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產生》的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1.5W

《聲音的產生》的教學設計

《聲音的產生》的教學設計

【教材說明】《聲音的產生》是青島版國小《科學》教科書五年級上冊《聲音的祕密》單元的第二課。本課活動內容是按照“製造聲音,獲得感性認識,提出猜想——設計方案,進行探究實驗,得出結論”的思路編寫的。目的在於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問題,從而歸納概括出聲音產生的原因。教材安排一課時完成。

【設計理念】《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的,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圍繞“科學探究”這一主線展開:提出問題——進行預測——試驗探究——得出結論——指導實踐。通過這樣一個活動過程,調動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積極性,產生科學探究的熱情。

【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目標:能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聲音的產生作假設性解釋,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設計實驗方案驗證猜想;能用簡單的實驗器材做聲音產生的實驗;經歷“假設---實驗驗證”這一科學的探究過程。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探究過程中,有樂於觀察、善於發現的慾望,體驗合作與交流的快樂;體會到科學探究中要尊重事實;養成在實驗過程中既動手又動腦的好習慣。

3、科學知識目標:知道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蒐集各種能發聲的物體。

2、教師準備:課件、小鼓、大鑔、水槽、燒杯、鋼鋸條等。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件禮物,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認真聽,然後告訴大家,你聽到了什麼?

(播放一段交響曲)

師:你聽到了什麼?

(學生回答)

師:大家聽的很認真。這麼多聲音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支美妙、動聽的交響曲。在生活中你還聽到過什麼聲音?

(學生回答生活中熟悉的聲音。)

師:是啊,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裡,每天,各種各樣的聲音伴隨著我們,風聲雨聲流水聲,訴說著大自然的千變萬化;同學們的歡聲笑語讀書聲,傾訴著大家的幸福和快樂,這一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奇妙的聲音王國,去探索有關聲音的奧祕。(板書: 聲音)

【由學生熟悉的聲音匯入課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喚醒學生和本課有關的已有知識儲備。】

師:你想知道關於聲音的什麼問題?

(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整合並簡單板書)

師:學貴有疑,你們真是些愛動腦筋的孩子,對於這些疑問,只要大家積極地去探究,一定會有很多收穫。那麼,根據我們現在的知識和條件,課堂上探究哪個問題比較合適?

生:聲音是怎樣發出來的。

生: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師:我們比較一下這兩個問題,應該先研究哪一個?

生:先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因為它是研究聲音傳播這個問題的基礎。

師:好,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完成課題板書。)

二、探究活動

1、瞭解學生對該問題的認知水平。

師:根據你的知識經驗,你認為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瞭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教師做到心中有數,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以學定教。】

(學生動腦思考後發言。)

師:現在各小組看著桌子上自己蒐集的材料,包括你的文具盒和眼前的桌子,想辦法讓他們發出聲音,我們看哪個小組的辦法多?

(學生製造聲音。)

師:各小組介紹自己所用的辦法。

(學生交流讓物體發出聲音的辦法。)

2、提出自己的猜想。

師:現在再來猜一猜,聲音是如何產生的?

(教師對學生的猜測進行簡單板書)

師:(結合板書)同學們認為對物體施加一種外力,物體就發出聲音。但你用力扯橡皮筋時,橡皮筋發出聲音了嗎?

(教師演示)

生:沒有。

師:這說明同學們剛才的結論正確不正確?

生:不正確。

師:那聲音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想不想繼續探究?

3、實驗探究。

師:現在再讓你桌上的材料發出聲音,觀察發聲前後物體有什麼不同。探究聲音產生的根本原因。

【使學生會進行細緻的、深層次的觀察,注意力不再停留在對物體施加外力這一因素,而對物體本身的變化進行關注。】

師:在動手實驗之前,我想問一下大家,實驗時應注意什麼問題?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講一講在探究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

(教師發放科學探究記錄表,學生自主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進行探究時,教師參與到各小組的活動中,並且適時給予指導,使學生的玩法能為本課所研究的問題服務,防止發生偏離。】

師:哪個小組先來交流一下你們的發現?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記錄表,闡述各自的結論。)

師:你們都是細心的孩子。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物體在抖動、哆嗦,在震動等。在科學上,我們說物體在“振動”。

(板書: 振動)

師:振動是指物體做快速的來回運動,這是聲音產生的根本原因。

(板書: 聲音)

【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引導學生對別人研究的結論提出補充、質疑,讓相互之間的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整合,對結論進行概括提升,上升到科學的層面。】

師:知道了聲音是如何產生的,那你能想辦法讓聲音停下來嗎?大家親自動手做做看。

(學生動手做。)

(交流時選擇不同的材料讓學生進行演示。)

師:同學們看到了,振動停止了,聲音也隨之停止,這又從反面證明了我們剛才得出的結論是正確的。在科學上這叫反證法。

三、拓展活動

師:現在老師這兒有一組聲音,仔細聽,分辨一下是什麼聲音?

(播放一組聲音,讓學生分辨。)

師:同學們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很輕鬆地就分辨出來了,你能不能露一手,模仿一種聲音?

(學生模仿各種聲音。)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模仿出了這麼動聽、可愛的聲音,那你知道人發聲時是哪兒在振動嗎?

(學生進行猜測。)

師:是我們的聲帶在振動。請用手摸摸聲帶,感受發聲時聲帶的振動。

(學生動手感受。)

師:聲帶振動人就能發出聲音,如果聲帶壞了人就不能發出聲音。同學們要保護聲帶,不要大聲喊叫。

【“猜聲音”和“模仿聲音”活動的設計,能調動學生的興趣,拓寬學生思維,使學生擴充套件到本課所學內容之外的知識。為後面的提問題做好鋪墊。】

師:學到這裡,我想問一問,對於聲音,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學生說出自己心中還存在的疑問。)

師:看來在聲音王國裡,還有很多祕密,希望同學們繼續觀察生活,關注聲音,繼續探究聲音裡面的“為什麼”,老師期待著你們的精彩發現!

【體現了科學課“由問題開始——到問題結束”的輪迴特點。使學生意識到對科學的探究是無止境的,今天所學的知識,又成了研究下一個問題的基點。】

【板書設計】

聲音的產生

敲、打

鋸、彈

摩擦 振動 聲音

碰撞

【教學點評】

《聲音的產生》一課在執教時,通過優美的樂曲帶領學生步入奇妙的聲音王國,這不僅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而且引出了本課所要探究的問題。

通過創設情境,引發學生想探究聲音產生的興趣,並通過學生的製造聲音實驗、使物體發聲實驗,讓學生親歷探究過程。從學生製造聲音到探究聲音產生的實驗,把選擇製造聲音的材料和方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實驗中,人人有任務,人人都參與,教學中儘量給學生創造和提供機會,突出學生的參與性與主體性。在製造聲音的基礎上,讓學生對聲音的產生做出假設。假設不是憑空猜想,而是從觀察和收集資料出發,經過整理和分析產生的想像和概括。假設應該有一定的事實根據,建立假設後應用多種方法對其進行驗證。

探究活動的設計,體現了科學課標中的“科學探究既是科學教學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手段”。學生在親自動手做的過程中學到了知識。並且探究過程的設計具有層次性,例如在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時,先設計了一個學生動手製造聲音的活動,在此基礎上再一次猜想聲音產生的原因。交流時發現學生的注意力停留在對物體施加外力這一因素上,及時加以引導後,再放手讓學生探究,學生的注意力由外力轉移到發聲物體的變化這一根本原因上來,也就是由現象到本質,交流時對於結論“物體振動產生聲音”的得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