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嘉餚 導學案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來源:才華庫 2.81W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雖有嘉餚》導學案--總(      )課時

主備人:朱龍江     稽核:七年級語文組

【學習目標】

1、在教師指導下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並最終背誦課文。

2.理解、積累、識記常見的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翻譯課文,用“意義”法劃分句子節奏。

3、認識教與學的關係和“教學相長”的道理,體會本文行文簡潔、類比恰切、說理深刻的寫作特色,體會文言體裁--“記”的特點。 

【重點難點】

1.理解、積累、識記常見的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翻譯課文,用“意義”法劃分句子節奏。

2、認識教與學的關係和“教學相長”的'道理,體會本文行文簡潔、類比恰切、說理深刻的寫作特色,體會文言體裁--“記”的特點。 

【自主學習】

1、背景連結(介紹作者):

本文節選自《學記》(《禮記集解》),又名《小戴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共49篇。《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是中國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學的專著。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瞭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係以及同學之間的關係。

朗讀課文不少於4遍,力爭讀熟,劃分下列句子的節奏,體會古漢語特有的韻律美。

(1)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3)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3、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嘉餚 (   ) (    )          自強.(   )  

 兌命(     )                  學學半(    )

4、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意思。

雖有嘉餚                           弗食                      

知其旨也                           不知其善也                

然後能自強也                       雖有至道             

       教學相長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          

  教然後知困                         然後能自反也              

  然後能自強                         學學半

其此之謂乎

5、古今異義。   

 雖有佳餚               古義:               今義:

 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義:               今義:

 教然後知困             古義 :              今義:

  學學半                 古義:               今義:

6、翻譯下列句子。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3)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7、(1)《雖有嘉餚》節選自           ,又名           ,    家經典著作之一,秦漢以前各種       論著的選集,共     篇。《學記》是         中的一篇,是中國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的專著。

  (2)該文中隱藏一個流傳至今的成語是                。

【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細讀文章,讀出節奏,注意停頓。  方法指導:要正確解答這類問題,前提是讀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義”劃分停頓為主,聯絡上下文,在此基礎上,再考慮句子的語法結構和一些標誌性的文言虛詞。  如;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 

2、本文主要論述了什麼道理?(你同意這個觀點嗎?)作者是怎麼論述的?(論證思路)

3.開頭“雖有佳餚”一句有什麼作用?

   

4、從學習的角度,“教學相長”可以給我們怎樣的啟示?試結合學習經驗,談談你的看法。    

5、“教學相長”與“學學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麼?兩者之間是什麼關係?

【課堂檢測】

1. 《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     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       》的文章選集,是一部      思想的資料彙編。又叫《         》。與《    》《      》合稱“三禮”。 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                             ,解釋                   等的問答,記述                。

2、《雖有嘉餚》集中論述了        與        的關係,說明了                         

   的道理。

3、本文在論述時先以“                         ”作比繼而引入“              ,”

    進而又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加以說明,最後歸結到“                   ”這個結論。(用原文填空)

4、古今異義。   

   雖有佳餚               古義:               今義:

   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義:               今義:

   教然後知困             古義 :              今義:

   學學半                 古義:               今義:

【課後反思

 

 

李家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