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烏塔》有感(集合15篇)

來源:才華庫 1.12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烏塔》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烏塔》有感1

《烏塔》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年僅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從文中我們發現為了旅行,她不但自己掙路費,還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她在家就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從她做的每件事我們不僅看到了烏塔思想上的獨立,更重要的是她做事有經驗、從容不迫。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怎會不放心?

再看看我們中國的孩子,上學路上,家長手拿肩背地拿著孩子的書包、水杯和用具;早餐點上,爸爸左手端豆漿,媽媽右手喂包子;書桌前,一會兒送杯水,一會兒拿個水果……這樣的孩子,會走出家門遠遊嗎。即使孩子有這樣的想法,我們的家長會放手嗎?敢放手嗎?

同樣是家裡的寶貝,同樣獲得父母的愛,但做法卻是如此的不同。這令烏塔想不明白,作為中國家長我們是否明白呢?

有一次我看到一個關於孩子成長禮的節目,為了磨練自己的孩子,有些家長把他們送到了戈壁沙漠進行戈壁行走。面對在戈壁中幾十公里的路途,剛開始他們恐懼、害怕,繼而怯懦、找理由不願前行,最後到達終點時,有埋怨,也有喜悅。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女孩子撲倒在爸爸懷裡,拽著爸爸,聲嘶力竭著要回家。還有一個9歲的孩子,完成了全程,雙腳佈滿了水泡,但孩子沒有流淚,挑破水泡時眼睛裡也是堅毅。一步一步的戈壁行走,讓孩子們的臉上感受風沙,讓他們在人生中每一個艱難的時刻,都能回想這次行走,都能夠想起:堅持和勇氣。

現在的孩子不太做家務,習慣了父母的呵護與照顧。但只要我們放手和教給他們方法,我想我們溫室裡的花朵同樣也會做得很好。讓我們的孩子離開溫室大棚吧,經歷過風雨的花朵才會更燦爛鮮豔。

讀《烏塔》有感2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一直在沉思:中國人有烏塔那樣的獨立嗎?沒有。我們有她那樣的耐心、勇敢、細心嗎?沒有……

我有爸爸、媽媽和姐姐。爸爸每天讓我吃東西時,都告誡我:“你吃完這些,以後學習好點,考上重點大學,就不用我擔心你像你姐一樣分數不好,讓我們為你們擔心,學校沒得上!”如果有同學生日,媽媽肯定會說:“不能去!你整天不看書,腦袋裡都沒知識了。你看看管敏吉,讀書那麼好,她媽媽都把她關在房間裡看書,不讓她出門。再說了,你一個人去,很危險的!我才不讓你去呢!”如果換做我姐,那肯定也會嘮叨不停。

哎!我的爸爸媽媽姐姐,你們何時才能解開對我的“溺愛之鎖”啊!能讓我像烏塔一樣獨立,自己自力更生嗎?

讀《烏塔》有感3

每個孩子都會長大,離開媽媽和爸爸,自己找一份好的工作,自己成家立業。

烏塔是個德國小女孩,今年 4歲,她準備用三年的時間遊遍歐洲。她勇敢,堅強,自強自立,勇猛,有耐心,是個勇敢的女孩。

有時,媽媽會叫我拖地,可是,我就是從蜜罐子裡出來的,哪回拖呀!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終於學會了拖地,還越拖越有勁兒,一下就拖完了,我問媽媽:“還有事幹嗎?”媽媽氣喘吁吁的說:“沒事幹了!看會兒電視吧!”我心想:媽媽一定很辛苦吧!我無聊極了,便拉起掃把掃了起來。媽媽見了,笑眯眯的說:“會做事了,但是,你還小呢!”我嘟起小嘴說道:“我已經長大了耶!不再是嬌寶寶了!”

媽媽,您該放手了,我不願意當一隻不會飛翔的小鳥,如果不會飛,就會一輩子呆在籠子裡,而不會在天空中翱翔!

媽媽放手吧!

讀《烏塔》有感4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的心無法平靜。

烏塔的旅遊不花爸爸媽媽的一分錢,自己卻用三年的時間去賺錢,再去旅遊。如果換做是我們中國人,肯定讓爸爸媽媽花錢帶我們去旅遊。就這樣,我們中國人就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

我們中國的父母只會把我們捧在手裡,並不像外國人的父母,只要孩子的翅膀硬了一點,就適當地放開雙手,不管他們,讓他們自己去幹自己的事情。而我們中國的孩子只能死死地讀書,經不起風吹雨打,只能讓父母幫他們幹。為什麼我們會養成這種習慣呢?那是父母擔心,我們要是想去有點遠的地方,父母的回答只有一萬個不同意。

假如我們是一隻小狗,那父母就是主人,他們只會死死地牽住我們,不讓我們受傷。如果換做外國人是小狗,小狗肯定會把繩子給咬斷獨自生活。

假如我們是一隻風箏,放飛者就是我們的父母,父母們只會讓風箏順著風向——他們的要求行駛,換做是外國人,他們一定會掙脫線條,像凶猛的雄鷹翱翔在浩瀚的藍天之中。

中國的父母親們,如果你們愛我們,那就放開你們的雙手,讓我們大膽地生活下去吧!

讀《烏塔》有感5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一課,文章主要講的是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遊歷歐洲的故事。

我覺得烏塔是一個自立意識極強還非常勇敢地孩子。相比之下,我和烏塔的自立意識,實在是天壤之別。

為什麼我們和烏塔的自立意識會相差如此懸殊?是因為爸爸媽媽過於溺愛我們嗎?錯!是我們自己溺愛自己。

烏塔去歐洲的經費都是她自己一點一滴掙出來的,而我們卻有時做一個家務活也叫苦連天。烏塔的知識全是她自己讀書學來的,而我們卻閒暇時吃飽睡,睡好吃,無所事事,只等時光之刃架到脖子上時,才抓緊時間幹正事。烏塔的準備是多麼齊全,不像我們不是忘帶這就是忘帶那,讓家長忙前忙後還是死活不改。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溫室中的花朵雖然得到了溫暖,但不經歷風雨永遠也長不大。陽光總在風雨後,翱翔於天空的雄鷹不也是拋掉恐懼,奮力一拼才能成為天空之王嗎?烏雲上也是有晴空的。那些在草原上被猛獸追趕的小獸心中只有"跑"字,只有拼搏,哪怕只有百分之零點零一的可能,因為愛拼才會贏,這是勝利的關鍵······而我們就像溫室中的花朵,不知何時能成為雄鷹,何時能嚐到勝利的果實。

我們都要向烏塔學習,我們也許不能獨自遊歐洲,但平時幫助做做家務,多看一些圖書,和時間賽跑。生活和學習中多一份認真,少一份粗心;多一份勇敢,少一份膽小;多一份獨立,少一份依賴;多一份付出,少一份索求······也許這一點很小很小,但收穫卻很大很大,因為這是我們燦爛輝煌人生中燦爛輝煌的一個開始。

讀《烏塔》有感6

讀了《烏塔》這一篇課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從烏塔身上,我收穫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烏塔,雖然她只有14歲,但她很獨立,她一個人掙旅費,一個人獨遊歐洲,這讓我很佩服。我真希望烏塔也來到中國旅遊,我想和她一起遊長城,爬黃山。

還有,外國父母相信孩子有自理能力,放心讓孩子一個人出遠門。中國父母呢?他們把孩子看成一塊寶,握在手上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把我們照顧的像溫室裡的玫瑰一樣!

想到自己,我每次放學,爺爺奶奶就搶著背書包;每當我上學時,家長總是把我送到校門口,千叮嚀萬囑咐,然後看著我走進校園,才肯放心離去。何止是我的父母,在中國所有父母,有哪一個不疼愛自已的孩子?在爬山時,當孩子累了在亭子休息時,家長們總是剝開果皮,把一塊塊晶瑩的果肉放進孩子的`嘴裡;在孩子口渴的時候,家長們總是拿起吸管插進飲料瓶裡,遞給孩子們;當驕陽似火或傾盆大雨時,為孩子撐傘的,也是家長;當孩子們流汗時,家長還會細心地為孩子擦去汗水……如果,家長離開了我們,我們這些小王子、小公主是否能揹著書包獨自去上學?能否自已生活,能否在社會上找到工作?

父母們,請放開牽著我們的手吧!你們願意讓我們當一隻被關在籠子裡的鳥兒嗎?同學們,我們應該像烏塔一樣,學會獨立,學會自理,學會堅強,做會自已的事自已做,千萬不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有我們自已親自去嘗試,去經歷,去鍛鍊才能讓我們成為博擊長空的雄鷹。

讀完《烏塔》這篇課文後,我瞭解到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為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讀《烏塔》有感7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讓我深受感動。《烏塔》講述了作者在羅馬認識了一個叫烏塔的女孩,這個女孩子只有14歲,可她卻一個人遊歷了歐洲。為了這次旅行,她準備了三年,閱讀了這些國家的有關書藉,每個週末都去打工,賺取旅費。在和她交往的過程中,作者瞭解到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差別,明白了要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自強的精神。

哎!現在的中國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無論父母還是親戚都疼愛我們,“捧在手裡怕摔著,含在口裡怕化了。”因為大人的過份溺愛,使我們現在連鞋帶都不會綁了。一放學,爸爸媽媽就像奴隸一樣,幫我們脫掉土鞋子,穿上拖鞋。還有一些還一口一口地餵飯!

我看過電視報導,一些學生成天只顧著讀書,連英語詞典都能背,可他們連一點小事情,比如綁鞋帶、洗衣服……這些芝麻小事也需要父母幫他們做,一點也不會自理。有些人上了大學,因為生活不能自理,不得不退學,真是讓人惋惜!

《烏塔》這篇課文教育我們,要自立自強,不要再做“小皇帝”、“小公主”了!爸爸媽媽、所有疼愛我們的人,讀了這篇課文後,你們是否也有所感悟呢?請給我們一個自由獨立的空間吧!讓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都成為自立自強的“中國烏塔”!

讀《烏塔》有感8

學了烏塔一課,我覺得烏塔非常棒,可以自己一個人出去旅遊,甚至可以一個人出國旅行,還會把自己打理的很好,計劃的很周全。

烏塔這一課講了這樣一件事情:作者在羅馬的賓館裡看顧見了一位金髮小姑娘,就是烏塔,她才十四歲,就已經去了很多很多地方,有法國、瑞士、奧地利、義大利還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希臘和波恩。而且是自己去的,沒有家人的陪伴,也沒有人的保護,從這一點,我知道了烏塔是一個做事有計劃、自主能力強、機智、又很聰明的一個小姑娘。

和烏塔相比,我真是自愧不如。以前我覺得我的自主能力差不多,因為我敢一個人待在家裡,寫作業也不需要媽媽催,寫完還會主動檢查。我還認為我很勇敢,因為一上次我和好朋友一起去滑冰,我和好朋友手拉手,都沒有看見地上有一個大坑,我們一下子都摔倒了,我的膝蓋都流血了,我的好朋友並沒有受傷,但她哇哇大哭起來,我卻沒有哭,而是一步一步艱難的走了回去。我的勇敢和烏塔是可以比一比的;我覺得我的計劃性還需要向烏塔學習,因為我每一次收拾房間或書包,總是丟三落四,不是忘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這一點我應該好好的向烏塔學習學習,不再和烏塔落下這麼遠的距離,我要趕上烏塔。還有一點也是我要向烏塔學習的,我寫作業時老是粗心,有一次寫數學作業,要抄黑板上的題,把.7抄成了17,把25抄成了2.5,結果得了99分,如果不是我把題抄錯了,會考100分,我應該把這個粗心的毛病改掉,做一個認真仔細的小姑娘。做一名和烏塔一樣棒的小姑娘。

烏塔,你真棒,你是我學習的榜樣,我要再接再勵,趕上你,和你一樣優秀!

讀《烏塔》有感9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的感觸頗為深刻。文中這位年僅14歲的外國小女孩,教給了我成長的第一步——自立。

烏塔,是一個獨立自主、生活能力強、熱情、有愛心、辦事周到、會計劃的活潑女孩。歐洲是一個多大的地方,要是沒有自立能力,還怎麼獨自遊歷歐洲。她用了三年來完成前期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我們中國的孩子……中國的孩子,是家裡的寶貝,不能磕著碰著,更不能獨自出去玩,哪怕是在自己家的院子裡,家裡人有時也不放心。中國的家長根本不肯給孩子獨立的空間,一直都以為孩子還小,長大了再自立,現在不安全。可是,親愛的爸爸媽媽可曾想過,習慣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養成的,是應該從小培養的,不是嗎?烏塔一個小女孩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她擬定了計劃,並且用漫長的三年時光不停為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堅持不懈的努力奮鬥著。而我們呢?這時,我們應當反省一下自己,比如:週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時間表?週末時又是否遵守了呢?我不得不說,我們真的沒有外國的孩子活的自在、充實、茁壯。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篇日誌,上面用圖片表達了中外孩子的生活差距。我也認為非常貼切實際。中國孩子:從9個月—13歲以上一直都是學習、藝術培訓。外國孩子:從一點點小家務慢慢地做起,獨立起來,讓我不禁聯想到了這篇《烏塔》,也許我們和他們比,也有過人之處,但是我認為學生時期也應該得到自己應有的快樂,相反,擔子越重,雖然知識過於他人,但是童年應有的那份單單純純的快樂卻在一點一滴的逝去。當像烏塔那樣的外國孩子在快樂成長的時候,我們在起早貪黑的揹著書包上學校。並不是說我們不快樂,而是說我們缺少自己的獨立空間,我常常跟我媽媽提起,“媽媽,外國的小朋友都能贏得尊重,為什麼我們不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可在這時,大人常常反駁,“你看看你現在才幾歲?想獨立?你把這個世界想得太簡單了,等你出了社會就知道獨立對於你們小孩子來說有多遙遠。”於是乎,不管我怎麼說,爸爸媽媽總是會說出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把我弄得啞口無言。有時我就會非常鬱悶的站在窗前,迎著徐徐的清風,問:“不就是想爭取一些自己的獨立空間,不想從小就依賴上你們嘛,有必要這樣做麼?”

我其實深深地明白,爸爸媽媽這是對我們愛的表現,想從小就讓我們好好地生活,過上幸福的日子。但是,爸爸媽媽遲早要明白,如果讓孩子對你們太過於依賴的話,最後對我們會有什麼益處呢?爸爸媽媽,希望你們可以給我自立的空間,讓我獨立起來,不試試怎麼知道我不行呢?

讀《烏塔》有感10

中國和外國不但語言不同,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烏塔》就是一篇這樣的的文章,從中你會感悟到許多。

本文作者講了自己到羅馬去旅遊,在青年旅館認識了一位14歲的女孩烏塔。因為烏塔一個人遊歷歐洲而談起了教育方式。為了能遊歷歐洲,她準備了三年:旅遊的花費,她通過親自發傳單、看過孩子等勞務賺得;行程計劃,她通過閱讀有關書籍、畫行程路線圖等來解決。等到了具體目的地,她又通過電話聯絡當地警察和家人,來保安全報平安或隨時求助。讀過這篇文章後,我感到非常震驚,一個14歲的女孩竟能獨自遊歷歐洲!這不由得讓我想起:平時整理房間是媽媽幫的。買回來的東西型號不對,都是媽媽幫我換的。媽媽讓我去買菜時,去近處還能,可到稍遠一點的菜市場跑一趟就不答應了。甚至還羨慕那些嬌生慣養的女孩,什麼事都有人幫。

我還記得《豌豆公主》的故事中講到:一個王子要選親了,可找來找去沒有一個是真正的公主,連國王和王后都著急了。不久後在一個大雨的晚上,有個美麗的公主敲開了國王管家的門,管家有意要考驗她就留她住宿,於是在床最底層的褥子中間放了一顆小豌豆。第二天,公主抱怨說:“昨晚一宿沒睡好,床下有個硬東西一直在攪擾我。”於是王子就和這位女孩結婚了。從故事中卻折射出了中國式的“保護教育”。這樣的女孩長大隻能成為一個“公主”,被人保護,不能成事。而與有良好性格的烏塔獨自遊歷歐洲相比,簡直......外國人就像一頭野獅,能任意奔跑,而中國人的後代卻被父母“圈養”起來,"野性"就不得以釋放,喪失了該有的生存本領。我羨慕烏塔有自立的品質,有獨立行動能力。她也是一個細心的人,每一步都有規劃,勇敢而又有思想,還敢反駁書中作者在教育上的“錯誤”。

我想,如果我們都改變一下思維方式:教育是為下一代成為一個獨立自主又勇敢的人,那於個人、家庭、社會都是受益匪淺的。

讀《烏塔》有感11

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事。

她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人打個電話或寄張名信片,還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她為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可見烏塔的獨立性很強,做事很有主見。

我頂多也就和朋友去個離家兩三公里的地方玩玩,和她比起來,我可真是慚愧啊!

現在我知道了,為什麼雄鷹能翱翔天空,是因為它有一對狂風也吹不折的翅膀,千里馬跑千里,因為它有一雙鐵錘也錘不斷的腿,我們要學習烏塔自立的生活技能,長大才能闖世界。

讀《烏塔》有感12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德國的一個14歲的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情,為了這次旅行,烏塔做了三年的準備:閱讀了和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在家裡把旅行路線和日程都安排好,把每天要乾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為了掙旅費,她週末要給餐館和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還要去別人家陪小孩玩,不要爸爸媽媽的錢。她還下定決心,以後繼續掙錢,要來中國旅遊呢。

學完這篇課文,我對烏塔油然生出了一種敬佩之情,烏塔才十四歲,卻有著很強的生存能力,我和她比起來可真是孫悟空翻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呀!

記得有一次,我參加了一個夏令營活動。我記得十分清楚:那一個晚上,我拖著疲憊的身體來到床上,突然我的手機響了,啊!是我臨來參加活動之前,媽媽給我塞進包裡的,我聽見媽媽的聲音,眼淚不由自主地留了下來,我很想爸爸、媽媽、姐姐,希望馬上飛到他們面前,我的心裡一直在想著爸爸的關愛,媽媽的疼愛與姐姐的呵護,這種想念像石頭壓在我的心上,讓我難受萬分,我和媽媽在電話裡聊了很久很久,直到夜裡十點,才結束通話了電話,可是沒有了媽媽的聲音,周圍十分冷清,我又想著媽媽、爸爸、姐姐他們怎麼樣了?這時室友劉一妙和張栩哭了起來,我正沉浸在思念之中,被她們的哭泣聲打斷了,我想到了媽媽的囑咐"你是她們的姐姐,不能哭。"對,我是她們的姐姐,我要堅強!我抹去了眼眶中的淚水安慰起她們,等到她們的哭聲平息下來時,我就躺在床上,盼望著見到親人,一會兒就睡著了……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我與烏塔的天壤之別,烏塔自己能遊覽歐洲,而我連夏令營晚上還想家呢,再別說去歐洲了!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我一定要想想烏塔,讓她作為我的楷模,成為我要學習的一個目標。

讀《烏塔》有感13

讀完《烏塔》這篇課文,我感到非常慶幸,因為我的父母的教育方式跟烏塔的父母差不多。雖然我沒有一個人去遊歐洲,也沒有掙過差旅費,但是我的父母跟烏塔的父母一樣,培養我自立、自強。

記得三週歲半在南京爬山,父母還在後面氣喘吁吁、慢悠悠地爬山時,我已經一口氣爬上了海拔約500米的紫金山。五週歲時,父母還在山腳下時,我一個人爬山了萬壽山的的岩石。小時候學走路跌倒了父母從來不扶,都是我自己爬起來。所有的壓歲錢都是我自己保管的,但是我從來不亂花。假期我很少看電視、玩電腦,經常在家做科學實驗,為了滿足我對科學實驗的好奇心,媽媽買了實驗器材讓我實驗。假期也很少上補習班,而是遊覽了大半個中國。爸爸媽媽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只有親身體驗才是的。”

每當我想要一個東西時,爸爸媽媽總會跟我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要靠勞動獲得。”於是我就按照媽媽的要求做她給我的任務:按時做家務、自己洗碗、自己洗衣服。一直到我養成習慣。

父母認為除了學習,還有一些跟學習一樣重要的事,那就是為人處世樂觀的心態、堅強的性格,另外遇到問題能獨立思考解決,才能在社會中生存。

我非常慶幸,我的父母的教育觀念跟烏塔的父母是一樣的。

讀《烏塔》有感14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我深有感觸。一個年僅14歲的女孩竟然獨自一人遊歐洲!

文章中的對話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也產生了一個問題:中國的孩子為什麼連獨自逛街都不行,而德國的孩子卻能獨自遊歷歐洲?烏塔用了三年時間準備這次旅行,放棄了可以玩耍的假期,到市場分發傳單,到別人家陪小孩玩耍……而且每次出發前就已經查閱了有關書籍,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再給家人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這都是我們無法獨立做到的。

再想想我們中國的孩子,大多數連自己上、下學都要大人陪同,有的孩子就是不需要,大人也會在後面跟著,直到進了校門。記得我剛搬進新房子時是二年級。我新家就在學校旁邊,當時,我十分想自己去上學,自己回家。但家長總是跟在後面,直到三年級下學期,在我的一再要求下才脫離“魔掌”,自己去上學。還有一次,我已經四年級了,想自己去買個文具。但無論我怎麼說,都無法自己去。要知道,去文具店比學校更近啊!

在這裡,我想對全中國的家長說:“請鬆開雙手讓我們翱翔在蔚藍的天空上!”

讀《烏塔》有感15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名叫《烏塔》。在學這一篇課文之前,我就在想:這是一個很有名的塔嗎?這一個有很多黑烏鴉的塔嗎……

今天學了這篇課文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主人公烏塔,才14歲,在我們的眼裡14歲也是爸爸媽媽的小寶貝,可是烏塔不一樣,他趁著這個暑假,獨自遊歐洲,她的獨立和自立意識,讓我很讚不絕口。

烏塔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她用她自己的錢,出去遊歐洲,而且,每當到了一個地方的時候,她都會給爸爸媽媽打一個電話,讓爸爸媽媽放心。在課文中我還發現了烏塔是一個很有計劃的女孩,因為她用三年的時間去準備,在準備的時間裡,她讀了很多很多的資料,這些資料就讓她有了計劃感和要去哪裡的順序。

和烏塔比較,我對世界的認知實在是太少了,烏塔說:“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覺得烏塔說的太對了,我們被爸爸媽媽當做了心肝寶貝,哪兒也不能去,每次有了一點兒小刮擦爸爸媽媽就得把我們的自由全都抹去。

烏塔你是我們的榜樣,我要向你學習你的獨立、有主見、膽大和細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