂得了:要用實際行動去關心幫助別人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

於老師說,閱讀教學,要注意閱讀時機的把握,做到及時“反三”。在課的最後,我引導學生運用學習課文的方法來閱讀《新語文主題閱讀》中的《紅蘿蔔回來了》一文,達到了“觸類旁通”的效果。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課堂內容的高度概括,我這樣板書,簡潔清晰地反映了三個小夥伴對待瑪莎的做法,可以突出重點,揭示文中內涵,能引導學生體會出要給別人最需要的幫助。

說課稿 篇2

說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第85頁例4。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了解周長的一般意義及長、正方形的特徵的基礎上,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1) 給出了兩種計算的方法:一種是直接應用周長的含義將各邊的長度連加; 另一種是根據長、正方形邊的特徵列出簡便的計算方法。不僅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同時體現了思維的不同水平。

(2) 在探索活動的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概括長、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公 式,以便在解決問題中靈活運用,體會數學的抽象和簡潔。

(二)、學生分析: 學生在二年級的時候已經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特徵,知道了它們都有4條邊,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4條邊都相等。在上一節課學生學習《周長》知道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就是4條邊的總和,這些都是本節課學習的知識基礎。三年級的學生還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新舊知識遷移的能力,在合作學習解決問題的經歷,這些能力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學生在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公式時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具體情況,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結合例項進一步理解周長的含義,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過程,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並能利用這些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比較能力、創新能力。

3、在探究周長計算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

說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本著課程標準,我在認識了本節課教材在整個知識結構中所處的地位,考慮學生認知情況的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教學重點: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的運用。 教學關鍵點:讓學生在自己的計算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演算法。

教學準備

長方形和正方形卡紙、課件、課堂作業紙

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在本節課的教學方法中,力求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理念: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運用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增加教學的新穎性,引導學生以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我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師生互動探討新知、引導學生總結。

2、說學法: 如何體現新課程學習的方式呢?設計教學時我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讓學生經歷自己探索,通過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獨立思考和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活動得出結論。通過聯絡生活實際解決問題來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並體驗數學的樂趣。

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我運用電子白板在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教師引導的學習方式中進行教學。

(一) 、情境引入。

1、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認識了周長,誰能告訴我什麼是周長呢?前面我們還學生長方形和正方形,那麼它們分別有什麼的特徵?(設計意圖:通過談話,引導學生回顧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為本節課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提供理論基礎,為新課做好鋪墊)

2、 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師:再過幾天,聖誕節要到了,老師製作了兩張卡片,一張是長方形的,一張是正方形的,想在節日裡把它送給我的兩位好朋友,但又覺得卡片不夠漂亮,於是我就想給這兩張卡片的一週都鑲上彩帶(用手演示指一週)。請同學們猜一猜,哪張卡片需要的綵帶長一些?(生自由猜)看來,同學們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兩張卡片需要綵帶的長就是要求“兩張卡片一週的長”。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板書課題)

(二) 、實踐探究。

1、 引導學生探究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 課件出示長方形,組織學生活動量一量。(給各個小組都準備長方形的卡片) 師:現在我們用先量後算的方法,計算出這張長方形卡片的周長吧!(要求小組合作,在合作程序中注意整理思路和方法) 師巡視,參與學生的探究活動。

(2) 組織彙報,交流展示學習成果:你們是用什麼辦法得到長方形的周長的呢?把你們的方法介紹給全班同學。 教師隨著學生的彙報板書演算法,並讓他們說說是怎麼想的。

① 6+6+4+4=20(釐米) 在學生彙報了其中一種演算法後引導學生思考:還有不同的演算法嗎?

② 6×2+4×2=20(釐米)對照圖形說出每個算式各部分的實際意義。

③ (6+4)×2=20(釐米)

(3) 誰能在圖上指出6×2和4×2分別表示哪部分?(6×2表示兩個長的各,4×2表示兩個寬的和),指名在圖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6+4表示一條長和一條寬的和)

(4) 引導學生對演算法進行優化。 他們算得對嗎?為什麼你認為哪種演算法比較簡便?(小組討論)無論怎樣列式,求出的都是圍成長方形四條邊的長度之和。

(5) 通過量一量計算這張卡片的周長,同學們想出了三種應運,真了不起!第三種方法運用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比較簡單,因此得出長方形周長=(長+寬)×2(板書)

2、 引導學生探究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課件:

(1) 出示正方形。

師:經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那麼正方形的周長該怎樣 計算?這個問題跟正方形原什麼有關?(邊長有關)

(2) 組織學生用同樣的方法量一量,算一算。教師巡視。

(3) 先讓每個學生自己計算,學生算完後,找兩位用不同方法計算的同學到黑板

前板演示:

① 8+8+8+8=32(釐米)

② 8×4=32(釐米) 請用學說想法。無論怎樣列式,求出的都是圍成正方形四條邊的長度之和。

(4) 你更喜歡哪一種呢?哪種方法比較簡便?為什麼?(求4個5連加,根據乘 法計算比較簡便)。 (設計意圖:合作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分別通過量、算、比等一系列活動,歸納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5) 小結。 同學們通過量一量,算一算,探索出了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板書)。

(6) 齊讀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比較總結:通過計算,你知道哪張卡片所 需的綵帶長一些?要計算長方形的周長,一定要先知道長方形的什麼?求正方形的周長只要知道正方形的什麼就可以了(長和寬)。我們掌握了這兩種周長的計算方法之後,就可以解決很多實際問題了。

(三) 鞏固練習。

1、 教材P85做一做第1、2題。

2、 教材P87練習十九第1、2、3題。

3、 拓展P88第9題。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題鞏固加課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同時學生學會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四) 課後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設計意圖:對本節課知識點作一個簡單的回顧整理,形成知識網路結構,使學生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為今後學習打下基礎。】

說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主要圍繞教學目標,顯示了本課的主要內容、本課重點,雖很簡練,但通過板書能看出本課所講的重點內容。

量:長6釐米寬4釐米 算:① 6+4+6+4=20(釐米) 5+5+5+5=20(釐米) ②6×2+4×2=20(釐米) 5 ×4=20(釐米) ③(6×4)×2=20(釐米) 比:哪種方法最優化

說課稿 篇3

各位領導、各位同行:

大家好!

首先感謝教研室給我們學校,給我這麼一個鍛鍊學習的機會,感謝我們學校的領導、老師對我的關心和支援,感謝各位同行的認真聽講,接下來我把我教學本課的一些設想簡單地說一說,希望得到大家的點撥和引領。

這篇略讀課文同三年級下冊教材中的《爭吵》一樣,都選自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一書。本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她,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的。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卡羅納》一文,情意深厚,散發著濃濃的愛的氣息。為此,我圍繞“愛”為主線進行了設計,一是情感鋪墊,渲染愛;二是初讀課文,捕捉愛;三是研讀課文,感悟愛;四是說話拓展,延伸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感知文字到親近文字走入文字,在暢所欲言的和諧氣氛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新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情感鋪墊,渲染愛中,我首先用熟悉的歌曲和教師深情的話語,創設出情意濃濃的教學情景,扣擊學生的心絃,為本課的教學做好情感的鋪墊。然後通過找讀失去母親的卡羅納萬分傷心的句子,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卡羅納的不幸、悲傷,比較幾次哭泣,重點品讀“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等來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使學生與人物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自讀自悟,集體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語句,學生體會到了卡羅納失去母愛的悲痛,從而激發要關愛他、幫助他的情感。

在初讀課文,捕捉愛中。我以“卡羅納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運的,因為他得到了大家的愛。大家都有些誰呢?引導學生去捕捉老師、同學、家長對他的關愛。

研讀課文,感悟愛。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裡行間透露出對卡羅納的愛。我把大量的時間和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找讀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麼做的句子,說說誰最讓你感動?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引導學生在親近文字之後充分發表自己的閱讀感受,我只是在關鍵的文字上作簡單的點撥和語言表達的示範,而更多的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闡悟有學生自我去實踐、提升,真正體現“把語文課堂還給學生”的教學主體觀。

說話拓展,延伸愛。我設計了兩個層面的拓展,一是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關愛著他,除了文中的老師、同學,家長,還會有誰也在關愛著他?二是如果你遇到像卡羅納這樣遭遇不幸的人,你會怎樣做?讓學生也學會關愛。

設想是美好的,但由於個人水平問題,在課堂上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在今天的課堂學習中,自己感受到了活化課堂的價值,但是就是不能在課堂的瞬間作出相應的調適,當然更有很多環節需要我進一步揣摩和反思,所以今天藉此寶貴機會懇請各位專家、同行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說課稿 篇4

教材分析

《軸對稱圖形再認識(二)》選自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軸對稱和平移第二課時。

對稱是一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包括軸對稱、中心對稱、平移對稱、旋轉對稱和鏡面對稱等多種形式。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多,學生對於對稱現象並不陌生。例如,許多藝術作品、建築設計中都體現了對稱的風格。對稱的物體給人一種勻稱、均衡的美感。

教材從學生熟悉的圖案入手,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再次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進而認識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為學生今後進一步探索簡單圖形的軸對稱特性,把握簡單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係,以及利用軸對稱方法對圖形進行變換或設計圖案打好基礎。教材是按照“欣賞——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猜一猜——看一看、說一說——試一試”的順序逐步展開的,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想象、動手實踐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第二學期已經接觸一些簡單對稱知識。對稱現象廣泛蘊涵在大自然中,學習這部分的知識,要求學生具備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幾何初步知識、空間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前一節課的學習發現少部分部分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強,空間想象能力也還不錯,也具備相應的知識水平,大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是很好,課堂發言受客觀環境的干擾較大,不夠大膽。這就需要老師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孩子們敢說願說,大膽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大膽展示。

說教法

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在數學教學中,從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物體出發,強有力的吸引住了學生,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同時根據教材的編排和學生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這節課以畫圖為主,引導學生總結方法。

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就必須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也就是在創造數學中學習數學。通過獨立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以及觀察、比較、動手操作,有層次的練習,感受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藉助方格紙,補全一個簡短的軸對稱圖形,或畫出某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在畫圖活動中,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徵,積累圖形運動的思維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藉助方格紙,補全一個簡短的軸對稱圖形,或畫出某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找出所給圖形關鍵點的對應點。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引入

1.出示課件,觀看圖片,欣賞對稱美。

2、淘氣根據軸對稱小房子的一半畫出了整座房子,他畫的對嗎?見圖1圖2

誰來說說自己是怎麼想的?

二、自主探究

1.淘氣畫好的房子不對,那怎麼改正?

自己先改,然後集體交流。

2.以虛線為對稱軸,在方格紙上畫出圖形的另一半。

教師引導:1)想象一下對稱軸的過程,感知如何補全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找圖形的關鍵點。學生自己先找,然後叫學生上臺演示,並標字母。

3)回想軸對稱圖形的特徵,怎樣找對稱點。(數軸點距)。

4)學生自己找出對稱點,然後上臺演示。

5)連線對稱點。

3.學生獨立完成圖形。

4.圖形演示,明確畫法。

找出關鍵點——數出軸點距——描畫對應點——連線對應點

5.欣賞激趣,嘗試製作。

小組合作,試著玩成活動三,並集體交流。

三、鞏固提升

1.基礎練習

1)P24 以虛線為對稱軸,分別畫出下面各點的對稱點,說一說是怎麼畫的。

2)以虛線為對稱軸,畫出下面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拓展練習(出示課件)

1)猜字遊戲

2)照鏡子

四、 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五、作業安排

第24頁

3.在下面的方格紙上設計一個軸對稱圖形。

4.看一看,想一想,如何把9變成6。

說課稿 篇5

說教材與學情分析:

《動物兒歌》是本冊教材第二次集中識字的第一課。文體特點:兒歌題材。文中出現了蜻蜓、蝴蝶、蝌蚪等小動物,雖熟悉,但對學生來說又陌生。如此便有了閱讀張力,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易於進入飽滿的閱讀狀態。兒歌韻律:全文共六行,句句字數相對,結構相同,傳遞著一種資訊: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偶句押韻,朗朗上口,易於學生背誦。識字寫字:本課要識的'12個生字,有六個與昆蟲有關:蜻蜓、螞蟻、蜘蛛,都是形聲字,是培養學生運用形聲字特點識字的好材料,同時“糧、食、迷、藏”依然是形聲字,可以遷移識字經驗,進一步鞏固形聲字識字方法。書寫上,“造”、“迷”、“運”都是走之兒旁,藉助以前的書寫經驗,遷移至此,幫助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對走之的字的字形把握更加準確。

設計理念:

識字教學的關鍵在於如何採用多種識字方法,又有所側重地讓學生在兒童的情境中去識字。基於本課生字特點,設計多層次的識字學習活動中,從發現到學會再到運用,讓學生切實掌握形聲字的識字方法,同時引導多種識字方法融通運用。趣味化是低年級課堂的調味劑,本課通過活化文字插圖,設計學習活動,融合識字、理解、發現於一體,豐富學生體驗,發展學生思維,積累學生語言,達到趣味化和實效性的和諧共振。

教學目標:

1.通過字理識字、自主識字、生字復現等方法,認識“蜻、蜓”等l2個生字;藉助經驗,寫好“迷、造、運”3個字。

2.通過情境中擺一擺的方法,瞭解小動物的部分生活習性,發現兒歌的語言特點。

3.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重難點:學習運用形聲字特點認識生字。

教學準備:

大自然情境圖、小動物貼圖、詞卡、課件

過程設計:

第一板塊:情景匯入,學情研判

1. 春天到了,動物王國又熱鬧起來啦,我們一起趕緊去看看,請孩子們,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 開火車分句讀。

3. 同桌生字詞互讀,篩讀出難讀或不會讀的生字詞。

4. 根據學情,拿出難點字詞,重點練讀。

5. 再讀兒歌,你們知道兒歌中出現了哪些小動物呢?用“______”劃出來。

【設計意圖:動物王國情境匯入,勾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生字先學後教,針對難點,重點練讀。】

第二板塊:依據字理,主動識字

1.課件出示動物名稱,你們有什麼發現?(蟲子旁顯紅)

2.你們還有什麼發現?

預設1:未發現形聲字,課件出示“蜻”,加上蟲子旁讀,隱去蟲子旁再讀。

預設2:發現形聲字,追問,你怎麼知道是形聲字呢?

小結:像這樣右邊表示讀音,蟲子旁表示意思,這樣的字就叫形聲字。抓住形聲字的特點,能夠幫我們明白字的意思,讀準字的讀音,認識更多的字。

3.出示“糧““迷”“食”“藏”“造”“網”

(1)哪些字你也能用形聲字的特點記住它?

預設:糧、迷

4.剩下的生字你有什麼好方法記住他們?

預設:造——組詞;網——字理識字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識字方法識記本課生字,重點使學生髮現、認識、運用形聲字的識字方法。】

第三板塊:情境復現,趣味朗讀。

1.小動物們,我們都認識了,它們又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呢?請孩子們再讀課文。

2.擺一擺:在情境圖中,根據課文內容,把小動物擺在相應的位置。

預設:擺錯,聯絡課文隨機指正。

預設:擺對,顯紅文中所有地點詞。

小結:小動物們在各自的小天地玩得可開心了。

3.多種形式練讀

(1)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那你能美美地讀一讀嗎?

(2)同桌合作讀

(3)男女生配合讀

(4)做動作讀

【設計意圖:在情境中擺一擺動物貼圖,不僅再次復現生字,更讓學生了解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的句式特點,並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積累語言,體會小動物們的和諧生活】

第四板塊:聯絡經驗,學習寫字。

1.複習詞語

2.引導觀察:出示“迷、運、造”,

走之是我們學過的部首,那寫好這三個字有什麼建議?

3.教師範寫:先裡後外,右高左低,先揚後平

3.學生練寫

4.展示評價

5.再寫一個

【設計意圖:聯絡經驗,回憶走之的字的重點和難點,通過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更好掌握走之兒旁的字的寫法。】

作業設計:走進動物兒歌,讀林良《小動物兒歌》

說課稿 篇6

一、 教材分析

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自編教材《貓和老鼠之乳酪大戰》,內容是學習名曲《驚愕交響曲》。這是海頓的名曲,樂曲A-B結構,A以八分音符為主,而B段運用了十六分音符給人以跳躍的感覺。因此整首樂曲節奏明朗,具有鮮明的對比。

教材的知識點為了解歌曲的A-B結構,知道歌曲的強弱對比;節奏訓練,聽音樂指令敲節奏。通過音樂遊戲讓學生反覆多次地進行節奏的訓練。通過音樂讓學生學會聆聽、學會欣賞音樂。通過活動讓學生學會遊戲的規則。

二.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

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務。美國把藝術教育立法作為國民從幼兒到大學的必修學科之一。為什麼這樣重視藝術教育呢?新的教育觀念與做法是把藝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切入點,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在學習奧爾夫教學法時已有很深的體會,通過學習使我深刻認識到奧爾夫教學法的目標和理念,並學到了不少實施目標的具體方法和手段。對比我國的音樂教育,從目標上更加突出人的創造精神的培養,從內容和方法上,更突出了音樂學科的特殊性和以人為本的原則,與目前我國素質教育的實質是完全一致的。

奧爾夫教學法認為每節課不用太多的講述,教師主要引導學生去做什麼,大家似乎感到每一節課都是在“玩”,在置身於“玩”的過程中去感知音樂的內涵,去產生人與人之間的在情感上的溝通與聯絡,在“玩”中增強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在這裡我們是學習的主人,多年來,音樂教育一直在研究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裡有了明確、肯定的答案,那就是參與實踐活動,把教師怎樣講變成讓學生去怎樣做吧!

三.學生分析:

對於中年級的智力障礙學生來說,依據他們的能力和特點,喜歡聆聽音樂,比較喜歡直觀的東西,且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一般,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需要不斷重複練習才能記住知識。本班有10名學生,其中唐氏綜合症3名,自閉症1名,智力障礙6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果單純讓他們欣賞名曲,他們很難理解到歌曲的結構和內容。

《貓和老鼠之乳酪大戰》一課,主要利用他們平時最喜歡的卡通片《貓和老鼠》做引導,通過結合多媒體和遊戲的教學方法,最終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世界名曲《驚愕交響曲》,並瞭解音樂結構,瞭解強弱對比,並能根據音樂節奏進行打擊樂樂器的演奏。

四.教學目標分析:

能瞭解音樂結構,結合音樂進行遊戲。通過節奏的練習,使學生了解到強弱對比,能準確打8拍節奏

A組:能按照遊戲規則進行遊戲並能準確打8拍節奏。

B組:基本按照遊戲規則進行音樂遊戲,並能跟打8拍節奏。

C組:在助教老師輔助下能參與所有音樂活動。

五.教學重、難點及解決方法:

重點:瞭解曲式結構和分辨重、輕;

解決:以音樂配上直觀的動畫,配合情節瞭解結構變化。通過遊戲和大量的視覺提示分辨重輕。

難點:能遵守遊戲的規則並能分清角色扮演

解決:反覆熟悉音樂,並通過大量的鋪墊和視覺提示。

六、教學程式

教學大體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聽音樂律動進課堂,師生問好(以音樂互問互答的方式)。每節課的問這是課堂常規的教學,活動能讓學生大聲唱出出“你好”,加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對課堂的歸屬感。

教師接著引導"同學們喜不喜歡看《毛和老鼠》?(喜歡。)下面我們一起來看《貓和老鼠》,看看這次湯姆貓和傑利鼠發生了什麼事情。

"自然地進入活動的第二部分活動展開,這是教學活動的主要部分,包含三個環節。第一環節完整欣賞樂曲。(播放flash《驚愕交響曲》)FLASH畫面:

湯姆貓在睡覺,旁邊放著許多乳酪。A1音樂時,老鼠非常悠然自得地走過去,A2音樂時,老鼠輕手輕腳地踮著腳走到貓旁邊,想伸手偷乳酪。B音樂:當老鼠差點要偷到手時,貓突然伸了一個懶腰,老鼠以為貓要醒了,嚇得趕快到處逃命,貓蒙著眼,看了看到處沒有人,就繼續睡了。

第二段:A1A2音樂畫面同上。B音樂,貓突然間醒了,看到老鼠在偷自己的乳酪,趕緊起來追著老鼠,音樂快要結束時,終於抓住了小老鼠了。

看完後請同學們說他們在幹什麼呢,

學生自由說說他們看到的畫面。教師總結:教師總結:這個故事是說老鼠趁著貓在睡覺的時候,去偷貓身旁的乳酪,貓突然間醒過來了,趕緊追著老鼠跑。

1、第二部分跟著音樂律動:下面,我們一起當小老鼠,跟著音樂和小老鼠的腳印一起做學小老鼠走路吧。

A1—挺胸闊步走;A2—踮起腳尖走

B—跑(這時老師要準備老鼠腳印,分別是黑色(深)和灰色(淺)的腳印

讓學生跟著畫面一起感受老鼠的快慢、輕重的感覺,為遊戲做鋪墊

第三部分遊戲。老師導語:接下來,我們也來玩一個貓和老鼠搶乳酪的遊戲。由助教老師來當大貓,我們其他的小朋友做小老鼠,我們跟著音樂來偷大貓的乳酪。當聽到A1的音樂時,我們就大步走在顏色深的腳印上,當聽到A2的音樂時,我們就走在顏色淺的腳印上,在趁大貓睡覺的時候,我們就去偷他的乳酪。當他醒了,我們就得趕緊跑了,可千萬不要被他抓住啊,不如的話就會把我們帶到他的貓窩裡了。

(教師簡單示範),然後由學生做貓再玩一次。通過遊戲的角色扮演,既可以使學生感受緊張的氣氛,能更好地理解音樂,又可以使學生完成IEP上多個目標

樂器演奏:介紹歌曲;《驚愕交響曲》:剛才我們玩遊戲被大貓追的時候害不害怕被他追到啊?我們剛剛聽到的歌曲叫做《驚愕交響曲》,是有著名音樂家海頓創造的,是一首世界名曲。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小小演奏家(簡單介紹音樂,使孩子記住音樂的名稱)

1.挑選自己喜歡的樂器

2.由腳印組成的圖譜,2/4拍練習

A.節奏練習

aX X X X X X X X

b.X X X X X X X 0

B.力度練習

重X X X X X X X 0

輕X X X X X X X 0

(節奏的練習為最後的合奏做基礎,用之前的小老鼠腳印圖譜代替簡譜,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C.跟音樂一起演奏

同學們真是太棒了,我們一起完成了世界名曲的演奏,你們個個都是小演奏家。

最後重溫鞏固:

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貓和老鼠的故事,也玩了貓和老鼠搶乳酪的遊戲,認識了一首世界名曲叫做《驚愕交響曲》,並且我們也用打擊樂器演奏了這首世界名曲,你們做得太好了。

七、教學反思

隨著《培智學校教育義務課程標準》中《唱遊與律動》課程更新與落實,音樂教學隨之出現了新理念下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行為,我們也應該看到,根據具體內容和特定情境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展現的是學生積極的主體性,教師通過價值引導、智慧啟迪、思維點撥等神聖的職責,這種教育是最有利和最有效的,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更新教育觀念,努力尋求和探索新課程發展目標的方法、手段,才能在實實在在的教學實踐與反思中成長。

通過這節課,我瞭解到:不管上什麼課,不管是年齡大的學生還是年齡小的學生,老師的引導語言、動作、眼神,甚至是說話聲調,都能深深影響孩子的情緒,不同年齡層的孩子要用適合於他們年齡特點的方式對待,不能一視同仁。活動內容要富有懸念,語言要精練,有時孩子比我們以為的聰明多了,我們也能從孩子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正所謂“教學相長”也。

說課稿 篇7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鄭振鐸先生的一篇小說《貓》。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回報我的說課一、教材分析

《貓》選自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個單元編選了《貓》、《斑羚飛渡》、《華南虎》、《馬》、《狼》共五篇描寫人類的生存夥伴—動物的文章。這些文章不僅反映了人對動物的認識,對人和自然關係的思考,還試圖從動物世界裡折射出人類的生活軌跡,閃爍著理性的光輝。

《貓》以平常的題材表現出獨到的見解、深刻的思想。記敘的是作者三次養貓的故事,三次養貓情趣不同,情感也在不斷變化:快樂而辛酸;快樂而憤恨;可憐而悔恨。作者用樸實無華的言辭將三次養貓的故事娓娓道來,意境深遠、含蓄,留給人深深的思考。可以說是一首"弱者的輓歌,人性的牧歌".

二、學情分析

這篇文章故事性強,情節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本文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根據學生特點以及教學實踐經驗,七年級的學生仍較多地沿襲國小保留下來的喜愛誦讀的習慣,這正是本課加強誦讀教學的一個便利條件。但本文蘊含的世態人情較深奧,七年級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適當點撥,應該讓學生多誦讀、多體會、多談自己的看法。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對人物描寫已經基本掌握,但對於細節描寫的瞭解較少。通過本文,可以培養學生在細節方面的鑑賞能力。

三、教學目標

結合課文特點,根據以上分析和課程標準,確定了本課的學習目標為:

1. 知識能力目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習文章細節描寫和對比手法的運用。

2.方法過程目標:通過品讀文字和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資訊,概括文章的能力。學會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將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結合,既能彰顯學生的個性,又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作者同情、憐愛弱小的思想感情,教給學生客觀公正,寬容仁愛、關愛弱小的處事原則。(根據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重點:概括比較三隻貓的不同來歷、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動的細節描寫。

難點: 體會作者同情、憐愛弱小的思想感情。

利用課件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畫面,創設情境,有針對性的探討,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誦讀體驗和品味賞析,是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關鍵。

四。說教法(我採用的教法有)

誦讀法:新課標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以利於他們積累、體驗、培養語感。

複述法:教師提示學生概括時要抓住課文文中的關鍵詞,而且緊扣重點,做到詳略得當,引導學生清晰,流暢,有條理地表達。

討論法:我在課上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進入文字,讀出感受,發現問題,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解決問題。

利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擴大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學生通過直接感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和直觀性原則。

說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通過"問題——探究"的教學途徑,促使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學習,讓學生在分析、比較、思考、討論、釋疑中達到"問題由學生提出,過程讓學生參與,疑難由學生解決"的目的。

圈點勾畫法。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養成圈點勾畫的讀書習慣。

這些方法的功能既能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又能激勵興趣、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它既促進了自主探究性的學習,拓展了學生思維,培養了學生學習能力,探究能力,設疑能力,創新能力。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利用多媒體提供丹頂鶴,蘆葦蕩,沼澤地的畫面,配樂講述一個大學生在一次救丹頂鶴的過程中滑進沼澤地,獻出自己年輕寶貴生命的故事,啟發學生思考大學生為什麼這樣做?人與動物該如何相處?引出所學課文,看鄭振鐸先生與貓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本層次的教學創設情境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思維達到興奮點。

2.預習反饋,整體感知

(1)預習反饋 讀準課後讀一讀,寫一寫的字詞,組內交流詞義,時間一分鐘,有疑問合作互相幫助。然後小組競賽(1)給劃線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每空2分。

汙sè( ) 懲jiè( ) 慫恿( ) 蜷伏( )(2)解釋下面的詞語,2分。慫恿:

通過競賽激勵學生的求知慾培養競爭意識。

(2)速讀課文,勾畫重點。合作探究,完成表格。時間4分鐘。

外形

性情

在家中地位

結局

對它這種結局的感受

第一隻貓

第二隻貓

第三隻貓

在指導學生完成表格的過程中,重點講解作者感受,以及產生這種感受的原因。讓學生深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本層次的教學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在質疑之後尋找夥伴,分工合作解決疑難,從而讀懂課文主要內容,在彙報合作成果交流中學生們團結協作,交流辯論,達成一致,既提高了學習效率,激發學生思維,鍛鍊了學生的聽、說、辯、析等能力,同時打破了傳統,形成了開放式課堂。

3.重點研讀,品賞語言

在表格的分析中,讓學生更清楚直觀的明確作者在一篇文章中寫了三隻貓,它們各具特色,栩栩如生。從課文的寫法中我們學到了—抓住特徵,細節描寫(板書)進一步明確什麼是細節描寫—即對描寫物件(人物、事件等)的相貌、情態、舉止、性情等進行細緻的刻畫和描繪。使文章生動傳神、形象感人。

通過舉例讓學生領悟賞析的層次:寫了什麼;用了什麼方法;寫出了什麼特點;表達了什麼情感。

例如:寫第二隻貓的活潑有趣

"它在園中亂跑,又會爬樹,有時蝴蝶安詳地飛過時,它也會撲過去捉。"賞析: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寫法,寫出了小貓的腦袋、眼睛隨著蝴蝶的飛舞而轉來轉去,並伺機捕捉的樣子。突出了它的活潑有趣,透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自學指導:品讀課文,找出你欣賞的幾處細節描寫,進行揣摩和賞析。要力爭與他人說法不同。時間3分鐘。

本層次教學,既讓學生掌握了品味語言的方法,又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訓練了學生聽說讀品的能力。

4.感悟主題,拓展提升,寫作練筆

作者說"我很想補救我的過失,但它是不能說話的".

貓也是不能說話的,如果它會說,它將告訴我們這兩個月裡它怎樣的經歷和心理呢?請想象它這段時間的經歷,抓住它的外貌、心理等寫一段話,注意在描寫中融入感情。

此環節的設定,將想象揣摩與練筆結合,使學生更加深刻體味作者的情感,更加關注自己的心路歷程,感悟生活,做到學以致用,將語文延伸至生活。

5.盤點收穫,佈置作業

推薦閱讀 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

詞語積累,寫法,作者感情,自己感悟

說課稿 篇8

一、教學目標:

1、學會i、u、v 3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掌握i、u、v的四聲,能直接讀出它們帶調的音。

二、教學重點、難點:

1.i、u、v的發音方法和帶調讀韻母。

2.讀好帶調韻母的第二聲和第三聲。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和昨天認識的三個單韻母打個招呼吧。出示“aoe“ ,指讀。

2、小朋友聲音真響亮,瞧,一群小鳥都被你們吸引來了,看它們都為我們帶來了哪些好朋友。課件出示“aoe”的四聲,指讀。

二、教學i u v

1、小朋友表現這麼好,有三個小動物也要來和小朋友交朋友呢。課件出示情境圖 它們是誰,在幹什麼?

出示情境歌。師範讀,教讀。

指名試讀,齊讀情境歌。

2、今天我們要學的三個拼音寶寶就藏在這幅圖裡,誰來找找看。課件出示。

指答,師相機教學i u v的讀音。齊讀兩遍。

3、現在我們進一步認識它們。看有一隻小螞蟻忍不住跑過來,說要考考小朋友:它身上藏著一個拼音寶寶,小朋友能找出來嗎?指答

請小老師教讀i

老師教順口溜“牙齒對齊iii“

開火車讀i

4、小朋友們學得真快,小烏龜也被吸引來了,他說他身上也有一個拼音寶寶,能找出來嗎?指答。

老師教順口溜“一隻烏龜uuu“。分男女聲讀。

5、小金魚可著急啦,它也要請你們找到它身上的拼音寶寶。指答。

老師教順口溜“一條小魚vvv“。小朋友看到這個v就想到這條小金魚。

開火車讀v

6、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三個單韻母,它們是“ “,課件出示,小朋友齊讀。

三、學寫i u v

1、小朋友一定累了吧,我們來做個手指操,放鬆一下。生做操。

2、小朋友休息好了,我們也該把拼音寶寶送回去讓它們休息一下啦。

課件出示四線格,指讀兒歌。

3、我們先來把i送回家,小朋友仔細觀察它由幾筆寫成?先寫什麼,再寫什麼。 指答

生跟師書空“一筆豎,二筆點”

再觀察,它在四線格里佔哪格,指答。

師範寫,生描紅,臨寫。

4、用同樣方法學寫u和 v

四、小結,佈置作業

1、這節課我們把單韻母六兄弟全認識了,齊讀。

2、佈置作業

讀i u v給父母聽。

說課稿 篇9

教材簡說: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這篇擬人的科學短文,以樸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奇妙變化。依據本課特點,結開課標要求,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知道雲、雨、雪、雹子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教學理念:

1、興趣是先導對於低年級教學更應當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朱水根教授曾經說過:“教師要在課堂上讓學生喜歡語文。”一開始我就創設情境,讓孩子們和我一起搖身一變成為小水珠,去親身體驗水的世界中的奧妙。這種新奇而有趣的引導方式一下子就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下主動投入到課堂中來。

2、以讀為主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培養語感,重感悟,重積累,重運用.指導朗讀,在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讀出感情,入情入境有感而發 ,努力讓學生在反單誦讀中感悟語言的精彩.。因此,在我的教學中力求讓學生充分誦讀,觸發語感.我將誦讀貫串於課的始終,並讀有層次.先初讀----自由朗讀,接著細讀、品讀,形式多樣,如集體讀,全班讀,同桌互讀,師生開作朗讀等,讀中還滲透邊讀邊想、邊讀邊動筆的閱讀方法.最先回讀課文,達到文字與集體融開的情境

3、以人為本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開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參與教學讓課堂充滿活力,把教學程序作為師生交往互動的程序。孩子是學習的主人,能讓孩子們輕鬆愉快的學習,樂於思考,動情感悟是我們永遠的追求!整篇課文教學圍繞“變”字展開,讀到“我會變”一句時,飽勵學生質疑,當發現問題先,引導他們在朗讀中探究,在開作中討論,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收穫。我還適當運用多媒體,通過鮮豔的色彩,一下子吸引孩子們的注意,更拉近了文字與生活的距離,使課堂生動起來,孩子們在興致盎然中學得如痴如醉。

教學反思:

總之,在這節課上,我能夠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尊重學生人格,創設了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樂學樂悟,這是自己在本課的教學中獲得的一點收穫。但從中我也發現了諸多不足,還有待在今先的教學中改良。如本課的教學容量較小,造成了很大的缺憾。在教學環節的引入與銜接上還不夠親切與自然。還有指導學生進行口語表達上,方法不夠靈活效果不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