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三《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教案

來源:才華庫 2.78W

教學目標

課題三《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教案

1.通過直觀,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2.通過人人蔘與口算方法的指導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推理歸納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3.通過分組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7頁。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投影儀、自制投影片、錄音機、磁帶、寫有算式的26個大蘋果、六棵智慧樹、2張寫有算式的樓梯圖、用來進行小組評價的三星(智慧星、創新星、合作星)、1張寫有思考題的智慧王國圖。

學具:寫有口算題和思考題的練習紙(每人一張);每組準備1塊小黑板、1支白板筆,用來進行學生自評和互評的小印章。

教學設計

創設情境 引入新知

1.今天,老師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一年級一班的小小玩具店正式開業了,我們先來看一下都有哪些玩具,好嗎?[教師出示標有價格的6種玩具:大賽車(40元)、小轎車(2元)、飛機(6元)、布娃娃(30元)、小狗熊(3元)、大花貓(20元)。]

師:都有哪些玩具,價格是多少?(學生回答,要說明禮物是什麼以及它的價格。)

2.這些玩具都有自己的價格,你們要想得到它必須怎麼辦?(生:用錢買)在每個組的信封裡還有一樣東西,倒出來看看是什麼?(生:人民幣)

師:數數看,有多少人民幣?(學生合作數人民幣,並報總數。)

1組:35元2組:35元

3組:29元4組:87元

5組:64元6組:38元

師:你們小組商量一下要買哪種玩具?

3.你能根據玩具的價格和人民幣的總數,試著提出數學問題嗎?小組討論一下。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提出數學問題:)

生1:我們組一共有35元,買一輛小轎車要用2元,提出的數學問題是:還剩多少元?

生2:我們組一共有35元,買一隻大花貓要用20元,提出的數學問題是:還剩多少元?

生3:我們組一共有29元,買一架飛機要用6元,提出的數學問題是:還剩多少元?

生4:我們組一共有87元,買一個布娃娃要用30元,提出的數學問題是:還剩多少元?

生5:我們組一共有64元,買一輛大賽車要用40元,提出的數學問題是:還剩多少元?

生6:我們組一共有38元,買一隻小狗熊要用3元,提出的數學問題是:還剩多少元?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習實際,這是新課程標準所賦予的任務。這一環節的教學,從再現學生生活中購玩具的情境入手,使學生親身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同時也使學生在購物的情境中,自然地提出有關兩位數減一位數的數學問題。這樣的教學符合國小生的學習心理特點,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

4.要想解決還剩多少元錢?這個問題,應該用什麼方法計算?怎樣列式?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最後把算式寫在小黑板上。

5.展示大家列的算式:請每組的代表把小黑板放在前面。

1組:35-2=2組:35-20=

3組:29-6=4組:87-30=

5組:64-40= 6組:38-3=

交流合作 學習新知

1.學習兩位數減一位數。

a.我們先來幫1組算一算。掛起1組的小黑板:35-2=

b.那麼35-2得多少,應該怎樣口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學生分組討論。)

c.請一個小組彙報學習情況,教師可隨機進行引導。

(生:先不看十位,先看個位,5-2=3,再把3和30合起來,就是33。)

d.你的這種方法很好,說得也很明白。(這時,教師再徵求一下其他組的意見,如果都是用的這種方法,再請一個小組派代表說一說。)

e.這個過程大家都明白了,誰能用上先算再算比較簡單地說一說。

(先算5-2=3,再算3+30=33。)

師:說得好不好?鼓勵一下。你們能不能學著他的樣子說給同位聽一聽呢?

f.先請一名中等生說,再請一名學困生說。

g.教師根據出現的演算法與學生一起進行小結,教師板書口算過程(略)。

h.拓展練習。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麼快就算出了這道題。看看其他組的算式,有沒有和剛才這道題類似的。

生:29-6=和38-3=

同位合作一人一題說一說得多少,你是怎樣算的?

請一位同位說一說,並進行集體訂正。

2.學習兩位數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a.過渡:我們再來看2組的這個題35-20=。小組討論一下。

(教師走進小組與學生一起學習。)

b.請小組彙報學習情況。

生1:先不看個位,先看十位,30-20=10,再用10加上個位的5就是15。

c.師:你說得非常好,誰能比他說得更簡單一些。

生2:先算30-20=10,再算10+5=15。

師:和他們方法一樣的同學起立,進行表揚。還有不同的方法嗎?(徵求學生不同的意見。)

如果沒有其他方法了,讓學生集體說,教師把剛才的口算過程板書在黑板上。(略)

d.拓展練習:

師: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組的算式,有沒有和剛才這道題類似的。

生:87-30=和64-40=

對桌合作一人一題說一說得多少,你是怎樣算的?

指兩名學生說,進行集體訂正。

e.知識應用:

師:前兩天,鹿老師去逛書店,看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歡的書,價格是26元,可是我只帶了10元錢,同學們知道我遇到什麼難題了?

生:老師遇到的難題是:錢不夠了,還需要帶多少錢?

師:誰能幫助我解決這個難題呢?

生:還需要帶16元。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因為從書的價格26元裡面去掉老師已經帶的10元,就是還要帶的錢數。我列的算式是:26-10=16,所以還需要帶16元。(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

師:謝謝你,明天,我就再帶上16元錢去買這本書。

[在這個教學活動中,對於兩位數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教師沒有束縛學生的手腳,而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索性學習,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動腦、自己發現、自己描述,並通過小組討論、彙報等形式相互補充,這一環節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體現了演算法多樣化,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學得輕鬆愉快。]

3.小結:我們來看一下剛才的這兩組口算題有什麼特點?同位商量一下。

生:第一組是兩位數減一位數,第二組是兩位數減整十數。(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題: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師:大家比較一下,它們在計算方法上有什麼相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課題三《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課題三《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教學設計同點和不同點?

生1:都是減法,被減數都是兩位數。

生2:都是把兩位數分成了整十數和一位數,如果減數是一位數,就從一位數裡減去,然後再和整十數相加;如果減數是整十數,就從整十數裡減去,然後再和一位數相加。(這一點如果學生找不到,教師要引導學生歸納得出。)

師:在今後的口算中,大家只要掌握了規律,相信你一定能算得又對又快。

鞏固反饋

1.口算練習。(共兩組)採用學生自評和互評兩種評估形式。

在做完第一組時,如果時間允許,可以讓學生比較上下兩行算式的異同,這有利於鞏固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一)

76-4= 57-3= 68-5= 99-6= 85-2=

76-40= 57-30= 68-50= 99-60= 85-20=

(二)

99-50= 87-40= 98-5= 66-20= 36-3=

76-2= 48-4= 77-60= 58-6= 89-20=

2.綜合練習:玩摘蘋果的遊戲。

教師出示貼有大蘋果的六棵智慧樹(每棵樹上貼有6個寫有本課所學兩種算式的蘋果)。

如圖:

並說明遊戲要求:每個組的小黑板上貼有一個得數,是這個得數的蘋果有6個。請小組同學合作根據自己的得數接力摘蘋果,最後請聽課教師評定。全對的小組可獲得合作星。

(學生按要求玩遊戲。)

2.針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練習:玩爬樓梯奪智慧星的遊戲。

教師任選兩組學生進行比賽,根據口令同時接力做題,先做完的小組拔智慧星。

(先選出一名學生當主裁判,其餘學生當副裁判,然後請參加比賽的兩組同學作好準備,按要求進行比賽。最後由主裁判帶著大家集體訂正,評議。)

4.思考性練習:去智慧王國做題。學生隨音樂做小燕子飛的動作來到智慧王國。

教師開啟智慧大門出示思考題。

想一想:下面每個()裡可以填什麼數?

39-10>()

95-()<55

64-()=84-()

(這一題可以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留給學生課下完成。)

[鞏固反饋階段,教師設計的幾組遊戲性的練習題,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使學生在有趣的遊戲活動中,就自然地運用了所學知識,並把學生自評和互評融入其中,培養了學生的評價能力。]

課堂總結

1.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

生:我們學習了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口算除法。

2.師:你們都有哪些收穫?

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由發言。

3.結語:通過學習,同學們學到了這麼多知識,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裡,下課。

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的口算內容是在學生已係統掌握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既是前面已學加減法知識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又是今後進一步學習兩位數減兩位數最直接的基礎。教材上呈現給學生的是一幅標明各種兒童玩具價格的情境圖,由圖中所提供的素材引出例題。在備課時,我感到這幅圖設計的購物情境很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絡得比較緊密,但是,這幅圖是靜止的,不利於學生和教師操作。所以我在教學時,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購物的現實情境,並對教材作了進一步的改進。

情境引入階段:我為學生準備了標有價格的6種玩具。新課引入部分,我採用一年級一班小小玩具店開業這一引子,創設了買玩具的情境。當出示以上6種可愛的玩具時,相信學生的眼睛都會亮起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一定會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他們很想玩這些玩具。這時,他們最需要的就是錢。教師順勢引導學生開啟信封,拿出裡面的人民幣,數一數一共有多少錢?(這裡為每組學生準備的人民幣有兩種:10元的和1元的,總數都是兩位數的。只准備以上兩種人民幣,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理解演算法時,如遇到困難,就可以把人民幣當作學具來擺一擺。)。然後讓學生根據人民幣的總數購買自己小組喜歡的玩具(每個小組只能購買一種)。在購買玩具的同時,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小組人民幣的總數和所購買玩具的價格,試著提出數學問題。想買什麼?買了以後還剩多少錢?是生活中經常碰到的問題,況且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了有關人民幣以及用數學的知識,能很快提出:還剩多少元錢?這個問題。這樣學生為了解決問題,就會很自然地列出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算式。這樣就出現了3個不同的兩位數減一位數的算式和3個不同的兩位數減整十數的算式。

學習新知階段:當把6個組的算式都展示出來時,先從中抽取1個兩位數減一位數的算式作為例題進行討論。當學生通過動腦思考及合作交流掌握口算方法後,再讓他們通過同位合作(一人一道)完成另外兩道題。這樣既能鞏固所學知識,又為學生提供了相互交流、評價的互動機會。然後再從中抽取一個兩位數減整十數的算式作為例題進行討論,方法同前。這次為了增加學生的交流和評價機會,另外兩道題可以讓對桌合作完成,並進行評價。最後讓學生通過比較得出兩組算式的特點以及口算方法的不同。這時教師可隨機引出課題: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知識應用階段:在學生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以上兩種口算方法後,我採用了談話的方式設計了一個解決問題的環節:前兩天,老師拿著10元錢去逛書店,看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歡的書,價格是26元,同學們知道我遇到什麼難題了,怎麼解決呢?這時學生就會用剛學的知識非常熱情地幫助我解決難題。這個過程中學生就能真正地體會到用數學的樂趣,這時教師再說幾句感謝的話,學生就會有一種成功感。

鞏固反饋階段:我先設計了兩組口算練習題,分別採取蓋五星章和小花章的方式進行學生自評和互評。這樣不僅鞏固了新知,而且還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同時,我還把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融入其中,使評價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然後通過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具有比賽性質的摘蘋果和奪智慧星這兩個遊戲,對本課所學知識進行綜合練習。並在最後讓學生通過做律動(火車開了),到智慧王國進行了思考題的練習。這樣不僅能體現練習的層次性,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課堂總結階段:還是採用師生對話的形式,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

熱門標籤