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烏塔有感》

來源:才華庫 3.33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烏塔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烏塔有感》1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烏塔》,學習後令我感慨不已,想了很多很多。

課文主要講了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兒烏塔獨自遊歷歐洲的故事。烏塔自己留意旅遊資訊,自己查閱資料,自己出門旅行,自己準備行走路線。每到一地方,她都要給家裡寄張明信片或打一個電話,每到一地,還先查一下警察局的電話。她的這種做法,深深吸引了我。通過學習了這篇課文,我聯想到了自己。在中國的濮陽,作為四年級國小生的我,現在每一個週末去行政南小區學習二胡,去垂柳街學習書法,都需要爸爸去接送。二百米的距離,爸爸媽媽都擔心我出現意外,不放心我獨自一個人出去,這樣的家庭,讓我怎麼樣能夠獨立呢?

親愛的爸爸媽媽,從幼兒園到國小,你們都不捨得對我放手,我明白,這就是你們對我的愛。你們的愛十分的濃烈,深深的,濃濃的,讓我十分感動。以前,我一直都不太理解,為什麼這樣的生活,我還依然過得很累,很不快樂。你們明明是為我好,為我著想,為我辛苦的努力。但是,我只是真實感覺到,我每天努力的學習,做作業,練習二胡,練習書法,打乒乓球,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一點也不快樂。

今天,我瞭解到了烏塔的生活,我突然間明白了,我不快樂的原因。我明白了,我現在的生活,不是我心裡最想要的生活。你們說我叛逆,說我不知道感恩,說我不知足。但是,你們考慮過我的感受嗎?我被你們逼著練習書法,練習二胡,效果好嗎?但是,為什麼我的乒乓球打得好呢?因為我特別特別喜歡乒乓球。所以,我自己去練習,主動的去練習。甚至,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做夢夢到的都是在練習乒乓球。我想說,因為愛好,我才喜歡,我才執著,我才能夠從乒乓球檯前感受到快樂。

我知道,爸爸媽媽是對我好的,是愛我的。你們對我的愛不一定是溺愛,但是你們同樣也是把我捧在手心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現在,我還是想對你們說,學習了《烏塔》一文,認識了德國的烏塔,我明白了,這樣的日子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讀《烏塔有感》2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烏塔》這本書。回想,品味著小女孩烏塔的一個個神情,一句句話語,我頓時思緒萬千……《烏塔》這本書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故事。

當我讀到“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她很自然的回答道”時我感到她很熱情,有禮貌,是一個善於交流的人。而中國的小孩子卻恰恰相反,不要說見到陌生人,就是見到親戚朋友也要家長提醒才會打招呼,我覺得應該主動打招呼,做到最基本的對對方的尊敬。

我還感受到烏塔的獨立性很強,居然敢一個人遊歐洲,在我看來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為在這途中會遇到種種困難,但是烏塔她卻做到了,並把這看成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多麼讓人震驚啊!讀到這裡,我想起一件小時候往事: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想一個人下山,父親卻總是很不放心,他說斜坡不安全,得他跟我一起下山,他還怕我走的太快,摔倒了,一路上嘮嘮叨叨。只是下山,可見父親很是放心不下,那如果我像烏塔一樣一個人遊歐洲,那父母不知道有多擔心呢,而外國父母卻給孩子製造更多培養獨立性的機會,讓他們告別依賴,學會自力更生。

我還從“她在家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個週末去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去陪小孩玩”中讀出了烏塔的細心和了不起。說她細心,是因為她設計好了旅行路線,為了瞭解歐洲看了許多跟這個國家有關的書籍,為旅遊做了充足的準備。而說她了不起,是因為遊歐洲的錢,是她在假期的時候自己掙的,攢了5年的錢,才足夠去遊歐洲,這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和堅持,真了不起,真心的佩服她。

讀了《烏塔》這本書後,我真的很喜歡烏塔她身上所具備的,值得我去學習的勇氣和獨立性,同時也希望中國家長也能像外國家長一樣,多給我們一些鍛鍊獨立性的機會。

讀《烏塔有感》3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深有感觸,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非常佩服烏塔,她真了不起,才十四歲就獨自一人去遊歐洲,為了這次旅行,從三年前她就開始收集資料,而且旅費也是自己掙的,每到一處都不望給家裡報平安。

看看烏塔,想想我們,同時,讓我也感到了中外教育方式的不一樣,外國家長在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方面要比中國家長處理得更恰當一些,他們很早就開始培養小孩子的獨立能力,給小孩子一個空間,讓小孩子自己面對困難。而中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過於擔心,太溺愛,不敢或不放心讓小孩子去完成某件事,養成了孩子的依賴性,不利於孩子們的成長,可我們終歸要長大,要走向社會,讓一個沒學會獨立生活的孩子,又怎麼去面對社會呢?

今後,我一定要向烏塔學習,遇到問題,自己解決,在生活中不斷地鍛鍊自己,磨練意志,儘量不尋求父母的幫助,把自己培養成自立、自強的人。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作文300字——烏塔

當我讀到“說話間,她已經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櫃子裡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揹包。她告訴我“。。。。。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買。”的時候,我就看見了一位熱情、活潑,生活經驗很豐富的小女孩。要是換作我,決不會與她一樣,與別人交往,生怕別人會“吃了我”這種感覺。

我繼續往下讀:“喲,這麼長的路程,我有點驚訝......不到400馬克。”我又看見一位勇敢、有恆心,有毅力的小女孩,我決對還沒有去歐洲就會緊張的要命,何況我們中國小孩從來都是嬌生慣養,一個人去的話,自己不怕,可爸爸媽媽又不放心,所以只有在家長的陪同下外出旅遊的,是吧!

烏塔這個人很好,她生存能力強,而且十分孝順家人,關心家人,有責任感,烏塔在我的印象中記憶猶新,我還要再讀一遍!

讀《烏塔有感》4

我讀了《烏塔》一文,頗有感觸。這篇文章寫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立自主一人遊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多令人稱讚的“壯舉”啊!我想:如果沒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和自立自理的經驗是無法邁出家門的,更別指望要走出國門了!你看!在我們的平時生活中就常常見到這種事情了。有一次我在公園裡,看見一個小孩子摔倒了,他“嗚嗚嗚”地哭起來。這一哭可嚇壞了孩子的父母長輩了。媽媽立刻扶起“小皇帝”,幫他拍掉身上的巧克力;爸爸秉著棒棒糖好話說盡……可是“小皇帝”不但不理不睬,頭還搖得像撥浪鼓似的。看到這,我不禁想:這個孩子也太誇張了吧,摔一下也不至於哭成這樣呀?!

再說,這孩子的家長也未免太寵他了吧?其實,有不少家長為了疼孩子,不僅千依百順,還讓孩子過著衣來身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生活,還奉行什麼“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思想觀念,捨不得讓孩子乾點兒家務活。有的同學曾無奈地對我說,看著父母為自己日夜操勞,心裡很不舒服,想幫他們分擔分擔,就算是洗洗碗筷或拖拖地板都行!可父母卻阻止了他們,道理很簡單:別耽誤了學習時間!哎,可憐天下父母心,試想看,如果孩子天天死讀書,而不去認識世界上陌生的東西,那不成了書呆子了嗎?家長應該讓孩子合理安排時間,放開手,讓孩子也幫忙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這樣不僅減輕了家長的負擔,還鍛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豈不是兩全其美?獨立能力來自於實踐中,家長們,還猶豫什麼呢?快快行動起來吧!“小皇帝”“小公主”已經不能適應這個時代的需要了!

讀《烏塔有感》5

這節語文課上,老師要教課文《烏塔》,老師讀了一次課文,我們的心就已經回味著文章裡的情景,心飛到了很遠很遠……

文章中,作者遇見了一位14歲的女孩,她叫烏塔,作者跟她談了幾句話後感到非常驚訝,一位14隨的女孩居然獨自一人遊遍歐洲,用了三年時間賺錢去歐洲,不像我們中國人,父親都很愛護自己的孩子,然後說幾句安慰的話才離開,沒像外國父親一樣,孩子跌到了,父母就說幾句鼓勵的話,讓孩子自己爬起來。

中國的父母,總會時時刻刻都擔心自己的孩子,老把孩子關在一間狹小的房間裡,不讓他出去,孩子就像小皇帝丶小公主,要什麼,就有什麼,其實我們中國也與獨立生活能力很強的孩子,這種愛是溺愛,只會不斷退步,不會進步,就像花盆裡長不出參天大樹,鳥籠裡飛不出雄鷹。每次放學時,家長都會在校門口等著,沒過幾年,校門口就是一大堆一大堆的擁擠在那裡,還得用警察來管,沒像以前,校門口一個家長也沒有,都是孩子機子回家,更不用警察來管。希望現在跟以前一樣,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系會自立意識,生存能力意識,這樣 才能增強獨立能力,不會敗給外國孩子。其實外國父母也很愛自己的孩子,中國父母也是,但外國父母教孩子的才是正正的愛孩子,這周愛不是溺愛,是真正的愛,一個總讓孩子關在房間裡,不讓他們出去看看外面的景色有多美,多奇特的父母,而讓孩子一個人獨立去面對才會變得勤奮,不面對,反而懶惰,長大沒有工作,只能在外面當乞丐討飯吃,這樣動不動就可以賺錢,這才叫懶。讓孩子一個人去面對生孩中的挫折,才能一次一次進步,失敗是成功之母,只有失敗,才能成功。

讀《烏塔有感》6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使我深深地佩服這個十四歲的小女孩,同時,也想到了我自己。

法國、瑞士、奧地利、威尼斯、米蘭、希臘……這些地方我們哪裡不想去呢?可是我卻不敢,怕一路上遇到壞人,怕迷路回不了家。但烏塔卻可以做到,這是為什麼?原因就是烏塔的獨立自主性比我們強,她有信心面對任何突發情況,她的適應性強。更主要的是她的父母對她放手,不把她留在家裡,她父母要讓她經歷風雨。比起我們,烏塔要比我們強得多。比如說我們要是遇到壞人了,我們有能力擺脫他嗎?但烏塔卻可以。如果你要說:“我們家窮,沒那麼多錢,即使想去也拿不起路費。”烏塔可不為這種事發愁,要知道,一半的路費都是她自己掙來的,她有時候幫超市發廣告;放假時陪別人家的孩子玩耍掙錢。她去外國旅遊時都會查一下當地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防不測。在外國她還會通過電話隨時和她的父母保持聯絡。這一切和我們中國孩子比起來,我們能做到嗎?刻在一本書上看過一篇文章,文章是說中國孩子和外國孩子一起去野宿一週,中國孩子的揹包裡只有一些食物和水,扁扁的。而外國孩子的揹包裡卻有一切在外面露宿所需要的物品,還帶了非常多的食物和水,這七天他們決定去爬山,還沒爬到半山腰,中國孩子的水和食物就都用完了,沒辦法,只好向別人借,第四天所有家長來看孩子一次,中國孩子的家長只留下鼓勵的話就走了,據說那次登上山頂的孩子們中,幾乎沒一箇中國孩子。由此可見:中國孩子的獨立自主性極差。當然這也不都是孩子的錯,也有家長的錯,現在哪個家長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除學習以外,其他事情父母全包了。我記得我聽過這樣一個笑話:一日老師給學生髮雞蛋吃,老師問學生雞蛋是哪來的,學生回答從冰箱裡來的。這個笑話雖好笑,卻體現出了父母對孩子的溺愛使孩子的見識極少的縮影。

這篇文章使我認識到了獨立自主的重要性,同時我也乞求全中國的父母,給孩子自己一片天地,讓孩子去經歷風雨,去見彩虹。

讀《烏塔有感》7

中國和外國不但語言不同,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烏塔》就是一篇這樣的的文章,從中你會感悟到許多。

本文作者講了自己到羅馬去旅遊,在青年旅館認識了一位14歲的女孩烏塔。因為烏塔一個人遊歷歐洲而談起了教育方式。為了能遊歷歐洲,她準備了三年:旅遊的花費,她通過親自發傳單、看過孩子等勞務賺得;行程計劃,她通過閱讀有關書籍、畫行程路線圖等來解決。等到了具體目的地,她又通過電話聯絡當地警察和家人,來保安全報平安或隨時求助。讀過這篇文章後,我感到非常震驚,一個14歲的女孩竟能獨自遊歷歐洲!這不由得讓我想起:平時整理房間是媽媽幫的。買回來的東西型號不對,都是媽媽幫我換的。媽媽讓我去買菜時,去近處還能,可到稍遠一點的菜市場跑一趟就不答應了。甚至還羨慕那些嬌生慣養的女孩,什麼事都有人幫。

我還記得《豌豆公主》的故事中講到:一個王子要選親了,可找來找去沒有一個是真正的公主,連國王和王后都著急了。不久後在一個大雨的晚上,有個美麗的公主敲開了國王管家的門,管家有意要考驗她就留她住宿,於是在床最底層的褥子中間放了一顆小豌豆。第二天,公主抱怨說:“昨晚一宿沒睡好,床下有個硬東西一直在攪擾我。”於是王子就和這位女孩結婚了。從故事中卻折射出了中國式的“保護教育”。這樣的女孩長大隻能成為一個“公主”,被人保護,不能成事。而與有良好性格的烏塔獨自遊歷歐洲相比,簡直......外國人就像一頭野獅,能任意奔跑,而中國人的後代卻被父母“圈養”起來,"野性"就不得以釋放,喪失了該有的生存本領。我羨慕烏塔有自立的品質,有獨立行動能力。她也是一個細心的人,每一步都有規劃,勇敢而又有思想,還敢反駁書中作者在教育上的“錯誤”。

我想,如果我們都改變一下思維方式:教育是為下一代成為一個獨立自主又勇敢的人,那於個人、家庭、社會都是受益匪淺的。

讀《烏塔有感》8

開學了,老師發下了許許多多的新課本。我坐在柔軟、舒適的沙發上,愜意地拿起一本新書,真巧!這是語文書,我帶著好奇心,“走”進書的“大門”……#此前在首頁部分顯示#

裡面有一篇課文,題目是《烏塔》。烏塔是一個只有14歲的小女孩的名字。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那天,作者在羅馬下了車,趕到青年旅館,推開門一看,吃了一驚,他的房間裡躺著一個金髮小姑娘。於是,“我們倆”通過聊天知道中國的孩子與外國的孩子有著許許多多的不同之處。最後,烏塔要走了,他們依依不捨地告別了。

讀了這篇文章,聯絡自己的生活,覺得自己與烏塔比起來,真是自愧不如啊!記得有一天,爸爸媽媽看見別人家的小孩都自己一個人睡覺,可我卻還是和爸爸媽媽睡。於是,他們便“合謀”,看著他們兩個交頭接耳,還小的我,心中便特別奇怪。晚上,我照樣呼呼大睡,一點兒也不知道他們倆的“陰謀詭計”。到了半夜三更,我要上廁所。可爸爸媽媽“神祕失蹤”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同是心裡也很害怕。狂風吹來,外面的樹影搖搖晃晃,我不以為是鬼,加上狂風的呼嘯,我就更加害怕了。我縮成一團,渾身上下都嚇出了冷汗,嘴裡反反覆覆、不住地念叨著:“千萬不要吃我,我吃飯不多,很瘦的,不好吃的……”隨著我越來越害怕,聲音也越來越弱,越來越虛,而狂風越來越大,我就更加害怕了。於是我便哇哇大哭,睡在客房的裡的爸爸媽媽聞聲趕來,便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搬過來和我睡。這樣幾次以後,我還是不敢一個人睡覺。直到媽媽告訴了我他們的“陰謀”,又給我講了一大通的大道理,又以獎勵來“引誘”我,最後我才不得不“屈服”。可後來,我還是有好幾次“逃”到爸爸媽媽的房間去。最後,我終於能自己一個人睡覺了。讀了這篇課文,再回想那件事,立刻覺得好笑、羞愧。

讀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獨立的重要性。從前,我總是有很多地方不太獨立,現在,我要試著獨立做事!

讀《烏塔有感》9

《烏塔》是我很喜歡的一篇文章,它的主要內容是:作者在義大利旅行時遇到了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名叫烏塔。女孩獨自遊歷歐洲的事使作者十分驚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篇文章最觸動我的是:烏塔利用假期打工賺到的錢當旅費,並經過三年的精心準備最終實現了獨自遊歷歐洲的願望。烏塔的自立與勇氣值得我學習。

我喜歡這篇文章也是因為我和烏塔一樣有自己的旅行目標,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英國,那可是《哈利波特》的拍攝地呀!身為一名哈迷,如果不能去那裡,將是無比的遺憾。媽媽很支援我的想法,但是給我增加了一道門檻--自助遊。烏塔的舉動鼓舞著我也想實現自己小小的但是又巨集偉的目標。

首先,去英國需要旅費,由於我還不能像烏塔那樣靠自己掙,所以旅費由父母來擔負,但是我要分擔一些家務活為以後做準備。

其次,我要做好旅行攻略。烏塔用了三年時間做準備,這是一個人堅持、執著精神的體現,我要向她學習。我準備了英國地圖和旅行手冊,地圖可以讓我更好地瞭解《哈利波特》拍攝地的分佈;旅行手冊可以讓我瞭解當地的文化特色,那裡的交通、住宿等問題。有一點我沒有想到是烏塔提醒的,那就是預先查到當地報警電話以及中國駐英大使館的電話,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

最後,我還要學好英文,突破語言關。除了日常用語我還要學習旅遊英語。學英語已經是我的一個習慣,每天學習一點累積下來就會有長足的進步。

我正在奔向自己的目標,也許兩年,也許三年,但終究會實現自己的願望,為我加油吧!

讀《烏塔有感》10

首先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一個小孩能外出旅遊嗎?大多數人會說,一個小孩出門旅遊當然不行,因為這個世界有太多醜惡。其實,我反倒覺得可以,因為這個世界還是美好的一面多。

我曾經看過一篇名叫《烏塔》的文章,主要講了一個名叫烏塔的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獨自一個人外出去世界各地旅遊。剛讀文章我嚇了一跳,覺得這簡直是無稽之談。讀到後來才知道,烏塔在出發前便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每到一個地方便查出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危險時好求助,並且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報平安。

現在的中國少年幾乎個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成了好吃懶做,不能自強自立的壞毛病,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後果不可想象。

梁啟超先生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只要我們從現在做起,讓少年都變得勤勞、自強自力。

反而,烏塔便做得很好,她非常獨立。她把事事都想得周全,為了保障自己安全,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她外出旅遊,不僅增長了見識,開拓了視野,而且還培養了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鍛鍊了自己的膽量,變得更加勇敢、自信、大方,提高了自己應對困難的處世能力。

我希望,中國青少年應多向烏塔學習,不能讓自己的父母過度溺愛自己,應多鍛鍊自己獨立自主的處世能力。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人類其實應向動物們學習,比如,鳥媽媽會讓襁褓中的小鳥自己覓食,自己做窩,所以鳥兒們都會飛翔。

行動起來吧!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變得更加強大,立於世界之林。

讀《烏塔有感》11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一課,這篇短文主要講述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利用假期的時間獨自一人在歐洲旅遊,而且旅遊所需要的錢都是在週末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掙來的.。讀完後,我感動萬分,一個幾乎同齡的孩子,竟比我強這麼多。

當我讀到“烏塔為這次歐洲旅行一共用了三年的時間精心準備”時,我驚呆了,沒想到烏塔做事這麼有恆心、有毅力。這讓我想到了自己, 有一次,我看見臺上跳拉丁舞的姐姐們跳得很好看,就讓爸爸給我報了名。可是,看著容易學起來很難,我便想放棄,可是老師和父母一再勸告我;“做什麼事都不能半途而廢,應該有恆心、有毅力。”終於功夫不付有心人,今年暑假在鄭州舉行的比賽中,我獲得了一等獎。

當我讀到“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時,我感受到了烏塔自力更生的精神。想想自己以前每花一分錢,都是問爸爸媽媽要,一點也不感覺臉紅。可是學了這篇課文,我今後打算自己掙錢,除了生活費問爸爸媽

媽要之外,其餘的都要在放學的時候,看到易拉罐就撿起來,把家裡的廢紙、廢品和易拉罐都收集起來,利用星期天的時間,把廢品賣給收廢品的叔叔。

我從“她還是堅持:“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是不完美??”看出烏塔是多麼的注重實踐,可我呢?整天在家裡看書,看了一本又一本的,彷彿我的世界裡只有看書,雖然看了這麼多的書,可到頭來卻沒能用學習來的東西去生活中好好實踐一番,都快變成書呆子了。

學習了這一課,我們不應該做“溫室裡花朵”,我們應該出去闖一闖。這就應了一句諺語-----花盆裡長不出蒼松,鳥籠裡飛不出雄鷹。

讀《烏塔有感》12

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後感受非常深刻,一位14歲的孩子竟去過了歐洲的法國、瑞士、奧地在利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等好多地方。我很敬佩她,她獨自遊了那麼多的地方,都是一個人走,她是一位14歲的孩子就能走那麼遠的路,這是要多少勇氣啊!換成我肯定不敢而且家長也不會支援我一人走的。

如果換成我們這些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事都由父母代勞,什麼風雨也沒經過,天天賴在媽媽懷抱裡,既固執又任性的小公主、小皇帝,會是一個怎麼樣的結果呢?

記得趙老師和我們講過一個關於中國孩子外出郊遊的故事:一個小男孩拿著一個沒剝殼的雞蛋,他不知道雞蛋怎麼吃,於是拿著這個沒有剝掉的蛋殼的雞蛋跑到媽媽那大叫:‘媽媽雞蛋怎麼吃?’於是他媽媽幫他把蛋殼剝掉了。”

還記得中國孩子和日本孩子們進行比較,日本孩子自己會煮飯,如果不小心摔倒了,自己爬起來,而且忍著痛,不哭也不瞎叫。而中國孩子破了一點皮,馬上大哭大叫,家人也很驚慌,起緊把他抱起來,哄他的話一大堆……如果我們中國孩子都這樣,那這個國家會怎麼樣呢?

現在家長太寵我們了,用一句話來代替“捧在手起怕碎了,含在嘴起怕化了。”大多數都順從我們。如果去旅遊,都是家長事先安排,尋找路線,則我們在旁邊玩耍,我們只是“跟屁蟲”。很少有小孩子自己找路線,大人們跟從小孩走當小孩子的“跟屁蟲”。更別說讓放心讓我們自己一人去那麼多的地方旅遊了。

父母的過分寵愛,不利於我們的成長,還記得一句話:陽光總在風雨後,不經風雨怎麼能見到彩紅?我們應該學會獨立生活,平時幫爸爸媽媽做些家務活。多出去跟社會接觸,多瞭解生活上的一些常識,瞭解各地的生活方式,煅煉自己的膽量、勇氣。

讀《烏塔有感》13

一個年僅14歲的小女孩,獨自遊歷歐洲,她膽大心細,有思想有主見,即懂得保護自己,又懂得與人接觸,她就是一個德國的小姑娘-----烏塔。

這個故事是我在語文課本上學到的,讀了這篇文章,我感觸很大,不禁陷入了沉思,為什麼一個年僅14歲的小女孩,父母竟然 放心讓她獨自出國旅遊,這在我們國家父母肯定不讓也不會放心的。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兩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而形成的。在國外,父母覺得他們的孩子會靠自己的努力而成功,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不會伸手去幫助,而是要讓他們懂得要依靠自己,相信自己。在我們國家的家長大多給與孩子的是過多的疼愛,甚至是溺愛,使孩子像一個溫室裡的花朵,時時依賴著父母,自理能力非常差,有的上了大學還不能自理,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父母不在了,你們將如何養活自己呢,國家培養這樣的大學生又有什麼用呢。

這篇課文深深的記在我的腦海裡,我佩服烏塔的勇敢和勇氣,佩服她待人接物的智慧,佩服她的自理自立的能力,所以我要向烏塔學習,不做溫室的小花,要自理自立,學習本領,自強不息,做生活的強者!

讀《烏塔有感》14

最近,我讀到了一篇名叫《烏塔》的課文,這一篇課文讓我深有感觸,我被課文中的主人公烏塔的大膽、自立、善良的品質所征服。

讀了這一篇課文,我覺得烏塔是幸運的,她有很強的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實踐的熱愛。不知家長們是否聽過這樣的一句話:“我寧願靠自己的力量開啟我的前途,而不願求有力者的垂青。”爸爸、媽媽們,你們不要再執迷不悟了,難道你們嘴裡所說的愛就是這樣的嗎?你們這種含在嘴裡怕化掉,捧在手心裡怕摔的“精神”,真的讓我們感到透不過氣來。把孩子緊緊看管著的家長,請開啟你們的“溺愛之鎖”,讓你們的孩子成為一隻自由自在的小鳥,成為一條歡樂嬉戲的小魚,讓我們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藍天吧!

這樣的孩子何止我一個,尤其是現在,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更加疼愛,天天把孩子當“格格”、“阿哥”供養著。我的爸爸媽媽也不例外,常常幫我做這做那,連整理書包,系紅領巾這種小事都幫著幹。記得有一次,媽媽爸爸都不在家,我這一位“大小姐”只能自己親自下廚做中餐,我本想馬馬虎虎吃一碗自己煮的幹挑面,不料,因為我是第一回煮麵,所以,就有些手忙腳亂的感覺,我先將麵條放入沸水,大約過了5分鐘,我掀起鍋蓋,“哎呀,好燙”我大叫一聲,我細嫩的小手被鍋蓋燙了一下,鍋蓋從我手中滑落在地上,看著快要糊的麵條,我也管不了那麼多,忙著把麵條從鍋裡撈出,拿起醬油瓶就往盤裡倒,一大匙四川辣醬一拌,把白糖當成味精放,結果,一盤又鹹又辣又甜的幹挑面便出自我手, 我捏著鼻子“享受”了這頓“美餐,真是太難吃了。看著這盤面條我心想:這就是平時媽媽寵愛我的緣故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放手,讓我自己做吧!這是我們的感慨,也是我們對家長所寄託的請求,爸爸媽媽,我們已不是三歲小孩了,請讓我們跟烏塔一樣,能有一個自立的機會吧!

讀《烏塔有感》15

你們有沒有看過《烏塔》這篇文章?前幾天,我讀了這篇文章後,我發現,我們中國和外國區別太大了!

首先,烏塔她14歲就能自已一人遊歐州,不僅因為她自已比中國孩子自立。還因為社會支援她,如果在中國街頭,有一個懷裡揣著1000元的14歲少年,肯定被警察當作不良少年送回家。所以中國少年想像烏塔一樣一人遊歐州,除了自已能力要強,社會也要支援才行。

另外,中國家長和外國家長區別也很大,中國家長都把孩子埋在書山題海里,只讓他們感受到了書本那小小的世界,不知道外面世界多麼豐富多彩,那怎麼行呢、相反,外國家長他們信任孩子,但不寵愛孩子,所以外國孩子才有這麼強的生活自理能力。

當然,能力要學的,沒有誰天生就會的,外國孩子之所以這麼自立,都是學的。可中國家長,不讓孩子掃地、洗衣、煮飯、燒菜……孩子們什麼也沒做,又怎麼學呢?

最後,讓我們的家長放開我們,讓我們看碟立、自強,讓我們也能一個人快樂地出行吧!我們中國的孩子不是笨,而是沒有機會做!讓我們學會自立吧!

名師點評: 這篇讀後感寫得真精彩,文章採用的是典型的以小見大的寫法。小作者通過講述烏塔的故事,分析了她之所以能夠在14歲自已一人遊歐州的原因,得出兩個結論:一是比中國孩子自立;二是有社會的支援。然後圍繞中國和外國的區別,小作者侃侃而談,談了中國家長和外國家長的區別,分析得頭頭是道,很有說服力。

文末小作者直接亮出觀點,點明文章的中心。文章自始至終充滿著激情,展現當代青少年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觀點新穎,論證充分,寫得很不錯。

“那怎麼行呢、”改為“那怎麼行呢?”

“能力要學的,沒有誰天生就會的,外國孩子之所以這麼自立,都是學的”建議改為“能力要經過鍛鍊的,沒有誰天生就會的,外國孩子之所以這麼自立,都是鍛煉出來的”。

“讓我們看碟立、自強”這句話不通順,建議改為“讓我們自立、自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