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大江保衛戰》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6.31K

課文《大江保衛戰》教學設計

課文《大江保衛戰》教學設計

一、緊扣課題,整體感知

1.同學們,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大江保衛戰,你用哪個詞?(學生回答,師擇要板書:驚心動魄)

2.課文寫大江保衛戰最終是為了寫誰?(板書:人民子弟兵)

3.用一個詞來形容人民子弟兵。(板書:捨生忘死)

大江保衛戰 氣壯山河

人民子弟兵 捨生忘死

4.如果給這幅對聯加個標點該怎麼加?

5.齊讀對聯。

小結學法:抓住文中的主要詞語就能概括其主要內容。

二、默讀課文,圈劃對聯

1.像這樣的句子,文章中還有一處,默讀課文,把它找出來。

2.指名學生回答,相機出示: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3.這兩個句子好不好?好在哪裡?

(表現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氣概)

4.齊讀

三、品讀集體“保大堤”的場面

過渡:要想真正的感受這兩個句子的妙處,要把第二自然段好好的讀一讀。讀到自己心裡有話想說的句子畫下來,可能是一個詞,也可能是一個句子,說說自己的感受。

1.學生自學,劃句子,師巡視指導。

2.交流展示。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

(1)說說自己的感受,師板書:一個念頭

(2)還有誰關注這句話的?指導朗讀

過渡:此時最可怕的是什麼?投影出示

狂風捲著巨浪,猛烈地撕扯著堤岸。戰士們高聲喊道:“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

(1)你有什麼話想說?

(2)結合語境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四百多名官兵聞訊趕到。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了。

他們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人牆。

指名朗讀,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完成板書:

一聲令下

一條長龍 全然

一個念頭 奮然

一道人牆

3.用一段話串起板書,這是一種方法。

4.再讀四個一,兩個然,想想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5.現在再讀這幅對聯,你的感受一定不一樣,齊讀。

過渡:寫完這個場面,目光落在誰的身上?誰願意將黃曉文的形象展現在老師面前?

四、品讀個人“保大堤”的場面

1.指名讀寫黃曉文的語句。

2.交流。

(1)那幾個詞語引起了你的關注?

(2)感受人物的英雄形象。

(3)把黃曉文的英雄形象通過朗讀帶到我們面前。

3.學生感情朗讀。

4.互相評價。

5.用一個詞讚頌黃曉文。

6.這些詞文中有沒有出現?感受細節描寫的深入人心。

7.教師點撥,學生美讀,感受作者的寫作方法

五、前後對比,總結寫法

1.課文二、四自然段都是寫“保大堤”,有什麼不同?

2.總結並板書

(集體)面 (個人)點

3.這種寫法就叫點面結合,齊讀。

六、品讀“救群眾”的場面

1.過渡:相比較保衛大堤來說,勇救群眾是略寫。這篇課文為什麼要求我們背誦略寫的第五自然段?

2.學生自讀課文,思考以上問題。

3.學生交流。

4.師生共同分析文章結構,提煉背誦方法。

這一段有排比句、對比句,結構清楚,有嚼頭,值得背誦。

5.你最欣賞哪一句?

出示:洶湧的激流中,戰士們的衝鋒舟劈波斬浪,飛向漂動的樹梢,飛向滅頂的房屋,飛向搖搖晃晃的電杆。

6.三個“飛”字能不能換成“駛”字?為什麼?

(①表現了子弟兵救援速度之快②反映了子弟兵迫不及待的心情③體現了子弟兵奮不顧身的精神)

7.學生嘗試背誦,能背多少背多少。

七、品讀第八節

1.齊讀課文

2.總結:我們學課文,不但要學作者寫了什麼,還要知道怎樣寫生動,寫具體的,在今後的習作中要敢於模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