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克隆》教學總結

來源:才華庫 1.62W

《神奇的克隆》教學總結

《神奇的克隆》教學總結

這一課教學重點是解決克隆技術給人類帶來什麼樣的福音,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熱情。由於這方面涉及到高階的科學領域,講多了,空洞無物,講少了,學生吃不透,達不到教學目標。因此,從教案准備到教學過程的實施,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突破:

1、 教學目標定位要準確

著手準備時,首先要熟讀課文,著眼思考本課的內容與全篇有什麼聯絡,中軸是什麼?圍繞中軸例舉了哪些佐證。準備的教學要點時不離開說明文的範疇,為了讓學生在閱讀中找到問題,貼近課文,表述感悟,還應該引領學生擴充套件思維,提出假設,讓學生弄明白這一科學領域發展中的福音與弊端同時並存的可能。試想:諾貝爾當初發明炸藥時是解決生產勞動的難題,他沒想過後來被人把他的發明用於戰爭,製造災難,破壞人類和平,在設計本課教學環節時,這一點必須向學生講明白——克隆技術只能造福人類,無作他用。

2、教學過程實施得當

在這課時的教學環節裡,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合理地安排實施教學:1是複述;2是讀說;3是擴充套件思維,提出假設;4是總結。我認為這一課教學程式妙極了,不僅起到鋪墊的作用,還把學生帶進讀講的平臺上,極大地發揮了學生假想的空間,做到有得放矢,克服表述無物的毛病。總結時,我做到了語言簡煉、精僻。

3、質疑解難方式靈活

課文涉及到的科學知識,學生興趣濃,參與討論時問題會一串串,如:“複製羊為什麼叫‘多利’?它的誕生有什麼巨大的意義?”又如:“克隆技術全面發展後,又會引發許多疑問,該如何解決?”問題多,有些漫無邊際。組織好課堂對話,充分發揮主體參與的.同時,教師應該起到引領的作用,點撥與組合的合理分配,強調教師與學生的合作關係。在實施教學環節中只重視一方面而放棄另一方面都是失敗的。

教學結束後,我對案例進行了反思,從中發現兩點在教學實踐中處理不當,也就是說在準備教案時事先沒有考慮到:如學生與本文對話擴充套件有侷限性,學生不能大膽假想,涉及到的範圍相對窄狹,這是其一;問題的缺漏沒有及時預警提示,學生的法律意識空白,不能表述當克隆技術發展到一個程式之後,如何利用法律手段控制這一技術朝有利於人類文明的方向發展,這是其二。作為教師應該有瞻前意識,對未來社會負責,讓學生既學到科學知識,又變得理智。找到教學中的弊端,又讓我進步了,今後在教學中少出現盲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