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之死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29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楊修之死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楊修之死教學設計

楊修之死教學設計 篇1

教學思路

《楊修之死》選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以插敘的方式記敘了曹操殺害楊修的經過和緣由,從不同的側面展示了曹操、楊修的矛盾衝突。教讀本文,應在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楊修、曹操的性格特徵,分析探究楊修的死因,深刻領會作者的意圖,互動交流,培養學生獨立解讀文學作品的能力,在個性閱讀的基礎上得到啟示。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彙,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2.瞭解《三國演義》和羅貫中。

3.分析理解楊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創作意圖。

4.分析曹操和楊修的性格特徵。

5.總結楊修之死給我們的啟示。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 《三國演義》主題曲、DVD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步驟節 第一課時

一、 匯入新課:

(首先放《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師由音樂匯入: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渾和古樸為我們翻開了三國的歷史畫卷,作為欣賞者的我們,彷彿又被帶到了金戈鐵馬的古戰場。經受了一番刀光劍影的洗禮。是呀,在三國的歷史舞臺上,曾經有過許多鮮活的面容,湧現出許多的人物。我們曾經接觸過其中的`兩位,一位是足智多謀的?(生: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生:劉備),今天,讓我們共同學習羅貫中的《楊修之死》,看看作者筆下另兩位人物是什麼形象的。(師板書課題)

師:首先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楊修之死》選自《三國演義》第72回,故事發生在曹操、劉備兩個軍事集團爭奪漢中之地最為激烈的時候。當時諸葛亮已智取漢中,曹操屢屢受挫,又不甘心失敗,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時機。但終因蜀兵積極防守,難以進取。“楊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疏理小說情節。

1.檢查字、詞(給加點的字注音,用“恃才放曠”造句)

庖官 主簿 譖 綽刀 恃才放曠

2.朗讀要求:語速要適中,句子停頓要準確,尤其注意語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場合, 要讀出感情來。

3.朗讀任務:課文寫了楊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幾件事?請用概括性的語言說出來。對楊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麼心理反應?朗讀後做答。邊朗讀邊指導朗讀。

學生活動:找出小說的三要素。

人 物:曹操、楊修。 故事情節:曹操殺楊修。 環 境:戰場。

複述文中的六個小故事。

明確:這六個故事分別是:破字,分酥,破夢,告密,出門,答教。

歸納:事件 心理

私解“雞肋” 怒殺楊修

破譯曹操寫“活”字的用意 雖稱美,心甚忌之

分食一合酥 雖喜笑,心甚惡之

揭穿曹操夢中殺人用意 愈惡之

密告曹丕 愈惡之

教曹植出城 大怒

替曹植作答教 有殺修之心

三、熟讀課文,將文章分為三大部分,並歸納段意。

1.學生討論後明確: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寫楊修被曹操所殺。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記敘楊修和曹操之間矛盾的發展過程。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寫曹操兵敗班師。

2.插敘的順序。插入的六件事是楊修之死的根本原因。以楊修“身死因才誤”做為行文線索。

3.初步思考:楊修和曹操給人留下什麼印象?

明確:楊修:恃才放曠。 曹操:陰險虛偽、狡詐奸猾。

(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學生只要能說出倆人性格的主要特點即可。)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研討探究,概括楊修的死因。 辯論活動,瞭解人物性格(學生各抒己見)

1 辯論活動,瞭解人物性格。

師:本文的故事情節是曹操殺楊修。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是有其淵源的,楊修之死也是這樣。這是情節發展的必然,也是他性格發展的必然。下面請同學們以“楊修之死是否完全歸因於曹操”展開辯論。

男生為正方,觀點為:楊修之死歸因於曹操。 女生為反方,觀點為:楊修之死不歸因於曹操。

辯論要求:要有理有椐(你的觀點要有事實依據)。 在辯論中理解人物性格特徵

明確:曹操--陰險狡詐;楊修--恃才放曠。

總結歸納:一是由於楊修能夠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慮到留他在身邊終不免造成禍患,總想找一個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殺掉。這大概是許多人的共同看法。

二是楊修恃才放曠,為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置軍紀於不顧,一聞“雞肋”就自行收拾行裝,並煽動其他人也做歸計,因此,他的被殺是咎由自取。

三是由於楊修已深深捲入曹丕和曹植爭奪接班的鬥爭之中,在曹丕已經得勢的情況下,他必將成為這場鬥爭的犧牲品。曹操為身後接班人的安危考慮必定會殺掉他的。

二、精讀課文,把握楊修、曹操的形象。(要求:1、跳讀課文,抓關鍵詞;2、品析關鍵詞;3、用短語概括總結二者的形象)

楊修 曹操

恃才放曠 陰險狡詐

才思敏捷 城府很深

賣弄聰明 表裡不一

伺察敏銳 虛偽多疑

輕率大意 剛愎自用

果敢大膽 殘忍歹毒

謀略不凡 暗藏禍心

料事如神…… 固執虛偽

老謀深算……

兩個人物都獨具個性,請同學們看一看他們的照片(打出二人圖象)但是同學們看這都是《三國》中他們的形象,那麼在歷史上他們就是這樣的人嗎?請大家回家蒐集材料,經過研討寫個小報告

三、 課外拓展,為曹操、楊修各進一言,辨證看待歷史人物

1 今天,我們通過學習《楊修之死》,瞭解到曹操性格陰險狡詐的一面,但是我們看問題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分析,同學們心中的曹操是個什麼樣的呢?

學生講有關肯定曹操的故事:如他知人善用,他愛惜老百姓的麥田,他胸有大志等。(可背誦已經學過的《龜雖壽》《觀滄海》等。)

教師總結:曹操陰險狡詐,奸詐狡猾,被稱為“天下第一奸雄”,但這只是他性格中的一個方面,他還是個任人唯賢,善於招納賢才,又有雄才大略的人。所以,他的性格是多面的,複雜的,我們要辨證的一分為二的看待歷史問題。

2 那麼,假如讓你給曹操和楊修各進一言,你會和他們說些什麼?(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教師總結:現代青少年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有一部分人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養成了一些自私,惟我獨尊,狂妄自大的壞習慣。今天,有心理學家總結,楊修的死因與他的心理有關,只是當時的人沒有從心理學角度去考慮罷了。一個有心理障礙的人往往表現為:無法正確調整情緒,控制個人言行,狂妄自大、放蕩不羈、孤傲自負…..在這裡老師希望大家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當今這個提倡合作、團隊精神的社會裡找到自己的位置。

四、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瞭解了《三國》中楊修和曹操的性格特點,知道了楊修的死因,獲得了一些啟示,望大家能在楊修身上學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祝願每個人都能擁有美好和諧的人際關係。

五 、結束語 最後,請大家欣賞毛阿敏演唱的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尾曲,讓咱們在悠揚的歌聲中回憶那雖已逝去,但永留在我們心中的一個個鮮活的面容吧。

六、作業:試為曹操寫“人物評論”。

楊修之死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彙,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2、瞭解《三國演義》和羅貫中,掌握課文內容和敘述順序。

3、分析理解楊修的死因。

過程方法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分析曹操和楊修的性格特徵。

2、學會刻畫人物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總結楊修之死給我們的啟示。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脈絡,能簡要概括事件要點。

2、能用自己的要點,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楊修的性格。

教學難點:探究楊修死因,總結楊修之死給我們的啟示。

教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請大家先欣賞幾幅圖片,你知道他們是哪部作品,哪些人物的相關故事情節嗎?(《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分別是桃園三結義、望梅止渴、和青梅煮酒論英雄)其實《三國演義》中還有許多英雄人物,今天我們就再來了解一位三國中的人物楊修,看看他身上發生了什麼故事。

二、資料

1、《三國演義》和羅貫中

羅貫中:生於1330年,卒於1400年。名本,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說錢塘人。元末明初小說家。相傳是施耐庵的得意門生,才華出眾。他廣泛搜求了有關平話,戲劇和傳說,參考《三國志》,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三國故事進行了在創造,以史為基礎,融合大膽而合理的想象和虛構,創作了“七實三虛”的歷史小說鉅著《三國演義》。

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三國演義》是我國曆史小說的開山之作,它借述魏、蜀、吳三國的歷史故事,對暴政作了抨擊,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張。具有鮮明的擁劉反曹傾向。

與《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並稱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

2、背景和情節

本文節選自《三國演義》第72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操兵退斜谷”。從戰爭發展的角度上看,當時三國交戰,曹操率大軍攻打蜀國,兵敗;蜀軍追擊,曹操退守陽平關,再敗;退兵駐守斜谷。此時曹操心中進退猶豫不決,課文節選由此開始……

三、朗讀感知

1、疏解字音

肋號令數訖綽

2、解釋詞義

適忌曉然但即

3、翻譯重要語句

①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②(曹)佯驚問:“何人殺吾近侍?”

③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④但曹有問,植即依條答之。

4、題解

從題目中你獲得哪些資訊?你還能提出哪些疑問?帶著問題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答案。

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

楊修死的直接原因:惑亂軍心直接事件:雞肋事件

四、思考

1、除了雞肋事件,文中還寫了楊修數犯曹操之忌的幾件事?每件事發生時,曹操有什麼心理反應?你能用自己的話敘述一下這些事嗎?

2、這幾件事的型別一樣嗎?在敘述上運用了什麼順序?有什麼作用?

3、通過這幾件事,你認為楊修是個怎樣的人?曹操是個怎樣的人?

五、拓展延伸

1、歷史上的曹操

2、《三國演義》中對楊修的評價討論

六、討論

楊修的死,有人認為是楊修自己造成的,有人認為是曹操的原因,你認為呢?

談談你的啟示

七、作業

以下兩題中任選一題完成

1、以《從楊修之死想到》為題,寫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談談自己的認識。

2、以《我眼中的曹操》為題,寫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寫出你心目中的曹操形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