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

來源:才華庫 3.32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

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1

教學目標:

1、藉助具體情景操作認識平角和周角,使學生建立平角、周角概念。

2、通過操作活動,知道周角、平角形成過程及與各種角的關係,把鈍角範圍補充完整。

3、能正確畫平角和周角,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周角。發展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平角、周角的特徵。

教學難點:

知道平角、周角形成過程並會敘述。

教學準備:

活動角、紙扇、一張紙。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

1、①師:老師想考考同學們的記憶力,拿出一張白紙,在黑板上演示,像老師這樣對摺一次,再對摺一次。指著角問同學:這是什麼角?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回答:1、量角器量的 2、三角板對比的

板書:直角等於90度

②師:比90度角小的角是什麼角? 生回答後,板書 :銳角 小於90度

③師:比90度角大的角是什麼角? 生回答後,板書 :鈍角 大於90度

2、今天老師又給你們帶來兩位新朋友,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角並板書:平角、周角(彩筆)。

快來打聲招呼吧!

3、讀一讀,平角、周角。你知道什麼?生回答:角的度數! 邊在哪邊?今天我帶同學們一起走進平角周角。

二、探究新知

1、平角學習

你們想當魔術師嗎?

舉起紙,這是90度角,翻過來,指著角,這是什麼角?你是怎麼知道的?

板書:畫上直角符號,讓同學們也畫上直角符號。

變!這就是平角,聽!平角大聲跟同學們說:我是平角,我願意跟同學們交朋友。同學們,你們也變,認真看平角,討論:你發現了什麼?快說給同學們聽,一定要認真聽,互相補充。

學生展示,板書:一平角=2直角=180度。兩條邊在第一次摺痕上引導學生說,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這樣的角就叫做平角。

讓學生拿出活動角,轉動時,注意角的一邊不動,另一邊繞著角的頂點旋轉成平角。讓學生指出平角的頂點和兩條邊,板書:畫平角。讓學生也跟著畫平角,齊讀兩遍平角的特徵。

2、學習周角

我還會變呢,翻動平角紙,這又是什麼角?說理由。畫上符號,要求學生也畫上兩個直角符號,變!這就是周角,聽!同學們好 我是周角,我願意和同學們交朋友!

討論:和同桌說說你的發現!生按順序展示後,教師板書:1周角=4直角=2平角=360

定義:有四個直角組成一個新的角,這樣的角叫做周角。

讓學生試著用活動角轉動周角,畫周角,然後,指出周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齊讀周角的特徵,再齊讀平角和周角的特徵。

三、進一步感受平角、周角。

1、伸出一條胳膊。旋轉平角、周角。同桌互相轉,展示轉。學生評價。

四、補充鈍角範圍

師:老師有個問題,180度,360度都比90度大,但他們不叫鈍角,再平角上展示活動角,活動角的一條邊,在0度90度區域形成的角是銳角,在90度180度形成的區域形成的角是鈍角,請學生說一說鈍角比誰大?比誰小?

生回答後, 板書:而小於180度。

五、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周角、平角。

互相說,展示說,評價。

六、鞏固練習。

1、遊戲,用紙扇擺角,同桌說角,老師擺角,考同學說角

2、判斷:⑴平角是一條直線,⑵周角是一條射線,⑶一個周角等於四個平角,

3、搶答題:⑴從小到大排序:直角、鈍角、平角、銳角、周角,⑵從大到小排序:直角、鈍角、平角、銳角、周角。

4、再出一個難一點的題:(要求說清理由)

1=752=? 3=? 4=?

七、總結

你們知道了平角、周角,現在讓你扮演角色,平角、周角,做個自我介紹吧!

板書設計:

銳角 直角 鈍角 平角 周角

比90角小 比90角大 1平角=2直角=180

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2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思考,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針對這一點,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如下:

1、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

在教學中通過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說一說等實踐活動,探究怎樣把用“釐米”作單位的數改寫成用“米”作單位的數和把用“克”作單位的數改寫成用“千克”作單位的數,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2、滲透轉化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思想蘊涵在數學知識形成、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是數學知識和方法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與概括。在把低階單位的數轉化成高階單位的數時,先用分數的形式表示,再轉化成小數的形式,滲透了轉化思想。轉化思想有助於學生學習新的數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新的數學問題及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直尺

教學過程

激趣匯入

1、匯入:同學們,你們還記得1米有多長嗎?用手勢表示一下(學生用手勢表示1米的長度),再看看我們使用的黑板有多長(學生估測黑板的長度)。要想準確地表示它的長度,需要進行測量。

2、量一量。

(1)以小組為單位測量黑板的長度。

(2)彙報結果。

組1:黑板長2米多。

組2:量出2米後還多出36釐米。

組3:量出是2.36米。

3、交代學習目標,引出新課。

師:小數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有著重要的作用,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測量黑板的長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

探究新知

(一)探究把低階單位的數轉化成高階單位的數的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上面的結果,你有什麼發現或疑問?

(學生討論、交流並彙報)

2、小組合作學習:剩餘的36釐米怎樣用“米”作單位來表示呢?

3、交流彙報,說一說自己是怎麼考慮的,在探究中運用了什麼思想方法。

4、歸納學生的方法。

(1)多出36釐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份就是1釐米,即1米=100釐米,1釐米=米。36釐米=米,也就是0.36米。

(2)在把36釐米轉化成0。36米的過程中,先用分數的形式表示,再轉化成小數的形式。

5、師生共同總結把低階單位的數轉化成高階單位的數的方法:根據兩個單位間的進率,先把低階單位前的數改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再把分數改寫成小數的形式,並在後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階單位的名稱。

6、嘗試練習。

12克=千克=( )千克

500克=千克=( )千克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並彙報結果)

設計意圖:通過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說一說等實踐活動,既能使學生獲取新知,又能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還使學生感受到合作的快樂,從而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加濃厚。

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3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思想蘊涵在數學知識形成、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是數學知識和方法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與概括,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數學思想。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知識特點,我設計了以知識為明線,以數學思想為暗線的教學過程:

1、在分類中感知小數。

分類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分類問題。上課伊始,通過播放教師測量情境,讓學生感知小數產生的必要性。然後我出示一組小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給這些小數分類,充分調動學生的已有認知,並檢測學生對小數的認知程度。

2、在數形結合中自主探究小數。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自主探究是獲取數學知識的重要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藉助數形結合思想自主探究小數的意義,在彙報交流中逐漸明晰小數與十進分數之間的關係。這樣設計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3、找準起點,促進知識的`遷移。

小數的意義藉助分數來掌握,必須經歷感悟十進分數與小數之間聯絡的過程。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具體分析一位小數的意義,然後運用遷移的方法去理解兩位、三位小數的意義,發展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感悟知識間的內在聯絡,感受遷移在數學學習中的價值。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米尺

教學過程

在分類中感知小數

1、在分類中感知小數。

師:誰能說一說你們都收集到了哪些生活中常用的小數?(讓學生自由說一說)

老師也收集了一些小數,你能把這些小數分一分類嗎?(學生在分類的過程中理解一位小數、兩位小數……)

2、匯入新課。

師:展示學生分類的情況,這節課就讓我們根據同學們這種分類來探究小數的意義。(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生活情境,引出學習物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生活中的小數分類,激活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

探究新知

1、瞭解小數的產生。

(1)引導學生動手量課桌、黑板等物體的邊長。(組織學生動手測量,並記錄測量結果,然後分組彙報)

(2)剛才同學們都很認真地進行了測量。如果在記錄測量結果時,要求用“米”作單位,不夠1米怎麼辦?

(學生可能感到很困惑,有的學生可能會想到用分數表示)

(3)教師小結:在測量和計算時,往往得不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因為日常生活和生產的需要產生了小數。

2、教學小數的意義。

(1)認識一位小數。

①課件出示米尺圖。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指一指每一份所對應的位置。

②根據分數的意義,1分米=米,米也可以用0.1米表示。(板書:1分米 米0.1米)

③啟發學生:(指3分米處)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3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數表示是多少米?(引導學生說出:3分米 米0.3米)

④(指7分米處)你們能說一說這裡用整數、分數、小數分別怎麼表示嗎?(引導學生說出:7分米 米0.7米)

⑤從前面的學習過程中,你發現分數與小數的聯絡了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然後指名彙報)

預設

生1:我發現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的形式。

生2:我發現一位小數表示的是十分之幾。

⑥教師小結: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2)認識兩位小數。

①你能猜一猜兩位小數與什麼樣的分數有關係嗎?[課件出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長( )釐米,用分數表示是( )米,用小數表示是( )米;這樣的3份是( )釐米,用分數表示是( )米,用小數表示是( )米;這樣的7份是( )釐米,用分數表示是( )米,用小數表示是( )米]

②引導學生觀察米尺,結合教師出示的習題進行分組討論。(指名回答,並板書:1釐米 米 0.01米3釐米 米 0.03米 7釐米 米 0.07米)

(3)認識三位小數。

師: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長多少?

國小四年級下冊數學《小數的意義》教案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二)過程與方法

在操作中使學生體會小數產生的必要性。通過觀察、比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絡。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和遷移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小數的意義,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它們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它們間的進率。

三、教學準備

米尺、綵帶、磁條。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同學們在前面的學習過程中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還會用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估一估,課桌面的長度是多少?

2、你們估計得對不對呢?讓我們一起用直尺來驗證一下。

3、誰願意把你測量的結果告訴大家?

學生彙報預設:

學生1:我測量課桌面的長度是120釐米。

學生2:我測量課桌面的長度是1米2分米。

教師:課桌的長度如果以米為單位就是1。2米。

(1)在生活中,人們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表示。

(2)認識小數嗎?在哪兒見過小數?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小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聯絡生活實際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在實際測量和記錄的過程中發現有時得不到整數結果,從而引發認知衝突,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感受小數產生的必要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