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三友同飲翻譯

來源:才華庫 1.29W

念奴嬌 三友同飲,借赤壁韻 辛棄疾 宋

念奴嬌三友同飲翻譯

論心論相,便擇術滿眼,紛紛何物。踏碎鐵鞋三百緉,不在危峰絕壁。龍友相逢,窪樽緩舉,議論敲冰雪。何妨人道,聖時同見三傑。

自是不日同舟,平戎破虜,豈由言輕發。任使窮通相鼓弄,恐是真□難滅。寄食王孫,喪家公子,誰握周公發。冰□皎皎,照人不下霜月。

【註釋】

①作期與上篇同。題序中的“三友”即《念奴嬌》(“倘來軒冕”)中的“坐中人物三傑”。此詞他本俱不載,獨見於清人辛啟泰所編《稼軒詞補遺》。《補遺》輯自《永樂大典》,共三十六首。此詞原文缺兩字,今人分別補以“金”,“壺”。從之,並以括號區別。  敘友情,抒壯志;議時論政,感慨萬千。上片寫“龍友相逢”一見傾慕之情。“議論敲冰雪”,詞眼所在,下片文字俱由“議論”而生。一言“平戎破虜”之抱負;二言窮達莫移之心志;三言壯懷難酬之鬱悶;四言永恆純潔之友誼。

②“論心”三句:舉眼察世,紛紛擾擾,盡是庸俗之輩。《荀子·非相篇》說:“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意謂觀人以形態,不如論人以思想;論人以思想,不如看他怎麼做或者走什麼路。辛詞借作評論人物的標準。

③“踏碎”兩句:踏遍青山,找不到真正的風流人物。此用諺語“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之意,謂今日有幸得遇三友。緉:通“量”,一雙。危峰:高峰。

④“龍友”三句:與三友會飲,共同議時論政。龍友:龍鬚友,原指筆。唐馮贄《雲仙雜記》:“郄詵射策第一,再拜其筆曰:‘龍鬚友’使我至此。”此當借指筆友、文友。窪尊:酒杯。唐人李適之登峴山,見山上有石孔如酒尊,可注斗酒,因建亭曰“窪尊”。緩舉:從容舉杯。敲冰雪:形容議論的詞鋒爽利如敲擊冰雪。

⑤“何妨”兩句:稱頌三友為當代三傑。人道:人說。聖時:聖明的時代。古人常以此稱當代,有頌揚帝王之意。三傑:即“三友”,餘見《念奴嬌》(“倘來軒冕”)注⑤。

⑥“自是”三句:指友人言行如一,想其不久將有愛國的實際行動。同舟:取“同舟共濟”,齊心協力之意。平戎破虜:指驅金復國。豈由言輕發:豈是隨意說說而已。

⑦“任使”兩句:謂任憑命運捉弄,志如金石不變。窮通:失意和得志,窮困和顯達。鼓弄:捉弄、戲耍。

⑧“寄食”三句:感嘆友人雖具經世濟國的才志,卻潦倒江湖,不為朝廷重用。寄食王孫:生活窮困,寄食於人。此用韓信寄食事。韓信未得志前,曾寄食於某亭長,因不堪羞辱而離去。後受飯於漂母,信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漂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見《史記·淮陰侯列傳》喪家公子:指友人離家浪跡江湖。誰握周公發:有誰像周公那樣憐惜天下人才呢?《史記·周公世家》載周公的.話:“我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一沐三握髮,說周公沐浴時寧可中斷三次,握著頭髮出來接待天下賢人,以示求賢若渴的心情。

⑨“冰〔壺〕”兩句:品格與友誼如玉壺般高潔明淨,不亞素月。冰壺:即玉壺,古人常以之象徵品格的高潔或友誼的純正,有時也代指月亮,所以辛詞有“照人不下霜月”語。不下:不在……之下。霜月:素月,寒月。

-----------轉自“羲皇上人的部落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