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來源:才華庫 5.63K

全國婦聯課題組《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稱: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樣本資料推算,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一

五大風險

學界與輿論界普遍關心留守兒童現象,一般認為農村留守兒童面臨下述五大問題/風險。

(1)營養與健康問題。父母外出的留守兒童,常常由祖父母作為監護照料者,這些老人往往缺乏營養、健康與衛生常識,加之劣質代乳品與劣質食品充斥農村市場,這些因素令其孫子女面臨暴露於營養不良及健康衛生方面的風險之中。

(2)學習與認知問題。照料的老人往往沒多少文化,缺乏輔導孫子女學習的能力;年老體衰,缺乏管束孫子女的精力;隔代撫育,往往過分溺愛孩子,缺乏督促孫子女學習的動力,這些因素不利於留守兒童的學習表現。

(3)心理與性格問題。由於父母言傳身教較少及與父母情感交流較少,一些留守兒童的心理髮展可能會兩極化:或者有孤獨傾向、過分敏感傾向與自卑傾向及社交障礙,變得過於內向與孤僻,在學校裡缺乏朋友或被大孩子欺凌,或者因為缺乏管教而變得非常任性,叛逆心理特別強,甚至有暴力傾向,成為欺凌者。

(4)行為問題。由於缺乏父母的關愛與管束,一些留守兒童沒有形成正確、正常的道德觀念,成為問題兒童,亂紀、行為失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5)安全問題。留守兒童往往由祖父母照料,老人精力不足,令他們暴露於各種人身安全風險中,每年媒體報道的留守兒童溺水、交通事故層出不窮。因為生源持續減少,農村中國小在不斷減少與合併,學校離家越來越遠,提高了交通風險。相對於非留守兒童,缺乏照看的留守兒童更容易成為刑事犯罪受害人,留守兒童被拐賣、被殺害,留守女童被性侵的案件時有發生。

 照料與生存資源的權衡

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心一般是問題導向的,多少有一些先入為主的基本假設:“留守兒童是農村中最弱勢、最易受傷害的群體”“留守兒童是問題兒童”“留守兒童是不正常的社會現象,是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等。這是一種巨集觀視角。但首先要理解留守兒童的微觀發生機制,然後才能回答留守兒童在多大程度上是社會問題、哪些對策是有效率的。

那麼,在(1)營養健康與(2)學習認知方面,農村留守兒童的境況是否真的要比與父母同住的農村非留守兒童差呢?留守兒童真的是農村中最弱勢、最易受傷害的群體嗎?

2015年,來自山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及斯坦福大學等研究機構的11名學者,在《Health Affairs》34卷第11期發表論文《中國留守兒童:父母外流對其健康、營養與學業的影響》。

2009-2013年,研究者按照隨機抽樣原則,抽取了10省份14.1萬個農村兒童樣本。高樣本容量令該研究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與公共政策價值。研究設定了9個指標,來衡量非留守兒童群體(對照組)VS留守兒童群體(實驗組)的健康、營養與學業狀況。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兒童為非留守兒童,父母至少有一方外出打工的為留守兒童。研究結果如下:

貧血率,這兩個群體的比例均為27%。在身高與體重這兩項指標上,農村非留守兒童得分均略低於留守兒童,經統計檢驗,對照組表現等同於或劣於實驗組。土源性蠕蟲感染率,非留守兒童(39%)要高於留守兒童(25%)。屈光不正率,非留守兒童(17%)要顯著高於留守兒童(13%)。簡單說,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與營養狀況不差於甚至優於非留守兒童。

國中輟學率,兩個群體的比例均為19%。將數學、語文與英文成績標準化,均值為0,標準差為1。那麼,農村非留守兒童這三門功課的成績(-0.015,-0.005,-0.180)均略低於留守兒童(0.018,0.040,0.030),經統計檢驗,對照組的學業狀況等同於實驗組。簡單說,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業表現並不比非留守兒童差。

研究者還發現,在3-5歲階段,農村非留守兒童的身高與體重指標及BMI均要顯著低於留守兒童,不過到8-10歲階段,這兩個群體的差異就不顯著了。

可見,農村留守兒童群體在健康營養與學業上是略優於至少不遜於非留守兒童群體的。也就是說,留守兒童並非農村最弱勢、最易受傷害的兒童群體(注意,這絕非意味著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營養與學業狀況非常令人滿意)。

這是非常反直覺的,但卻符合經濟學的邏輯。家長是為了獲得更高的收入而出去打工的。由此,相對於非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以享受較少關愛照料為代價,享受了更多的生存資源。上述研究表明,外出打工的家長在賦予子女關愛照料與生存資源之進行的權衡(Tradeoff),總體上有利於提升農村兒童的福祉,因而是有效率的。

研究者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比非留守兒童的父/母更年輕,受教育程度也更高;留守兒童所在的家庭規模更大。前者意味著這些家長外出打工能取得更高的收入,後者意味著留守兒童能得到其他家庭成員的照看。

總體上,兒童健康營養與學業表現的序列為:農村非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城市兒童(含隨遷兒童)。這一個序列的含意是:縱然大家認為農村留守兒童在健康營養與學業上有諸多問題,農村留守兒童本身其實已經代表了一定的邊際改善,可取的解決之道絕不是父母回到農村與兒童生活在一起,這反而會惡化農村兒童的生存境況。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

從中也看出了注意力資源與公共政策資源分配的某種不公平與無效率。農村留守兒童得到了媒體與學界的大量關注,政府也多次出臺了多種關愛政策,但上述研究表明,享受了與父母同住之福的農村非留守兒童,健康營養與學業狀況並不優於留守兒童,但顯然媒體關注就少多了,成為一個幾乎被媒體遺忘的邊緣群體。

這一序列揭示了問題解決的方向是繼續向前攀升而不是向後退轉。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城市化與現代化的一個副產品,是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借用一句用濫了的話來說“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必須通過進一步發展來解決”。這個方向就是後面將要闡釋的賦予農民工市民權。

自由選擇與風險控制

必須說明,上述研究結論“農村留守兒童群體在健康營養與學業上不遜於甚至略優於非留守兒童群體”,絕不能解釋為父母至少有一方外出對留守兒童的(1)營養健康與(2)學習認知沒有負面影響。不妨做一個思想實驗,在父母收入等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兒童不再留守而隨父母一起生活在X,那最可能的結果是:在更年輕、學歷更高的父母照料與管教下,這些兒童的營養健康與學業多少會有提升。

這個X如果是農村老家,那由於農村教育資源的劣勢,這些兒童學業的提升幅度可能會低一些。只是父母回到農村,要收入不下降幾乎不可能,所以是純思想實驗。但這個X如果是父母工作所在的城市,那由於城市教育資源的優勢,這些兒童學業提升幅度可能會高不少,上面的序列已經顯示了這一點。總之,父母照料與管束對兒童學業有提升作用,在大概率上是成立的`。提升幅度的高低是高階問題。

到這裡,農村留守兒童的微觀發生機制就昭然若揭了。家庭是最基本的經濟與社會單位,基本功能有二:對子女的撫育,對收入與財富的適當安排。收入財富的積累對子女的撫育非常重要,有利於提升子代的生存優勢與競爭優勢。但這兩個目標之間存在一定張力,例如家長對子女投入精力進行家庭教育,多多少少會犧牲一些收入。全職媽媽代表著母親與家庭對孩子的犧牲:少一個人的收入,以增加對孩子的關愛照料管束,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不妨把家庭看作一個雙變數函式(撫育子女與賺取收入),家長的目標是家庭利益最大化,但這不等於家庭收入最大化。一開始,增加收入讓子女有更多更好的生存資源,對孩子成長有利,這兩個變數在某個區間是正相關的;但並非總是正相關,由於時間與精力的稀缺性,到一定階段,就要犧牲對孩子最基本的關愛照料管束才能實現收入的增長,這對孩子成長不利,這兩個變數在該區間會負相關。家長必須在撫育子女與賺取收入之間有一個權衡,以實現家庭利益最大化。

值得一提的是,把農村留守兒童等同問題兒童是不對的。農村留守兒童公認面臨的五大問題/風險,可以理解為在缺乏父母關愛照料管束時,農村留守兒童在這五方面面臨比一般兒童更高的風險。風險是概率性的,是可能發生,但未必發生。風險=發生概率*嚴重程度,所以風險是可以成本化的。

農村家庭要在管控這五大風險與賺取收入之間進行權衡。原則上,如果家長外出打工額外增加的收入高過這五大風險成本,就選擇外出打工,否則就選擇在家務農。在這個意義上,留守兒童是家長選擇的結果,並且做了收益-風險的權衡,因而是有效率的。

從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的兩種型別也可以觀察到家長的風控措施。

被廣泛引用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之說,來自2010年六普樣本資料的推斷,定義是0-17週歲,父母至少有一方外出。其中,雙留守/真留守兒童(父母都外出)比例為46.74%,單留守/準留守兒童(父母只有一方外出)佔比為53.26%。

而上述14.1萬樣本的調查顯示,真留守兒童的佔比為15.7%;準留守兒童佔比為29.6%;與父母住在農村的非留守兒童佔比為54.7%,超過生活在農村兒童的半數,這些兒童的健康營養與學業狀況甚至比留守兒童還要略差一些。

但是,所謂留守兒童面臨的五大風險,主要是真留守兒童面臨的風險。準留守兒童的家長一個出去打工掙錢,一個留守下來照料管束子女,這種安排已經極大地降低了兒童面臨的風險。這種安排與城裡人父親上班掙錢、全職媽媽照料子女的家庭分工是同構的。

一些學者把準留守兒童家庭類比為單親家庭是有問題的。家長A已經過世或者對子女不聞不問的單親家庭,家長B必須既要掙錢養家又要照顧子女,境況比留守家長還要差。離異造成的單親家庭,即使脫離這個家庭的家長A給孩子支付生活費,家長B恐怕仍不得不要掙錢養家;如果家長A另組家庭,那孩子享受到家長A的關愛能有多少?準留守兒童還要好一些,外出家長還是家庭成員,平時會給子女打電話,過年還會回家。總之,準留守兒童的境況整體上是要優於單親家庭的兒童。

可見,一個出去打工、一個留守照料子女的準留守兒童家庭分工結構,本身就是一種風控安排。

政府最應做什麼

政府出臺的針對留守兒童的任何公共政策,應該符合效率原則:施行該公共政策所動用的公共資源+該公共政策所引起的新的問題<留守兒童尤其是真留守兒童面臨的五大風險,即社會成本最小化。

這樣的政策應該會有很多,這裡只談最關鍵的一條。政府最應做的是拆除障礙、創造條件讓農村兒童不再留守,與父母隨遷進城,享受與城市兒童一樣的公共服務,這就從根本上消除了親子暌違導致的五大風險。

首先,是廢止一切不利於城市化的權利安排與制度安排,給城市化鬆綁。2015年中辦、國辦印發的《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提出“探索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和自願有償退出機制,探索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的有效途徑”,這是朝著賦予農民完整土地權利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2014與2015年中國城市化率分別為54.8%與56.1%,比中國發展水平相近的國家仍低10個百分點左右。這意味著大量的農業人口要繼續向城市轉移。一是意味著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的留守成員也要進城,讓留守兒童享受城裡更多更好的教育資源,像城市兒童一樣。二是意味著舉家生活在農村的非留守兒童家庭的家長也要去城裡打工生活,這會暫時性地產生新的留守兒童,但兒童的營養健康與學業境況會有改善,然後逐步在城裡安家,讓這些兒童享受與城市兒童一樣的教育資源。

其次,要賦予農民工以市民權利。2014年,中國的城市化率是54.8%,但戶籍人口城市化率只有35.9%,差了約19個百分點。這個差距應該抹平。如果一個農民工在城裡有穩定的工作或收入,能在城裡生存下來,就理應成為該城市的市民,而不應附加任何額外條件。這樣,農村兒童就不需要留守而能隨遷入城,享受與城市兒童一樣的優質教育資源。

目前,人口從中西部向沿海轉移、從農村與中小城市向大城市轉移,是基本趨勢。但農民工願意落戶的城市與願意給農民工市民權的城市並不匹配。2015年4月,財政部長樓繼偉在清華講演中指出:“公共服務資源應該隨著人口的流動,特別是其中的教育,當然也包括衛生和醫療等。財政部和教育部合作,推行終身學籍制度,正在探索義務教育資源隨著學籍流動。戶籍制度改革現在已經開始了,但是不理想,2014年7月份戶籍制度改革檔案下發,到現在為止有14個省市出臺了落實的方案,而人們最願意落戶的那些省份一個也沒有。”

2016年3月17日新華社受權公佈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推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並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權利和義務”,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三大掛鉤機制,“健全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機制,建立財政性建設資金對城市基礎設施補貼數額與城市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機制”。

如果這三大掛鉤機制落到實處,那地方政府就有積極性給農民以市民權,甚至會展開搶人大戰,這將有助於提升農村留守兒童的福祉,有助於提升境況比留守兒童還要差的農村非留守兒童的福祉。農村留守兒童理應只是一個暫時性的過渡態,不算最慘,還能更好;解決之道不是回到過去,而是邁向未來;不是家長退回到農村,而是兒童與家長一起進城。

 2016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二

【內容摘要】留守兒童問題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性問題。基於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XX年暑期三下鄉活動成果和我們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我們針對留守兒童問題在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舜陵鎮九嶷洞村進行了實地的調查和走訪。在當地人民政府的配合幫助下,我們的實踐隊員深入到典型留守兒童家中,與他們進行了面對面的交談和溝通。通過對留守兒童個案的調查以及網上收集的關於留守兒童的原始資料,我們掌握了他們的一些共性,也對他們的家庭教育問題有了清楚的瞭解,現撰寫出調查報告。

【關鍵詞】留守兒童 家庭 教育 調查報告

一、調查物件的基本情況

XX年8月17日—8月22日,我們在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舜陵鎮九嶷洞村針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狀況開展了本次調查。寧遠縣位於湖南省永州市南部,轄17個鄉鎮(其中少數民族鄉4個),4個國有林場,688個行政村,土地總面積2498平方公里,總人口77.8萬,外出打工人員接近30萬。其中調查走訪的九嶷洞村,人口1390人,396戶人家中有200多戶有青壯年外出打工,正是由於此地農業人口多,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利,經濟發展較緩慢,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放棄了種田而選擇出外謀生,因而當地留守兒童的現象十分普遍。

本次調查的目的是以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為視角考察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即透過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寧遠地區留守兒童的教育狀況、生活狀況、心理狀況。在調查的基礎上,本文分析了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需求,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解決提出合理建議,以期為我們國家未來的發展和建設盡棉薄之力。

二、“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原因

留守兒童問題,不是農村之事,更不是農民工的家庭‘私事’,它的產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1、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以及城鄉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產生“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原因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出現表面上看是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邊造成的,其實根本原因在於城鄉二元結構管理帶來的深層次矛盾。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農業比較利益的下降,工業和第三產業的飛速發展,農村剩餘勞動力大量向城鎮轉移,與國家鼓勵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政策相矛盾的是我國長期以來實施的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和義務教育制度,進城務工農民雖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與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這樣直接導致務工農民會把自己的子女留在農村,由老人看管。

2、家庭情感教育明顯缺位是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直接原因

許多“留守兒童”在幼年時期就被迫與父母分離,他們早期無法與父母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在長期與爺爺奶奶或其他親戚生活的過程中,他們的需要、情感常常無法得到親人的反饋,這必然對他們的親社會行為發展產生不良影響,也易使他們產生諸多心理問題。而一些家長因為長期在外務工,對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過錢、物等大量的物質滿足來補償對孩子的精神關愛,而這些孩子在花錢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導和監督,極易使他們產生錯誤的價值觀而誤入歧途。

三、“留守兒童”成長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發現在調查中的留守兒童一般都具有三個基本特徵:一是無人看管,缺乏監護;二是家不完整,缺少家教;三是遠離父母,缺少關愛。其中:

留守兒童”面臨五大問題

一是生活問題:與其他孩子相比,他們缺少父母的照顧,容易在營養狀況、身體健康等方面受到影響。特別是在年幼的階段,孩子的養育、保護顯得更為重要,如果不能與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問題容易出得多一些。比如,在九嶷洞村留守兒童能夠按時接受各種預防性疫苗的比例明顯低於非留守兒童。現在大部分留守兒童是由自己的親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兒童甚至實際上就沒有監護人。

二是心理問題:由於得到的親情、情感和心理關懷的缺少,許多孩子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物件,又很少與外界接觸。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這些孩子其實特別想和家人在一起,這是他們最大的心願。由於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與家人產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內心的封閉、情感的冷漠、甚至行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現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礙。

三是教育問題:在我們走訪中得知,由於父母外出打工,家務勞動甚至一些農活都落在了留守兒童身上,不能保證孩子們的學習時間,學習成績因此而有些下降。臨時監護人對孩子學習的督促幫助不夠、方法不當,也容易使孩子產生厭學、棄學現象。由於目前農村教育資源不足,教育質量偏低,有些孩子進城後跟不上學習進度,不得不返回農村;有的由於家長不斷在農村、城市之間變動,孩子也會隨之由“留守”到“流動”再到“留守”,不能及時接續學業。我們調查的資料顯示,留守兒童在國小階段的入學率相對高一些,國中階段則呈明顯下降趨勢,輟學率比較高。更可怕的是,竟在走訪中有監護人說出“不可能也沒能力讓孩子上高中”的話語。

四是道德問題: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兒童的許多行為習慣、道德素養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於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時的指點和幫助,一些錯誤行為和做法不能及時得到糾正,容易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和道德品行。據當地村支書透露,在該地留守兒童違法違紀的比例明顯高於非留守兒童。

五是安全問題:另根據網上公安部門有關調查顯示,在被拐賣的兒童當中,流動兒童佔第一位,留守兒童佔第二位。有些地方出現的女童被xx的惡性案件中,也是留守女童居多。據報道,在XX年湖南洪災遇難的12名兒童中,11名都是留守兒童,這說明沒有父母的呵護和指導,留守兒童缺乏應變和自我保護能力。

由於留守兒童的家庭結構的特殊性,使留守兒童的生活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殘缺的家庭教育給留守兒童的成長帶來了一系列負面效應。在九嶷洞村的調查中我們發現了留守兒童生活中存在了以上諸多的問題。

四、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建議

1、家庭方面

加強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儘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不僅是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科學的生活習慣、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要單方面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更要注重孩子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針對農村留守兒童中單親監護和隔代監護情況嚴重的問題,可以通過興辦農村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親子溝通方式,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諧發展。家長學校要適應形勢的發展,開辦臨時監護人培訓班來加強家庭教育指導。

2、學校方面

要進一步加強幼兒園教育管理機制。幼兒園是直接教育管理學齡前留守兒童的實體,教育措施的制定應當包容更多的關愛幫助學齡前留守兒童的內容,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更多關懷和呵護。

(1)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檔案,增強學校和教師對留守兒童的關愛

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兒童的摸底工作,將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現記入檔案,及時向監護人和外出務工家長通報其成長情況,形成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師應承擔起家長或監護人的部分責任,多與留守兒童交流談心,提高親密信賴程度,給予更多關愛和正面引導。

(2)為與留守兒童溝通提供方便

在學校開通親情熱線電話,為外出務工家長與子女溝通提供方便,並使外出務工家長可隨時與班主任取得聯絡瞭解子女學習情況;設立心理健康諮詢室,聘請專家或安排有經驗的教師擔任心理醫生,及時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心理上的困惑。

(3)廣泛開展有助於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各類活動

如親子活動等,加強家長與幼兒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互動,引導幼兒互助互愛,讓留守兒童充分感受到來自集體的溫暖。推行寄宿制管理,對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監護的留守兒童,可動員家長將其轉入學校寄宿,由專門教師負責其飲食起居生活。實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著相似的經歷,對他進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喚起孩子的自信,而且能激發學習熱情,增強集體歸屬感。

一、問卷調查

1、問卷的設定及意圖

本問卷共設計有8類問題:留守兒童的吃、住、用;與父母聯絡頻率;雙休日安排;父母不在家的困難;學習情況;老師的關心程度;今後的希望;16個小題。題型為封閉選擇和開放問答兩類。目的在於瞭解“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心理現狀。

2、調查的過程與方法

我校一、二年級共16個班,每個年級按成績分為兩層。調查中隨機抽了兩個年級、兩個層次的8個班級的52名學生。分別以不記名的形式獨立作答。並另卷調查了全校“留守兒童”等情況。

二、現狀分析

1、資料的彙總

回收答卷52份,52份答卷均有效。為了便於統計,只隨機統計50份。統計具體結果見附表。

2、現狀的分析

(1)留守兒童面大。父母雙方外出打工:12.1%;父母一方外出打工:51.8%;單親和孤兒:6.2%。

[簡析]實際上沒有父母直接監護的佔18.3%,加上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總共就佔總數的70.1%。這些兒童要麼缺乏父愛,要麼缺乏母愛,當然就極有可能性格發展缺失。尤其在對其管理、生活安排方面缺乏應有的照顧和愛護,由此,他們的很多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甚至變異滋生蔓延,影響他們自身的發展,影響學校影響社會。

(2)監護不能落實。祖父母外祖父母監護佔56%;無人監護佔26%;其他親戚監護佔18%。

[簡析]隔代監護,一是心理代溝太深,祖孫難於溝通,二是祖輩過度溺愛,百依百順,三是沒有教育理念;親戚監護,日子一長,孩子或多或少有過失,只要親戚批評責備,他們之間就有可能產生心理隔閡,嚴重的甚至鬧矛盾;沒有人監護,不僅這些孩子心理沒有安全感,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因拿不準主意而失誤。

(3)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32%的留守兒童雙休日的生活水平與在學校寄宿差不多;人均每週包括乘車的零花錢6.28元;

[簡析]吃穿住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從上述資料看出,很多留守兒童基本生活都無法得到滿足需求。

(4)父母親情淡薄。36%的留守兒童與父母不是經常聯絡;與父母雙方經常打電話的佔18%;父母經常給我打電話只佔46%。

[簡析]父母親情是兒童子心理健康發展的根本元素。這種東西是任何事物都無法代替的。然而,現在的父母,由於沒有教育知識教育經驗,有的因為生活所迫,很少關注孩子的心理,甚至連電話就不與孩子聯絡。這樣孩子就感到沒有根基沒有依靠,沒有自主沒有目的,如空中的落葉,時常無所適從。

(5)家務勞動繁重。80%的留守兒童在雙休日要做家務勞動;52%的留守兒童要在雙休日做飯。90%的留守兒童自己洗衣服。

[簡析]本來讓孩子們勞動可以培養勞動觀念,但這些孩子做家務勞動都是在被動進行,因此對家務勞動大多感到厭倦。同時,有孩子也的確由於學習時間緊而沒有勞動時間,有的孩子還真的有很多家務勞動不會做。這樣就給留守兒童帶來了心理的壓抑和具體的困難。

(6)老師關注太少。本期以來,46%的留守兒童還沒有老師找他談過話。

[簡析]留守兒童應該是我們教師關注的重點,然而從調檢視,我們的教育工作還的確很不到位,竟有46%的留守兒童在將近兩個月的教學時間裡沒有與老師談過一次話,即使是批評也是如此。

(7)學習壓力很大。50%的留守兒童感到學習壓力大;30%的留守兒童明顯表示學習成績不好;部分表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識字,不能輔導學習,想學好沒有條件。

[簡析]本來適當的壓力有利於學習,但留守兒童的壓力一是來自多方面,二是壓力太大。這種情況,如果沒有人及時為他疏導,就有可能壓力變得越來越大,進而影響學習和生活。

(8)心理壓力太大。60%以上的留守兒童表示為不會做飯,不會洗衣,遇事不能拿主見,思念父母,16%的留守兒童為今後的生活著急,部分留守兒童感到孤獨,失望、羨慕別人;煩惱,既要照顧自己,還要為家裡弟妹、外婆的生活安排,家裡的大小事務由自己處理;得不到同學不理解;有時遭別人歧視等。

[簡析]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兒童進入青春期後,雖然具有了獨立意識,但畢竟經歷不夠、能力不足,對父母還具有很強的依附性。然而,這些留守兒童不會做飯洗衣,遇事拿不定主意,思念父母,感到孤獨、失望、煩惱、得不到理解,遭人歧視,甚至為今後的生活著急,等等。顯然,對同樣一個十二三歲的留守兒童來說,所擔當的負荷肯定是超載的。

三、對策探悉

1、成立自立組織

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在於引導他們建立健康、樂觀的心理狀態,鍛鍊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從而促進他們自然、順利成長。據調查,這些兒童中有個別孩子很懂事,能正確看待自己的處境,認為父母不在身邊,我們更應理解父母的難處,更應為父母減少擔心,於是覺得,在家裡累點苦點也很自然。因此,我們認為,班級應該成立“獨立兒童小組”,學校要成立“獨立兒童”委員會,要選用其中具有獨立能力的孩子擔當成員,從而擴大他們的影響,發揮他們的輻射作用,讓他們在老師、學校的引導下自己管理自己,從而保障自我鍛鍊。這樣,既可增加心理傾述渠道,增進夥伴之間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覺,同時自己的組織便於隨時請教,隨時求助。

2、建立專門檔案

從我們的調檢視,現在的這些孩子最缺的除了極個別經濟十分困難外,最缺的不是財物,而是情感,尤其是留守兒童。因此,不論是一個班級,還是一所學校,我們都應把他們作為我們教育的重點,在教育活動中,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多幫助她們解決實際困難,多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待他們。但從現有狀況來看,很多學校如我們調查情況相似,對其關注不夠,有的甚至漠視了這一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我們認為,不管是班級還是學校必須建立留守兒童專門檔案,要跟蹤他們的成長過程,從而保障對他們生活上的必須求助,對心理上的及時疏導。

3、定期召開會議

留守兒童問題應該是當今教育的新問題,也是當今教育面臨的難點問題,而且學生所佔比例大,涉及問題多。因此,不管是學校還是班級,每期都要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留守兒童問題,要形成會議制度,要通過會議形成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決議和制度。從而保證班級、學校在決策上的“政策”支援,同時,促使我們把握和突出“以生為本”的教育重心,實現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育宗旨。

4、設立諮詢機構

留守兒童的問題並不全是共性問題,不同兒童往往其問題有著本質的不同,如果從組織的角度,以集體的活動形式去解決個性問題實際上是不現實的。因而,針對留守兒童的別個問題和個性問題,學校還要設立相應的諮詢機構,一是便於作個別心理疏導,二是便於為遇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出謀劃策,三是保證了專門途經,如:設立“學生請教處”(或者“獨立兒童辦公室”),成立“獨立兒童熱線”,確定接待時間(如課外活動),委派熱心且懂心理的老師負責接待。

5、師生互結對子

按筆者調查統計,留守兒童、單親、孤兒一共為18.3%,班額以60人計算,每班不超過11名。因此,要保證對這些兒童的關懷真正落實,我們不妨通過師生一對一的互結對子,實施幫扶。現在的中學,一般都是按20:1的比例配備的教師,而且大多數學校都超過了這個比例,因而,按這樣計算,實際上每位教師結對的留守兒童都不會超過3名。也就是說,這種做法是既實際又能保證每位留守兒童得到幫助關懷的最後防線。

總之,留守兒童是當今教育面臨的新問題,新難題,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引起高度重視,都應做為其工作的重點之一去研究去解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